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工厂流水线回到四川深山,他拍下228万都市人的乡愁

从工厂流水线回到四川深山,他拍下228万都市人的乡愁

在开通头条号“ ”之前,王荣棋和无数个出身山村的80后一样,在南方沿海城市的工厂流水线上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时代变化,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016年底,抱着和家人团聚的想法,王荣棋返乡创业,成为今日头条和西瓜视频上的三农创作者。

一台电脑、一台1000块钱的DV、几个支架,是“农村四哥”所有的工具。妻子、女儿、年迈的父母、朴实热情的亲戚邻里,都是他拍摄的对象。

以下是“农村四哥”王荣棋的自述。

一、四哥

我叫王荣棋,今年36岁,在短视频从业者中,我算是“中老年人”了。在今日头条平台上,我的身份是“农村四哥”。这个名字听上去很土,但是土得很亲切。

我起步算晚的,直到2017年10月才开始,那时候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三农账号了。

在取名“农村四哥”前,我其实斟酌了很久。我经常在头条上看到三农内容,发现很多头条号的名字都有“农村”两个字。

我觉得自己的号,也一定要把“农村”作为开头,但是后面是什么呢,我想了好长时间。我在家族同辈里排行老四,堂弟堂妹都叫我“四哥”,后来我想干脆就叫“农村四哥”吧。

从工厂流水线回到四川深山,他拍下228万都市人的乡愁

农村四哥和家人的合影

我拍摄的内容,多聚焦于自己的生活。回虎村是一座位于四川泸州深山中的村子,也是我祖辈生活的地方。这里没有什么名胜古迹,只有一片竹海。

去年有位记者来采访我,他从泸州市打“摩的”,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能够通过“农村四哥”在全国被228万人喜欢,我还是有点自豪的。

我和父母、妻子、女儿住在一起,他们是短视频的主角。我的办公室就在家里二楼,拍摄、剪辑、发布,都是我一个人负责。一台电脑、一台1000块钱的DV、几个支架,就是我所有的工具。

在过去的15个月里,我一共拍摄了一千多条视频,累积播放量4.5亿次。播放量最高的一条,是关于家里人一起准备过年年货的,目前有超过500万人观看了。这比我们整个泸州市的人口还要多。

二、返乡

我做“农村四哥”,可以说是被“逼”出来的。

在做短视频之前,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中年男人。我从没做过任何出名、赚大钱的梦,只希望一家人能健健康康,和和美美的生活。

我家里有两个姐姐,她们很早就出去打工了。那时候流行外出打工,尤其是四川人,在我们村里,农民都靠打工赚钱,我也是。

其实我当时很自卑,别人掌握一门技能,到哪儿都不怕,我却只能干苦力活。为了学一门手艺,我跟大姐去了南方沿海的服装厂做学徒。从此,我的青春都献给了服装厂。

但在中山的牛仔裤厂里,我有两个收获,一个是遇到了我现在的妻子,生了一个可爱活泼的女儿,另一个是开始接触互联网。

一次饭局上,我的老板说他想开网店,把衣服挂在网上卖,我很好奇网店是什么店。那时候没有电脑,饭后,我就跑去网吧,研究网店装修、商品摆放、上架商品的门道。我加入了一些QQ群,群里有人分享很多开网店的知识。

从那以后,我开始对互联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些做新媒体的基础技能,也是那时候学的。

2016年底,我成为返乡创业大军中的一员。父母年迈,女儿还小,长期在外,总没有尽到做儿子和父亲的责任,我也希望能和他们在一起,享受平常家庭的温暖。

当时我知道了一些人在今日头条上进行三农内容创作,日子过得还不错,也萌生了试试看的念头。

但等到真正的开始,已经是2017年10月份。这时,我的妻子也放弃打工,离开广东回家,和我一起做短视频,我们一家人总算团聚了。

三、乡愁

刚开始做“农村四哥”的时候,我妈基本认为是不务正业。

“整天拍拍拍,打扰我们干农活,还不挣钱。”我妈这么跟我抱怨。我跟她说,我回来住一年,一年之后要是没什么效果就再回去务工。

很多三农短视频,选择拍摄乡村景色、美食,但这些我都做不好。我的普通话不标准,策划能力也不行。所以,我决定从我自己最熟悉的内容开始拍——把镜头对准我的父母、妻子和女儿,纪录他们的日常生活。

