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勢所趨,中國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

隨著國內AI技術的飛速發展,5G即將廣泛使用在各個領域,中國正在崛起,逐漸成為全球新興科技的領導者之一。美國《紐約時報》網站曾發表題為《機器人革命,這次發生在中國》的文章,以中國汽車製造業為例,指出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文章中表述,十年前中國汽車製造業還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水平相當低下,但今時不同往日,目前中國企業有意提升在製造業所處的位置之際,機器人對中國的經濟抱負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勢所趨,中國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

而即將以“智能+時代,智勝未來”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機器人峰會暨智能經濟人才峰會在浙江餘姚舉行,海內外機器人專家、世界及中國500強企業負責人等1500多位代表將出席本次峰會。

大勢所趨,中國機器人時代即將來臨!

大勢所趨,中國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

機器人在北京現代滄州工廠焊接車間生產線上工作

改造萬物

機器人是最基礎的技術,要用機器人技術改造傳統行業,把較為基礎的工業1.0、工業2.0改造成工業4.0。在改造萬物的基礎上,接下來就是要智聯萬物。機器人的定義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在新的時代語境下,我們需要重新定義機器人,只有具有感知、思考決策和執行能力的機器才能叫機器人。機器人不再侷限於機械化的機器,而是應當具有智能化思維的智能機器人。通過智能傳感器等設備將各個機器彼此連接起來。最後就是賦能萬物。比如智能家居、智能音箱。目前很多企業都在做智能家居,就是利用一個網絡端口,把外部世界和傢俱連到一起。機器人行業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就是,剛開始雛形作品都叫做機器人,當它慢慢發展形成自己的體系時,就會變成一個新的行業。比如無人機、無人駕駛機車,最開始的時候都叫做機器人。隨著技術慢慢的發展,機器人滲透到了各個行業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萬物都有智能機器人的身影。

大勢所趨,中國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

無人車

機器智聯

機器智聯是通過大量運用感知器控制器人工智能等軟硬件系統,和先進技術,將人、機器等物理客體和虛擬世界連接起來,構成一個智能的網絡,讓機器變得更智慧。機器智聯不僅將改變傳統的製造業,構造工業互聯網,大大提升生產水平,更將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當人、機和所有設備之間的屏障被打破後,所有設備都在同一智慧網絡中,家電、個人助理、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客戶服務、工程等等都將通過機器智聯在一起。

大勢所趨,中國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

智慧家居

實現機器智聯的前提是實現“機器人”行業的蓬勃發展。CIE智庫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機器人市場規模為87.4億美元,寧波地處長三角,長三角目前是全國機器人產業鏈最完備的地區,寧波是全國範圍內的工業強市,以製造業著稱,越來越多的本地企業正在朝智能製造邁進。今後寧波也將持續推進機器人產業的發展。

機器智聯更離不開“智聯”,也就是各類傳感器、AI技術的發展。傳感器讓機器人有了“感覺”,而AI技術將通過智能算法讓機器有了“大腦”。目前我國機器人上下產業正在努力研發傳感器等核心零部件,在人工智能領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機器智聯將在不久的將來實現。

賦能萬物

過去的幾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高頻詞彙不斷出現,全球的科創企業和研究所都在投入大量的時間精力,一項又一項的新科技被創造出來,我們即將迎來下一個科技爆發奇點。正如宇宙大爆炸和寒武紀時期的生物大爆炸一樣,人工智能的爆炸將徹底改寫我們的生活方式。人工智能的科技發展將像宇宙大爆發一樣,賦能萬物。

大勢所趨,中國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

智慧公路

物聯公路智慧醫療智慧城市智能零售智慧金融等新概念不斷被提出,從生活到生產、從各項民生服務到各個科研領域,人工智能都在扮演一個重要的角色。人工智能有一種魔力,讓所有事物都獲得了“智慧”,各種傳統模式都被顛覆,它將像太陽能一樣無處不在,這就是賦能萬物的體現。此外,賦能萬物的範圍將更將廣泛,動物、植物等也將通過傳感器,連接到整個物聯網領域。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發展,是一種全新的技術革命,人們的生活將迎來無法想象的鉅變。

大勢所趨,中國機器人時代已經來臨

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製造品出口國,因為製造在我們國家經濟中有著舉重若輕的地位,尋找辦法降低成本,保證質量與效率,是每個中國製造業企業家思考的事情,因此中國需要機器人,而機器人的技術離不開AI、大數據等,只有多管齊下,中國才能成為真正的製造強國,進而成為正真的世界強國。

我們相信,在國家創新驅動戰略、“中國製造2025”等重大政策支持、驅動下,憑藉巨大的市場優勢和完整的人才隊伍,通過十年到二十年到努力,中國一定有望在世界機器人領域佔據重要的位置。

文獻資料參考:高工機器人、中國網、雷鋒網、極客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