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二甲、三甲,都是進士,有什麼差別

從宋朝開始,中國科舉就有以“三甲”區別進士的做法。而區別的標準,便是進士們的考試成績。在科舉佔據選拔人才主流渠道的情況下,進士們通過全國選拔,本來就被認為最優質的一批人才。

三甲的區分,則是找出當中最優質的一批人才,進行重點培養。因為科舉制度的發展,越到後面,越趨向成熟。所以,我們把進士三甲之間的區別,放在清朝比較。

一甲、二甲、三甲,都是進士,有什麼差別

清朝時,三甲中的“一甲”只有三個人,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人數不固定,他們被稱為進士出身。二甲中的第一名被稱為“傳臚”。

三甲人數同樣不固定,他們被稱為同進士出身。朝廷根據這些新科進士的成績,為他們安排相應的待遇。(注:明朝時二甲、三甲第一名,都可稱為傳臚。)

一甲、二甲、三甲,都是進士,有什麼差別

按照清朝規定,新科進士中,除一甲三人和傳臚外,其餘進士在殿試後,仍需參加由朝廷派大臣親自監考批閱的朝考。

通過朝考,進士們可以獲得庶吉士身份,入翰林院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二甲會比三甲,更容易通過考核。因為考核過程會計算分數。

一甲、二甲、三甲,都是進士,有什麼差別

二甲出身的進士,他們在殿試時,便已獲得五分,只需在會試和朝考中,只需要一次獲得二等,分數便可達標。而三甲出身的官員,則需要兩次都獲得一等,難度更高。至於一甲級別的進士及傳臚,則直接入翰林院,無需再次考核。

翰林院是朝廷儲備高級人才的地方,歷來有“非翰林不入內閣”的說法。一甲出身的進士,起點較高,也最為穩定。

一甲、二甲、三甲,都是進士,有什麼差別

其餘進士,如果成為庶吉士,還需要進入翰林院繼續研習,才可獲得官職。即便同入翰林,一甲出身的進士,仍有優勢。

同在翰林,一甲出身的進士是以翰林院修纂、編修的身份,跟這些庶吉士一起深造。換句話說,他們已經早早獲得官職。而且比傳臚的級別高。修纂是從六品,編修是正七品,傳臚獲得的檢討只有從七品。

一甲、二甲、三甲,都是進士,有什麼差別

庶吉士在翰林院經過學習後,會參加考核。被評為一等的庶吉士,可以留在翰林院內,獲得官職。但這些庶吉士只能獲得檢討、編修的七品官職。

如果庶吉士被評級較差,就只能獲得知縣一級的地方官,六部主事、司務、筆帖式等屬官。庶吉士跟一甲進士比,起點較低,且仕途的過程並不穩定。

一甲、二甲、三甲,都是進士,有什麼差別

其餘沒有成為庶吉士的進士,吏部也會根據考核結果,分配不同的官職。這些二、三甲的進士,對朝廷而言,仍是人才。

畢竟就連考不上進士的舉人,都可以參加吏部考核當官,何況這些已經通過選拔的進士。進士可以得到的工作待遇,受朝廷用人情況影響很大,較不穩定。

一甲、二甲、三甲,都是進士,有什麼差別

清朝入關初期,順治年間,人才短缺,對進士極力拉攏。這段時期,可以說是清朝當官的一個黃金期。不僅獲得官職容易,很多重要官職也有空缺。

《清會典事例》記載,順治三年:“二甲一名到五十名,除部主事;五十一到三甲十名,除中、行、評、博;十一名至二十名,除知州;二十一名至五十名,除推官,餘除知縣。”

一甲、二甲、三甲,都是進士,有什麼差別

但官職數量畢竟有限,從康熙年間開始,官缺緊張。進士需要等到現有官職出現空缺,才有機會上任。以至於一些人考中進士十年後,仍沒有獲得官職。所以,跟庶吉士相比,這些進士的仕途更加不穩定,起點也更低。

在康熙中期以前,二甲、三甲仍有一個區別。二甲出身的官員擔任京官。三甲則擔任地方官。清朝中期開始,進士獲得官職前,都要通過學習考試。根據考試結果、年齡,為他們安排實際官職。

一甲、二甲、三甲,都是進士,有什麼差別

對於一甲、二甲、三甲的進士來說,不僅獲得官職的難度有很大區別,將來仕途升遷上,仍相差極大。雍正以後,清朝對官員升遷,主要注重品行、政績。一甲出身的官員,明顯可以獲得更多歷練的機會。

而且,一甲,庶吉士,吏部挑選的二、三甲進士,三者之間,都有不同的升遷途徑。相比較而言,一甲進士出身的官員確實大於庶吉士出身的官員。而庶吉士出身的官員,也大於吏部挑選的二、三甲進士。

一甲、二甲、三甲,都是進士,有什麼差別

所以,一甲出身的官員,在清朝佔有很大優勢。當然,這個並非絕對。清朝歷史上,有狀元郎退休後仍是低級官員的案例。康熙四十二年的狀元王式丹,因為考上狀元時已經58歲,身體太差,不受康熙重用。

退休時,仍是從翰林院六品官修撰。也有連科舉都不算,靠買官就獲得高官的人。只是說,從整個群體看的話,仍符合這個結果。

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腦洞外星人,一個研究地球歷史的外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