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01

桑,桑科,桑屬落葉喬木或灌木,高可達15米。5月開花,果熟期6-7月,果卵圓形或圓柱形,黑紫色或白色。

《說文解字·叒部》:“桑,蠶所食葉木。從叒、木。”“叒”,音ruò(若)。叒木,是古代神話中的神木,名榑桑,又稱扶木。徐鍇《說文解字系傳》:“《十洲記》說,榑桑兩兩相扶,故從三‘又’,象桑之婀娜也。”《本草綱目》引徐鍇《說文解字系傳》雲:“叒,東方自然神木之名,其字象形。桑乃蠶所食,異於東方自然神木,故加木於叒下而別之。”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桑樹渾身都是寶。

桑葉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功能疏散風熱、清肺潤燥、清肝明目,用於風熱感冒、肺熱燥咳、頭暈頭痛、目赤昏花。

張頤壽謂:“桑葉以老而經霜者為佳……故入藥用冬桑葉,亦曰霜桑葉。”又名“鐵扇子”,《百草鏡》雲:“大雪壓過,次日雪晴採下。線穿懸戶陰乾,其色多青黑色,風吹作鐵器聲,故名鐵扇子。”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桑椹,椹原作“葚”。《集韻》:“葚,《說文》:‘桑實也。’或從木。”《詩·衛風·氓》:“于嗟鳩兮,無食桑葚。”陸德明《經典釋文》:“葚,本又作椹。”“葚”與“椹”均從“甚”,“甚”有密集之義。《淮南子·說林》:“甚霧之朝,可以細書,而不可以遠望尋常之外。”

桑椹為聚花果穗,由多數小瘦果集合而成,可謂“甚”果密集,從“艹”、從“木”,而有“葚”“椹”諸名。

古人食用桑椹與栽桑養蠶差不多是同時開始的。“桑椹”之名多次出現於先秦的典籍裡。《詩·魯頌·泮水》:“翩彼飛鴞,集於泮林,食我桑黮,懷我好音。”《毛詩故訓傳》:“黮,桑實也。”鄭玄箋:“言鴞恆惡鳴,今來止於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為此之故,故改其鳴,歸就我以善音。喻人感於恩則化也。”

飛鴞就是貓頭鷹,古人認為它是惡聲之鳥。這段詩句意為,貓頭鷹吃了桑椹,聲音變得柔和好聽了。後以“食椹”喻人感於恩而變善。唐代吳仁璧《投謝錢武肅》詩曰:

“累重雖然容食椹,力微無計報焚林。”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桑椹除可食外,還可以做酒。後晉天福三年(公元 938 年),大寶于闐國國王李聖天將紫酒作為“國酒”宴請來自中原的使臣。據《五代史》:“聖天衣冠如中國,其殿皆向東,曰金冊殿,有樓曰七鳳樓。以蒲桃為酒,又有紫酒,青酒,不知其所釀,而味尤美。”

這裡所說“不知其所釀”的“紫酒”,經近世考證為桑果釀造而成。

另外,桑枝功能祛風溼、利關節,用於風溼痺病,肩臂、關節痠痛麻木。桑白皮功能瀉肺平喘、利水消腫,用於肺熱喘咳、水腫脹滿尿少、面目肌膚浮腫。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02

桑樹原產於我國中部和北部,作用傳統的農耕社會,我國育桑的歷史十分悠久。早在五千年前,古代先民就開始在中原大地上栽植桑樹,差不多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同步。

甲骨文中已有“桑”字出現,秦漢以來的不少典籍中都有對桑樹的描述,從戰國至西漢的出土文物中也多次出現過寫實的桑樹形象。

《山海經·大荒北經》:“竹南有赤澤水,名曰封淵。有三桑無枝。”

《書·禹貢》:“桑土即蠶,是降丘宅土。”

《淮南子·人間訓下》:“趙宣孟活飢人於委桑之下,而天下稱仁焉。”