“农村四哥”的第一条原创视频是父亲从田里回家喂猪,当时播放量和点赞量很小。不过很快,第一个爆款就来了,2017年10月24日,一条标题叫《农村妈妈做了一道家乡特色菜,爸爸冒雨背90岁奶奶过来品尝!》的视频火了。在今日头条上,累计播放量接近50万次。

因为这条视频,我一下子找到了拍什么内容的突破口——就拍家里人的生活状态。在那条视频的下面,点赞量最高的一条评论说:人生最美好的事,莫过于尽孝。父母在,家还在;父母在,还有归处;父母走,只有归途。愿普天下父母健康长寿。

一位粉丝告诉我,看“四哥”的视频,有种“回家”的感觉。他小时候生在农村,长大后才到城市里上学、就业。他怀念小时候家里爷爷奶奶给他做饭的情景,喜欢那种生活方式,看着我们一家在山水相间的农村和和睦睦的,他自己也挺向往的。

这代表了很多粉丝的心声。我的视频剪辑比较粗糙,比不上专业人士。但也许是这种没有经过任何修饰的内容,反而会被普通大众认可和接受,因为“农村四哥”够真。

我在头条的后台看到,关注我的人主要来自于四川和广东。广东的粉丝,家乡可能也是四川。可以说,“农村四哥”这个号是228万都市人的乡愁。

有些东西是不会变的,这种思乡之情,是烙印在中国人的骨子里的。只是以前是通过写信或者其他的方式表达,现在还可以通过短视频。

四、改变

现在,头条号是我的主业,能通过短视频创作,拿到不错的收入。利用这些钱,我还给家里添了新家具。

我一直说,“农村四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要归功于平台。我的新媒体知识,是在西瓜视频组织的培训课堂上学习的,我也通过头条被更多人看见。一周前,我应邀参加了泸州市政府举办的音乐节和酒博会,去年还去了成都,帮一家企业宣传我们四川的水果耙耙柑,也算为家乡做出了一点点贡献。

时间久了,我能感觉到很多三农账号都面临着瓶颈期。能拍的都拍完了,接下来该拍什么?外面的人看不出来,但我能感觉得到,继续这么拍,人们迟早会看腻。

有一个粉丝给我留言,不要老拍老人,自己不干活,显得好吃懒做的。其实我自己也想露脸,只是到目前为止,我还是家里唯一能拍的。有一次,我在河里抓螃蟹,我让我妈拿着手机拍我。她照做了,但是她不知道怎么移动镜头,有时候我出镜了,有时候只露了半个身体。我很理解她,所以之后也没有再“强迫”家人帮我拍。

今年,我买了三脚架,除了坚强温柔的母亲、沉默务实的父亲、活泼可爱的女儿之外,以后粉丝还会经常看到更多由我出镜的新题材。

最后想给大家提个醒,如果农村人想把做短视频当作创业,我不推崇,除非你非常喜欢。因为没有热爱,是难以长久的。

从工厂流水线回到四川深山,他拍下228万都市人的乡愁

关于金稻穗特刊:

优质三农信息加移动互联网,带来了三农信息普惠,让种植技术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大山深处的水果走向全国,也让乡风文明深入千家万户,为社会创造了海量的技术、经济和人文价值。

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农民日报和字节跳动联合发起金稻穗奖,聚焦于评选移动互联网领域有价值的三农信息,并嘉奖在三农领域有突出贡献的内容创作者。

4月11日,2019金稻穗颁奖典礼在安徽巢湖三瓜公社成功举办。“ ”、“ ”、“ ”和“ ”,分别获得美好乡村风貌、农业技术普惠、山货助农增收和乡风文明传承等四项大奖。

金稻穗特刊包含春华、夏耘、秋实和冬乐四期获奖人物自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