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早在2017年任天堂主機Nintendo Switch的首發年份,網絡上就有了騰訊要代理國行Switch的傳聞。

有相關自媒體人的爆料和暗示,也有虎嗅網所言的200萬保底銷量協議,不過這些傳聞都在官方闢謠後,很快就失去了討論熱度。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2017年的微博,“真香”

今天,伴隨著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4月18日發佈的《2019年第一季度廣東省遊戲遊藝設備內容審核通過機型機種目錄》(以下簡稱《目錄》)公示文件,關於國行Switch 的討論熱度再一次到達了頂峰。

《目錄》的最後一項顯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名下產品Nintendo Switch遊戲機《新 超級馬力歐兄弟U 豪華版(體驗版)》通過了審核。加之主機遊戲以及手持類電子遊戲機的分類及備註,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騰訊獲批的遊戲就是大眾瞭解到的Nintendo Switch上的任天堂第一方遊戲,而不會是PC或是手遊的移植版本。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在此之前,儘管傳聞頗多,但任天堂對於NS入華一事一直在公眾面前打著太極拳,無論是採訪還是財報日,君島達己和古川俊太郎兩位社長都肯定了中國大陸市場,同時表示一切還得觀望。

NS也從未以任何官宣或是文件公示的形式表明是否已經有了切實進入大陸市場的可能,那麼據此次《目錄》所披露,我們完全可以理解為騰訊確實代理了NS在大陸市場的相關業務,但這份代理究竟代到了何種程度,又有何不同,我們先需要了解目前遊戲機業務的代理類型。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老任並非親自下場

2013年9月23日,微軟與百視通出資7900萬美元組建合資公司百家合併成為了上海自貿區第一家拿到官方許可的公司(自貿試驗區“001”號備案證),雙方就生產、銷售遊戲機等終端設備以及相關的遊戲、娛樂軟件等達成合作協議。次年,國行Xbox One正式上市。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2014年5月25日,東方明珠發佈公告,其全資子公司上海東方明珠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與索尼集團在華全資子公司索尼(中國)有限公司簽訂合資合同,在上海自貿區設立兩家公司,分別負責生產PlayStation硬件產品和軟件產品及服務。

其中一家公司就是我們現在熟知的索尼互動娛樂(上海)有限公司。次年,國行PS4及PSV正式發售。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微軟、索尼兩家在遊戲機禁令解除後都第一時間以合資的方式從上海自貿區進入大陸市場,都派遣了自家員工擔任公司總裁,在決策上有著充足的底氣和管理權。這顯然與騰訊代理NS是不同的,至少目前為止我們還看不到騰訊與任天堂或是神遊(任天堂在華唯一企業)設立合資公司的跡象。

沒有“世界的主宰”任天堂明晃晃地坐鎮,玩家自然或多或少會有些許擔心——在騰訊任天堂簽訂的合作條款中,“用心創造快樂”的騰訊負責的業務範圍有多大,自主權又有多少。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1994年,任天堂與香港玩具代理商萬信合作,後者代理發售老任旗下的遊戲機及遊戲,這與後來合資的神遊有所不同,是單純的代理,只負責產品營銷、鋪貨、發售及售後等具體線下內容。

萬信是任天堂第一次入華的試水合作廠商,後來因為萬信的不作為,任天堂認為萬信不能滿足自身需求而轉頭設立神遊。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可以看出,萬信與騰訊有著一定的相似之處,那麼此次老任和騰訊合作又是出於何種目的呢?