《孟子·梁惠王上》:“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北魏時期頒佈的均田令規定,15 歲以上男子每人可授桑田 20 畝。桑田是世業,不在還授之列。初受田時,原無桑田者,依制受田;桑田不足者依制補足。在桑田上,除種穀物外,還必須依制種上一定數量的桑、榆、棗樹。

“雞犬桑麻”一直是古人孜孜追求的安居樂業的田園生活。除了桑樹,古人還常在房前屋後栽種梓樹,後世因以“桑梓”作為故土、家鄉的代稱。讚揚某人為家鄉造福,往往稱其“功在桑梓”。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淮南子·天文訓》:“日西垂,景在樹端,謂之桑榆。”桑榆是西方日落處,太陽落在西邊的桑榆樹梢上,後以桑榆晚景比喻人的暮年時光。

葛洪《神仙傳·麻姑傳》曰:“麻姑自說雲:‘接侍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以“滄海桑田”喻世事變化很大。

古時男兒出生時,以桑木製弓,蓬草作矢,射向天地四方,意取男兒長成亦必如蓬矢般雄飛四方。語出《禮記·內則》:“國君世子生,……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後以“桑弧蓬矢”指男兒經營天下四方的遠大志向,亦作“桑蓬之志”。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03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桑、桑林和採桑女是經常出現的主題和意象。

因為桑樹是神樹,遠古人在採桑之前,要舉行桑林祭祀活動。在原始的“天人合一”的思維中,人們認為人的繁衍和植物生長、天地時辰都有密切關係。當政者為了鼓勵人口生育,往往於“仲春之月”祭祀農神、祈求豐年,在舉行典禮時,“司男女無夫家者而會之”,《墨子·明鬼》:“燕之有祖,當齊之社稷,宋之有桑林,楚之有云夢也,此男女之所屬而觀也。”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於是上古就有了青年男女會於“桑間濮上”習俗。

到了春秋時期,在儒家思想和經典裡,桑間濮上成了亡國之音,開始了汙名化的歷史。《禮記·樂記》:“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 《漢書·地理志下》:“衛地有桑間濮上之阻,男女亦亟聚會,聲色生焉。”

桑間在濮水之上,春秋時衛國地。濮水,也叫濮渠,流經春秋衛地。源有二支,一支首受濟水於今封丘縣西,東北流;一支首受黃河於今原陽縣北,東流經延津縣南。二支合流於長垣縣西,經滑縣、濮陽縣入山東注鉅野澤。濮陽即因此水而得名。後因黃河決口、改道,漸被淹沒。

濮水之畔,土地平闊氣候溫和,桑樹遍野,謂桑間濮上。當時衛國音樂優美動聽,而且相當普及。但在風氣崇尚正派嚴謹、以禮持身的儒家眼裡中,“鄭衛之音”被認為是淫靡放縱的代表。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在中國最古老的詩歌元典《詩經》中,“桑”最初的意象,大部分透著原始奔放天然的愛戀氣息。

《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先秦時期的女子,由於採桑養蠶,在自由開闊的天地,於是她們的感情生活也五彩繽紛起來!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氓》:

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覆關,泣涕漣漣。既見覆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衛風·氓》以一個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說了其情變經歷和深切體驗,為後人留下了當時風俗民情的寶貴資料。

詩中女子情深意篤,愛得坦蕩,愛得熱烈。在婚前,她懷著對氓熾熱的深情,勇敢地衝破了禮法的束縛,毅然和氓同居。婚後她卻被氓當牛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棄。

她的命運,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壓束下逆來順受的婦女命運,很不幸地異途同歸了。“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也,不可說也!

