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榆林打響煤炭資源“升級戰”

陕西榆林打响煤炭资源“升级战”

素有中國“科威特”之稱的陝西榆林,一場煤炭資源“升級戰”正在打響。

本報記者獨家獲悉,陝西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近日聯合發佈《關於支持榆林市加快推動煤炭資源轉化的意見》(下稱《意見》),明確表示將加大對榆林煤炭轉化的支持,併力推煤炭礦業權清理整頓、市場引導及經濟激勵等手段。尤其是一些規劃項目,長期存在建設進度滯後、資源轉化率低、轉化產業鏈短等頑疾。下一步,將對未達預期的項目採取有針對性、可操作的措施,督促轉化;對難以落實轉化的項目,由榆林市政府提出回收資源的建議。

《意見》一出,隨即引發關注。多舉措、揮重拳,加快打破“佔而不採”“只採不轉”的怪圈,足見榆林乃至陝西地區的發展決心。但也有觀點認為,僅靠“政府的手”或仍難治本,要真正實現升級,榆林還有多項侷限待突圍。

(文丨本報記者 朱妍)

建設滯後、轉化率低、產業鏈短等難題仍未根本扭轉

作為全國第二大產煤市,榆林坐擁我國儲量最大的優質煤炭資源,煤炭及煤化工佔全市工業產值超過85%。為破除高度依賴資源、產業發展偏中低端等制約,當地進一步提出“三個轉化”的思路,即煤向電轉化、煤電向載能工業品轉化、煤油氣鹽向化工產品轉化,一批項目應運而生。

對此,《意見》指出:“十三五”規劃時間過半,一些規劃項目建設進度略顯滯後、資源轉化率低、轉化產業鏈短的問題,仍未從根本上扭轉。為加快轉化,榆林將在全面核查以協議方式出讓煤炭資源配套轉化項目建設情況的基礎上,一是有針對性採取措施,加快推動項目建設進度;二是推進項目富裕的煤炭資源繼續轉化,提高資源轉化率;三是促進轉化項目產品向下遊延伸,延長產業鏈;四是清理難以落實轉化項目的煤炭礦業權,切實消除“佔而不採”“只採不轉”現象。

針對新建工程,《意見》要求配套煤礦和轉化項目必須同步投產。若煤礦先於轉化項目建成投產,在後者投產前,由榆林市政研究制定專門辦法,將超出轉化用煤的部分用於其他未配置資源的重大項目。針對已有工程但未按期實施者,由榆林市政府督促其限期投產,逾期將按照未建成轉化項目規模佔應建規模的比例,由其他轉化項目參股配套煤礦,或由配套煤礦向其他項目提供轉化用煤。對於實在難落地的項目,則由榆林市政府收回資源。

“針對不同項目具體問題具體解決,可以說這份《意見》很詳細了。”陝西省發改委煤電處處長黨宏偉回覆記者。

除了破除頑疾,在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大連化物所所長劉中民看來,《意見》背後另藏深意。“榆林雖擁有全國最好煤炭資源,當地政府早期在此方面的作為卻不大,導致產業發展與地方協調相脫節。如一個幾十億產能的煤制烯烴工廠,實際也只能帶動百餘人就業。未來要想創造更多就業等機會,或者說獲得可持續發展,賣煤一定不是出路。站在長遠角度,加快轉化思路是對的。

既有利益驅使也存在技術瓶頸、外部制約等因素

《意見》的出臺,其實已不是當地政府首次採取行動。一位接近當地主管部門的人士向記者透露,早在2018年6月,榆林市主要領導便牽頭眾企業召開會議,強調轉化效率低、轉化鏈條短等問題。“當時也說了不少措施,例如專門拿出300億元成立煤炭轉化基金,未如期完成轉化的企業,甚至也要按比例出資。再如對轉化不足的企業,要從未實現轉化的煤炭資源中拿一部分,按成本價賣給其他轉化項目等。但說實話,半年來沒有看到特別大成效。”

以某集團在榆林的1000萬噸煤礦為例,該人士稱,原是為配套某大型煤化工項目而建,一年實際用煤只有300多萬噸,相當於轉化率僅30%。“據我所知,相比很多項目,該比例已算不錯了。”

“地方政府雖做了不少工作,但效果的確不太明顯,否則也不會接著出臺這份《意見》。”曾參與制定工作的延長大化所西安潔淨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楊東元證實。

