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成和李元吉為什麼能結成一黨?他們和李世民矛盾為什麼這麼多?

歷史漫談君


李淵稱帝后立大兒子李建成為太子,李世民和李元吉兄弟兩個也分別被封王。

其實李家兄弟為了皇位也是明爭暗鬥,最終李建成和李元吉聯盟對抗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李元吉和李建成,不久李淵讓位。

那麼李元吉和李建成為什麼能夠結成一黨呢,難道李元吉就不想除掉李建成自己當太子嗎?

原因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


其實在李淵起兵時,他就答應如果李世民能夠幫他取得天下,那麼他就立李世民為太子,但是李淵食言了。

而且李世民戰功顯赫,無論是朝廷之上,還是軍營之中,李世民的威望都是很高的。李建成作為一個精明的人,自然也會居安思危,因此,他和李世民其實早就成了對手。
(李世民劇照)


而李元吉作為李淵的兒子,他自然也是想成為太子的,但是他很清楚就算是太子不是李建成,那麼只要李世民在,就輪不到他,所以對於李元吉來說,李世民和李建成都是他的對手。

李元吉和李建成的勢力都不如李世民,如果他們兩個一個被李世民打壓下去,那麼另外一個根本不可能與李世民爭鋒。有道是“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對於李元吉來說,李建成就是對手的對手,所以他選擇了先和李建成聯合對抗李世民。

其實他們的這種做法也是比較正確的,因為只有李世民倒下了,他們兩個人才都有了機會。類似的做法,在三國時,孫劉聯盟對抗曹操,也是這種思想。
(李建成劇照)


原因二,李世民太過精明,李元吉害怕他當皇帝。

在李淵的幾個兒子中,李世民是最精明的一個,太子李建成和他相比,就有些遜色了。其實開始時太子爭奪戰主要是李建成想要守住太子位,李世民想要拿到太子之位,似乎和李元吉沒什麼關係。
(李元吉劇照)

其實無論是李世民做皇帝,還是李建成做皇帝,李元吉都肯定會是個王爺。但是王爺的權利也會有所不同,如果是個精明能幹的皇帝,那麼王爺手中不會有太多權利。可是如果皇帝不是很有能力,那麼王爺的權利就會被放大。

李元吉也是清楚這一點的,所以他寧願李建成繼承皇位,也不想讓李世民繼承皇位。

其實作為親兄弟,李家兄弟並沒有什麼私人恩怨,他們的矛盾就是彼此都想要得到更多的權利,而在他們權利擴大的過程中,對方就成了彼此的阻礙。


斯幽說歷史


李元吉和李建成結成一黨並不奇怪,因為李建成在與李世民的對抗中底氣不足,刻意的去拉攏了李元吉。當然,李建成開出的條件很優厚,許諾自己百年之後的皇位由李元吉繼承。李元吉比李建成小了15歲,理論上講不算白日做夢,至於李建成能不能兌現承諾那就不好說了,最起碼目前是多了一條臂膀。李建成看的是眼前的利益,李元吉寄託的是未來的希望,所以二人能夠一拍即合。


那麼李元吉也想當皇帝嗎?當然想了,可能大多數人不相信,因為無論從那個方面講都不夠資格。但是自古不想當將軍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李元吉想證明自己是個好士兵,當然要去爭這個將軍了。另外性格上看,李元吉也是個有野心的人。

李元吉是李淵的四子,生下來的時候奇醜無比,醜到母親竇氏懷疑人生,所以將他丟棄荒野,幸虧一個叫陳善意的下人將其撿了回來。李淵對這個兒子倒不嫌棄,可能是他也沒有想到將來能當皇帝,還能生十多個兒子,所以從小就把這個幼子驕生慣養著。這樣一來,李元吉的性格就有些偏執,做起事情來容易跑偏,總之就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

李元吉也知道自己不才,根本不具備與大哥和二哥一較高下,於是只能另闢蹊徑。所以當李建成給李元吉畫了一張餅的時候,李元吉認為很實惠,這張餅可以吃到。在一部分人看來很天真的東西,但有些人卻把它當做堅定不移的夢想,這就是世間萬物的微妙之處。


那麼,李元吉、李建成與李世民之間的矛盾為什麼就這麼多呢?

歸根結底還是“皇位”惹的禍,皇帝只能一個人來當,想當皇帝的人好幾個,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爭。爭的結果就是互不相容,甚至兵戎相見。所以,自古帝王之家就是權力角逐的集中地。

即便,李世民不去和李建成去爭,而心甘情願的去做一個臣子,李建成當了皇帝之後,也不會善待李世民。原因很簡單,功高不封,李建成免不了要猜忌,李世民自然會擔憂,因為歷史上為鞏固皇位而手足相殘的例子比比皆是。


所以,並不是李世民兄弟之間的矛盾多,而是有時候矛盾不可調和,更無法避免。

感謝朋友們的點贊、關注!歡迎發表不同看法!


