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我”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和心理?

極樂許師兄


“無我”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和心理?

“無我”就是“無己”,這是一種極高的境界,指道德修養最高的人能夠順應客觀,順應自然,忘掉自己,不羨求任何名位。不忘初心,大公無私;家國情懷,不負人民。

“無己”出自《莊子.逍遙遊》,原文是:“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故曰: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無己、無功、無名,共同構成了莊子心目中最為理想的人格特徵,也成了無數仁人志士心中最高的理想追求。

“無我”本是一個極具中國哲學色彩的概念,有深厚的文化價值觀。“無我”一詞刷爆朋友圈,是因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在一場重要的外交場合引用了這個詞。

3月22日,在意大利出訪的中國最高領導人,被問了一個問題:“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中國最高領導人回答道:“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

這是一個直抒胸臆、斬釘截鐵的答案,這是一個振聾發聵、感人肺腑的答案,這是一個滿腔赤誠、充滿情懷的答案。這擲地有聲的話語背後,是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大國領袖的抱負、責任、擔當和情懷。

“無我”是一種信念和追求,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莊子.齊物論》中有這樣的話:“非彼無我,非我無所取。”當我們談論某個東西時,很容易就這個東西談它本身。但事物的邊界不是由它本身(我)決定的,而是由“不是它”的那些東西(彼)來決定的。如果沒有了我的觀念,也就沒有了博取之心了。世間的任何情態,都是依附於“我”而生,有“我”這個主體在,就有分別;一有分別,各種慾望都產生了。如果沒有了“我”的觀念,就會承擔相應責任而不計較任何。心為物役就會迷失自我,心有雜念就會患得患失。這就是“無我”的境界。

物我兩忘,是“無我”的最高境界,是做人做事的最高境界。清代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也借“無我”這個哲學色彩濃厚的詞,來談他對中國詩詞美學境界的理解。他說:“

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

“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無我之境,任何時候都保持一顆恬然的心,心境悠然與自然萬物高度契合。無我之境,不是沒有“我”,而是“我”已經與自然形成了天然的和諧,分不清物和我的區別了。這不僅是藝術追求的至高境界,無需雕刻,渾然天成;這也是做人做事為人民服務的至高境界,不忘初心,大公無私。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是對“無我”二字最好的詮釋。


美文美生活


無我是一種境界。

我在道中,道在我中,萬物同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體大悲。

無我無自私心,無分別心,無嫉妒心,無貢高我慢心,無嗔恨心,無邪心,無妄心,無痴迷心,眾生平等,謙虛恭敬。

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心空無一物。眼不隨色轉,耳不隨聲轉,鼻不隨香轉,舌不隨味轉,身不隨觸轉,意不隨法轉。內心降服六根六賊。不能聽見打鼓就上牆,要心如如不動,不去也不來,對外界沒有見聞覺知。定慧等持,定在慧中,慧在定中。

達摩初來中國時,沒人識真佛,都不聽他講法,只有一隻鳥對達摩說:“西來意,西來意,教我出籠計”。達摩說:“兩腿一蹬,兩眼一閉,即是出籠計"。這隻鳥很快領悟了,它看到主人回家,趕緊兩腿一蹬,兩眼一閉。主人回來看見他心愛的鳥蹬腿了,急忙把這隻鳥從籠中拿了出來,放在手心上,想鳥怎麼死了呢?正在他愣神之機,這隻鳥突然揚長而去。這鳥真的出籠飛走了,它自由了,再不會被監在牢籠裡了。這個問題恰恰說明無我相得解脫自在。

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相,逍遙自在得解放。



用戶和言悅色


  1. 只有死人才會進入到無我的境界和心理!
  2. 無我來源於緣起說,緣起說來源於因緣理論,因緣理論是婆羅門教的思想。佛教拿來,作為佛法的第一公理,改頭換面說成緣 起說。緣起說,推導出來,無常無我,於是認為,一切都是盲目的無目的的隨機的,所以生 命也是個不值得過的東西。 那什麼才是有常的呢,佛教認為什麼都不生,緣起就沒有了條件,那個地方就是有常, 就是佛性。
  3. 按照無我的理論修煉下去,必然對肉體和生命極端仇視,不愛惜生命,也不認為 長壽長生值得追求,嚮往死人的世界,也就是所謂的涅盤寂靜。
  4. 而中國文化,如果只用一個詞來概括的話,那就是生生不息。中國人崇拜剛健,崇拜生生 不息。
  5. 印度文化,則簡直就是中國文化的反義詞,他們仇視剛健,仇視生生不息。進而也仇視肉體。所以,他們的修行功法,全部都是盛陰凌陽的路數,修持佛門功法,陽痿是必由 之路。
  6. 建議中國人還是不要去追求什麼無我境界,哈哈。

