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为什么没有吞并蒙古?

鸢飞九天2018


斯大林成为苏联的领导人,实际上是在列宁病逝之后,经过一系列的政治斗争所取得的,由此开始了他30年的统治。对于他来讲苏联与当时的中国漫长的边境线都是遗留问题。对于三段边界斯大林有着自己的筹谋,新疆临近于苏联,新疆的稳定,才能够让苏联放心搞经济建设,外蒙古已经有政权,苏联红军还在此驻扎,苏联不必担心。东北有日本虎视耽耽,苏联大可隔岸观火,顺势而为。



对于新疆而言,上世纪20年代,各方势力都在新疆角逐。 斯大林也早已经物色好了自己的代理人,那就是盛世才。当时的南京国民政府认为收复新疆的机会来了,便摆出要收腹的态势,盛世才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不受南京国民政府的实际控制。又害怕再其他势力的斗争当中落败,因此将目光投向苏联。斯大林对盛世才也抱有好感,因为此时苏联正在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需要一个十分安定的国际环境,当时的日本已经侵入中国东北,在远东地区构成了对苏联的危险,因此新疆的稳定对于苏联来讲十分重要。



斯大林十分希望新疆能建立一个亲苏的地方政权。毕竟当时的新疆除了有盛世才之外,还有与日本相勾结的马仲英,以及东土耳其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斯大林对盛世才进行了军事经济方面的多方援助,还派遣专家,建立基础设施。当时的盛世才还加入了苏联共产党,受到了斯大林的三次接见,然而苏德战场爆发之后,盛世才看到苏联大片国土沦陷,感到苏联已经无法作为自己的靠山。转而投靠了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这是斯大林损失惨重。后在苏联的强力压逼之下,盛世才离开新疆,出任南京国民政府农林部部长。



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为了稳住后方,苏联并没有进行大动作去在新疆建立自己的代理人。直到解放战争打响之后,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建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斯大林对于边境的讹诈也从新开始。在抗日战争时期,斯大林提出出兵的条件要挟蒋经国。当时不论国民政府答应与否,外蒙古都被苏联实际控制,而美国人的二战提议也正中斯大林的下怀。其实早在1937年,苏联专家求指导苏联红军在外蒙古开始肃反运动,波及整个社会阶层和官员,连普通人也包含在内。



反对独立的外蒙古人被屠杀殆尽。1941年,又与日本签订《苏日中立条约》。 苏联保证尊重满蒙的领土完整不可侵犯,日本保证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不可侵犯,实际上这一条约是苏联和日本。瓜分中国北部领土的邪恶条约,但却被一些人认为是苏联的权宜之计。苏联逼不得已。之后就是我们都知道的蒋经国与苏联的艰苦谈判。历史总是令人惋惜,这是条约签订的第二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假如当时的蒋经国能够再忍受一天,捕捉到时局的变化。



分裂外蒙古的条约不曾签订。外蒙古究竟是否会独立,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这一问题依旧可能发生转变。但历史不容假设,当时外蒙古已经被苏联所控制,进行了独立选举。之后的新中国,为了获得斯大林的承认,不得不签订同盟互助条约,承认蒙古独立。其实斯大林与蒋经国的谈判中,并不仅仅包含蒙古。在谈判的同时,斯大林还派遣部队进一步占领黑龙江的相关流域使得中国的领土大量丧失。斯大林以快速机动的部队是领土占领成为既成事实,并要求中国一体承认。


世界史图鉴


虽然俄罗斯在沙俄时代就想要把外蒙古纳入版图,但是却始终都没有得逞,这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国家政权出现了多次的剧烈变动,使得俄罗斯没有绝对的实力吞并外蒙古。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外部环境不断出现了变化,让吞并外蒙古无法成为俄罗斯的主要战略目标,最后时间一拖再拖,一直拖到俄罗斯彻底失去吞并外蒙古的机会。

所以俄罗斯没有吞并外蒙古,完全就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历史上的巧合,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俄罗斯(沙俄、苏联)都做出了相应的应对,使得蒙古最终处于独立状态,没有被俄罗斯人吞并。