情投意合的門當戶對之作

其實要來討論兩家強強聯合的原因,這是比較馬後炮的一件事,因為在事後看起來這就是理所應當的事情。放眼國內目前遊戲大廠也只有鵝豬兩廠,從資金和遊戲引進代理的經驗來看,騰訊無疑是單純只有遊戲業務的任天堂的最佳人選(況且還有老相好阿育在旁邊吹枕邊風)。

同時正如《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中所分析道“任天堂高層決策變成合議制後很多決策都變慢了。”且任天堂曾經在國內摸爬滾打時的決策,不管是顏維群的美式思維,還是後來任天堂的日式思維,都顯得過於自大或者說按照其他地區的反饋來把中國市場想當然了,在這種情況下,騰訊的商業考量和建議絕對是曾經在國內處處碰壁的任天堂所需要學習的,當然再次強調目前來說這隻停留在國行。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曾經的國內任天堂市場

反過來,騰訊究竟為了什麼才來涉水主機業務?這是一個比較敏感的話題,涉及到騰訊的黑歷史和在國內用戶的既有印象,有人認為騰訊就是充滿陰謀的,彷彿這就是一切陰謀論的指向。

騰訊近年來推廣WeGame,旗下next 工作室開始自主研發單機遊戲,這能賺很多錢嗎?肯定是不能的,甚至與老任的主機業務合作不如直接代理“火紋英雄”那幾款手游來的賺錢,為何騰訊要在受國家政策影響,前景不明的情況下急著當一個“國行勇士”?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這可賺錢多了

當然,這是騰訊,自古以來就有著我等凡人沒有的商業嗅覺。反正它肯定不是想要肩負起國內老大哥廠商的責任,為國內遊戲環境和遊戲行業出一份力。

或許這是在鋪路,可能在未來幾年國產單機主機遊戲火起來後,騰訊就可以又佔領一個市場;也可能是它需要任天堂這麼一個百年老字號幫助其洗白以及在國際主機單機市場打響名號。這麼想來好像還是騰訊賺了,但我現在也沒虧就是了。

國行的期待

這樣來看,老任與騰訊的合作絕不會單純侷限於萬信時代的純代理,除了生產銷售,本地化是可以讓騰訊大展拳腳的一個環節。這裡的本地化指的是遊戲引進的完整環節,包含許多符合中國國情和民情的運營活動,而不僅是單純的遊戲內文本翻譯。

首先針對國行NS,國內服務器是必須要有的,藉助騰訊雲和自身的服務器構建水平,遊戲的聯網可靠性比起現在肯定會大幅增加,遊戲的實際體驗也會得到改善,這對玩家而言是至關重要的。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現在神遊在中國擔任的角色等同於官方漢化組,目前任天堂重要的第一方遊戲皆由神遊漢化,而另外一些實在做不過來的遊戲漢化則外包給了漢化組。而WeGame團隊目前也負責了《莎木3》的本地化工作,從此前公開的預告視頻來看,漢化質量非常優秀。那麼騰訊如果能幫助漢化部分遊戲如《Splatoon2》,或者至少讓只有繁中的遊戲推出簡中,相信這都是大家喜聞樂見的。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莎木3》

而在遊戲引進後,騰訊對於噴射2、馬車8、大亂鬥等遊戲也能從電競項目開始著手推廣,不過大力發展電競其實與任天堂的經營理念存在衝突。

不過藉助騰訊的實力和關係,打通各個渠道,大肆宣發,讓國內龐大的潛在用戶瞭解Switch,入坑Switch還是不難的,起碼我們也能在商場裡看到國行NS舉辦的線下活動了。甚至還能到任天堂的直營店裡面和大家一起看中文字幕的直面會,這可是多少國內任飯的終極願望之一啊。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而對於鎖區和國服問題,倒並不是很擔心。參考目前的國行PS4、Xb1都有著大陸獨特的運營方針,明面上說著只有國服,但總有辦法讓玩家解鎖其他地區。且任天堂經歷過神遊3DS XL鎖區的暴死,騰訊也不會那麼傻完全鎖區斷絕自己財路。