國史春秋


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及李元吉的矛盾早已存在,因此李建成只能和李元吉結成一黨,以對抗李世民。

這段歷史與隋煬帝楊廣,取代隋太子楊勇太相似了。而玄武門之變卻要比隋煬帝取代楊勇更加血腥。楊勇當時只是被廢太子位,而玄武門之變卻是,李世民事先已有準備,而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在毫無防備之下,同時奉詔見父王李淵,在玄武門被李世民一箭中喉而亡,隨之李元吉又被尉遲恭所殺。兄弟一場,就這樣結束在刀劍之下,令人嘆惋!

李世民與李建成親兄弟之間的矛盾,最主要的是皇位之爭。

按照"立嫡以長"的皇位繼承規則,嫡長子李建成當為太子繼承皇位。然而李世民在隋末唐初的統一過程中戰功赫赫,率軍先後滅掉劉武周、竇建德、劉黑闥、王世充等割據勢力,聲望比李建成高得多,更重要的是還聚攏了各類人才,如瓦崗寨的徐茂公、秦叔寶、程咬金,以及後來的李靖、尉遲恭,包括長孫無忌等等。這些人都是武川關隴的軍閥或勳貴。

而李建成身為太子,則長期在宮廷內,幾乎沒有什麼戰功,身邊多為文官,聲望和勢力遠不及李世民。況且,隋煬帝楊廣取代隋太子楊勇的前車之鑑還歷歷在目,李建成不可能不對李世民奪位有所警惕,而實際上李世民也躍躍欲試,存心已久。

這種時候,李建成只能和李元吉結成同黨,以求保住自己的太子之位。對於李元吉來說,他同樣也有奪位之心。然而三兄弟間他的希望最小,他同李建成結黨的目的,在於打敗了李世民之後,再找機會取李建成而代之。

利益相關之時,兄弟手足情已不重要。可見,皇權的魅力遠大於血緣親情。這就是歷代王朝為了皇位,總是演出一場又一場血淋淋的悲劇的原因。




一夫82


有一次討伐劉黑闥的過程中,李建成和李元吉中了埋伏,兩個人逃入山谷,啃樹皮打野物才熬了過來,所以李元吉和李建成經歷過生死,李元吉自然對李建成親近。

但他目光短淺,只看到了李建成是太子,將來登上皇位的肯定是他,所以就不遺餘力的幫助李建成,但他沒有想到李世民的實力已經不下於甚至於已經超過李建成,一葉障目,皇位爭奪的主角是李建成和李世民,而李元吉充其量只算是個配角,估計李世民也沒有把他放在眼裡,到最後還是做了兩個兄弟爭奪皇位的犧牲品


喜歡歷史的小馬


事後諸葛亮地講:李元吉是有野心的,李建成只是他的跳板,臨時合作伙伴。

  1. 李建成和李元吉結成一黨

公元618年五月,李淵登基,唐朝建立;六月,建成被立為皇太子。

此前,隋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李建成奉李淵之命留在河東,結交大批能人志士,太原起兵後李建成曾對父親說:“兒等早蒙弘訓,稟教義方,奉以周旋,不敢失墜。”李家尚武因而培養了李建成的政治、軍事才能,他對於關係身家安危的大事不會無動於衷,因而當時是李淵反隋建唐的重要參與者。

李建成的政治功勞:在唐朝立國後的統一戰爭中較少率兵出征,李淵外出,建成就必須坐鎮長安代理朝政。武德初年建立官制政體、改革稅法、頒佈律令;積極發展農業、恢復生產,推行均田制,改革租庸調;並辦儒學、興科舉、宣揚教化等一些列政治活動建立起的唐初的政治框架,裡面不可能沒有建成的重要作用。在戰爭期間,李建成也多數是管理後勤補給、兵員徵收、武器裝備等軍務工作,以服務於戰爭,只是在需要的情況下才奉命出征。

李建成的人才庫:早年即結交高官世家子弟,如韋挺、李安嚴、段綸等人;起義之前與河東令盧赤松、河東郡司法賀德仁、河東縣曹任瓌等相交頗深;起義及建唐後又延請結納的除了人們熟知的王珪、魏徵之外,還有李綱、竇軌、裴矩、鄭善果、庾抱、陳子良、蕭德言、趙弘智、徐師謨、歐陽詢、唐臨、唐憲、竇幹、馮立、謝叔方、薛萬徹、羅藝、李瑗、韋雲起、郭行方、裴龍虔等一大批能臣武將。建成對德高才俊之人、剛正耿介之士一向禮遇甚厚,頗能識才用才,其心腹謀臣愛將亦以知己事之。