在沙皇时代,吞并外蒙古是沙俄的战略重要的战略方向,只不过在当时的清政府和蒙古人的拼死抵抗下,没有得逞。

从17世纪开始,沙皇俄国为了获得更多的温暖的土地,便开始在亚、欧两个大洲上,发动了长大数百年的领土扩张。他们向南一路打到了温暖的克里米亚半岛,而像东则一路打到了中国的新疆和远东地区,通过战争以及强迫签订的条约,从当时的清政府手中夺走了超过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不过有一点可以说明的是,沙俄当时虽然从清政府手中抢走了新疆和远东的土地,但是对于外蒙古,沙俄却基本上没有抢夺多少土地。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当时的外蒙古地形结构主要是以高寒草原为主,整个地域气候寒冷、物产匮乏,是一个典型的穷山恶水之地。

而且生活在这里的人基本上都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沙俄人就算打下了这里,也很难长期占据这里,更难的是捞不到什么油水,既然没有什么好处,那就不如不打。

2、在蒙古高原上生活的蒙古族,是当时清王朝最重要的一支外族势力,对清王朝忠心耿耿。当年满人之所以能够南下击败明军定鼎中原,蒙古铁骑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满人在建立清朝之后,对蒙古贵族极尽拉拢之事,不仅把大量的公主、格格嫁给蒙古的王宫贵族,而且也同样将蒙古王公的女儿娶进皇宫,做皇后或者嫔妃。所以有清一朝,满蒙贵族通婚不断,这就大大增强了蒙古人对清王朝政权的忠心。

所以在沙皇俄国入侵外蒙古时,外蒙贵族始终不愿意听从沙俄的诱惑脱离清王朝,再加上蒙古人从小就练习骑射,且民风彪悍实力强劲,沙俄人如果想要吞并外蒙,势必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就使得沙俄迟迟不能吞并外蒙古。

而等到清朝灭亡的时候,时间又进入了20世纪,这个时候欧洲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沙俄的主要精力又被吸引到了欧洲战场,自然对于东方的关注力度出现了不小的下降,而还没有等到一战结束,沙俄国内又爆发了十月革命,沙俄亡了,于是外蒙又一次开始转危为安。

苏联时代的外蒙古,被苏联人定义成为中苏两国的战略缓冲地,所以只是对其加以渗透,但是最终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将其纳入版图。

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在沙俄国内诞生了一个新的政权,那就是苏联,这个国家采取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来管理国家,使得他从诞生的那一天其,就遭到了整个西方国家的敌视和围堵。

在苏联刚刚建国的时候,为了能够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是相当低调的,而且与当时的中华国民政府,保持着非常好的关系,向当时的中国敞开怀抱,吸收大量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去苏联学习和深造。

所以在那个时候,新生的苏联主要的精力被放在收复原有的沙俄国土之上,除此以外的精力也主要是以发展内政为主,并没有太多的精力进行对外扩张。

而且苏联建国没有多久,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那个时候苏联所有的精力都被放在与德国作战上面,再也没有一丝一毫的精力被拿来考虑如何吞并外蒙古。

等到二战结束,苏联主要的战略部署方向仍然没有改变,因为他的敌人从二战时期的德国人,变成了以美国为首的整个欧洲,而这场对抗随即被升级为耗时长达数十年的美苏争霸。

在这个时候,苏联开始全心全意的投入到与美国的对抗中去了,虽然这个时候的外蒙古由于受到强大的苏联的影响,整个国家开始倒向苏联,但是当时的苏联由于考虑到中国的强大影响力和战争潜力,他没有把握在吞并外蒙古的时候,不让中国倒向西方。、

因此在这个阶段,苏联最终还是决定不吞并外蒙古,只是把它单纯的作为中苏中间的战略缓带,来加以部署,所以尽管外蒙古在苏联时代曾多次谋求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但是苏联始终都没有答应外蒙古的要求。

苏联解体后新生的俄罗斯实力大衰,已经没有实力再去吞并外蒙古。

1991年苏联开始解体,整个国家被分裂成为了15个独立国家,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绝大部领土,和中国一起将外蒙古包围起来。但是此时的俄罗斯已经实力大衰,根本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将外蒙古纳入自己的版图。

而且从2000年普京上台之后,为了抵御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和平演变,开始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变现强硬,这个时候的俄罗斯已经不能再承受东西方的同时围堵。所以俄罗斯在对西方强硬的同时,开始寻求缓和与中国的紧张关系。

因此从2000年以后,中俄关系逐渐缓和,并且在两国领导人的努力下,建立起了相对稳固友好的合作伙伴关系,在这个时候,俄罗斯就更加不可能再考虑吞并外蒙古的事情,因为俄罗斯承受不起失去中国的代价。