至於搞壟斷切斷水貨市場,基本也是同理,並且我不認為騰訊那麼神通廣大。更不用說一旦國行自身內容不過關,再完全壟斷,老任也不會同意。

相反,我們可以想一下國行NS會新增什麼獨特的功能。在與騰訊合作後,微信朋友圈那麼重要的社交平臺可能會被整合至內置的分享功能中,同時騰訊社交服務也有可能和任天堂賬號綁定,當然這還要考量任天堂是否會針對國行推出專屬的任天堂國行賬號。至於微信支付,相信一旦推出國服商店,這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最重要的最後說:遊戲

2018年,因為上層建築的體制改革,遊戲行業的版號審批遭到了一段時間的停滯,也被稱為國內遊戲行業的寒冬,儘管現在已經恢復版號審批,但去年就公佈的國行PS4《漫威蜘蛛俠》依然不見蹤影,由此看來審批機制才是國行機器的最大難關。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限定機器裡沒有遊戲

有人說任天堂的遊戲送審基本不怕,確實任天堂的全年齡向遊戲居多,但NS上也有不少涉黃涉暴的遊戲,不過最關鍵的——遊戲審批從來不是遊戲的問題,而是大人的問題。因此騰訊是否會像另外兩家一樣淪為只賣機器的代理尚不得而知。

而另一方面,騰訊此前已經將自家的《王者榮耀》海外版《Arena of Valor》移植到了NS上,作為主機上的MOBA遊戲來說表現優秀,那麼騰訊是否還會將《PUBG Mobile》等更多自家遊戲移植呢?我認為這並非不可能,但遊戲一定得精挑細選,結合這兩年WeGame和騰訊在國際市場露面的情況,相必鵝廠不會砸自家招牌。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目前我也想先從已經過審了的新馬U來談一談我的看法。回顧以前神遊GBA的首發《超級馬力歐2》和神遊3DS XL首發的《超級馬力歐3D樂園》,馬力歐一直都是任天堂拿來開疆擴土的先鋒。

如果我們按著任天堂的視角來看,這幾波歷史決策看似都很正確。紅帽子作為地球上認知度最廣的電子遊戲人物,一出手變知有沒有,加上以前國內紅白機、小霸王玩家的群眾基礎,看上去馬力歐確實是打開市場的最好選擇。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但實際上,任天堂的這幾次嘗試都宣告了撲街,比起橫版動作遊戲,國內玩家顯然更喜歡寶可夢、異刃、火紋、牧場物語這種RPG或者種田型的遊戲(塞爾達要看2D還是3D),哦,現在還有了烏賊、馬車、大亂鬥這種競技向遊戲。

那麼已經失敗了那麼多次的任天堂和具有優秀商業策略的騰訊顯然是清楚這個現狀的。結合遊戲機送審文件來看,這款新馬U體驗版或許只是送審遊戲機時硬性要求的一款內置遊戲DEMO,畢竟有著英偉達國行NS上的新超馬作為先例,過審難度應該不大。

首發大作如果是新馬U,那麼絕對不止這一款,大概率會有《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而同樣作為國行入門極佳作品的“去皮去布”,考慮到國內現階段沒有pokemon go和精靈球的正規銷售,則應該不能做到首發。

因此在正版意識覺醒的今天,那個難倒所有國行的問題還是在於政策和部門對於遊戲的審核。

隨時隨地用心創造快樂,淺談騰訊代理NS

還有最後總結

說了那麼多,現在到底也只是一個遊戲demo過審,主機過審的時間還未知,只能知道騰訊和老任合作是沒跑了。既然雙方合作早有傳聞,加上騰訊的實力,已經可以預想到國行NS肯定不會是隨便玩票試水,因此我還是抱著期待的目光看待這件事的。

對於喜歡任天堂的玩家來說,國行在銷售、售後方面肯定能方便大家。遊戲方面沒有太大限制的話,我應該會支持一下。如果國行實在不行,那我保持原狀玩其他區服就好了,騰訊總不會專門花時間花錢財吃力不討好地去幹涉其他地區營銷策略,這沒道理,你說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