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兩辦出臺《實施意見》全面推廣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經驗

記者4月18日從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領導小組獲悉,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近日出臺《關於全面推廣新安江流域補償機制試點經驗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推行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不斷健全森林、溼地、水流、耕地、空氣等多領域生態補償機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全面打造山水相濟人文共美的新安江生態經濟示範區,推進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跨越。

《實施意見》指出,要堅持“權責統一、合理補償,政府主導、統籌兼顧,多措並舉、綜合施策,重點推動、全面推廣”的原則,努力實現到2020年,建立新安江流域橫向生態補償長效機制,全流域共建共享、互利共贏,實現一體化保護和發展;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經驗全面推廣,在全省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基礎上,建立全市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機制,實現森林、溼地、耕地、空氣等重點領域和禁止開發區域、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區域生態補償全覆蓋,符合我市市情的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更加健全,促進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

我市全面推行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補償機制。建立新安江流域橫向生態補償長效機制,確保全流域水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等主要指標持續保持全國先進水平,並積極探索創新補償方式,創設產業項目對接平臺,強化兩省在綠色產業培育、生態旅遊發展、人才培訓交流等方面合作,探索把黃山—新安江—千島湖—富春江—錢塘江打造成全國生態補償機制示範區。全面推廣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機制,進一步強化市域範圍水環境質量的管理職責,建立黃山市縣(區)域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健全重點領域生態補償機制,完善公益林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健全溼地生態補償機制,完善耕地生態補償機制,建立環境空氣質量生態補償機制,建立健全重點生態區域生態補償機制,完善水域生態修復補償機制。

我市將統籌推進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著眼,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態要素,將源頭保護與末端治理相結合,系統建設流域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工程;堅持重點突破,在主要干支流和重要湖庫實施整治提升專項行動;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環境整治“三大革命”,建立農村垃圾和汙水處理長效機制,建立聯合監測、跨界環境汙染糾紛處置和應急聯動、流域沿線環境執法聯動協作、工作信息共享、互訪協商等跨行政區域汙染聯防聯治工作機制,嚴格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我市建立多元投入機制,整合各領域相關專項資金,持續加大投入,強化生態補償,充分運用市場機制,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綠色發展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生態保護和建設。創新補償方式,將生態補償與精準扶貧有機結合,使當地有勞動能力的部分貧困人口轉為生態保護人員,逐步擴大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生態補償受益程度。推動生態保護地區和生態受益地區發展一體化,採取資金補助、產業轉移、人才培訓、共建園區、旅遊合作等多元化補償方式,實現共建共享、互利共贏。探索具有黃山特色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積極探索和推進碳排放權交易、水權交易、排汙權交易等市場化模式,逐步建立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

同時,加強宣傳引導,引導全社會樹立生態產品有價、保護生態人人有責的意識;積極參與國家、省各類生態補償試點示範,開展市內各有關領域生態補償試點探索,進一步提高我市生態資源的價值輸出能力,營造全社會珍惜環境、保護生態的良好氛圍,進一步增強生態補償的實施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