落下m


俄罗斯为什么不吞并蒙古?是蒙古国缺乏价值?显然不是,且不说蒙古高原矿产丰厚,就其地理位置来讲,犹如一柄利刃,插入中国心脏,自然压制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那么为什么没有吞并蒙古呢?个人认为有5个主要原因:

1.地缘间隔甚远,俄核心区域在东欧平原,跟蒙古高原相隔万里,大大限制了对蒙古高原的影响和控制力。

2.中亚五国脱苏,从正面证明了俄罗斯吞并蒙古的不可行性。

3.俄罗斯疆域够大,目前还有大片面积没有开发,至少短时间看来蒙古高原对俄罗斯吸引力不大

4.目前俄罗斯对蒙古国的影响和控制力还是不错,何必舍近求远,扶持一个倾向俄罗斯的政权更符合俄罗斯的利益

5.对中国的顾及,目前俄罗斯最大的敌人是美国,吞并蒙古是必会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击,毕竟法理上蒙古属于中国,得不偿失。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有不同观点的朋友可以一起讨论。





万里行者始于足


我们知道,俄罗斯在沙俄时期,曾侵占了中国150多万的领土,那么,蒙古国156万平方公里的一块土地,当时只有100多万人,中国也是军阀混战,这么一大块肥肉,为什么沙俄还有后来的苏俄不去吞并它呢?这里面既有历史的巧合,也有弱肉强食的国家侵略历史。

沙俄时期,俄国在日俄战争中吃了大亏,将满洲国送给了日本,但是在外蒙古方面沙俄不断渗透,策反王公贵族独立。这时候的沙俄重点已经在欧洲方面了,沙俄整点防范的宿敌德奥等国家已经是力有未逮了,这时候公然吞并外蒙古,精力有限,也会引起英国等国家的反对,同时外蒙古与日本控制的满洲国临近,还要分兵防御日本,得不偿失。所以此时的沙俄采取的是策反独立的政策,外蒙古独立之后,与满洲国、中国形成一个大面积的缓冲区,同时沙俄完全可以控制外蒙古的内政,比自己直接吞并要强得多。

苏维埃时期,当时的社会环境已经不允许大规模的入侵别国了,苏联政府代表的是先进的共产主义,如果还和沙俄一样搞侵略会遭到国内国际社会的谴责。同时苏联还要顾及中国的感受。

除了历史的原因,还有其他一些方面的原因,

1.外蒙古远离俄罗斯的经济中心,即使勉强吞并了,控制力也会很低,难免会像后来的中亚五国那样独立出去。

2.俄罗斯与强大的中国之间需要蒙古国这个缓冲,要知道,如果俄罗斯吞并了外蒙古,中俄之间的边境线会达到上万公里,是个巨大的挑战。

3.那时候外蒙古国内普遍是亲俄派,政治上完全是俄罗斯控制,就连文字都弃用蒙古文改用斯拉夫字母,可以看出整个国家对俄罗斯的依赖,这样的国家显然比直接吞并要好得多。

4.俄罗斯的领土面积太大了,人口只有1亿多,导致许多的领土都没有好好开发,外蒙古这么一大块土地对它的吸引力并不算太大。

以上都是个人的观点,有不同意见欢迎来讨论。


染火枫林12137


俄罗斯自从崛起之后一直持续蚕食蒙古,但最终还是碍于地理原因和国际舆论,放弃了吞并了外蒙古

在历史上,俄罗斯和蒙古的关系可谓是纠缠不断。俄罗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国曾经是基辅罗斯的一个城邦,其发展相较于乌克兰地区是比较缓慢的。

但是在13世纪中叶,突然崛起的蒙古人通过两次西征灭掉了基辅罗斯,而莫斯科公国因为地理位置片偏僻,最后幸运地保持了自治。

到16世纪,莫斯科公国逐渐摆脱了蒙古人的控制,随后改名为“俄罗斯帝国”,开始了四面阔张。

在之后的一个世纪中,俄罗斯向东接连灭掉了由蒙古人建立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白帐汗国、西伯利亚汗国。至17世纪初,俄罗斯人已经攫取了整个西伯利亚,并且开始想南部扩张。

