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威海乳山口大桥,有这样几条地理知识

过去一年,关于威海乳山口大桥建设的消息,对于烟威两地的人们来说,已经司空见惯。不过,多数人只知道这座桥要建,但却对大桥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缺乏整体了解。本文就以史料为基础,整理几条关于乳山口大桥的地理知识。

关于威海乳山口大桥,有这样几条地理知识

(配图均为乳山口湾附近风光)

1、现在跨两市,以前属同县

按照现在的行政区划,乳山口大桥连接的是乳山市和海阳市,前者归威海地级市管辖,后者归烟台地级市管辖,因此在报道的时候,很多消息直接就说连接烟威两地的跨海大桥。

实际上,如果按照1940年代以前的行政区划,这座大桥就可以看做海阳县的“内桥”,因为清代海阳建县之后,到乳山建县之前,现在乳山市南部的乳山寨、乳山口、夏村、海阳所、白沙滩等地,都是海阳县的一部分。

关于威海乳山口大桥,有这样几条地理知识

(乳山口湾西侧山上海阳和乳山的界牌)

乳山建县之后,乳山口才形成了东乳山、西海阳的格局。

2、乳山口是一个V字型海湾

胶东半岛南北两岸都靠海,但两者的海岸线类型相差较大。半岛北部的海岸线相对平直,半岛南部的海岸线则弯曲较多,从荣成到青岛,分布着大小不一的海湾,乳山口湾就是其中之一,其他的还有胶州湾、丁字湾、五垒岛湾等等。

关于威海乳山口大桥,有这样几条地理知识

这些海湾的形状大多很有特点,比如丁字湾就是因为行如“丁”字而得名。乳山口的形状,从地图上看,则像一个稍微像右倾斜的“V”字。

不过,丁毕竟是个汉字,古人可以想得到,但“V”这个英文字母,现代人认识,古人在命名的时候就不知道了。因此,这个海湾在取名的时候,就以附近的大乳山为地标,称作“乳山口”。

3、乳山口周边都是什么地方?

就面积而言,乳山口湾不算太大,但因为形状独特,整个海湾范围内的海岸线颇长,据《乳山市志》的记载,长约75公里。

关于威海乳山口大桥,有这样几条地理知识

(图为从西侧的虎头湾景区远眺大乳山的风光)

在海湾的最窄处,也就是大桥备建的位置,东西两侧都是风景名胜,东面是大乳山景区,西面是海阳的虎头湾景区。

海湾的北面则是乳山口和乳山寨等地,风光也不错,尤其是旗杆石、到根见等村庄,都依山傍海,很适合乡村游。

可以想见,乳山口大桥通车之后,天晴的时候在大桥上放眼望去,四周的景色应该都不错。

4、乳山口的适航性

乳山口只有一个窄口通往外海,内部的封闭性比较好,因此也是一个天然避风港。尤其是在木船风帆时代,这里是很适合南来北往的船只停靠。因此,宋代就在海湾北部的乳山寨设立军寨,控遏乳山口形势。清代,乳山口也设置了海防炮台。《乳山市志》中也记载了“北有旅顺口,难有乳山口”的说法。

关于威海乳山口大桥,有这样几条地理知识

从1950年代开始,乳山口港开始进行大规模建设,1958年, 首次有2艘2000吨级货轮驶入乳山口港,此后港口吞吐量不断增大,成为胶东半岛南岸一个有名的埠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