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T研究院:開放式創新如何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乾貨!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傳統的封閉式創新已無法滿足企業的業務與戰略發展,只有採取更加開放的方式,吸納外部創新資源,從而快速地獲得新技術,增強核心競爭力。在企業接納外部創新的過程中,表現出了許多不同的開放式創新的模式。但是,企業如何選擇適合自身的開放式創新模式,則

必須與產業類型、公司發展戰略、公司管理模式相結合,不僅需要與自身的技術創新資源和創新能力形成良性互動,還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蒐集與保障網絡,快速、全面地獲取外部技術進展的信息。

開放式創新

1

從封閉式創新到開放式創新

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大多數的研究工作都是在研究室裡面完成的,由企業向內部的研究室投入資源、先進的設備等,創新思想的生成、開發、製造和營銷都是由企業自身承擔的。這種模式的本質是封閉式的、高度集權的模式,即封閉式創新(如圖1)。雖然在封閉式創新的發展過程中,注重與企業戰略目標的結合,重視跨部門的協同,但是資源的整合重點仍然是企業內部資源。

AMT研究院:開放式創新如何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乾貨!

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髮展,知識時代促使創新意識的不斷增強以及市場上產品週期的不斷縮短,促使企業從“封閉式創新”向“開放式創新”模式轉變[1]。所謂“開放式創新”是基於傳統封閉式創新模式誕生的一種新企業創新模式,與封閉式創新相比,開放式創新在創新的理念上和實踐中都有著明顯的不同。開放式創新是均衡協調企業內部和外部的資源來產生創新思想,不僅把創新的目標寄託在傳統的產品經營上,還積極尋找外部的技術特許、技術合夥、戰略聯盟或者風險投資等合適的商業模式來把商業化創新思想變為現實,形成產業化。

封閉式創新意味著企業的各種創意只能來自於企業內部,並只能依靠企業內部力量進行研發、生產和商業化,其與強調資源共享的開放式創新模式在創新過程、創新資源、資源共享週期與頻率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異。

1)創新過程

創新過程在傳統的封閉式創新模式之下,企業的創意多來自內部員工;技術開發與研發多依靠內部的技術部門,與外部合同有限;新產品的商業化也是企業利用自身的銷售力量進行市場開拓、市場試銷、直至市場推廣等各項活動的過程。與此相對的是,採用開放式創新模式的企業,其創意的源泉不僅僅侷限在內部員工,可利用互聯網與信息技術廣泛吸收存在於領先用戶、主流用戶、供應商、零售商等各利益相關者處的創意;其技術研發過程中通過技術資源共享實現新技術的共同開發;其新產品實現商業化的過程中以共享市場推廣所需要的人力資源、品牌資源、口碑資源等。

2)創新資源

企業創新活動的實現是多種創新資源價值實現的過程,每一個企業都不可能擁有創新所需的全部資源,於是創新資源的搜尋與獲取是企業實現創新的關鍵環節之一在傳統的封閉式創新模式下,企業從外部環境中獲取的創新資源範圍與類型較為狹窄。為了實現企業創新活動的“蝶變”與創新過程的全方位成功,企業必須不斷與外部環境交換能量,實現有形資源和無形資源的共享與價值實現,這便是開放式創新模式,通過在創新過程的不同階段與外部環境之間實現多種類型創新資源的全方位共享,以形成資源網絡,加快創新速度,提升創新績效。

3)資源共享週期與頻率

在封閉式創新模式下,企業與外部環境之間進行交流、互動以及資源共享的行為多是短期的和離散的,缺乏統一規劃。而處於開放式創新模式下的企業,與外部組織進行資源交互的行為多是在公司總體發展戰略中規劃的,而且這種共享行為具有頻繁性、長期性、戰略性,而且更易與外部組織直接形成長期的合作契約關係。

2

開放式創新的特徵

Chesbrough(2003)在提出開放式創新概念時便從資源視角指出了其兩方面內容,即同時利用企業內外部創新資源和內外部商業化資源[2]。企業將內外部創新資源整合到一個結構中進行技術研發,同時將內部技術通過自己的渠道帶入市場,或者利用外部渠道實現商業化。開放式創新是指企業系統地在內部和外部的廣泛資源中鼓勵和尋找創新資源,有意識地把企業的能力和資源與外部獲得的資源整合起來,並通過多種渠道開發市場機會的一種創新模式(如圖2)。

AMT研究院:開放式創新如何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乾貨!

