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類博士該怎樣寫好學術論文

論文對於攻讀博士學位的同學來說一直以來是一個“心腹”,因為它考驗的不僅僅是一個人的知識積累,更重要的是其文字功底與寫作能力。尤其是對於文科類博士而言,論文的寫作就相當於一個磨練心智的過程,其中的酸爽,恐怕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得。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文科類博士論文寫作的一些方法與技巧,結合了導師指導和個人的經驗,希望能為各位有所幫助。

文科類博士該怎樣寫好學術論文

1論文選題方面

在文科類論文寫作中,論文選題是關鍵,一個好的選題關乎到論文是否能博得期刊編輯的眼球以及認可。很多文科類博士在入學初期會陷入這樣的困境:在看過大部分的專業書籍後,依然感覺無從下手,不知道如何進行選題。其實不然,要想擺脫這樣的困境,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從本專業的學術期刊中探尋和發現論文選題

由於文科類學術研究所要討論的基本理論與話題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改變不大,很多問題都是懸而未決,比如管理學領域裡的政府公共管理問題,以及社會學中的社會保障問題,這些都可以從期刊網上查到上萬篇文獻,且觀察的視覺和思維方式不同,也是可以寫出新意的。因此建議各位博士可以不定期地到圖書館進行相關查閱,再瞭解本專業知識體系的前提下可適當的進行跨學科的研究,這樣會擴展思路,通過他人的選題研究來發掘潛在的信息,從而獲得靈感。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信息爆炸式增長的時代,對於博士進行知識管理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建議有選擇性的閱讀期刊,比如,有些學術論文只需瀏覽標題,有些可只看摘要,瞭解大致內容等等;沒有必要進行全文閱讀(自己感興趣的除外哦)。這樣一來,既可以提高閱讀效率,減少時間浪費,亦可以獲得相應的選題信息。

2.從本專業經典書籍中發散選題思維

除了從學術期刊中探尋和發現選題以外,另一種必不可少的方式就是閱讀本專業的經典書籍,因為對於任何一種學術研究,經典的重現與再造都是一個美好而享受的過程,我們會在閱讀中獲得靈光一現的亮點,這將是學術研究中的一個值得思考的興奮點,在前人的基礎上找到另一種闡釋問題的落腳點。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閱讀與選題的過程中,興趣至關重要。我的博導在開學時就告訴我,攻讀博士的旅途是漫長而孤獨的,因此,能支撐我們堅持下去的最大的動力就是興趣。因為有興趣才有激情,有激情才能產生思想與靈感的火花。當然,也許在我們剛進入一個學術領域進行研究的時候,往往很難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那麼就要多翻閱專業學術期刊,多閱讀經典書籍,漸漸地,我們就會發現自己的研究興趣所在。

2文獻研究方面

選題確定之後,剩下的就是要進行文獻資料的收集工作了,尤其是對文科類的博士來說,想要寫好一篇學術論文,文獻資料的閱讀與收集至少要佔到論文寫作三分之一的時間。

1.在前人基礎上進行創新

不同於文學作品的創作,學術研究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繼承性。即在繼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契合時代發展的擴展與創新。

因為學術論文的寫作是在特定的學科領域內進行的,因此,在寫作前,必須瞭解前人對本選題的研究進展及成果。而人文社會科學和理工類的科學研究差異甚大,因為文科類不搞實驗,主要靠大量看書。那麼,對選題相關文獻的閱讀看顯得尤為重要。記得剛進來讀博時導師對我們說:“如果誰能通讀本專業 100本中外專著,誰的學術水平就脫胎換骨了,做學問就有了根底,說出的話,寫出的文章,也就自然而然的不同了。”這就表達了對文獻閱讀相當有見地的理解。

2.以問題為導向收集資料

學術論文寫作必須佔有詳盡的文獻資料。文獻研讀得越多,論文的思路也就變得越來越清晰。有價值的學術論文,無不得益於深厚的文獻資料的積澱。一般而言,寫作一篇真正意義上的學術論文,收集的文獻資料至少應有上萬字,甚至十萬字、幾十萬字。同時,在研讀文獻時要學會做筆記,要帶著問題閱讀。在這裡,筆者提供兩點經驗,以供參考:

(1)標明出處,如論文標題、作者、期刊名稱、發表時間、頁碼;書名、作者(譯者)、出版社、出版時間、頁碼等,以方便寫作學術論文時標註參考文獻。

(2)摘抄時,可在每一段落後面標註閱讀時對此論述的心得、見解等,以方便正式行文時導引思路。

(3)可以從已經發表的、與選題相關的、學術論文後面的“參考文獻 ”中得到啟發,按圖索驥,從而尋找與選題相關的經典著作。

3論文表達方面

繼選題、研究之後,接下來論文就進入寫作表達階段。這個階段至關重要,同時也是不少文科類博士研究生寫作學術論文最困惑和茫然的階段。下面針對文科類博士研究生的各種表達困惑力求找到解決之道。

