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創投張榮:未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年均增速不會低於15%

2019年4月17-19日,由投中網、投中信息主辦,投中資本協辦的“第13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在上海外灘W酒店舉辦。本次會議主題為“看多中國”,來自國內外上百傢俬募股權機構匯聚一堂,對當前行業熱門話題展開討論。

在此次峰會上,國際創投副總經理、創始合夥人張榮就“國際創投在醫療器械領域的思考與實踐”主題進行了精彩分享。他表示,國內醫療器械行業未來有巨大的成長空間,而投資機會可能出現在進口產品的國產化、與全球同步的創新技術和行業併購整合這三個方向。

張榮還表示,他們認為在未來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影像診斷的投資機會將以現有企業的併購為主;而IVD(體外診斷)他們則看好分子診斷及早診早篩。同時,由於眼科和內窺鏡,國內產品和進口產品的較大差距,這一領域也將存在投資機會。

以下為張榮在“第13屆中國投資年會”精彩演講實錄,投中網整理。

國際創投張榮:未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發展年均增速不會低於15%

國際創投副總經理 張榮

今天的彙報主要分三部分,首先想介紹一下國際創投。

國際創投成立於2011年,在2015年之前是隸屬上海國際集團,這是上海市政府下屬大型的金融控股平臺,從2015年開始,我們整體併入了上海實業集團。上實集團同樣隸屬於上海市政府,它是一家產業集團。醫藥、消費、房地產和基建是它的四個產業板塊。截至2017年底,上實集團總資產達到3560億港元,2017年實現營業收入1824億港元,有非常深刻的國資背景,也有非常豐富的金融資源和產業資源。集團定位是專注於醫療健康和人工智能的平臺,策略是安全為先,高度專業化和深度產業化。願景是希望通過以智慧推動醫療健康的公平可及。

上實集團最近兩年開始實施大健康的產業戰略,分成四個部分:生物醫藥、醫療服務、康復養老、醫療器械。所以國際創投未來可以具備比較強的產業協同能力和為企業賦能。

為什麼看好國內醫療器械行業?

對於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的發展,我們非常看好,我們認為這是未來有巨大的成長空間,而且在最近的十年內,依然保持相對高的增速。首先我們看看兩個數據的對比,第一個是醫療器械與醫藥銷售規模的對比,這個比例在發達國家1:1,在全球平均70%,而在中國只有25%。另外一個數字是人均的醫療器械的消費金額,那麼中國只有6美元,發達國家達到了100美元,世界上最高的是瑞士,500美金,所以差距非常巨大。我們認為這麼大的差距,其實就意味著國內醫療器械行業發展的巨大空間。在未來,這一行業的發展年均增速不會低於15%。

另外從全球醫療器械的細分領域市場來看,我們給銷售規模超百億的細分領域做了排列,體外診斷、心血管和影像診斷這是排名前三的,接下來是專科,骨科、眼科。國內細分領域的排列稍有區別,目前規模最大的是大型影像設備,超過一千億的,其次是在一些專科,比如說心血管眼科、等高值耗材排第二,第三是體外診斷。

下面分析一下我們認為在國內未來醫療器械行業高速成長的驅動力因素,首先這個是很簡單的大家都理解,消費升級和人口結構的老齡化會帶來巨大的需求;第二個從醫院端來看,在醫藥分離和藥品零加成的策略推動下,我們認為醫療機構有強烈的動力,在診斷、檢查、手術治療方面會加大醫療器械的投入和耗材的使用。另外分級診療政策的推動之下,國內廣大的醫療基層機構,他們未來會對醫療器械一系列的投入會非常大,尤其是中低端的醫療器械方面會有很大的需求。然後是技術,技術的進步下產品也會不斷更新迭代。這是國內心血管支架的變化。

未來醫療器械行業投資機會在哪裡?

然後我說說幾個投資機會:

第一個是進口替代,目前國產化率比較高的是低值耗材和醫療信息技術,這兩個領域我們認為國內大量的機會基本上已經沒有了。相反在內窺鏡和微創手術器械、透析等領域國產化率非常低,與國外產品差距較大。目前來說國內的投資機會不多,但是未來有企業成長起來,成長的空間會比較大。目前國內發展比較好的體外診斷、心血管、骨科,國產化達到了一定的程度,企業發展也是比較迅速,所以在這樣的一些領域,我們認為國內會有一些不錯的投資機會。

第二個是與全球同步的創新技術。最近幾年,國內的一些企業在研發投入上不斷加大,在創新醫療器械的申請和通過的數量上也是有較大的一個提升,那麼跟進口產品相比的話,通過特別審批的國產產品的數量也是遙遙領先。我們拿體外診斷這一細分的賽道來看,其實國內企業在最近的十來年,進度比較大,誕生了邁瑞、安全圖、艾德、華大等上市公司。

第三個是併購與整合的機會。國內醫療器械行業大家知道是小、散、亂大體的格局,全國15萬家生產企業,但是年銷售額超過2000萬的企業佔90%,其餘的10%絕大多數的消費額也就是1個億,超過1個億以上的也就是幾百家,其中50家是上市公司。醫療器械大家知道,有些它產品的特性,也就是一家企業如果有一、兩款有產品競爭力的產品,但是往往這個單一產品它所面對的市場空間是有限的,只不過是面對單一的病種,所以導致企業在成長階段的時候,它的可持續發展就會面臨問題。以體外診斷來看,我們目前列了一些規模比較大的體外診斷企業,即使是邁瑞這些企業,他們的產品線也存在著不足和短板。所以我們認為國內器械行業併購整合將是長期的趨勢,最近幾年這個行業的併購、交易數據也可以看出,無論是交易金額還是交易數量都呈現了一個快速提升的趨勢。

看看國外的行業巨頭的發展經歷,要麼是通過同行間的併購,要麼是收購,迅速成為行業的巨頭。國內A股市場的醫療公司50多家,市值最大的是邁瑞,超過一千億,超過100億的也就十來家,絕大多數的上市公司的市值也就幾十億,相信在未來的十來年,通過併購和整合,國內誕生幾家市值超過千億的醫療器械的公司,我覺得還是非常有可能的。

總結一下,我們認為在國內,目前在影像診斷這一領域的話,可能主要是以現有企業的併購為主要的機會,在IVD我們看好分子診斷及早診早篩。眼科和內窺鏡前面提到了,目前國內離進口產品的差距還是比較大,但是恰恰是因為一點,我們認為一旦有些企業冒出來,可以抓住機會進行大膽的投資,骨科我們也有不錯的投資機會,心血管領域,我們認為市場空間會進一步地擴大,但是目前國內主要的幾家廠家,競爭的格局基本上確定了,我們認為這一領域的投資要稍微謹慎一些。

IVD領域,我們繼續看好的三個領域:分子診斷、血液和POCT。目前來看,這三個領域規模不大,但是代表了體外診斷的技術趨勢。心血管領域的話,主要看好心臟起搏器等一些,而且我們看到了和全球同步的技術。

這是我們的投資標準,我們希望企業在產品和技術上具有較高的爆發性,從階段性上來說,我們傾向於成長期和成熟期的企業,細分領域我們希望企業是相對處於一個頭部的位置,就是具備先發優勢,最終我們還是希望企業在產品和技術上具有核心的競爭能力。

以一句話總結國際創頭的投資實踐,我們希望整合先行、與創新同步。(文/陳姿羊 來源/投中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