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农村人,你知道你老家有多少田地吗?

乡小农


首先明确一点,年龄稍大一点的农村人肯定是知道自己家里有多少田地的,年轻一点的可能不太了解。

现在很多农村人都不再种地了,而是进了城,在城里打工或者进城工作。对于农村老家的田地情况相对来讲是不太了解的,这个不用质疑。

但是对小焦来讲,家里有多少田地我还是清楚的。之前没有土地确权的时候,我家自己承包的再加上租别人家的一共有5亩多土地,土地确权之后我们家承包的土地是4.41亩,再加上种的别人家的土地,差不多也是5亩多一点。

在农村,种庄稼的农民基本上都知道自己家里有多少田地,但是不经常种庄稼的人可能不太清楚家里土地的情况。其实想要了解自家有多少土地也是很简单的事情。一是可以向经常种庄稼或年纪大一点的人请教;二是可以通过土地确权来了解自己家里到底有多少亩土地;三是请收割机来收割时参考司机丈量的面积,但是这个面积不准确(只会大不会小);四是可以请村里懂丈量的人去丈量一下看看自家土地面积到底是多少。

问主提出的这个问题可谓目的很明确,意思就是想看看农村人对自己农村的情况到底有多了解。

其实说实话,80年之前出生的农村人绝大多数还是对自己农村的情况很了解的;但是大多数80后出生的农村人对自家的情况相对还是不了解,因为这些人的生活重心已经放在了城市而不是农村,这种现象在农村现在已经很普遍了。

我们经常说:“80后不想种地,90后不懂种地”,其实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也是农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不过,个人认为农业后继缺人这个问题是需要担心的,毕竟我们国家的农业收各种原因的限制,目前还是个体户承包经营,规模和效率都不高,如果经营农业的这几代人集体从农业生产中消失,那对农业的冲击是相当大的。

好了,十几天没和大家分享了,今天探讨的比较浅。欢迎关注【村官小焦】!!!


村官小焦


身为农村人,我还一直是农村人,没有走出去城市。所以面对农村里面的土地还是比较知道的齐全了。

在我们这边,在当时分田的时候,其实我家里面只领了4份。所以这个田地不是很多,在我们这边领4分的时候总共6亩。


老家的田不多,但是现在有一定的生活,却不是依靠农村里面的田地来过生活。

毕竟对于现在农村里面来说,我们也在做着各种各样的产业,能够使得在经济上面有一个很好的收入。

之前还是一直过着贫穷的日子,原因就是这个农村思想的问题,没有能够使得思想上得到迅速的开放。

由于只会苦苦的守着农村里面的一亩三分地,所以在几十年时间里面,也没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起来


只是近这10多年,我们年轻的都长大了,学会外出打工,挣取这个经济收入。这样的慢慢的一家子,这个生活就逐渐的好了起来,现如今盖了两个房子准备也买车了,媳妇呢也找到了。

所以面对于现在这个问题,我觉得农村里面的土地是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肯去奋斗,能够找到自己的生活,以及幸福

农村里面土地有多有少

对于农村里面的土地其实真的有多有少这个问题,确实不是很好说

毕竟按照以前参与分田分地的时候,他的人口比较多。所以领取的份额相对来说也多一点,但是由于近些年由于少生优生的问题。

导致人口在发展中不断的锐减。所以长线出来,现在的农村里面,土地有的多有的会少。

农村土地遇上发展机遇,才能够更好的获得收益。就目前对于我们这边农村发展还是比较开放和自由。


农人莫小道


身为农村人,当然知道自己家里有多少田地。

在山东,有一条不算大也不算小的河流,它的名字叫徒骇河,这条河就在我们的家乡流入了大海。在这条徒骇河的南岸,有一个不小的村庄,就是我的故乡。

我们村那时候有两千口人,五千三百亩良田,是全县出名的粮食窝,早在八十年代初期,我们村就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那时我家五个农村户口,分了十二亩半土地,每口人有二亩半。

记得第一年分了地,种了八亩小麦(还留了三亩春地种棉花,一亩半种蔬菜),第二年收了接近6000斤小麦,从此就告别了吃粗粮的日子,常年都吃上了白面馒头。以后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到九十年代初期,小麦和玉米的亩产都超过了五百公斤。