俄罗斯从西伯利亚向南扩张主要有两大阻碍,一个是西伯利亚正南方的蒙古本部,一个是西伯利亚西南方的清朝。在经历了2次雅克萨之战后,俄罗斯暂时放弃了对黑龙江流域的野心。

(清朝初期全国局势图)

康熙朝时,面对准噶尔蒙古的入侵,喀尔喀蒙古曾经考虑过臣服于俄罗斯,最后在活佛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力挺之下,漠北蒙古选择向大清皇帝称臣,外蒙古正式并入清朝版图。

此后到雍正时期,清廷相继与沙俄签订了《布连斯奇界约》和《恰克图条约》,两国就此划清了中俄在东蒙古地区的边界,这两个条约有效的遏制了俄罗斯对蒙古的蚕食。

乾隆朝时,乾隆皇帝抓住准噶尔蒙古内乱的时机,出兵消灭了准噶尔部,并获得了准噶尔部的大部分土地,不过准噶尔西北的部分领土则被俄罗斯占据,至此蒙古人在东亚的政权全部灭亡。

在之后中俄边境维持了一个世纪和平,不过随着清帝国的衰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中俄之间和平的边境局面被彻底打破。

从1858年到1881年,沙俄接连强迫清廷签订《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堪分西北界约》、《乌里雅苏台界约》、《科布多界约》、《伊利条约》,总共割占中国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外蒙古地区也有大约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割占。(沙俄割占中国领土)

众所周知,俄罗斯的国徽是个双头鹰的标志,象征着俄国向东和向西的扩张欲望,而俄罗斯如果想前往东部领土,就必须经过寒冷的西伯利亚。

为了加强圣彼得堡和远东地区的联系,俄罗斯人修建了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为了避开冻土带,西伯利亚大铁路尽量的往南边修,紧贴着俄罗斯和外蒙古的边境,因此俄罗斯非常担心从蒙古方向而来的进攻。因为一旦有外界力量以蒙古为基地,出兵切断西伯利亚大铁路,那么俄罗斯就有可能被斩为两节。(西伯利亚大铁路)

在二战结束时,英美为了换取了苏联对日宣战,同意了苏联提出的外蒙古独立要求。当初宋子文跑到苏联向斯大林理论道:“我们进行抗日战争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领土,如今仗打赢了,但却丢了领土,我们没法跟人民交代”。

面对宋子文的据理力争,斯大林则还是以“外蒙古事关西伯利亚大铁路安全”为由,始终坚持要外蒙古独立。

但既然外蒙古对苏联如此重要,那么苏联为啥不直接吞并外蒙古呢?

首先,国际舆论不允许

虽然外蒙古早在1921年就实际独立了,但是在当时的世界地图上,外蒙古还是待在中国版图中的。而在二战后,中国更是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苏联如果强行兼并外蒙古,必然不好向舆论交代,也将进一步恶化中俄关系。

于是苏联便打着“公投”的名义,指使外蒙古独立,在苏联南部建立一个卫星国,进而保障西伯利亚南部的安全。

其次,吞并蒙古对苏联来说得不偿失

如果吞并蒙古,苏联的领土将会深入东亚大陆,增加国防和财政负担,而蒙古这块地方对苏联来说实在没什么用处,苏联也不缺土地。并且外蒙只有北面与苏联接壤,从地图上看上去更像是苏联的一块累赘,因此苏联对于外蒙古的兴趣并不大。

(如果俄罗斯兼并外蒙,其南部边境将会过于延伸)

但即便如此,苏联还是在二战后期吞并了外蒙古西北的唐努乌梁海地区,此地曾被誉为“中华之脊”,而现在则是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


千佛山车神



俄罗斯之所以没有吞并蒙古,主要是道义上过意不去,因为蒙古国还是一个亚洲内陆第二大国,曾是中国领土,它早在清朝把中国外东北和外西北盘剥了,现在还想盘剥外蒙古自然是得到亚洲这些国家抵制的。首先它如果吞并蒙古国,我们中国边境就要受压力,在北部漫长的国界线上,本来我们曾受俄罗斯欺负不少,现在它们成了我们大北边邻居,势必会给我们构成严重威胁,说不定下一步就要把疆域推到我们的长城甚至内地都要受影响。