詩中皆以桑樹起興,從詩人的年輕貌美寫到體衰色減,同時揭示了男子對她從熱愛到厭棄的經過。“桑之未落,其葉沃若”,以桑葉之潤澤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顏亮麗。“桑之落矣,其黃而隕”,以桑葉的枯黃飄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棄。“于嗟鳩兮,無食桑葚;于嗟女兮,無與士耽”,則以“戒鳩無食桑葚以興下句戒女無與士耽也”(《詩集傳》)。

桑葚是甜的,鳩多食則易致醉;愛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戀則易上當受騙。男人沉溺於愛情猶可解脫。女子一旦墮入愛河,則無法掙離。這是多麼沉痛的領悟!

在以男子為中心的社會里,只有痴心女子負心漢。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魏風·十畝之間》:

十畝之間兮,桑者閒閒兮,行與子還兮!

十畝之外兮,桑者洩洩兮,行與子逝兮!

描寫了一群採桑女在大片桑林中穿梭,在勞動行將結束時,相互招呼,結伴同歸的情景,洋溢著愉快而輕鬆的氛圍。

《鄘風·桑中》:

爰採唐矣?沫之多矣,雲誰之思?美孟姜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採麥矣?沫之北矣,雲誰之思?美孟弋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中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爰採葑矣?沫之東矣,雲誰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宮,送我乎淇之上矣。

衛道士們把此詩定為“淫詩”之一,說它是“自狀其醜”之作。朱熹老先生說:“衛俗淫亂,世族在位,相竊妻妾。故此人自言將採唐於沫,而與所思之人,相期會迎送如此也。”他又信誓旦旦地說:“桑間濮上之音亡國之音也。桑間即此篇。”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以下是我的翻譯:

我到哪兒去采女蘿?急急來到沫之地。問我心中在想誰?想著姜家那小妹。她在桑中等我去,與我上宮來私會。那裡有條淇水河,姜妹就在水之旁。

我到哪兒採麥穗?急急來到沫之北。問我心中念著誰?還是姜家那小妹。她在桑中等我去,約好上宮共依偎。那裡有條淇水河,姜妹就在水之湄。

我到哪兒採蔓菁,急急來到沫之東。問我心中思哪個?還是姜家小妖精。她在桑中等著我,與我約定在上宮。那裡有條淇水河,姜妹河邊等心焦。

《淮南子》載:“桑林者,桑山之林,能興雲作雨也。”桑間和桑林後來演化成中國詞語裡的隱語,是冶遊、偷情之地的代稱。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04

熱情如火的桑林之會在漢代以後發生了徹底的顛覆。“桑間濮上”被禮教和貞節倫理、社會道德秩序所規範。

於是,“發乎情止乎禮”的模範貞女“採桑女”們出現了。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我們先說劉向《烈女傳》裡的“魯秋潔婦”:

潔婦者,魯秋胡子妻也。既納之五日,去而宦於陳,五年乃歸。未至家,見路旁婦人採桑,秋胡子悅之,下車謂曰:“若曝採桑,吾行道,願託桑蔭下,下齎休焉。”婦人採桑不輟,秋胡子謂曰:“力田不如逢豐年,力桑不如見國卿。吾有金,願以與夫人。”婦人曰:“嘻!夫採桑力作,紡績織紝,以供衣食,奉二親,養夫子。吾不願金,所願卿無有外意,妾亦無淫泆之志,收子之齎與笥金。”秋胡子遂去,至家,奉金遺母,使人喚婦至,乃向採桑者也,秋胡子慚。婦曰:“子束髮修身,辭親往仕,五年乃還,當所悅馳驟,揚塵疾至。今也乃悅路傍婦人,下子之裝,以金予之,是忘母也。忘母不孝,好色淫泆,是汙行也,汙行不義。夫事親不孝,則事君不忠。處家不義,則治官不理。孝義並亡,必不遂矣。妾不忍見,子改娶矣,妾亦不嫁。”遂去而東走,投河而死。君子曰:“潔婦精於善。夫不孝莫大於不愛其親而愛其人,秋胡子有之矣。”君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秋胡子婦之謂也。”詩云:“惟是褊心,是以為刺。”此之謂也。

