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農家人的早飯:米飯+臘肉+酸湯,飯在地上吃是民族習慣別詫異


大涼山陰晴不定,昨晚開始下雨,小雨持續到今早依然淅淅瀝瀝沒有要停的意思,站在雨中看遠山近樹倒也別有風情,山窪裡的村莊上方籠罩著裊裊炊煙,那是人們早起做飯慣有的場景,不一會兒,哥哥家也飄散出飯菜的香氣:臘肉,一定炒臘肉了。

正要轉身回屋等開飯,弟弟聽見遠處登登登飛跑的聲音,原來是兩個結伴而行的小朋友,六七歲的樣子,扎個馬尾辮兒,手拉著手從上坡疾馳而過,倆人互相扯著手,做彼此的剎車片,哈哈,忙問她們:“跑這麼快乾嘛呀?”她倆上氣不接下氣道:“遲到了!”

山裡的孩子皮實,從來不知道被家長開車送去上學是啥滋味兒,從來都是結伴去學校,而且都是步行,繞著盤山路一會兒上一會兒下,上坡的時候就邊玩邊走,下坡的時候則撒丫子跑,下著雨呢,她們也不打傘,好像一切都那麼自然而然,雨對她們來說算啥啊。


what?又有雞蛋,這是咋地了,昨天不是剛煮完一盆雞蛋麼,今天連番轟炸啊?!嫂子說:“昨天看你很喜歡吃雞蛋,想著今天給你換個別的口味讓你吃個夠……”弟弟很快把“吃蛋吃多了膽也受不了”的話咽回去,說了句:“謝謝嫂子!”

一家人落座在鍋臺旁的地上,準備吃早飯了,今天的內容也堪稱豐盛,一肉一湯一飯:臘肉回鍋肉、彝族酸菜湯、大米飯……旁邊大鍋裡是家裡二師兄們的早飯,這是天不亮嫂子上山割回來的。

弟弟是東北娃,從小嗜吃東北酸菜,彝族酸菜和我們家鄉的雖然同名但從外形到食材再到味道沒有半點相似,它是用當地的青菜發酵而成,發酵酸了再晾乾備用,吃的時候直接下到開水裡,稍加調味就是一鍋酸湯了。

家裡的豬動不動就有將近300斤的噸位,所以這臘肉很肥,不過不膩人,在大鐵鍋裡將臘肉的油脂全部煸炒出去變成了葷油,肉則肥而不膩,加上自家的青蒜、朝天椒調味,又辣又香又下飯。

依舊一人手裡端一碗大米飯,菜和湯酌量添加,雖然彝家人在地上吃飯,形式上和坐姿上看著挺彆扭的,但是人家習慣了,冷不丁挪到桌子上吃還真不巴適不自在呢,三姐夫曾經試過,他也是漢族人,給家裡買了桌椅,沒想到只用了那一兩次,便開始當擺設用了。

彝族人吃飯,幾口人吃就放幾個木勺子,這種勺子也是當地特有的,都是自己家做,瞅著憨態可掬,勺子開口大,方便散熱。每個人的勺子都架在小菜盆旁邊,吃的時候自己舀,有點兒農家版自助餐的意思,哈……

有人看了這個盆一定有話要噴吧,諸如“塑料盆裝熱菜致癌”吧啦吧啦,這麼說吧,當地幾乎每家都有這樣裝菜的塑料盆,我們短時間改變不了別人的生活習慣和常識,我只能偷偷告訴弟弟去多買幾個鐵盆放在家裡,至於用不用,那是別人的生活,容不得誰指手畫腳。


大米飯配回鍋肉,嗯,典型的四川農家蓋澆飯,現在家裡農活多,所以一天吃兩頓飯,這頓早飯大概9點左右吃,到了幹完活下午5、6點才吃晚飯,所以,早上一定要吃點兒頂飽抗餓的,吃完飯,他們一家人便又上山去了,農家就是這樣,只要睜眼,總有幹不完的活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