现在俄罗斯对我们很友善,可是在过去情况不一样了,俄罗斯在过去一直和中国死磕,它是区别于西方其他列强的,主要是以掠取他国土地为目的。这缘于俄罗斯本身因素,一定程度继承了蒙古扩张基因早在它独立之初,从莫斯科公国走起时,他们的基因被激活醒,先后战胜了蒙古金帐汗国各个汗国,尽而周围各国都被吞噬,尤其是向东部西伯利亚扩张更是迅猛。多亏我们大清帝国正处于上升期,不然他们的野心就得逞了,伟大的康熙帝在黑龙江雅克萨打败了沙俄阻遏于外兴安岭,沙俄在外蒙又受大清和准噶尔汗国的牵制,南下很困难。不得己与大清签订了所谓《布连斯奇条约》确定俄中边境,实质上,沙俄早已背着清朝占领了外蒙北部不少领土。


沙俄沙皇彼得大帝是个伟大帝王又是个野心家,在他当政时期,他渐渐将俄罗斯帝国从封建时期拉到资本主义时代,军事上借鉴西方,一定程度使沙俄威胁周围各国可能性更大。他的妻子叶卡捷琳娜监国时更是不遗余力,扬言要将俄罗斯东部边境推到中国长城一线,因为西方已无后顾之忧,她抓分了波兰。在土尔扈特东归之时还派哥萨克骑兵要挟哈萨克阻止他们东归。可惜中国大清虽然处于封建自闭社会,可国土实力和沙俄是有一拼,在当时处在康乾盛世,所以沙俄拿大清是没有办法的。它侵占外蒙古更是不可能,可直到近代,大清衰落了,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来索取,其中有包括沙俄,沙俄最特别狮子口大开,直接要土地,由原本的借用,变成了实际占领,至此通往日本海的漫长边境线被丢失。


直到近代清朝末年,沙俄又偷偷溜进了外蒙古,与当地外蒙古王公结成关系,允许长期入驻,甚至包括军队进入境内,这对于当时沙俄而言吞掉蒙古不在话下。可他没有这样做,原因是外蒙名义上是中国领土,大的不来小的来,沙俄一不做二不休,试图让中国承认外蒙古现实,趁中国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怂恿外蒙王公将势力推到内蒙古,可阴谋破败。沙俄实质上已经占领了外蒙,它将西北的唐努乌梁海给占了,说明他不安好心,为利益而来。沙俄得意不久,国内出事了发生了革命,苏联乘势兴起,他们在东面进入外蒙古境内与白俄打仗。这里的地盘又变成了苏联的,苏联和沙俄一个本性,一直守着外蒙不走,直到二战后,中国迫于压力不得不承认其现状。

苏联为什么当初没有吞并蒙古而作为其大后方,我想这一点一定程度向上面所述有历史原因,蒙古好歹是一个国家,他曾出现成吉思汗这样的伟人,建立横跨欧亚的世界帝国,俄罗斯也曾受其统治,他为了在历史问题占优势所以不让任何国家得逞,他自己也不敢触这个底线,去占领外蒙。其二是外蒙古的本身贫瘠,气候,地理相对而言偏北,人口也少,经济不太发达,走的是游牧业,资源匮乏,难开发性大,没有必要占领,如果占领还得要扶持,这对于俄罗斯是吃不消的。其三就是地理因素,在俄罗斯与外蒙古边境之间有漫长的萨彦岭和一些横亘东北的山脉,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地区,所以地形决定国界不假。其四俄罗斯占领蒙古它还得要看中美眼色行事,因为这个地区是大国的角逐地,俄罗斯一旦进入,最大压力的是中国,上面历史原因提到过。其五,就是本国经济实力根本就达不到,有心而力不足,俄罗斯经济滞后,哪有心思去想亚洲这些事,只要把自己搞好就可以了。所以这五点也足以说明他为什么不可能。


龙文说史


以俄罗斯当下顾头不顾腚的窘境,哪里还有空吞并外蒙古,毕竟外蒙古做为中俄或者说前面的中苏战略缓冲地,并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在两个世界上的强国之间画出了一块真空地带,虽然对于外蒙古的掌控力略有不同,但千秋却差不多。(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如果哪一方过分的发展势力,甚至说要把外蒙古吞并下去,其实最终很可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双方发生龃龉,如若没有一定的回旋余地,那不是要直接动手了吗,两个大国直接大打出手,那不是打架,那是拼命!