基於開放式創新的概念及流程,其特徵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開放性。企業邊界的開放性是開放式創新最大的特點,企業既可以從外部獲取創新資源,也可以將創新成果與外界企業合作共享,企業通過邊界與外部環境進行信息交換,有利於降低企業研發過程中的不確定性[3]。

2)動態性。開放式創新網絡並非是一成不變的,而是處在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中,這主要是由於創新資源的異質性,即不同的企業擁有的創新資源是各不相同的。為了追逐最大的利潤,具有不同比較優勢的企業相互結合起來,實現資源的高效配置,也使得創新網絡處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動態變化中。

3)知識共享。為了創新網絡的長期存在,網絡內部成員間的信任與合作是至關重要的,知識共享是聯繫企業的重要紐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能夠抓住轉瞬即逝的機遇,企業間往往結成戰略聯盟,促進了知識的整合和共享。

1

開放式創新的模式

從開放式創新的涵義可見,該模式強調紐織的無邊界化,認為組織邊界是鬆散的、可滲透的,從而允許組織內外部資源的多向流動,因此,開放式創新在利用傳統研發模式的同時,還努力尋求外部渠進行研發和商業推廣。以下為開放式創新的幾種常見模式[4]:

1)產學研合作

產學研合作是最常見的開放式創新模式。關於產學研合作創新,是指在一定的制度環境下,各主體為實現各自的組織目標,對科學技術、資金、設備、人才等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及產出的合理分配。隨著產學研合作的發展,其合作方式日益多樣化、合作形態日趨多元化。根據合作方式來說,主要可分為八大類:技術轉讓、委託研究、聯合攻關、內部一體化、共建科研基地、組建研發實體、人才聯合培養與人才交流、產業技術聯盟等。

2)技術購買與研發外包

內向型開放式創新指企業利用外部的知識資源,將外部有價值的創意、知識、技術整合到企業中來進行創意和商業化過程。技術購買與研發外包屬於內向型開放式創新。

技術購買主要是通過市場交易的形式來購買所需技術,一般包括購買關鍵設備、專利技術、商標使用權、R&D成果、設計圖紙等,比較適合技術相對落後的企業。研發外包是指企業將某項技術創新活動或其中的某些環節,如技術方案的產生、技術的研發或商業化應用等,委託給外部專業企業來完成,以達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目的的策略。採用研發外包可以分擔風險、節約成本、縮短研發週期,並能使產品快速佔領市場。

但是,此種方式也會讓企業對外部技術產生嚴重依賴,不利於自身的發展,企業的技術無法保證是最先進的,只能採取跟蹤策略。

3)技術轉讓與技術轉移

外向型開放式創新是指企業成為其他組織的知識源,將內部有價值的創意、知識、技術輸出到組織外部,由其他組織來進行商業化過程。技術轉讓與技術轉移都屬於外向型開放式創新模式。

技術轉讓是指技術持有者,如國家、研究機構、企業或個人,將自己獨有的新技術以有償的方式轉讓給接受者,使其提升產品生產能力,增強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過程。技術轉移是指技術持有者通過某種方式將其擁有的技術以及有關的權利轉移給其他人的行為。從企業開放式創新的角度來看,技術轉移也是企業技術資源輸出的方式之一。

4)技術聯盟

作為開放式創新模式之一,技術聯盟,是指為技術創新而建立的一種鬆散的、複合型的技術創新組織,並至少包含兩個以上的企業,且存在多種互動關係。合作企業可以是競爭者或非競爭者,也可以是供應商或客戶,甚至是為了拓展新業務而需求的跨產業合作者。組建技術聯盟主要基於如下目標:增加技術創新投入;通過實現規模經濟,提高技術創新的收益;擴大技術創新空間;降低技術創新風險。

