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向型经济发展“季考”成绩出炉

成都外向型经济发展“季考”成绩出炉

成都外向型经济发展“季考”成绩出炉

作为成都双流综合保税区的企业,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深刻体会到了成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速度——

“一季度我们公司实现了开门红!”公司总经理万毅拿出最新统计材料,数据显示:该公司一季度进口同比增长近七成,出口则同比增长逾九成

这样的增速,正是成都

外贸进出口“季考”成绩的

一个缩影

成都外向型经济发展“季考”成绩出炉

4月15日,成都海关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季度四川外贸进出口情况——四川以1460.2亿元人民币的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5.1%的同比增速,延续了2018年的增长态势,增速远高于同期全国3.7%的整体进出口增幅。

其中,成都一季度实现进出口总值1238.2亿元,同比增长21%,继续保持全省外贸“领头羊”地位,而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则以908.2亿元进出口规模,在全国综保区中排名第一。

成都外向型经济发展“季考”成绩出炉

增速为何高于全国?

三大因素推动外贸快速增长

一季度,四川和成都的外贸进出口增速均超过了20%,远高于全国同期的3.7%平均增速,主要有三大因素推动。

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作为我省电子信息产业的集聚高地,产业聚集效应不断凸显,部分龙头企业笔记本电脑生产线产能继续释放,带动了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外贸快速增长。一季度,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进出口908.2亿元,进出口规模位列全国综保区第1位,同比增长26%,拉动全省外贸增长了16个百分点,占全省外贸进出口的比重高达62.2%。

民营企业进出口快速增长

近年来四川民营企业承接部分川内重大项目落地,如部分龙头企业转移柔性面板生产线,川东北地区承接摩托车、汽车等配套产能转移等,带动了民营企业进出口的快速增长。一季度,四川民营企业进出口实现同比增长90.4%,对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高达58.3%。

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

开放通道和平台建设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中欧班列(成都)开行数量稳居全国前列,一季度成都铁路保税物流中心(B型)、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泸州港口保税物流中心(B型)和宜宾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进出口分别增长1.9倍、593.2倍、39.8%和26.8%

一季度有哪些发展特点?

成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一季度成都实现进出口总值1238.2亿元,同比增长21%,占全省外贸规模比重为84.8%。这些数据的背后,一季度成都外贸发展究竟呈现了哪些特点?

◆ 进出口增速较快

◇ 加工贸易进出口增长且比重上升

◆ 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快速增长

◇ “一带一路”外贸潜力持续释放增添新动力

◆ 民营企业进出口大幅增长.....

外企感触

优越国际化营商环境

提升信心

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总经理 万毅

“我们对成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总经理万毅说,一季度公司的进出口大幅增长,实现了开门红。成立于1999年的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坐落于成都双流综合保税区,是国内第一家致力于CFM56发动机维护、修理和大修(MRO)的中外合资企业。公司成立至今,已为航空公司和飞机租赁公司大修了超过1000台发动机,完成了超过1500次发动机在翼支援服务。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实现进口4.57亿美元,出口1.5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67.79%、93.69%。

健进制药有限公司公共事务副总监 龚伟

“公司主要出口抗肿瘤注射剂产品,目前只出口于美国,今后还将拓展到欧盟等市场。”龚伟称,作为一家扎根成都十余年的企业,深刻感受到了成都的优越国际化营商环境,这样的环境也为企业发展不断注入新鲜活力。继去年公司委托加工业务同比增长1.5倍后,今年一季度出口抗肿瘤注射剂逾2.5万支,实现总收入同比增长1倍。成都的发展环境极大地提振了公司投资成都的信心,除了规划建设第二条和第三条生产线,目前公司逾6亿元的新投资项目也即将落地成都。

成都外向型经济发展“季考”成绩出炉成都外向型经济发展“季考”成绩出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