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精锐部队“白毦兵”统帅陈到,为什么在历史上不出名?

lu331707405


因为陈到所率领得白毦兵,其实是刘备的禁卫军,三国时期除了明面上的那些战争,其实暗地里的刺杀也不少,陈到的职务属性已经决定了他不能被过多的曝光,所以史书对其记载寥寥。


蜀国刘备有许多强悍的部队,其中算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有三支。其一,诸葛孔明在南中以少数民族为主招募的无当飞军,第一任领导王平;其二,西凉骑兵团由马超带队;其三,就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陈到所带领白毦( ěr )兵。


自打刘玄德组建这支劲旅之后的三十多年里,指挥权一直都在陈到手中。可见刘备对陈到的忠诚是深信不疑。白毦兵与其他部队不同,这支由陈到挂帅的部队,不参与攻城拔寨和抵御入侵,首要任务是保护首脑及其家人的安全,直言就是禁卫军。

在保卫刘备的数年当中,能使其安然无恙,让人觉得更是深不可测。刘备在益州与刘璋的战役中,军师庞统不幸身亡,是陈到引军赶来,张任在出城时被其击破,为雒城的最后胜利争取到有利条件。在猇(xiāo)亭一战刘备失利后,匆忙撤离白帝城时。又是陈到领数百名白毦兵,有效阻击了孙权趁势来袭的近万兵马,可见其带兵打仗的才能和部队战斗力的强大。


虽然这个人带领的部队屡建奇功,但对于带领部队的陈到在史书中的描述,却是少之又少。赵云传中倒是提到寥寥数句,说他与赵云齐名,忠勇无畏。

说到赵云,这里面还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故事。试想,能与赵云齐名,后又封为汉亭侯、征西将军。但陈寿在三国志中却没有单独为他立传,甚至在一段的时间里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里,这未免有些不合乎常理。


一种可能是和他的职务有关系,身为禁卫军统领,时常要完成一些秘密任务,刘备有意将其的人份隐藏起来。不管是对手还是自己阵营的人,除了一些高层人物外,很少有人对陈到有了解。

曹操想尽早解决刘备,先后对其进行刺杀活动,都被陈到化险为夷,这也得益于陈到此人秘密的身份。常言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根本不知陈到是那条道上的,摸不清套路,想接近刘备谈何容易。


就因为他的这个特殊身份,为了很好的隐藏。他的屡屡战功就得想办法赋予到另一个人的身上。所以就有了另一种说法,因为不想凸显陈到,就把战功记到了赵云的头上。

赵云多次保护主公脱离险境不假,但身为贴身护卫的陈到就没有护驾的时候吗?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赵云”成了陈到和赵云的合体。


后来民间的说法也验证了合体论,野史也有记载,赵云很多事迹都取自于陈到。

刘备驾崩后,诸葛亮不久开始北伐曹操,但是出征多次都没有带上陈到。让他去了永安防御东吴,也没有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一位猛将为保主公,贴身护卫。虽没显赫的战功流传下来,但他默默奉献一生,保卫了蜀汉政权。


海佑讲史


陈到在三国正史和演义中都属于龙套角色,不出名很正常。

看史书上记载,陈到在蜀汉官至征西将军、永安都督,貌似位高权重,实际上在《三国志》上连传记都没有,关于其人的事迹只能附在别人的传记里提一嘴。而且不仅陈寿没给陈到露脸的机会,就连喜欢搞各种注的裴松之、以及同时代其他史书资料上,涉及陈到的内容都极少。这说明陈到不仅现在不出名,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也不出名。

不妨来看看在真实的历史上,陈到都留下了什么。

征南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这是杨戏《季汉辅臣赞》的原话,其中征西是陈到,征南是赵云,杨戏将两人并列,很多现代人认为陈到是足以和赵云匹敌的猛将。但《杨戏传》里还有这么一句:“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亚是什么意思,就不用解释了。而且从历史上两人的事迹对比来看,陈到“亚”得还不是一星半点。而且说赵云和陈到并列,还真有点委屈赵云,因为子龙公认是与黄忠并称的“灌、滕之徒”,陈到嘛……

严当知后事,移屯江州,留护军陈到驻永安,皆统属严。

永安都督这一职务非同小可,但在任上陈到也没干出什么名留青史的事情出来;而且,虽然是补李严的缺,但还是归李严管理。

到所督,则先帝帐下白眊,西方上兵也。

出自诸葛亮。可知蜀汉有白眊这么一支部队,战斗力很强。但是这支部队干过什么、有什么事迹、打过多少胜仗、杀过哪员大将,一概不知。换句话说,这支部队非常厉害,但在陈到的指挥下却没有留下事迹,那么也就别怪三国志不给陈到立传,罗贯中直接给他除名了。

镇守一方的大将,手底下还掌握一支精兵,陈到肯定不是没本事的人,但显然与三国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将星相比,太过渺小,因此名气低微,不足为怪。


黑白之城


历史上的陈到比诸葛亮、黄忠等人追随刘备的时间都早,甚至可能比赵云还早,他效忠刘备的时间也比这些人都略长点。但是他确实很不出名,知道他的人寥寥无几,这是为什么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记载太少了。翻开《三国志》,并没有他的传记,仅有记载:“叔至名到,汝南人也。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建兴初,官至永安都督、征西将军,封亭侯。”

这段记载中有两个要点:其一,陈到可以和赵云相提并论;其二,陈到担任过永安都督,镇守一方。除了这些,在诸葛亮和李严的信件记载中,还能知道陈到统率着白毦兵,是先主刘备手下的优质亲兵,作战力强。

其他的历史上就没关于陈到的什么记载了,于是根本不知道他在什么战争中有什么表现,和什么将领交过手等等。

再加之《三国演义》对他只字未提。罗贯中老师在写演义时,定然是熟读《三国志》了的,定然也是知道陈到这个人的,但是他的历史记载太少,且又是赵云的副手,和赵云的功能有点类似。于是,罗贯中老师很有可能将他俩并在一起了。

如此一来,只要留个赵云,刻画一个完美的赵云的人物形象就OK了。

虽说蜀汉无记载本国历史的史官,但在《三国志》中记载那么少,想来陈到的能力也不是说很强,算是蜀汉中间层次的将领,和五虎将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小刀文史


陈到不为人知,是当时职业需要环境使然,后人写史缺乏资料参考,遂致逐渐泯没。他带领的蜀汉白毦兵不是一般军队,而是刘备的贴身卫队,专门负责保卫刘备及其重要部属的生命安全。


早在刘备任豫州牧时,陈到就已投奔帐下,由于职业的需要,陈到投靠刘备后就被刻意的隐藏起来,真实年龄、家庭出身及情况,只有刘备极少数人知情,敌对势力的多次暗杀行动,都被这位“无名”将军粉碎,从而使刘备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陈到率白毦兵多次救刘备于危难中,参加过当阳之战,取益州战役,夷陵之战。刘备猇亭战败时,陈到亲率白毦死士击退上万东吴追兵,掩护刘备撤退到白帝城。


刘备逝世后,陈到依然受到重用。诸葛亮北伐时,让陈到代替李严镇守永安以防吴魏从东方进攻,《太平御览》载,诸葛亮曾写信给诸葛瑾说,“兄嫌白帝兵非精练,到所督则先主帐下白毦,西方上兵也”。(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有人认为,《三国演义》里的赵云实际上是历史上赵云和陈到的结合体,他们有着大同小异的性格特征,有着相同的战斗经历,在刘备时期担任的职务都是“官小作用大”。杨戏评价蜀中名臣时说,“征南(赵云)厚重,征西(陈到)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