企業實施開放式創新的動因

隨著信息技術不斷髮展,企業為獲取並維持競爭優勢,就必須持續開展創新活動;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其功能要求也越來越強大,給企業的創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於一些產品的創新往往涉及到多個領域的知識交叉,對不同領域的專業知識以及該領域的尖端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但企業的規模是一定的,這意味著企業所擁有的資源相對於不斷變化的外部條件都是有限的,這就要求企業將獲取創新資源的注意力部分轉移到企業外部。總結說來,企業實施開放式創新的主要意義可以概括為以下三點[1][5]:

1)加快研發進程、降低研發成本。在技術發展速度較快、研發成本較高、應用前景不明確、不確定性較高的情況下,通過與外部合作方開展合作,利用外腦、創新資源和市場渠道,採取開放式創新模式,可以分擔創新成本、加速成果轉化、降低創新風險。

2)促進主營業務發展。當主營業務存在一些技術瓶頸與難題,或由於主營業務的自主創新時間過於漫長時,通過開放式創新,引入外援,能夠實現主營業務的快速發展。

3)支持開拓新業務。技術發展可能帶來極具潛力的業務機會,對企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對企業的鄰近業務影響較大。鄰近業務是一些處於企業主營業務周邊,且成長速度快的業務領域。如果公司不涉足這些領域,可能會錯失一些重要的創新機會。

4)增強技術能力,提高行業技術地位。一些技術能力較弱、行業技術地位較低的企業,通過技術合作,可以提升公司技術能力或地位;還有一些擁有較強技術實力的企業,由於新技術的發展使企業技術競爭能力下降,通過開放式創新,可以獲取新的技術能力,保持其技術領先的地位。

開放式創新下服務機構的作用

在開放式創新模式下,企業獲取外部知識資源的能力至關重要。這就需要越來越多的尋求外部的專業服務。而科技服務機構作為國家創新系統內的重要節點,是各創新主體間進行技術、知識轉移、交換的橋樑:一方面能有效地解決市場經濟中信息不對稱問題,降低技術交易費用和信息搜尋成本;另一方面,有實力的科技服務機構可以擔當技術知識生產、轉移轉化及知識應用等綜合性服務的角色;可對已有技術進行再研發和市場化開發,參與部分到創新鏈前端的知識生產、提供創新鏈全過程的科技金融、管理諮詢等高附加值服務,使科技成果更容易透過企業的邊界滲入企業內部,進而實現對科技資源和創新資源的有效配置,提升創新主體的創新能力和創新績效。

因此,開放式創新對科技服務機構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時,也為科技服務機構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1)從“中介”機構到“服務”機構

開放式創新強調打開創新者/企業的“邊界”,實現創新者內部知識資源和外部知識資源的利用、整合。而吸收、利用外部知識資源,僅憑創新者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顯然還不夠,還需要創新系統內知識的高效轉移、轉化、吸收、利用,更需要科技服務機構的創新服務及其“知識分配力”的提升,並且由“中介”向“服務”的角色進行演變,不僅僅侷限於“中介”、“橋樑”,從單一的科技諮詢、技術交易擴展到技術知識生產、知識轉移、知識應用服務兼具的科技服務機構。

2)企業價值鏈中的增值環節

在知識經濟、全球化時代背景下,科技服務機構已經融為創新體系的一部分,以單一中介為中心越來越弱化,以前社會服務能力弱,今後科技服務類機構向兼具服務和生產功能的中介機構轉化,以生產帶動服務,以服務促進生產,成為創新價值鏈中具有增值作用的一個環節。在創新全過程中,服務機構提供人力資源、儀器設備平臺、信息、知識產權等共性服務。同時,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階段,服務機構提供科學數據、文獻、技術等服務;在試驗發展階段,提供技術標準、檢驗檢測、技術集成、研發服務、技術市場、技術評估等服務;在技術商品化階段,提供創新創業、科技金融、創新管理等服務。

