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腹脹、腹疼,為何耳朵越來越聽不清了?醫生:還是胃部惹的禍


神經性耳聾臨床主要表現為突然或漸進性聽力下降,或伴耳鳴、頭暈、頭痛等症。根據純音聽閾檢查,聽力損失程度可分為輕度聾、中度聾、中重度聾、重度聾、極度聾。該病發病率近年呈逐漸增高趨勢,嚴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

老是腹脹、腹疼,為何耳朵越來越聽不清了?醫生:還是胃部惹的禍

案例:

患者女,31歲,於12年前出現反酸,胃灼熱,2—3天發作一次,一旦吃油膩的食物或情緒激動就會誘發病情。同時伴有噁心、嘔吐,飯後2分鐘左右發作,嘔吐物為胃內容物、膽汁。表現為1—2次/月,發作無規律,伴腹脹痛、吞嚥困難、氣短,無胸痛、心慌等。

老是腹脹、腹疼,為何耳朵越來越聽不清了?醫生:還是胃部惹的禍

曾在北京某醫院消化科就診,採取中藥的治療方法吃了10天,症狀好轉後就出院了。出院一週後在家又反覆發作,時輕時重,患者開始出現聽力下降的感覺。於是6年前在當地醫院胃鏡檢查出膽汁反流性胃炎,中西藥結合治療,效果還是不佳。沒有辦法,由於聽力嚴重下降,患者在北京的一所醫院佩戴了助聽器,聽力是恢復了,但頭暈耳鳴等症狀仍然是很難受。

後來來到醫院找我,做了胃鏡檢查顯示: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慢性淺表性胃炎伴膽汁反流。24小時pH監測顯示:食管低位病理性酸反流,輕度。患者入院後給予抑酸藥物治療,用藥後食慾好轉,反酸、胃灼熱,腹部脹痛明顯減輕。但徹底根除還需手術治療,綜合考慮下進行了腹腔鏡下胃底摺疊術。

老是腹脹、腹疼,為何耳朵越來越聽不清了?醫生:還是胃部惹的禍

術後患者進食順暢,反酸、胃灼熱消失,聽力明顯好轉。剛入院時,根本無法和醫師護士直接交流,一直需要家人在旁邊打手語才可以勉強交流。通過治療,患者在醫護人員加大聲音和她說話時,已經基本可以明白醫護人員的意思,並作出反應,患者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患者出院,停止服用了抑酸藥,反酸、胃灼熱也未再出現,聽力較前也有了明顯的好轉,患者自己非常開心,對後期的恢復也充滿希望。

如果支氣管哮喘患者同時合併發胃食管反流,會導致兩者互相影響,病情會越來越重。如果引起耳部相關病狀,經抗反流及抑制胃酸分泌治療是非常有效的,耳部症狀同時也可以得到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