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全面解读,让你知晓写作奥秘(八)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精彩内容,持续更新。我们,一起在头条轻松学语文。

【作文题目】

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全面解读,让你知晓写作奥秘(八)

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 ”为题,写一篇文章。

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全面解读,让你知晓写作奥秘(八)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4)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5)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题目解读】

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全面解读,让你知晓写作奥秘(八)

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前面有一段优美的提示性语言:“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这一段话能够帮助我们打开思路,给我们降低了写作难度,本作文写作难度不大。

1.审题立意。“重拾”意味着曾经拒绝或者曾经丢弃或者曾经失去,横线上要填的词语一般应该是抽象的,如“信念、梦想、执着、友情、父爱”之类,如果只是简单地写重新捡起自己丢弃的一件具体的事物,或者重新过上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比如“重拾那条手绢”“重拾书本”等等,这样的立意就有失浅薄。

2.形式创新。选择立意的时候要力求新颖,比如在大家都选择“重拾信心、勇气、理想”的时候,有同学另辟蹊径,选择“重拾谦卑”,回避了撞车现象。

3.思路指导。因为是“重拾”,所以要铺垫一下“失去”的情况或者状态,这部分应该略写;然后,围绕“为什么”要“重拾”展开情节,或者写自己“重拾”之后是“怎么做”的,这一部分要详写;最后再适当地点一下题。

4.误区指南。我们应该重点写“为什么重拾”以及“怎样重拾”,而不能只强调了“重拾什么”,把写作的对象确定错了。比如写“重拾回忆”,只是把自己的童年往事写了几件,完全没有提到对现在的影响,根本就不能点出“重拾”的意义,偏离了题意。

【作文案例】

重拾生命的落花

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惊喜,每一次成功都是生命的阳光,那每一次失败呢?14岁的青春让我审思起这个问题。在岁月的冲刷中,我终于明白,在我的生命中,失败就像早晨的落花,回首夕阳,我在生命中重拾那份坚定。

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全面解读,让你知晓写作奥秘(八)

那时一定是冬天了,窗外那如春的花早已凋落。那天我早早地来到教室,那天是月考报分数的一天,那分数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重要,分数下来了,紧张的心情也放下了,可是拿月考却证明我失败了,我的目标呢?失败了,我的梦想呢?也仿佛跟着失败一同破碎了。坐在教室里,我不想哭,因为我知道最伤心的不是我,而是我的父母,我用我的生命做保证,我不是骗子,只是我的一切诺言都被那糟糕的成绩所否定,我,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你们。

又是一天过去了,甚至我还来不及望一眼手表,我就已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回到家中,电话响了,是父亲打的,我犹豫了,我担心,我担心父亲会失望。“喂…爸,我到家了…月考考的不好…恩…”短短的几句话,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电话那头,我体会到父亲那无奈的心情,我再也忍不住泪水,犹如千军万马般的涌出眼眶。

随后,父亲也到家了,一天的工作,他也已疲惫不堪。他说需要问我借一点点时间,他要带我去一个地方。我的点点头。

十五分钟的车程,现在我眼前的是一片大海,伴着夕阳,这里美极了,几只海鸥也在海面上飞翔。我和父亲都只是静望大海,良久,父亲说:“孩子,你看见了嘛?你知道小麻雀和海鸥最大的区别嘛?”

我低下头,没有回答。

“并不是体态上的区别,而是当海浪冲击过来时,海面上的小麻雀总能最先起飞,动作灵敏,而海鸥则笨拙的拍动着双翅,但是最终飞越大海,横跨大洋的,还是海鸥。因为,一次失败下,它们仍能从新开始,两次,三次,一直......”

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全面解读,让你知晓写作奥秘(八)

我看到了,看到了那如雄鹰般的飞翔,父亲,谢谢你,我知道,你要告诉我,

失败下,自己要重拾一份坚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总有一天,自己也可以想海鸥一样飞越大海,横跨大洋。

作文指导:中考作文全面解读,让你知晓写作奥秘(八)

踏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拾起一瓣落花,我仍然可以嗅到春的希望。失败伴随着成功走在我的生命中,朝花夕拾,在失败时,我仍然可以携一份坚定,用坚定接受失败、体会失败、感悟失....../我要感谢父亲,我更要感谢每一次的失败,就像我生命里的落花,虽感伤,但回首夕阳时,我学会:坚定。

【例文点评】

作者紧扣“重拾”与“落花”两个关键词,以回忆为线索,叙写了一个温馨而感人的小故事,让读者深深体会到了亲情的美好。文章描写细致生动、文笔优美,中心明确,开头流畅自然,结尾简练、感人,令人愿读、爱读,不失为一篇佳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