服務機構助力企業開放式創新

1

明晰開放式創新戰略

開放式創新具有動態特徵,不同企業開放式創新管理的模式與企業在創新系統中的地位以及技術發展階段有關。對企業而言,建立開放式創新模式是一個長期的系統工程,建設期間,企業需要放眼全局,從整體角度進行佈局,並不斷完善、優化開放式創新體系。另外,企業需要結合內外部環境資源特徵和企業的戰略目標、業務模式,來選擇一個有特色的、適合自己的開放式創新戰略。

從產業層面看,企業如GE和華為[5]所在的裝備製造、通信和網絡設備、醫療設備、金融服務行業的特點為:技術發展速度快和生命週期短、人才可獲得性和流動性非常強、風險投資市場活躍、外部供應商生產能力很高。在這些行業內,封閉式創新已不適應企業的技術發展及創新需求,必須要面向更為廣闊的外部資源,積極開展開放式創新。

從公司層面看,隨著公司業務不斷髮展、產品日益多樣化、所在市場的複雜化、,為了利用外部機構的科技資源,降低新產品、新技術研製過程中的成本和風險,儘快進入目標市場。這時,企業應適時做出戰略調整,採取更加開放和靈活的方式,積極吸引和利用外部創新。

2

規劃開放式創新路徑

企業採取開放式創新戰略後,需要規劃開放式創新的發展路徑,並通過分階段里程碑成果的達成,最終建立起一個敏捷高效、可持續發展的開放式創新體系,由漸進式創新向突破式創新過渡,由現有業務領域向新的業務領域擴張。

一般而言,企業建立開放式創新的路線圖包括3個成熟度區域,以及2項關鍵能力:

AMT研究院:開放式創新如何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乾貨!

企業的開放式創新需要經歷三個主要階段:第一,形成短期影響與快速制勝;第二,建立基本能力;第三,形成開放式創新的可持續性優勢。

2項關鍵能力指的是:有效的合作方管理和發展能力;開放的創新文化和創新能力培養。

1)有效的合作方管理和發展

初期,企業需要建立好合作方的管理機制,包括:明確合作方的職能、職責以及所有權;同時要建立起完善的合作方篩選標準和評價、淘汰、退出機制。

中期,企業需要將合作方的管理機制利用關鍵流程和制度進行固化和落地,包括:合作方的選用,合作關係的確立以及雙方創新資源、活動的整合,通過邀請合作方加入,對企業的創新活動進行優化,提升雙方的合作效率。

後期,隨著經驗積累,企業需要明確開放式創新的邊界條件、適用情況和應變計劃,減少意外事件的發生,提高第三方管理的可持續性發展。

2)開放式創新文化和能力提升

企業需要搭建開放式創新平臺體系,逐步將開放式創新的相關流程規範化,並在企業內部培養相關人才,發展其相應的能力。

長期來看,企業需要將開放式創新與企業的業務拓展和價值獲取有機結合起來,以獲得可持續性的創新競爭優勢。

企業需要選擇最貼近自身需求的開放式創新平臺模式。但是,無論採取哪種模式,選擇了開放式創新戰略不代表企業可以減少對創新過程的投入和管控,更不能放棄企業的內部創新。

3

建立開放式創新機制

企業還需要建立起開放式創新機制,使開放式創新戰略得以落地。創新機制包括企業開放式創新運行流程、管理模式以及信息保障等。

1)開放式創新運行流程

開放式創新的運行流程包括在什麼時間、與誰、帶有何種目的,以及何種方式與企業外部的合作者進行開放式創新的問題。外部合作者中可以包含供應商、客戶、競爭者、研究機構、金融機構和中介機構等眾多參與者類型。如何用一個運行機制將以上提到的紛繁複雜的要素全方位、完整地體現出來則是對開放式創新運行流程的一個挑戰。

在價值鏈的不同環節,開放式創新的類型、參與者和實施措施均可不同。在下圖中,開放式創新的運行流程是以封閉式創新下的企業內部創新流程(見圖4中實線框)為基礎,當這個原有的封閉式創新流程的某一環節被打破時,則出現了開放式創新(見圖4中虛線框),並描述了每個環節開放式創新的具體實施措施。

AMT研究院:開放式創新如何助力企業創新能力提升,乾貨!

