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的误区有哪些?

黔小丫


前天在辅导一位做岗亭的学员的时候,发现他们的官网内容规划得很好,内容性栏目除了常规的公司动态、行业资讯,还包括产品百科、常见问题、岗亭案例、客户见证等,以及专门的视频板块。

这些内容由于非常注重在标题和上下文布局长尾关键词,所以为官网引来不少精准客流。

然而仔细阅读这些内容的时候,情况却不容乐观。

基本上很多文章看似写了不少文字,图文排版和字体样式也很规范,但是内容主题空洞,基本上都是在不断重复宣讲自身的各种好,可读性并不高。

像这样打着资讯的旗号却实际上没有什么实际价值的内容,用户基本上来了就走,跳出率会很高。

实际上,岗亭同学目前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官网流量转化不高。

类似的情况,我见得太多,尤其当大家为了搜索引擎优化而每天更新原创的时候,就会有很多质量不高的关键词文章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充斥互联网,以吸引搜索爬虫,获取免费流量。

这样做的指导思想,是典型的流量思维。流量思维主要开始于PC互联网时代。

当时做网络推广成天分析的是获得了多少独立IP、PV;即便推广指标是获取会员,那也更多是体现为一个ID账号,而非活生生的人。

然而到了移动互联网,手机端最火的应用都纷纷指向以人为核心的社交网络,比如微信微博,那些关注你的粉丝、加进来的好友,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头像,一个不留神,就会把你取消关注。

即便纯媒体性质的新媒体,也在算法机制和运营方向上强化人的互动性。

比如千人千面的推荐算法,系统是提取阅读者的个性化标签和阅读行为,同时又计算文章的用户互动数据,来判断把文章推荐给谁看,推荐多少轮,等等。所以算来算去,背后都是基于对人的行为判断。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呼吁从事互联网商业需要从流量思维切换为用户思维,否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完全缺乏竞争性。

那么用户思维和流量思维表现在网络推广中,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是立足点、出发点不同。

以本文说到的岗亭同学的官网内容为例。

流量思维是典型的“自我”立场。我是什么,我要什么,表现在内容文案都只管说我公司、我产品的各种好处。

用户思维显然是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思考问题。用户是谁?他们喜欢什么?痛点是什么?等等。

当试着从这个角度去策划内容,就会发现,写岗亭的长尾关键词内容的时候,其实有好多素材可以写。

你可以告诉用户,治安岗亭的发展趋势,木质岗亭和其它材质岗亭相比的优点是什么,不同类型岗亭的产品价位,选择供应商的时候要注意哪些事项,如何养护等等。

这样一来,你的官网内容不只是强推销,而是具备更多黏住用户的有价值的内容资源,让用户产生好感和转化。

除了立足点不同,两种思维模式直接导致用户体验差距巨大。

PC互联网时代,你一定有过这样的阅读经历,就是很多内容平台的资讯文章不会让你一页看完,总是切分成好几页,看完一篇文章要点击多次,看得好痛苦。

这就是典型的流量思维导致的现象,因为让用户多点击几次,平台就多收获几个流量PV,有了更多PV,能够吸引广告投放,所以就牺牲用户体验来达成数据指标。

今天的手机阅读场景下,用户超级没有耐心,所以用户体验就被放在首位,否则分分秒秒离你而去。

而且在社交网络背景下,几乎每个人都是网络下的一个传播的节点,用户思维主导下的营销效果,是不仅要获取用户,留住用户,而且最好激发用户主动帮你传播和推荐,形成今天的超级用户思维。

再来看做岗亭的同学,他们目前的优势是掌握了基本的SEO内容技巧,所以官网内容获得了很多精准流量,接下来,他们需要在内容中提供真正让用户满意的价值,才可能促进流量变销量。

比如,有个做洗地机的厂家,想要抓住“超市洗地机价格”这个词的搜索用户,于是顺着用户的痛点,在文章中为客户算了一笔账,超市采购一台洗地机的成本,相比每年消耗掉的清洁设备和人工费用是多少,结论指向采购一台洗地机更划算。

这样的关键词内容,不仅引流,还能直接促成转化。因为它实实在在帮助了用户。

而原创专业内容本身就是证明你专业靠谱的直接证据,所以我都建议大家的原创文案最后一定要加版权声明,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增加客户好感度。

总之,单纯的关键词流量思维如果能够结合用户思维,效果翻倍!