真的非常感谢改革开放的设计师邓小平,是他让农民生活有了质的飞跃,那时候种地虽然没有现在这么轻松,但是活的非常充实,感觉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希望。

三十多年过去了,现在老家的人口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二百多口,但是土地面积又增加了很多,因为以前的荒碱洼地通过开发也都变成了良田,不过现在人们种庄稼的积极性没有以前那么高了,很多离家较远的地块都种成了苗木,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种地的基本上都是五十岁以上的人了。

现在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但是每次回家我都会到以前属于自己的地里去看看,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不管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家乡土地的气息。








人已醉梦难醒


在2015年以前我真的不知道我们老家有多少土地,但是在我开始在家承包土地搞种植以后基本上知道了一个大概的亩数。

首先我们村里分为东大队和西大队,西大队的人比较少一些人均土地为1.55亩地,东大队的人均土地为1.5亩地。我们家一共5口人,不过只有4口人有土地,三弟没有分到土地!我们家又分了爷爷奶奶的0.75亩地,又继承了我堂大爷家的土地,目前我们家一共拥有11.2亩土地!


我们村里一共有800多人,土地在1300亩地左右!主要是自留地现在无法确定,特别是西大队的把自己的自留地都挖成了大坑为自己盖房垫院子拉土了!

虽然说现在的土地种植比较省事省心,但是由于我们村在分土地的时候把土地为分成了上等肥力,中等肥力和下等肥力,凭着平均分的原则导致了我们村的个家户的土地很少有能够超过3亩地的地块,基本都是1~2亩地左右的地块!这对于机械化收种都带来了一些麻烦!因为地身太短不够机器转弯的时间,所以我们村里的小麦收割基本上都是周围村里的收割完了才来我们村里收麦子的!针对这个难题希望未来土地流转能够把我们村里的土地能够合成一方地,既每家可有两块或者一块土地就可以了!🙏🙏


豫东小农


身为农村人,你知道你老家有多少田地吗?

看到这个问题,我真的有点无地自容了,确实,身为农村人,我既然连老家有多少田地都不知道!

我父亲是农村户口,母亲是城镇户口,他们结婚以后,父亲便去了母亲所在的镇上居住,后来姐姐读书,问亲戚借了5000元,迫于还债,父母外出打工,然后我就被送回老家姑姑家寄宿,变成了留守儿童!印象当中,我感觉我家的田地挺多的,但父亲始终没有告诉我们,哪些地,那些山是我家的,那时候还误以为在母亲那边居住,租种的田地是我家的,后来长大了才知道,所来我们只有老家有田地了!

留守儿童的命运大多数都不太好,所以学业没有完成我也来到广东打工了,跟着父亲,这一晃就是十几年了!我也问过父亲,我们家到底有多少田地,时间久了,他自己说的都模模糊糊!我只记得早几年,老家修建高速公路,征收土地我们家补偿了十几万,后来父亲帮我出了一笔钱买房,就这样在广东漂泊的我们,有了一个可以容身之处!

在父亲的意识当中,他觉得是自己的田地,永远也跑不了,而且姑姑在老家做村干部,什么事情他觉得姑姑都会替他打理,就这样老家的田地不管不问了,如果我问多了,他反而会觉得我惦记着他的田地了,具体老家有多少田地,只能等有一天回老家种地才能清算了!


希望我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农资讯分享,可以关注下我,谢谢!


水果不甜不要钱


身为农村人,你知道你老家有多少田地吗?

我这里是湖南永州的一个小山村,整个村子总人口三百左右,地处丘陵地带,总耕地面积100亩左右,20多年前,村子人数少,人均耕地有八分田,人均四口的耕地面积为2.4亩,自从97年重新分地后,人均耕地只有3-4分田了。

当年农村穷的时候,2.4亩田中,至少大半都要种植水稻,当年的水稻亩产六七百斤左右,粮食收获后,一部分上交粮库,剩下的勉强应付温饱,然后再种五六分田的烟叶,当时烟叶价格一两块钱一斤,为了几分钱的差价,挑着烟叶走几十里的路去隔壁镇上去卖,一年的收入很有限,甚至给我和妹妹读书交学费都有着很大的压力。

