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水灌溉“兵團模式”從中國走向全球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 | 节水灌溉“兵团模式”从中国走向全球

讓每一滴水都“活”起來

——節水灌溉“兵團模式”從中國走向全球

能不能在旱地種水稻?

——能。

怎麼種?

——看新疆天業。

每個在收穫季節到新疆天業節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業節水)膜下滴灌水稻示範基地參觀的人,都是帶著疑惑而來,帶著驚歎和收穫而歸。

旱地不僅能種水稻,還能獲得豐產豐收,秘密就藏地下。走近觀察,不難發現隱藏在稻稈根部的一塊塊地膜,每塊地膜下都鋪著3根細細的輸水軟管,為12行水稻“輸液”。地膜將蒸汽留在土裡,水肥則滴灌到作物根部。

水是綠洲農業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命脈。新疆、兵團雖地處乾旱地區,卻一路闊步前行在現代農業發展之路上,是祖國西北當之無愧的“大棉田”“大糧倉”“大果園”,數百萬名各族群眾正通過高效節水建設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這與節水灌溉技術的大面積推廣運用密切相關。

在兵團,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學滴灌技術,不用遠去以色列,就到兵團來。”這句話充分展示了兵團人對家鄉的自豪感,也流露出兵團人對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的自信。

兵團節水看天業。創立於1999年的天業節水是我國農業節水灌溉行業的領軍企業。其實,節水滴灌技術並不是天業節水的發明,但以農業起家的天業節水卻從“一滴水”開始,在學習借鑑國外先進節水滴灌技術的基礎上不斷自主研發創新,讓節水滴灌技術這項因高投入而讓大家望而卻步的“貴族”技術變成了農民都用得起的技術,變成了能夠在農業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技術。

目前,天業節水已擁有8個生產基地,涉及農用塑料節水器材、高效農業智能化系統等產品的生產、銷售和節水灌溉工程施工安裝,是國內首家集生產、研發、銷售、培訓、工程服務和技術輸出一站式節水灌溉供應服務商。

眼下正值春耕春播時節,每日進出天業節水庫區拉運節水器材的全國各地貨車絡繹不絕。今年截至目前,天業節水已接到納米高強滴灌帶、PVC-M管、水帶等9000噸產品的訂單。

科技創新是企業的生命力。近年,天業節水依託國家級高水平研發平臺,與國內外科研院所合作,創新研發出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塑料節水新技術,承接國家級、省級項目20餘項;獲得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數十項;申請國家發明專利9項、實用新型專利38項;制訂及修訂6項國家行業標準以及地方標準30餘項。

天業節水董事長陳林告訴記者,創新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產品熱銷和各類成果取得的背後是天業節水人鍥而不捨追求科技創新的精神。

追求卓越、堅持創新……在多年探索實踐中,天業節水與新疆農墾科學院強強聯手,依託節水灌溉理論、規劃設計、實際應用、技術集成、示範推廣、社會化服務體系,逐步形成了極具特色的節水灌溉“兵團模式”。

如今,天業節水滴灌技術不僅在天山南北的農田、溫室大棚中得以大面積應用,節水灌溉“兵團模式”還惠澤全國各地、走向全球。陳林介紹,天業節水滴灌技術目前已推廣到全國29個省區,應用作物30多種,累計推廣面積近8000萬畝,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與此同時,天業節水膜下滴灌技術還成功在哈薩克斯坦、巴基斯坦、津巴布韋等17個國家得到推廣應用。

天業節水滴灌技術的大面積示範應用,推動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飛躍。陳林表示,今後天業節水將進一步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把企業“打造成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效節水中心”;與相關部門、科研院所合作,構建起產學研聯合技術體系,加快對節水灌溉“兵團模式”的推廣。

“讓每一滴水都‘活’起來,從20年前一個瀕臨破產的小玻璃廠發展成為全國節水行業最好、世界領先的企業,天業節水的發展凝聚著幾代兵團人的心血和汗水,承載著幾代軍墾人的夢想和使命。”談及取得的成績,陳林坦言感覺很自豪、很幸福,“今後,我們會不斷向前奔跑,跑出更好成績。”(兵團日報記者 姜小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