单仁行


互联网思维最大的误区就是没有思维,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权威的理论体系,像道教、佛教,告诉人们,什么是道、什么是佛。互联网思维只是顺应这个时代的一个工作方法。雷军说他是专注、极致、口碑、快,又人说他是小步快跑,不断迭代。农耕时代,学会使用工具是一种新的思维,工业大革命时代,工业化是一种思维。所以说,互联网思维是顺应时代的产物,不应该把他定义在某种思想和条条框框里。他是符合当下,某种工作和生活方式的产物,是不断在互联网拓展的工作中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


老房看世界


一、互联网思维定义

很多时候,争辩源于定义的不清晰。那么这种争辩就没有任何意义。具体来说,是指互联网这个技术的发展和变迁。再具体来说,就是互联网从传统的 PC 时代迁移到 Mobile(移动)时代,再变成电力一样的基础设施。技术周期(Mobile 移动)时代已到来,其起到了基础设施的作用。移动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已经真正实现了互联网作为基础设施在经济中方方面面的作用。互联网从传统的 PC 时代迁移到 Mobile(移动)时代,互联网时代已经很成熟了,信息传播和处理模式彻底改变了。渗透率大规模上涨。中国互联网渗透率触底,介入网络达到 80%。传统的 PC 时代的权威不再, 私人定制化时代到来了。即扁平化节点化(去中心化)时代到来,自媒体时代来了,人人都是信息传播者, 人人都是“生产者”,人人都是信息的帮运工,人人的价值都可以得以凸显。考个好大学,在大公司干过, 不一定是价值体现的唯一平台,因为很难被人知道,也难立马变现,价值转化率更高了。现在一大批“普通人”也可以迅速崛起,个人价值可以很快变现,很多传统精英已经开始失去优势。互联网商业逻辑的根本变成了流量获取,参与者可以通过圈层文化,提高其信任感,提高其价值变现转化率。

二、互联网思维三大特征

1、边际成本不断下降,效率越来越高;

2、去中心化/去中介化、扁平化,人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更加多元,也更容易了。

3、信息越来越对称,垄断信息已经不可能。

<strong>三、互联网的五大误区

误区1.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互联网思维。而是因为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以及对传统商业形态的不断冲击,导致了这种思维得以集中式爆发。

误区2.互联网思维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不是因为你在互联网公司你就具备这种互联网思维,也不是传统企业就没有这种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一种思考方式,它不属于哪一类人。互联网公司出来的也有很多人不具备这种思维。

误区3.互联网思维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它只是一种思考角度与方式。在互联网思维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原有的一些商业习惯。现代社会碎片化阅读的习惯导致我们经常一知半解,很多人并没有深入地理解互联网思维,就四处挪用。

误区4.多数人都在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而忽视了对其本质的系统思考。卖牛腩、卖煎饼果子的案例遭到大多数人吐槽之后,又有大把人用互联网思维来包装,卖电视、卖包子、卖卫浴、卖家居等等,话说回来,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

本身也是去博取眼球、获得关注和流量,其实也无可厚非。但片面认为这样就是全部,就以点概面了。

误区5.所谓互联网思维更多的是针对传统企业而言。新生代是互联网的原住民,天然就处在这个时代,受这个时代的熏染,其商业行为习惯也自然具有极强的互联网属性。而大量传统企业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所以面临着一个思维转换的问题。


思维技术


我本人接触互联网多年,当时就有人和我说过是泡沫,但是这几年过去,我只能说这个泡沫越来越良性,理智。现在的问题是抱着引擎其他没成功的,可做的事情越来越少,机会相对来说也越来越少。除了互联网现在很多民营公司转型互联网比比皆是,那些做智能的大疆,商汤,能留在互联网还是留在互联网,未来前景广阔。


职业规划师7哥


互联网思维的误期,是互联网绝对化,而丧失人性化。这是一种可怕的文明。既说无人超市垮了,而无人旅馆又来了,当你拉着拉杆箱走进去,只要你刷卡、刷脸走进一个寂静的空间,躺在房间的床,传感器、摄像头和传送带、机械手为你提供服务,此时的你不是愜意,恐怕孤独与恐惧。当然我也坦言,对羊毛出在猪身上由牛来付费这句话,我也推祟为精典。


手机用户云品艺苑


感觉最大的误区就是互联网应该只是工具,而非全部,互联网帮你找到想要的东西,而那个东西还是要自己去拿,过去这么多年,互联网颠覆传统行业,真的就颠覆了吗?其实没有,有的行业或者有的店要垮,那是必然的,和互联网没有什么重要的联系,这么多年过去了,传统行业借助互联网倒是越来越发达,这是我看见的。互联网并不能替代所有的东西,比如服务,那个可以交流可以呼吸的温度,设备和程序可以替代吗?


犀牛爱蜗牛


传销误区,咋骗误区


短视频news


我对互联网有一点想法吧:就是网名有点可怕。。虽然说实名身份证手机号。可是网名查找还有点难度吧。群里的……


唯安180456055


互联网是万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