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对孩子吼叫,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我们在街上、超市里经常会看到对孩子吼叫的父母,嫌走路慢了,嫌吃饭慢了,嫌孩子太闹腾了。

有的是因为家长压力大,孩子一闹就搞得头大,实在忍不住就对孩子吼了。还有的的确是因为孩子调皮、闹腾,弄的大人心力交瘁,好好说话不听,非要吼了之后才乖乖安静下来。

但不管是哪种原因, 吼叫对孩子都会产生非常不好的后果。

心理学家默娜•舒尔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上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这些孩子也将很难学习到积极的社交方式,难以融入集体、与人友好相处。

经常对孩子吼叫,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

1、导致孩子自卑、胆小

长期被父母吼叫的孩子会让孩子不自信,孩子如果想要做某件事会担心被父母吼叫而不敢尝试,因此会错过很多机会,导致越来越不自信、胆小。

网友A:我就是被妈妈吼叫长大的,让你们看看20年后是什么样子的。
我妈就是脾气不好,没耐心,又特别强势,每次遇到我"不听话"的时候,她从来不会平和温柔的告诉你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而且直接吼:告诉你多少遍不可以不可以,你怎么还这样!!!直到现在她也会吼我,而且不能顶嘴,因为她总会有一百个理由把你压下去。
从小到大我就是这样过来的,所以我现在觉得我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我从来不敢跟别人吵架,我觉得我永远吵不赢,只要对方很大声或者很强势的时候,我就会弱下来,因为从小被我妈压制惯了。而且在被怼的时候反应特别慢,明明很生气,却不知道怎么回嘴,然后回家的时候自己默默地生闷气。

2、管理情绪能力差

被父母吼叫之后孩子一般是不敢大声哭的,因为怕又被吼,所以就压制住伤心的情绪,在父母面前畏畏缩缩,而这种情绪积聚久后,在某一天会因为一个点而爆发出来。

有些人动不动就哭,受不了半点委屈,是因为让他想起了小时候被吼的经历。

3、容易叛逆

有些父母在吼叫孩子时不顾场合,即使在公众场合人多的时候对孩子吼,遇到个性强的孩子,家长越吼就越不服气,开始小点只是不服气,后来慢慢大点后就嘴里小声嘟囔,大了之后就会顶嘴,直至后面不服管教,只要大人开口,孩子就立马反击,变得叛逆。

现在叛逆的孩子比较多,跟家长吼叫的教育方式离不开关系。

吼时一时爽,但对孩子的伤害却很大,所以,家长们不要再对孩子吼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