因此说俄罗斯吞并外蒙古是不恰当的,因为他没有吞并的动因和时代背景,也就是没有成熟的时代背景供其运用,倒是前苏联时代,出现过那么一丝吞并的曙光,但不是蒙古,蒙古其实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集合概念。


那就是有内蒙古、外蒙古之别,如果说俄罗斯还是前苏联对内蒙古还有觊觎之心的话,那是真的要爆发世界大战的,因为现在不是晚清政府,连自己最宝贵的领土都保不住,要给那些奉行弱肉强食的人,以获得喘息的机会!

前苏联耍尽魑魅魍魉的手段,最后分裂出去的也不过是外蒙古,这是1921年的事情,到了1924年,前苏联已经实质上控制了外蒙古,包括军事驻军,掌握了外蒙古的军事和外交。

当时前苏联也有考虑吞并外蒙古,但正是由于开题说到的原因,中苏之间需要一个缓冲地带,即使当时前苏联占据绝对优势,但前苏联自身都觉得中苏之间需要一个缓冲地带,因此,外蒙古也就被保留了下来!


历史三日谈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简单说来,俄罗斯之所以不吞并蒙古,和俄罗斯的历史以及今天面临的内外环境有直接关系。

对于俄罗斯而言,留着蒙古比吞并蒙古更有现实意义。

我们都知道,俄国是世界上扩张欲望最强烈的国家,噬土成性的风格使得几乎所有的邻国都深受其害。无论是沙皇俄国,苏联还是今天的俄罗斯,虽然国力每况愈下,他们对土地的欲望却一直有增无减。

不过对于实力不强且唾手可得的蒙古,俄罗斯却罕见地保持了克制,实在是匪夷所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静夜史认为有以下原因。

1、俄罗斯已经今非昔比

俄罗斯和苏联相比,虽然领土都非常大,但是国力已经今非昔比。特别是苏联解体后,叶利钦作为俄罗斯首任总统,对俄罗斯实施了长达十年的休克疗法,并进行了全盘的西化改革,以期融入西方社会,但是最后遭遇了惨痛的失败。

等到俄罗斯反应过来,实际上已经落入了西方国家的陷阱,因此俄罗斯只能成为二流强国,靠着出卖资源的方式来发展国家经济,再也不复当年苏联的超级大国荣光。

今天的俄罗斯虽然已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向曾经的小伙伴蒙古,但是因为俄罗斯长期不景气的经济情况,使得俄罗斯并没有过多的精力对蒙古进行更有力的影响,这使得蒙古的发展一直不受俄罗斯的掌控。

由于俄罗斯进行了长达十年的休克疗法,这使得俄罗斯不仅国力出现巨大衰退,而且因此错过了很多国际形势的变化。

在苏联解体,对蒙古的掌控力出现空窗期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趁机向蒙古进行全方位的渗透,美国更是和蒙古建立了第三邻国的战略盟友关系,军援、演习、携手上战场,美蒙关系异常亲密。

不仅美国,为了在远东地区更好的牵制俄罗斯,也为夺取北方四岛创造有利条件,日本也对蒙古进行大规模的渗透,通过经济援助的形式,日本逐渐扩大了在蒙古的影响力。

等到普京执政,俄罗斯的国力出现一定增长,想要重回蒙古,恢复对蒙古的掌控力时,发现蒙古变了,已经不是之前的狗子了。

因此,俄罗斯已经不具备吞并蒙古的实力。

2、国际形势已经不允许

长期以来,无论是沙俄,苏联还是俄罗斯,国家的重心始终在西部地区,这里也是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对峙的主要战场,这意味着身在东部的蒙古势必要受到俄罗斯国家战略的冷落。所以蒙古在俄罗斯的国家战略中始终不是重点方向,而是作为俄罗斯和邻国的重要缓冲而存在。

关于这一点考虑,斯大林在1945年对蒋经国说的话中可以窥见一二:“老实告诉你,我之所以要蒙古,完全是站在军事的战略观点而要这块地方的。倘使有一个军事力量从蒙古向苏联进攻,西伯利亚铁路一旦被切断,苏联就完了。”

应该说斯大林对于蒙古的战略缓冲地位是相当看重的,而且对于未来可能产生的威胁也进行过细致的考虑。所以蒙古存在的最大意义并不是为俄罗斯带来更多土地,而是以此为缓冲,为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提供安全屏障,确保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安全。