究竟是什麼阻礙了轉化步伐?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煤化工專委會副秘書長王秀江認為,不排除部分企業以“轉化”為名搶佔煤礦資源,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實實在在的制約。

“例如,陝煤低階煤熱解、兗礦煤制油等項目,均已列入‘十三五’煤炭深加工規劃,企業不可能不發展。只是在技術、工藝、裝備等方面,目前仍待優化,或者說部分技術難題仍未突破,企業為追求‘安、穩、長、滿、優’,還需要一定時間。況且部分項目屬於首臺(套)示範,技術發展有其自身規律,從前期萬噸級試驗、到百萬噸示範,再到千萬噸佈局,是一步步成熟的過程,走得相對慢一些,我認為可以理解。”王秀江稱。

除技術瓶頸,楊東元指出,煤化工是一個高投入、高資金需求的行業,動輒幾十、上百億投資,資本運作本就是一項考驗,“收益是最好的‘自然推手’。轉了一大圈、投了很多錢搞煤化工,到頭來反不如賣煤,企業自會有所考慮。”

楊東元舉例,地理位置是一大短板。“因市場多在華南、華東等地區,產品運輸距離長、距離終端用戶遠,運輸、銷售等綜合成本問題將直接影響項目收益。以煤制烯烴為例,雖比華東本地生產成本便宜約800元/噸,但運至上海港、寧波港等,刨除350-400元/噸運費,利潤空間直接減半。這些問題若不解決,轉化仍將缺乏積極性。”

政府要加強引導為促進發展也要適當“推一把”

綜合上述因素,多位專家為榆林發展開出良方。

“從《意見》本身看,其實不僅提出整治措施,也顯示了榆林、乃至全省的決心,為下一步發展指明方向。”楊東元表示,榆林現擁有我國70%左右的煤基轉化種類及產能,按照要求,一是要突出特色,在做好初級、大宗化學品的同時延長產業鏈,增加精細化工的生產比重;二要高質量發展,既包括項目單體效益的提高,也要不斷突破水耗、能耗、碳排放等環境承載能力侷限,提升運行效率。

以煤制烯烴為例,楊東元坦言,隨著石油化工的不斷髮展,煤基路線的價格優勢越來越小,若依舊遵循傳統技術路線,煤制烯烴的競爭力或將在未來3-5年消失殆盡。“其實不止烯烴,不少現行項目都面臨類似危機。技術帶來的成本優勢消失,項目紅利也就沒了。因此,僅靠行政力量或人為干預遠遠不夠,解決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技術。

這一說法也得到劉中民的贊同。他強調,煤化工產業看似發展紅火,能拿得出手的技術路線實則有限,況且榆林當地並不掌握技術,已有項目的發展多依靠“外來”路線。“對榆林而言,現已到了告別粗放發展、迎來接續轉換的新階段。一方面要關注技術指標,通過創新向下遊延伸,發展精細化、高端化的高附加值產品;另一方面不要忽視環境指標,在技術升級的基礎上降低水耗、能耗等,可在同等消耗水平下獲得更大產值。”

同時有觀點指出,政府除了出臺管理辦法,更緊迫的是要提高服務水平,尤其加強對創新性技術的引導和扶持力度。“政策有獎有罰,一定程度上能夠推動發展。但更要尊重煤炭轉化的客觀規律,不是一味通過行政手段催促企業發展。尤其對於一些重大項目、重點技術,政府也要在適當的時候助推一把。”王秀江稱。

對此,兗礦集團陝西未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孫啟文也表示,《意見》方向正確,但部分細節有待商榷。“例如,要求新建項目的煤炭轉化率達到80%以上,這點可再商討。隨著產業鏈延伸,轉化項目不再簡單地講效率多少,本質上應看附加值有多高,政府一味追求高比例,我認為不太現實。”

End

歡迎分享給你的朋友!

出品 | 中國能源報(ID:cnenergy)

重磅!3961個電站,1.67GW,十三五第二批光伏扶貧項目通知

陕西榆林打响煤炭资源“升级战”

預留4月26日,一起破解這個最新的能源熱詞

陕西榆林打响煤炭资源“升级战”

中國核電該不該參與調峰?

陕西榆林打响煤炭资源“升级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