公子天行健


“無我”相對於執著於“自我”,人生的這個“我”,這個肉體和由肉體而產生的六塵,其實只是一種偶然的存在,並不是實有的,一切都將隨歲月而老去而消失。人生短短几十年和整個宇宙形成的時間相比,簡直渺小到微不足道,又有什麼值得執著呢?俗話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一個人如果能夠明白執著於“我”的虛妄,便能夠體驗到靈魂的淨化,並最終獲得幸福的人生。


而現實生活中做到“無我”並非常事,人們常常執著於某種念頭,比如為了滿足自我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享受,不惜衍生許多痛苦煩擾,卻往往忽視了生命中的追之不及。現代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說,一切眾生,都有一個“我執\

國學解讀人生


“不要臉”是"無我"境界和心理的不二法門

“不要臉”一種意思就是我們口頭所說的死不要臉,另一種意思就是"放下"。“不要臉”是達到"無我"境界和心理的不二法門。"無我”的境界和心理可以從哲學和實際的角度進行分析探討。

王陽明的心學四訣“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這是追求 “無我”境界的表現之一。

《道德經》“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是老子希望實現的"無我"境界現象之一。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雲: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是已經到達"無我"境界的表現之一。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這是莊周在"無我"的境界中糾結的表現之一。

這些"無我"的表現和現象都屬於"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我們一時也打不開也推不開。下面我給大家說一說我們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和聽到的幾種"無我"表現和現象。

一朝富貴便拋妻棄子的有錢人和平步青雲卻糟糠之妻不下堂的有權人,基本上都具有"無我"的境界和心理。

頭腦靈活四肢健全卻沿街乞討的健康人和遽逢鉅變身無分文而去打工端盤子的富家子,也基本上具有”無我“的境界和心理。

抬棺出征馬革裹屍的左宗棠和虛與委蛇賣國求榮的李鴻章,都達到了"無我"的境界和心理。有意思的是左宗棠在西疆和李鴻章在馬關的事情都有詩為證: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現在西疆的"左公柳"就是流芳百世的"愛國柳"。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李鴻章是死到臨頭老臉掛不住給自己塗脂抹粉,哭哭啼啼賣國的路上孤家寡人慈禧老太婆都不待見他呀!

汪精衛降日投敵建立傀儡政權和文天祥反元護國寧死不屈,二人都是選擇了一條路走到底,這也是"無我"的境界和心理。

說來也是絕妙的諷刺,汪精衛和文天祥身前都各自做了一首至今流傳的詩。“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可憐的汪精衛最後卻是頭一歪脖子一扭死在了日本遺臭萬年。"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無愧於是中華民族萬古流芳的愛國者。

所以我們要拾起善的“無我”,放棄惡的“無我”。同樣是達到“無我”的境界和心理卻是有云泥之別。


想象一陣風


無我,有幾種詮釋:

一是指人欣賞美景或在投身某項事業時忘我的境界,即物我兩忘;

二是指具有高尚靈魂的人,他的考慮問題、行事的目的以大眾利益謀福祉,不再以一己私利為出發點和目的地,他已經超脫了凡人,他是智者,是聖人,他站在時代的制高點,引領蒼生,解救蒼生,大公無私,如偉大領袖們。

三是指當生命面臨生死考驗時捨生取義、捨己救人的人,他們是無我的人。如我們的很多英雄們。



lign往事如風


一個人體證無我後,他認識到了宇宙和生命之間的真相。他發現,當自身突破重重限制,破除思想認識中的那一個個虛幻的枷鎖後,生命所執著的那個“我"消失了,以前的那個個體意識消失了,我″死″了。繼而代之的是無邊無際宇宙意識,對此浩翰無際的心靈,有人感嘆,此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此心!莊子《逍遙遊》中那隻笑傲於天地之間的鯤鵬,即是對此時心靈狀態的隱喻,那是無邊無際的自由。是″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大自在,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氣之辯,以遊於無窮″的大逍遙。

人生的根本意義就在於發現這個真相,將那個受限的自我溶入這無邊無際,浩翰的宇宙中去。這時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我們會知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深悟諸法空相,真實的法界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個時侯消除了一切二元對立,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無明亦無無明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我們超越二元思維的侷限,來到了一體的心靈意識。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懼,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非我非非我63117721


“無我”真的要理解到很高的程度,恐怕就是佛教中的諸法無我。法界中沒有一個真實的我存在,那都是因緣假合的產物。這個就太高深了,很多人接受不了,既然沒有我,我不是真的,請問我的父母,我的房子,我的生活都是不是真的?按照佛教的般若智講,都是因緣假合。既然是假合,就不能執以為真。就是所謂的金剛經中講的一切如幻。

但是這個無卻不是沒有了,如果這樣就又落入了頑空消極厭世的極端。

佛教對這個無我的認知算是最高的境界了。

在我們世間,無我就會被認為是不為自己想,一切為別人想的那種捨己為人的雷鋒,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

一丁點都不為自己考慮,只有蒼生萬物!


