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审判进乡村 暖心调解化积怨

近日,攸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副庭长王小红法官在丫江桥镇的一处民房内,巡回审理了一起婚姻家庭纠纷案件。开庭地点没有庄严的审判台,也没有法槌,甚至由于连日来的阴雨,透着一股阴冷,但是有我们女法官的侠骨柔情和暖心释法,让一对本来水火不容的夫妻释怀过往恩怨,最终好聚好散。

巡回审判进乡村 暖心调解化积怨

15日在被告家中开庭

巡回开庭,彰显司法人性化

当得知该婚姻纠纷案件的被告周某因故中风,身体行动不便,需依靠拐杖艰难行走,可能难以到庭参加庭审活动的实际情况后,王法官本着司法为民的宗旨,减轻被告周某的诉累,提出了要到被告家中开庭审理此案,原告宁某华在法官的建议下同意了这个方案。

同时,案件原告宁某华在上海务工,是请假回来打官司,她希望法官能尽快结案,让她早点可以回去复工。我们的王法官也充分考虑原告的情况,争取一周之内能做到案结事了。

多方调查,了解背后的故事

4月15日,王小红带着书记员刘泽伟赶赴了被告周某家中进行巡回开庭,女方是此案中的原告宁某华,她与被告周某在2001年结婚的,婚后育有一子,目前17岁仍在读书。双方经过最初的情浓蜜意后,婚后慢慢因为一些琐事而吵架,2013年起开始分居,感情破裂。男方2017年在外做事身体因故中风,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庭瞬间失去了顶梁柱,为治疗花费了近30万元的医药费,这笔费用大多数是借款。宁某华2017年提出离婚,无疑是给这个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双方一直无法协议离婚,女方上诉至法院。

庭审中,宁某华诉说着周某过往的种种不是,周某也承认过去有些陋习,不是很有责任心,但是自从他生病,作为妻子的宁某华鲜有照顾,更别提对家庭有多少关爱,自己的治疗费用多半靠妹妹四处借钱,内心苦闷难以言表,宁某华的所作所为真真应了那句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王法官认真倾听,同时通过双方的长辈、周围的邻居和村干部等多方面了解这对夫妻的感情,女方这是第三次起诉要离婚,要离开这个家庭的心已然决绝。只是双方就家庭债务、小孩的抚养等情况无法达成共识。

柔情法官,耐心调解破隔阂

王小红法官是攸县法院出了名的调解能手和办案标兵,擅长处理婚姻家庭纠纷类案件,被誉为是“婚姻案件审判专家”,2018年,由于办案能力突出荣记个人三等功。女法官不仅有铁面无私也有人情味,王小红常说:“法官办案需要理性,但也要感性。感性会缩短与当事人的距离,使当事人产生亲切感。一名具有人情味的法官更能够感化当事人的内心。法官需要威严,但绝不应该冷酷,也绝不能世故,只有自己经常受感动,才能感动当事人。”

巡回审判进乡村 暖心调解化积怨

16日,调解中

4月16日,王小红再次来到周某家中组织双方调解,由于双方言语不和,场面一度失控。但是通过她耐心的再三沟通,既讲法理也讲情理,也加上邀请了村干部在场参与调解,双方逐渐从最初的剑拔弩张转化为冰释前嫌,女方答应支付8万元给男方,小孩跟随父亲生活,母亲宁某华支付儿子抚养费直至独立生活时止,被告周某同意离婚。不管怎么样他们都还有一个共同的儿子,为了儿子各退一步,夫妻双方一笑泯恩仇。同时,下乡巡回开庭的做法得到了当事人双方和当地村民的点赞。

16日晚上案件调解后,王法官回到院里已是九点多。“虽然疲惫,但是只要能为老百姓解忧,我们的内心也是满足和充实的。”王小红这么说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