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鏡先生:傳統民俗中,怎樣才是清明節祭祖的正確姿勢?

宗鏡先生:傳統民俗中,怎樣才是清明節祭祖的正確姿勢?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屬於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一樣,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在近年,國家又將其納入法定節假日,又被納入中國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足見在中華民族文化復興的進程中,清明節扮演著何等重要的角色。

在清明節這一天,人們親近自然、踏青遊玩。更有一項千年來不曾缺少的重要事宜——掃墓祭祖。

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那麼,在中國傳統民俗中,怎樣才是掃墓祭祖的正確姿勢呢?

宗鏡先生:傳統民俗中,怎樣才是清明節祭祖的正確姿勢?

祖先墓地祭祀

時間

祭祖要在上午或中午,太陽出來後到中午一點之前,祭祖最佳。

忌諱到場之人

孕婦與三歲以下的孩童,禁止參與掃墓等活動。

陰性信息會對孕婦及孩童造成較大幹擾,建議儘量不要參與,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著裝

宜莊嚴肅穆,忌諱紅色等鮮豔顏色,忌諱濃妝豔抹。

祭祀物品

冥紙若干;鮮花兩束;蠟燭兩支;檀香若干;金元寶若干;清水兩盞;四種水果;四種點心;菸酒若干;衣服、家居、住房等若干;打孔黃紙若干;信封(裱文或包袱皮,用來寫先人名字籍貫等信息);往生錢若干;路錢若干……

祭祀流程

首先清理墳墓周匝雜草與雜物。

然後培土——培土是在祖墳前祭祖不可忽視的一點,也最容易犯忌諱。宗鏡會詳細述說:

土,代表財。為祖墳培土,一方面可以表達對祖先的尊重與哀思,另一方面可以通過這種方法傳承祖上餘蔭,培植人間財源福報。

許多朋友在墳墓取土時,往往圖方便,隨手取土。殊不知,取土的位置最有講究,稍有不慎就會破壞祖墳風水。

首先,培土用的土必須相對潔淨。在農村,有的祖墳就在田地間,春耕施肥時,糞尿與化肥都會摻雜在土壤中,如果取了這樣的土,填在祖墳上,則是大不應該。

其次,取土的位置不可以在墓碑前,也不可在墳丘後。因為墳墓中,墳丘後部是逝者頭部位置,前部是逝者腳部位置,這兩個位置取土是對逝者的大不敬,會破壞祖墳風水。

第三,取土的位置不可以在當年太歲位。古語說,不可在太歲頭上動土。動土則走黴運,不可不察。

那麼,在什麼位置取土更合適呢?

一般建議在墳墓左右兩側。再者,如果方便,可以其他稍遠的地方取土,這樣意味著收攏四方財氣,吉。

取土後要填土。

一般情況下,填土以三鍬為宜。

用鐵鍬填土時,切記將鐵鍬在墳頭上拍打,會驚擾祖先,大不敬。

宜將土散在墳上。

宜由青壯年男士填土。忌諱老人、孩子、女人、及體質弱的人填土。

培土後,供香燭,供清水、鮮花、水果、糕點、菸酒等。

之後說祭語,跪拜。

而後取十枚元寶與紙錢若干,在墳墓外圍焚化,請過路鬼神行個方便、打點郵差,避免晦氣纏身,也為自己積累福報。

再將冥幣、元寶等祭祀物品於墳前焚化,默唸祭語。

待焚燒乾淨後,清理墳墓周匝雜物,三拜離去。

離去時忌諱說笑交談,忌諱回頭看,忌諱走回頭路。

宗鏡先生:傳統民俗中,怎樣才是清明節祭祖的正確姿勢?

無法去墓地祭祀

許多朋友因為各種原因,無法親自到祖墳祭祖,也可採用遙祭的辦法。

遙祭的物品準備與上面同。

地點選在清淨的十字路口,用木棍或劍指在地上畫十字,然後圍繞十字畫圓圈,圓圈留一口(不可封死),朝祖墳方向,以便先人收取錢物。

同樣,提前拿出一些元寶與冥幣,圈外焚化。

然後默誦祭語焚燒祭品。

燒淨後離去。忌諱與上同。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清明節期間路邊燒紙祭祀者很多,走路時遇到燒紙灰燼要儘量繞開行走,不可踩踏。實在繞不開或不小心踩踏的,要說“對不起,借過”,表示對逝者的尊重。

清明節及其他祭祀節日期間,如果看到路邊有鈔票或者瓜果,切忌撿拾。撿拾容易給自己招來黴運。

回家進門之前,拍打拍打身上,可以防止讓自己沾染的紙灰與陰性氣息帶入家中。

宗鏡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許多地區已經禁止明火焚燒物品,我們需要遵守當地法律。在祭祀過程中,務必小心火災,不可遺留火災隱患,切記切記。

宗鏡先生:傳統民俗中,怎樣才是清明節祭祖的正確姿勢?

數千年流傳下來的喪葬文化,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對逝去先人的哀思。作為年輕人或中年人,懂得喪葬文化、喪葬習俗,是十分重要的。

老一輩人大都瞭解這些喪葬習俗,但是終有一天,他們都會老去。許多責任必然會落在我們的肩上,懂得並能依法實行傳統喪葬文化,既是對先人的尊重,也是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

祝福大家祖先安寧,家宅昌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