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誰的官職最大?

宋安之


地府是神話中人死後輪迴所暫時居住的地方。

中國文化存在普遍的陰陽理論,以現世的人間為陽間或陽界,死後生活的地方是幽冥或陰間。世界分為三界:地上的人間,天上神靈的天堂,地下精魄的地府。

《左傳》的著名篇章“鄭伯克段於鄢”之中寫道:

之中遂寘姜氏於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由此可知,中國關於人死後的地方,最早的概念是黃泉。地府的構造體系,源自古代中國掌管刑獄的司法官僚系統。

漢代佛教傳入後,受其影響,在道教原有的基礎上發展出了系統的地獄體系,即十八層地獄。地府的概念大於地獄,幽冥的概念又大於地府。幽冥泛指亡魂所在的空間,因而不侷限於地府,古時凡非陽世即幽冥。

遠古時認為后土主宰死者,後又認為東嶽泰山是天子封禪所在,上通天庭,下通地府,故普通人死後亡魂會歸於泰山之下,並且由東嶽大帝為地府之王。

後又認為酆都為陰間入口,則酆都之神酆都大帝也被奉為是陰間主宰,在道教有說法認為東嶽大帝為地府之主,酆都大帝輔佐執掌地府,主宰十殿閻君。

一般人死後,先到各縣、州、府、都城隍處接受初審,再逐步移送地府。

在佛教中,面燃鬼王是地獄一切亡靈的領導者,為亡靈分衣施食,並隨之於中元節升上陽世,監督眾鬼。另外曾發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地藏王菩薩是拯救地獄眾生的救主,由於佛法傳播甚廣,無論是東嶽大帝、酆都大帝、十殿閻君、面燃鬼王等都被民眾認為是地藏王菩薩的護持者。

所以地府之中的起碼有三個最高的權力者,分別是是東嶽大帝、酆都大帝、地藏王菩薩。

東嶽大帝

東嶽大帝是泰山的山神,尊稱東嶽泰山天齊大生仁聖大帝,簡稱“仁聖大帝”、“天齊帝”、“嶽帝”、“嶽帝爺”,古稱“泰山府君”、“東嶽帝君”,是山神五嶽大帝之首,也是陰間的統治神。

東嶽乃天地之神。神靈之舟。《神異經》記載:

“昔盤古氏五世之苗裔。曰赫天氏。曰胥勃氏。曰立莫氏。子曰金輪氏。弟曰少海氏。次曰金虹氏。金蟬氏。即東嶽帝君也。伏羲氏封為古歲太華真人。至神農氏賜天符都官號。至漢明帝封太山元帥。掌人世居民貴賤高下長短之事。十八地獄六真簿籍。七十五司生死之期。唐武后時封為天齊君。唐玄宗加封為天齊王。宋真宗祥符元年詔封東嶽天齊仁聖王。祥符四年尊為東嶽天齊仁聖帝”。

東嶽大帝統轄了五嶽及天下名山,並且掌管十殿閻君,是道教地府的最高神明,可以主宰人間、陰間的禍福,是統轄陰陽界的大神。

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簡稱酆帝,尊稱為酆都爺,是酆都的主宰神,為地獄最高主宰,道教認為他主宰十殿閻君,也是地府的統治者。從神為平都神丹真君陰長生、西城宗道真君王方平、寇準、范仲淹。

酆都為冥界入口,則酆都之神酆都大帝也被奉為是冥界主宰,所以酆都大帝和東嶽大帝有一定的重複性,兩者職能、屬性、部屬及管轄範圍幾乎一模一樣,故民間常常視為同一神。

經過了長時間的演變,在嚴謹的神像造型要求上,東嶽大帝多為白麵美髯的鳳眼文官造型,酆都大帝則為黑麵虯髯的瞠目怒眉相貌。

南朝時期的陶弘景撰《真靈位業圖》,在神階第七中位排有“酆都北陰大帝”,所謂“酆都”是指“北方羅酆山”,注云:“炎帝大庭氏諱慶甲,為天下鬼神之宗,治羅酆山,三千年一更替。”

陶弘景表示:北方癸地有羅酆山,上有六天宮,稱為“六天”。六天名稱依次為:一天“紂絕陰天宮”、二天“泰煞驚事宗天宮”、三天“明晨耐犯武城天宮”、四天“恬昭罪氣天宮”、五天“宗靈七非天宮”、六天“敢司連宛屢天宮”。

地藏王菩薩

由於《地藏經》中講述了地獄的情況和地藏誓度盡地獄眾生的大願,所以在民間,地藏菩薩也被看成是地府的主宰。

一般在舉辦喪事、清明掃墓、中元普度、超度法會等,常供奉地藏菩薩,以祈求亡者得度。另外,在墓地、靈塔,或是亂葬崗、戰亂、事故頻發之地,人們往往建造寺廟祭拜地藏菩薩,希望地藏菩薩保佑生人、超度亡靈。


詩書君


先看看道教神話體系,執掌地府的是酆都大帝。稱為地獄之神,生日為九月初九。

(酆都大帝)

酆都大帝下面設十殿閻王,分別是一殿秦廣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仵官王、五殿閻羅王(這是我們大多數人認為的閻王,原型是包拯)、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轉輪王。

(十殿閻王)

地府又有十大陰帥,分別是鬼王、日遊、夜遊、無常(包含黑白二人)、牛頭、馬面、豹尾、鳥嘴、魚鰓、黃蜂。按傳統的理解這十大陰帥應該歸於第五殿閻羅王管轄。

很多人可能認為閻王在地府裡面官職最高,其實閻王是個外來戶,閻王在印度神話裡面確實是最高統帥,只不過被道教收編之後屈居於酆都大帝之下。

(閻羅王)


頭老王條


地府的最高神靈是豐都大帝(又叫北陰大帝),他主管冥司,是地獄的主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