2)開放式創新管理模式

通過開放式創新吸收和整合利用外部科技資源,需要公司具備較強的靈活性和反應速度,需要開放、靈活的管理模式。例如,企業可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由於企業研發不僅要求質量和獲取高精尖技術,還要講求速度。在創新初期就及時與客戶、銷售人員、科技合作方進行緊密溝通,及時為客戶提供最實際的解決方案。例如,華為公司從1997 年開始就著手改變其公司管理模式,提出了與其國際化戰略接軌的管理目標,花費了相當一部分資金聘請了管理諮詢公司針對華為公司的各項管理流程、管理制度進行了研究與設計,形成了開放式的創新管理模式[6]。Shell從其成立之初,就不斷地隨著環境的變化進行公司戰略、組織架構、運營模式等管理層面的不斷調整、優化,實現了其管理效率的提高,向貼近市場、扁平化方向發展[7]。尤其近幾年,Shell遇到了一些挑戰,如部門分割、技術研發與應用脫節等,公司為了解決這些難題,針對其技術創新組織體系進行了調整,搭建了項目與技術部(Projects & Technology)[8],而且為了廣泛利用計劃外創新和外部創新,建立了一系列的基金和創新組織,從而對其創新體系進行促進與激勵。

3)開放式創新信息保障

為了更好地與外部資源合作,企業需要及時掌握技術發展趨勢、技術獲取對象、專利獲取方式、國家相關政策等各方面信息,因此必須建立較為完善的信息蒐集與監測網絡。

GE 建立了一個與全球創新集群緊密聯繫的監察網絡[5]。技術監察人員進駐GE 全球研發中心,包括印度、中國、德國、美國、巴西,進入當地企業和創新網絡,開展對標活動,掃描競爭格局,評價外部技術是否適應和如何適應,或者如何取得競爭優勢。

總結與展望

在技術日益複雜、產品生命週期越來越短、全球化競爭的大環境下,善於利用外部資源,讓研發與創新網絡化,是創新發展的趨勢。由於創新大環境的變化,人才的獲得性和流動性變得越來越強,風險投資市場的興起;被擱置的研究成果所面臨的外部選擇;外部供應商的生產能力不斷提高等破壞性因素的出現,打破了封閉式創新的良性循環,傳統的創新模式已經不適應發展形勢。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採取開放式創新策略,打開創新的大門,加快內部創新,提升創新績效,建立“高度互聯互通”的開放式創新體系。然而企業建立開放式創新能力並非一朝一夕的事,管理起來也充滿挑戰。企業需要和現有創新體系有機結合,外部創新始終要依託內部創新的基礎才能得以有效實施。企業高層、總部創新中心、各業務單元和職能部門需要共同努力,充分利用強大的技術工具,建立一個內外資源互為補充的開放式創新體系,從長遠和整體上培養企業的整體創新能力。開放式創新並不是否定內部研發, 而是在外部技術資源豐富和知識流動頻繁的背景下,使研發效率最大化,提升用戶、供應商、風險資本家、知識產權工作者的地位,充分利用和整合企業內外部知識和資源,構建創新的生態體系,創造全局性的持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劉瑋.開放式創新環境下技術密集型企業創新能力演化機理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3.

[2] Chesbrough, H. 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M]. 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3] 龔敏卿,肖嶽峰.開放式創新研究述評[J].科學管理研究,2011,(8):13.

[4] 劉根節. 開放式創新範式多視角研究—模式比較、福利分析、風險防範、案例研究[D].南開大學,2013.

[5] 袁磊,楊虹,何豔青.國內外大型先進企業開放式創新的動因與模式[J].石油科技論壇,2015(4):25-31.

[6] 林觀秀.企業開放式創新及其運行機制研究——基於華為公司的案例分析[D].暨南大學,2007.

[7] 彭劍鋒, 劉堅.百年殼牌: 石油業中的“貝殼”神話[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55-63.

[8] 楊豔.用技術創造可持續的能源未來——殼牌的技術創新管理[J].國際石油經濟,2011,19(3):68-7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