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流域胡杨林保护区 植被增加569.95平方公里

4月17日,随着博斯腾湖向孔雀河中下游生态输水,水头正沿着孔雀河普惠水库下游的胡杨林区蜿蜒流淌,滋润着两岸一度假死的胡杨林。而在整个塔里木河流域,由于生态补水的滋养,大面积以胡杨为主的天然植被正在恢复。记者从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流域内重点生态保护区内天然植被面积已累计增加569.95平方公里。

塔河流域胡杨林保护区 植被增加569.95平方公里

据了解,塔里木河流域共有胡杨林1500万亩,这些胡杨林占据中国胡杨林总面积的90%。

据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有效改善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的生态环境,2016年起,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启动了全流域胡杨林保护区生态补水工作,截至2018年底已累计输送53亿立方米。

输水期间,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加强河道巡查力度,对河道进行了清障,保障输水通道顺畅。同时,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执法,严厉打击非法架泵取水、开荒、堵坝、打井等违法行为。

塔河流域胡杨林保护区 植被增加569.95平方公里

据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监测显示,全流域胡杨林保护区生态补水工作实施三年来,塔里木河流域的巴楚胡杨林保护区、沙雅胡杨林保护区、轮台胡杨林保护区等重点生态保护区的天然植被面积累计增加569.95平方公里,天然植被退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地下水位明显抬升。塔里木河上游、中游、下游物种多样性指数较输水前分别增加了74.2%、314.9%、99.1%。荒漠河岸林植被群落结构变得更加完整,如今,苦豆子、早熟禾等一年生草本植物大量涌现,芦苇、狗牙根、甘草、骆驼刺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数量也大幅增加。

而连续三年向孔雀河中下游实施的生态输水工作,也彻底结束了孔雀河下游断流历史。如今,孔雀河河道已从最短时的110余公里延长至700公里以上,自然植被面积增加了195平方公里,近两年,黑鹳、苍鹭等珍稀鸟也频繁在这里出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