后来随着村里的年轻人大量出去打工,我爸妈就开始租别人的农田,那个时候农田可是非常值钱,因此承包费非常贵,十多年前一亩田的承包费要600元,现在变成了150元一亩,甚至当做送人情免费耕种。

试着想想600元的承包费,如果光靠种水稻,赚的钱全给了别人,那自己还有什么可赚?当然主要赚钱的还是靠烟叶,下一年再种一季水稻就算是抵消租金,当时因为有更多的田可以种,因此村民种田积极性特别高,随着越来越多人去城里打工,村里可承包的土地越来越多,直到达到一家人种植极限,我爸妈在二十年里,每年承包十一二亩农田,特别的辛苦。

如今我爸妈也老了,身体也吃不消就放弃继续种植烟叶,但是还有八九亩的农田,打算种植一季晚稻。


老梁话三农


具体数字还真不知道,我们老家的田地在我还没出生的时候,生产大队就分了,我自己是没有田地的。我们乡一共有六个村,我们村一共有十八个生产队,分田地的时候是按生产大队分的,分完过几年我才出生,据老一辈说,我们生产大队一共有两百多亩水田,不到四百人,后来乡里因发展,征收建集市市场,国家见铁路,具体数字我不太清楚,目测有七八十亩。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很多田地都荒废了,真正种田的估计不到一半了。真希望当地就业政策好起来,让更多年轻人可以回家发展,充分利用家里的条件,发展家乡。




乡野网事


你问的可能是老家的全村有多少田地?好!现在我可以如实告诉你。

在过去我老家的田地可多了,初步计算全村约计有3800亩,不过这些都是未开垦的毛地,常年能耕种的才只有130亩。听老年人说在1930年我们村总共30几户人家。出离村庄全是一人多深无边缘的荆棘。蒿子棵、葛条棵、刺针树、斑蝥棵多了。你拉我我拽你人都钻不过去。现如今我们村有位老奶奶今年高寿105岁,据她说在她出嫁那年是坐花轿来的,由于当时羊肠小道太窄不好走。前边派两人专门杀条条才能使花轿顺利通过。而后到解放初期我们这边人口己增长到980口,土地开慌面积又增加到将近3000亩。折合人均分地3亩还多。而后到了1970年由于周围村庄逐渐扩大。所有土地通过调整后人均还有两亩地。而后到1982土地又一次进行了调整人口提增到1670口人。人均应分土地1.2亩地。到1994年全国施行了30年不变土地连产承包责任制。下余还有20多个新出生人口无地耕种。现如今有的年龄己超过25岁了还是个黑孩子,至如今没有土地,从这一点看我们的祖先既然同意生他养他,那为什么不给他饭吃呢?这也太不公平了。


农村土秀才


说我家有多少地?我就说说这100年的事情吧!

在我家有这么一个说法,“李家放完马,才能出门”。说的就是我家,当年附近所有的田地都是我家的。现在老爸有时候还吹牛,说以前的光荣。

后来毛主席来了,打土豪,分田地,咱家就这样没了。后来政府给了重新做人的机会,爷爷辈开始,就分了土地,现在过得也不错。家里土地在哪,我们肯定要清清楚楚的。

前几天还想着,回家继续种田,重新做一个真“地主”。


农村二胖


老家多少地?这个真的没有了,96年外出上学的时候户口就随着学籍一起带走了,从那以后就彻底失去了老家的土地,说白了就是不属于老家村里的人了。

刚上学那几年,村里还没调整土地,所以土地还种着,后来赶上土地大调整,就被村里收回去了,从此就永远失去了我的口粮地。

后来又过了几年,外出上学不用带户口了,也就意味着土地不用担心被收回了,不像我们这一批人,一旦离开就永远离开了。

有人说可以迁回去,但是在那个户口性质区分很严重的年代,迁回去也不会给土地了,只是空挂而已,村里的任何政策福利都没有。

对了忘了说了,我们村原来平均一个人大概2亩地,这几个年有几个国家工程从那里走,占了不少地,所以现在也就平均一市亩地,土地也是越来越少了,再加上蔬菜大棚建设用地增加,很多新生儿很多年了都没分到地,足可见土地有多紧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