李建成的早期武功和中期政治功勞,使得他在太子的位置上相對安全、穩固,朝廷上下也都看好這個接班人,只是李世民異軍突起,對李建成的儲君之位形成了嚴重的威脅。

而李淵為了平衡兄弟倆的矛盾,採取了誰露頭打誰的手法,雖然還是偏向與李建成的,但未對李世民下重手,也導致了後來的一發不可收拾。

李元吉是四皇子,首先不是嫡長子,法統上沒有合理的理由做儲君,另外李元吉這個人殘暴,沒有好人緣自然就沒有追隨者,看到李世民的異軍突起,他若想要完成自己的私願,必須先抱住李建成這棵根紅苗正的大樹,待風波過去,再圖謀李建成的位置(這是事後諸葛亮的推測,畢竟還沒到那一步,哥倆都被李世民殺掉了。

2.李世民與建成和元吉之間的矛盾

這裡不再提軍事上你爭我奪的那些過程,畢竟李世民在軍事功勞簿上的厚度比這哥倆加起來都多、都強,這裡將將矛盾升級之後的一些事。

李元吉和李建成組成集團後,私自養了府兵,又偷偷運送盔甲武器給慶州都督楊文幹。被李世民策反了押送軍官爾朱煥和橋公山,二人走半路直接面聖說李建成勾結楊文幹要起兵。李淵大怒,調李建成面聖陳訴,並把李建成給關起來了。而李世民早就布好了局,又讓一個不相干的杜鳳舉再補一刀,就是要坐實了李建成想謀反的意圖,因此李建成也差點難以自保。

許諾李世民征討了楊文幹,就讓李世民做太子。李世民去征討楊文幹之前,肯定是收買了宇文穎,宇文穎在起兵之前去訊問楊文幹,說了什麼不知道,但楊文幹直接就造反了,估計是宇文穎的話刺了楊文幹直接造反。李世民順勢出兵滅了楊文幹,回師的時候,李淵後悔了,放了李建成,二人博弈各有進退。

為緩和兄弟之間關係,李淵組織打獵,李建成把烈馬給李世民騎,想讓烈馬失控摔死李世民,結果李世民沒死了還馴服了烈馬,說這烈馬怎麼可能摔死我,這話被李建成兄弟傳到後宮,被後宮枕邊風說成李世民自言天命所歸死不了,李世民被李淵臭罵一頓。

突厥進攻,李世民搶了出征的權力,李元吉做二把手,李世民想要與突厥大戰,李元吉不幫忙。沒辦法,李世民離間計挑撥了突厥大、小可汗的關係,夜襲突厥大營,將突厥打敗,功勞是李世民的。

李世民暗中安插人手到洛陽,又派張亮去洛陽運送武裝物資,結交當地豪傑,被李建成和李元吉告成謀反,把張亮抓起來審訊沒得出結果。但李淵已經想把李世民弄出京城了,李世民巴不得的,被李建成和李元吉又給破壞了。

突厥再次進攻,李建成上疏讓李元吉帶兵出征,同時把秦王府的大將秦瓊等人全部調離並重新整編了他們的部隊,計劃在出徵前的踐行過程中,殺李世民於昆明池,並計劃出征途中抓一朝之過,將這些秦王府大將全部殺掉。結果事不機密被李建成手下率更丞王晊傳信到李世民那裡,李世民殺心即起,謀劃了玄武門之變,絕地反殺。

由起初的爭功,到後來的殺氣四溢,矛盾的升級也是有個過程的,其中的各方角力也是衝突不斷。

但,李世民心更狠,下手更黑,在這一點上,李建成不具備這種魄力。李世民殺了李建成自然不會放過李元吉,兄弟二人都死在李世民手裡。

反過來,李建成若是殺了李世民,坐穩了太子之位等著繼位,那麼李元吉會不會發動類似的玄武門之變,亦未可知,畢竟事情沒發展到那個階段就被反殺了。


羊串三葉


首先天下本來是李建成的,而且老爸有願意,所以弟弟元吉向老大靠攏以後有個好結果很正常,但合夥去搞小媽有這個膽量和必要嗎?建立大唐的過程中,十分功勞最少有八分是李淵的,建成世民他們輔助老爸,功勞苦勞肯定有的,但絕不會有後來李世民宣揚的那麼大。


亢龍有悔44


李建成和李元吉相對李世民弱勢,李淵天下大半是李世民打下來的,手下文臣武將一大堆,功勞太大。李建成就想除掉李世民,拉攏李元吉,本來李元吉勢力就小,就向李建成靠攏了,等李建成登基後,自己也分杯羹,就共同對付李世民這個威脅,結果功敗垂成。


青萍浮生


兩個弱者對抗一個強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