茶入真知


嚴格來說是非我。

因為概念上,我們還是要認同這個在思考的“臨時主體”的。否則可能會陷入負面,畢竟多數人還是生活在“慾望逼迫”當中。

我談到的這個“非我”其實是“事實”不是境界問題。

當然從哲學上,無我境界可以用於生活中,那是一種高尚的三觀境界。

下面我簡單彙報個人關於“五蘊非我”的體會:

比如說,“我”,一般我們會理解乃至認定為一個“主體”,即一個不變的主宰者。根深蒂固。

不過很遺憾,事實上不是。

從現代科學出發就能初步瞭解,一切都在變化之中,其實根本沒有不變的“我”存在。

從上座部佛教的立場來看,這個常識中的“我”其實是一個組合體,就像流水一樣,伴隨著因果剎那生滅,我們的新陳代謝、細胞更新乃至心理陰晴的變化速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普通意識所能如實瞭解,這個“我”即“五蘊”之色受想行識,而五蘊可以理解為身心兩部分。

由於我們絕大多數人無法見證身心的剎那生滅相似相續的事實,甚至魔術障眼法都能把我們迷惑,因此被慾望牽制以後就有了太多想當然的定義,即“概念”。這些概念被養成習慣,形成力量,被稱為“業力”,簡單的比如口頭禪、執念、愛好、性取向等等,其實世間的“一切”都是業力(關於業力不妨在《攝阿毗達摩義論》找答案)。

由於這業力,人們習以為常根深蒂固地認為,五蘊即身心 為 “我” 或其中的部分有一個 “我” 。

所以客觀地說,五蘊其實非我,而且五蘊是“自然選擇”的過程,苦也好樂也好,只是苦樂,卻沒有一個不變的主體。但是概念上,我們要正視這個“假我”,否則會在苦的路上會越陷越深。

正是業力的作用(包括善業不善業無記業,善業吃樂果不善業吃苦果),執取五蘊,形成因果相續的現象(自然選擇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因果相續剎那生滅),即“五取蘊”,佛陀稱之為“苦聚”,即世間本身就是苦。

當然這個苦指逼迫性,並不是消極的定性。

很多人看到涉及一時不能明白的因果現象,極其容易把它神話或者哲學化,畢竟絕多數人本身就對客觀事實缺乏足夠理智,深度思考談何容易呢。多數人都會以為,世間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比如就有人認為“苦中作樂”,而且為什麼要“理解”為“苦”呢,現實命運不就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嗎?!對不對。這樣積極的思想當然很重要,畢竟大家都生活在慾望逼迫裡,積極減輕苦,積極解決問題當然是相對明智的抉擇,而且我們不得不這樣做。

其實如果真得足夠理智的話,能獨立思考,走進八正道,看世間,那就既不是積極也不是消極的了,因為,當下就是因果相續的現象,確實如此。

包括獨立思考本身,確實並沒有一個“主宰者”在思考,只有伴隨著因果思考的現象。


Metta讀書


無我,便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要做到無我,是很難的,但經過不斷修證,能夠修識自性,無我的境界當會初步顯現。

但真正到了無我,那是連無我也沒有的無我,此時才是真正的無我,即是如來藏境界。

當然,這需要無量阿僧祇劫的修持方可證入。

初步修證,一定要有將心住下來的意識,即住於自性。自性即本真。

從咱們凡夫的思維,即心是自己的心,不要隨著心外的人、事、物、景即色,不要隨色亂走亂跑,隨色而走便不是自己的心,這顆心雖然還在你的身上,但已失去自性,隨色便時時染塵,時時煩惱。這些煩惱又會因緣合和,再生無數煩惱,這樣無有盡頭,自己給自己造了一個無邊苦海,便永無福日。

所以,知此道理後,就要懂得我心原本淨,入了色塵,關閉慾念,一切色塵實際上與我無關,本來就是與我無關,管他怎麼鬧,怎麼瘋,我乃持淨不著,即如來藏。假如你心有了各種慾望,放下,放下即是回頭,回頭是岸便是彼岸,便可脫離苦海。

無我的境界便是解脫,脫離苦海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