既然蒙古的缓冲作用对俄罗斯如此重要,那么如果俄罗斯吞并蒙古,这首先就违背了俄罗斯想要将蒙古作为战略缓冲的考虑。

再者,蒙古对于俄罗斯是战略缓冲,对于南方大国而言同样是重要的战略缓冲,若俄罗斯动起吞并蒙古的歪心思,那么它首先将受到南方大国的有力牵制而无法成功。

另外,蒙古之所以能够引起美国和日本等国的密切注意,其原因就在于蒙古的存在,能够有力地牵制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使得俄罗斯无法集中全力在西部同西方国家进行抗衡。

对于美国和日本而言,蒙古同样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跳板。如果占据蒙古,北可以威胁俄罗斯,南可以威胁南方大国,是一个一箭双雕的战略。因此若俄罗斯想要吞并蒙古,美国和日本也将成为俄罗斯的敌人!

因此,俄罗斯已经不具备吞并蒙古的国际环境。

<strong>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静夜史


俄罗斯或苏联没有能吞并蒙古,原因是由于一口气吞不下,所以只能徐徐图之。

蒙古属于清朝,蒙古王公臣服于“圣主”(boγda eǰen),这是铁一般的原则。

在清朝强盛的时候,俄国对蒙古是毫无办法的,他们连取道蒙古前往北京通商的主张,都是在19世纪中后期才逐渐实现的,遑论吞并蒙古。

基于国家继承原则,后来的民国政府继承了清朝的领土,也就拥有对蒙古地区无可争辩的主权。

无论苏联如何强势,都不能轻易改变这个事实。

因此,苏联采取的策略是鼓动外蒙古独立,同时强迫民国政府认可其现状,最终将蒙古缓慢演变加盟共和国。

但是,这个主张首先受到国际舆论的抨击,故而1945年签署《雅尔塔协定》时,虽然盟国要仰赖苏联在远东的军事力量,但仍旧在形式上要求外蒙古的政局保持现状;其次,外蒙古的领导人乔巴山的作用,使得蒙古没有成为加盟共和国。

总而言之,影响历史的因素是多重的吧。


HuiNanHistory


所有人都知道,俄罗斯嗜“土”如命。从沙俄时代的东欧小国到二战结束后的几百年时间里,一举为世界领土面积第一的超级大国。

而在到处掠夺土地的过程中,俄罗斯唯独放弃了蒙古。究其原因无非几点:

地缘距离过于遥远

首先就是地缘的距离,虽然蒙俄两国看似依山伴水,但蒙古与俄罗斯本部“东欧”却是相隔万里,这严重阻碍俄罗斯对蒙古投射影响力。

地缘结构制约

俄罗斯版图呈长方形东西向。本来,在这样的结构下如果规格紧密,本部核心在领土中央,那影响力可以较简单的辐射全国角落。

但俄罗斯的本部“东欧平原”,偏偏在长方形版图的最西端,这就制约着对蒙古的影响力。而蒙古所在的蒙古高原东、西、南三面都被环绕,只有北面跟西伯利亚相邻。如果吞并蒙古就意味着,蒙古成了俄罗斯孤悬在版图外的一个半岛。

国内经济压力

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的成立也间接的证明了吞并俄罗斯不可行。如果吞并蒙古,苏联勉强只能维持和控制状态,这需要在俄罗斯拥有强大的实力和承受高额的边疆补贴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而苏联解体后,继承的政治遗产让俄罗斯大伤元气,以无力再背这个沉重的包袱,俄罗斯只能放弃这个念头。

国际政治因素

我国方面的战略立场,也让俄罗斯对吞并蒙古的念头有所保留。一旦吞并蒙古,那中苏地缘矛盾就彻底激化。

在怎么说,苏联的对手是美国,蒙古虽然没被吞并,但已经是家里的一盘菜。把蒙古变成附庸,中苏还有缓和余地,如果变成自己的土地,那么中苏两个将是你死我活。苏联没必要为了自己家里的菜,跟中国闹僵。

现在再回头看苏联当时的决定还是非常明智的,如果当时他们将蒙古并入苏联,那中国只能跟美国合作,一起击败苏联,那时候世界的格局将再一次被改变。

综合以上所说,无论是内部经济,地缘限制,还是国际政治、战略原因。在俄罗斯有实力吸收、消化蒙古之前,他们都不会强吞蒙古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