“三服务”宁波17条来了 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要这么干

中国宁波网记者 张璟璟 徐展新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

这个春天,“三服务”活动在全省持续升温,宁波也不例外。走企业、下基层、访民生,各地各部门破解了一批痛点、堵点、难点,涌现出不少好的做法。

显然,“三服务”不是搞一阵子就完事,得纵深推进。今年“三服务”重点要做什么?从哪些方面入手,落细落实,抓紧抓好?

今天下午,《全市推进“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活动2019年实施方案》正式发布。

方案显示,今年,宁波“三服务”活动将实施“问忧解难”“提效暖心”“减负降压”三大行动,重点做好17个方面的任务。

记者注意到,这份文件不足8页,提纲挈领,明确了方向和任务,聚焦重点、压实责任。其中,17个方面的任务均落实了责任单位。

实施“问忧解难”行动,切实关切企业发展

1.问惠企政策知晓情况

梳理国家、省、市一系列降本减负、利企惠企政策,面向企业做好政策解构、精准推送、高效咨询。对企业遇到的政策落地难、申报难等问题,建立“一企一档”服务机制。

2.问重大项目推进情况

摸排梳理出全市正在推进的100个重点项目,针对项目推进中的审批、土地、规划等问题,加强与上对接、与下沟通,强化市县、部门联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3、问招商项目落地情况

探索建立项目引进跟踪制,着力加强与投资方的对接沟通,加大项目引进中的各方面服务,推动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投产。

4.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引导金融机构创新融资模式,加强金融政策推送,推进政企银对接,推出缓解企业融资难的实招。

5.缓解企业招工引才难

帮助落实各项招工引才政策,精准摸清企业用工引才需求,搭建校企对接平台,大力培育“宁波工匠”。

6.缓解农业企业增收难

加大政策引导和“造血”功能建设,加快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领军企业,做强做响宁波农产品品牌。

7.缓解通关环节降本难

优化口岸通关流程,简化进出口监管证件和随附单证,公示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强化政策宣讲。

实施“提效暖心”行动,切实关心群众生活

8.开展“办事顺心”行动

梳理归集、分批公布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中的出生、上学、就业、结婚、生育、置业、就医、退休、养老、殡葬等“一件事”目录,逐项编制“一事联办”标准。

9.开展“居住舒心”行动

完成老旧住宅改造100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针对小区环境、“马路菜场”、垃圾分类、违规搭建、违规养犬、车辆乱停、车棚住人等群众生活“关键小事”,建立完善问题发现和“即查即改”机制,全面推广“执法进小区”做法,提高问题整改处置效率。

10.开展“服务贴心”行动

扎实推进文明窗口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窗口个性化、人性化服务水平,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群众对公共服务的满意度。

11.开展“托管放心”行动

进一步完善小学课后校内托管制度,适当延长托管时间,建立完善成本分担机制,采取财政补助、社会出资等方式筹措经费,确保学校托管服务正常运行。

12.开展“就医省心”行动

深入推进医疗健康服务智慧化建设,加快推进区域医共体和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加强基层医务人员能力培训,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小病不出社区。

实施“减负降压”行动,切实关爱基层干部

13.厘清权责关系

进一步理顺基层镇乡(街道)、村委会(居委会)权责关系和管理体制,使基层承担的责任与其法定权利相适应。

14.减少各类会议

严格把控减少各类会议,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为企业群众办实事上。

15.规范督查检查

在去年梳理督查检查考核事项的基础上,对督查、检查、考核以及台账资料清理精简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列出违规清单,加强整改落实。

16.提升机关办事效率

借鉴“最多跑一次”改革做法,大力倡导基层到机关办事“最多办一次”,督促机关各单位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提高为基层办事效率。

17.完善容错纠错机制

细化“1+X”容错纠错政策体系,研究建立容错清单制,保护和增强广大基层干部创新创业、奋发干事的积极性。

为确保“三服务”活动有力有序推有效推进,这份实施方案也强调在工作机制上下功夫。

包括,健全制度化走访机制、健全清单化运作机制、健全精准化督查机制、健全科学化考评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