頌曰:秋胡西仕,五年乃歸,遇妻不識,心有淫思,妻執無二,歸而相知,恥夫無義,遂東赴河。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五年未見,見到一美婦,無恥加以誘惑:“力田不如逢豐年,力桑不如見國卿。吾有金,願以與夫人。”

被拒絕後回到家中,發現自己的妻子就是剛才調戲的採桑女。而採桑女知道丈夫是這樣的人,也自殺而死。

此後的採桑女形象,大致就順著這一路走下去,直到那更加著名的採桑女羅敷出場,仍然是這樣。

日出東南隅,照我秦氏樓。

秦氏有好女,自名為羅敷。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故事在這樣美好的吟唱中開始。在《陌上桑》裡,先敘述羅敷的美貌,這是繼承了《詩經》對桑女容貌極盡鋪陳的寫法。中間寫太守覬覦羅敷容姿,要跟她“共載”而歸,遭到羅敷嚴辭拒絕。最後寫羅敷在太守面前誇讚自己丈夫,用意在於徹底打消太守的邪念,並讓他對自己輕佻的舉止感到羞愧。

一個貌美品端、機智活潑、親切可愛的桑女形象,成了後來魏晉南北朝採桑女詩文創作的範例。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05

唐朝,新的歷史環境和審美趣味下,唐代詩人的創作有了更廣闊的視野和意境,採桑主題開始走向衰微。

採桑由男女情事變為閨怨主題,寫養蠶採桑表達閨怨,在唐詩中被反覆詠唱。

劉希夷《採桑》:

楊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

秦家採桑女,樓上不勝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綠。

紅臉耀明珠,絳唇含白玉。

回首渭橋東,遙憐樹色同。

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

攜籠長嘆息,逶迤戀春色。

看花若有情,倚樹疑無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頭。

相逢不相識,歸去夢青樓。

“攜籠長嘆息,逶迤戀春色。”“薄暮思悠悠”,為什麼這樣?雖然“使君南陌頭。”,但卻“相逢不相識”。惟有“歸去夢青樓”了。此青樓非彼青樓也,代表著這閨怨中的採桑女所思念的地方。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除了閨怨,唐代詩人所寫的採桑女還脫不了貞婦的形象,熱情如火的戀愛同她們無關了。

劉駕《桑婦》

牆下桑葉盡,春蠶半未老。

城南路迢迢,今日起更早。

四鄰無去伴,醉臥青樓曉。

妾顏不如誰,所貴守婦道。

一春常在樹,自覺身如鳥。

歸來見小姑,新妝弄百草。

他還寫了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因為害羞怕見人,半夜起來採桑。

秦娥十四五,面白於指爪。

羞人夜採桑,驚起戴勝鳥。

陸龜蒙的《相和歌·陌上桑》:

皓齒還如貝色含,長眉亦似煙華貼。

鄰娃盡著繡襠襦, 獨自提筐採蠶葉。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美貌的民間女子不再是古詩中的秦羅敷,她們不會有春日裡的一段豔遇,“獨自提筐採蠶葉”才是她的現實生存現狀。

學者康正果認為,唐詩中在用採桑主題表達閨怨春思時,因觸及了採桑女在現實生活的感受而使之有別於六朝詩歌中妖姬般豔麗的女性形象。

到了宋代,採桑女更變成了普通女子,不再有美麗的容顏,也不再邂逅愛情,她們關心的只是和生活息息相關的自然的“桑事”。

桑、桑林與採桑女:那些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梅堯臣《傷桑》:

柔條初變綠,春野忽飛霜。

田婦搔蓬首,冰蠶絕繭腸。

名翬依麥雊,戴勝繞枝翔。

不見羅敷騎,金鉤自掛牆。

即便這樣,宋代的採桑主題也是空谷絕響,宋代以後,採桑主題基本退出文人視野,倒是留下一個詞牌“採桑子“。

桑間濮上、陌上桑女,從此成了文學史上漸行漸遠的美麗風景。

(本文圖片為網絡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