1.關於論文“文體”

一般的學術論文要求 5000~8000字,可對於一些初來乍到的文科博士來說,有的會認為,論文一兩千字就可以說清楚,沒有那麼多“廢話”可寫。然而,我們要明白的是,學術論文是議論文這個文體的高級形態。普通的議論文由論點、論據和論證三要素組成,而議論文中的論點對應於學術論文的創新點;議論文中的論據可以引用典故或生活事例,學術論文則要求科學的事實(調查)或論述(文獻)作支撐。如果論證嚴密、說服力強,對於議論文而言,則為“優秀”;而對於學術論文而言,則彰顯“功力”。表達能力強的學生能把一個普通的道理寫成一篇 1000字甚至 3000字、很有說服力的美文。學術論文同理,如果文獻或數據材料豐富,論證嚴密,邏輯清晰,無疑將凸顯論文的學術水準和學術創新。

2.關於語言表達

很多文科類博士研究生對學術論文的語言凝鍊和表達要麼沒有意識,要麼不得要領。但是,語言表達從形式和內容兩方面影響著學術論文的深度。對於學術論文而言,如果不能用清楚的語言表達出來,再優秀的思想也無法得到傳播。更何況,語言本身就包含了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態度和觀念。它不僅是交流的媒介,也是思考的工具,恰到好處的語言能精確、完美地傳達作者的見解、境界和智慧。當然,語言凝鍊和表達能力是一種需要長期培養的素質,作為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博士研究生而言,應該有意識地加強這方面能力的訓練和培養。

3.關於論文創新

創新是學術論文的主要特徵。但讓不少博士研究生無語的是,在閱讀了與選題相關的文獻達幾十萬字後,感覺所有問題好像都已被人家論述,怎麼可能有“創新”呢?好,那麼在這裡,我們有必要對學術論文的“創新”加以闡釋。學術論文的創新是對專業而系統的理論進行智力再加工,要想做一篇語言、思維、見解真正全“新”的論文是不可能的,一篇富有創見的文獻,其提供的新信息僅佔全部信息量的 10%,其餘的 90%為前人所提供。而且,隨著人類文明進程的不斷髮展以及研究的不斷深化,創新難度越來越大。完全意義上的學術創新,實不容易。但是,如果我們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以不同的語言表達,憑自己獨有的邏輯思辨,總能添磚加瓦,另闢蹊徑。馬克思所創立的政治經濟學宏大理論體系,就是在批判地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在其經濟學鉅著《資本論》三卷中,引用資料的索引和註釋就多達 300頁。因此,只要我們打破對學術論文寫作的神秘感和畏懼感,建立科學的認識論,勤於鑽研,認真思考,善於借鑑,持之以恆,就一定能對學術選題進行創新和發展。

4.關於論文標題

有些文科類博士研究生要麼對學術論文標題採取無所謂的態度,要麼感到難以找到吸引人的切入點,常見的標題問題主要有文不對題、小題大做、大題小做三種。首先我們要認識到,一個好的標題是學術論文成功的一半。因為標題不但反映了論文的學術主題,而且能吸引期刊編輯和讀者。有的博士研究生認為一些論文標題純粹在玩文字遊戲,實則不然。一個好的論文標題,既能反映學術論文的創新之處,同時還能昭示作者的文法功底和學術涵養,更是作者邏輯思辨能力的體現。因此,文科類博士研究生平時應多學習借鑑一些優秀期刊的論文標題表達方式,通過揣摩和積累,有意識地對學術論文標題多加錘鍊。除此以外,文中的二級標題同樣不容忽視,因為二級標題相當於一篇文章的“簡明導遊圖”。相信我們都有這樣的感受,如果一篇學術論文的大標題和小標題之間,或者小標題和小標題之間,邏輯關聯不大甚至四分五裂,那麼,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整篇文章肯定是一盤散沙。如果二級標題在提煉段落中心思想的同時兼具學術美感,那就堪稱完美了。

總之,學術論文水平提升的關鍵在於實踐,即要在博覽群書、廣泛閱讀的基礎上多動筆多練習。一些文科類博士研究生之所以一想到學術論文就頭痛,因為他們誤以為學術論文和文學創作的體驗式表達一樣,是一種需要靈感的藝術。其實不然,只要勤學苦練,無論是成功之經驗,亦或是失敗之教訓,都能在體悟中感知學術論文寫作並不斷進步。學術研究其實是一種修行,“學術人不是普通人,要成為學術人並不容易,需要一次涅槃。”要實現“涅槃”,須有坐冷板凳的心境,這對一個學者而言,既是一個基本要求,也是一個起碼常識。

文科類博士該怎樣寫好學術論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