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英雄的足跡

探尋英雄的足跡|徐永紅

久居陋室,又適逢週末,戶外陽光燦爛,春色一片,忽就有了興致,準備驅車出遊。適逢孩子正在看電視劇《長征》,我就決定帶著家人去渭華起義紀念館參觀,探尋英雄的足跡。

車行路上,我特意播放了喜歡的車載音樂《映山紅》,歌曲旋律悠遠,意境廣闊,情深意切,讓人回味,紅軍長征的畫面再次輝映腦際,瞬間拉遠了我的思緒。孩子激動地說:“長征之路真偉大,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壯舉。長征精神是不屈不撓精神的典範,艱苦奮鬥精神的楷模,無私奉獻精神的史詩。”受孩子情緒地感染,我說:“是啊,正是八十年前的長征締造了新中國,沒有革命先烈的艱苦奮鬥,怎會有我們舒適有尊嚴的現代生活?”聽了我的話,一家人都在感嘆著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母親是個念舊的人,想起自己年輕時的艱難歲月,她說:“現在生活好了,你們更應該謹記歷史,努力工作,用實際行動回報祖國,緬懷先烈。”

這時聊著聊著,我們都靜了下來,靜靜地聽著音樂。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若要盼得喲紅軍來,嶺上開遍喲映山紅......”車窗外陽光燦爛,悠揚深遠的旋律牽扯著我們的思緒,撩撥著我們亢奮的心。

探尋英雄的足跡|徐永紅

起義紀念館地處高塘鎮,行車30分鐘便來到了起義館所在的小丘腳下。抬首東望,一廣場赫然眼前,兩邊柳樹蒼柏夾道,柳枝依依,春芽萌動,蒼柏青翠,貼幹緊束,昂揚向上。廣場構圖為太極圖,一半是碧波泱泱清澈見底的湖水,一半是潔白如玉寬闊平坦的廣場。中有石磚成路,直指一古色雕塑,五名戰士緊緊團結在紅旗周圍,手握鋼槍,衝鋒向前。凝神矚目,一股英雄氣概從心間升騰而起,英勇無比,堅定無比,剛毅無比,什麼是大無畏精神,就是捨生忘死的精神。有時我也自問,是什麼信念讓人捨生忘死?現在終於明白是高度的道路自信、堅定的理想信念、絕對的組織信任才會使人變得純粹,變得義無反顧,變得不可戰勝,變得前仆後繼。

探尋英雄的足跡|徐永紅

致敬英雄之後抬首可見“渭華起義陳列大廳”幾個火紅的大字撲入眼簾,一面紅旗迎風招展,紅旗獵獵,昭示著這裡曾經是一片炙熱的土地,曾經是一方熱血志士馳騁的疆場,曾經是革命火種點燃的地方。左側有一把火炬燃燒正旺,烈烈燃燒的火苗飛躍跳動,在這塬上,在大西北,在華夏沃土上點亮光芒,輝耀史冊。

探尋英雄的足跡|徐永紅

廣場北邊直立著一排火炬,一個個精神抖擻,列隊向上,仰望正中的大火炬。南邊是一排直立的燈柱,首尾銜接,指引方向,照亮前行的道路。燈火是方向,在暗夜裡能夠振奮人的精神,能夠指引前行的腳步,一個個燈火緊緊團結在一起,那就是一片燈火,燒燬了腐朽,照亮了坦途,輝映了整個中國。南昌燈火亮了,廣州燈火亮了,井岡山燈火亮了,北中國的燈火亮了,舉國上下,能人志士振臂高呼,奔走相告,薪火相傳,星火燎原,點亮了全中國。

探尋英雄的足跡|徐永紅

步入大廳,可見革命志士的足跡,可尋革命志士的發展之路。一九二一年魏野疇、王尚德同志就在華州區高塘鎮播下革命的火種,秘密的組織農民協會工作,農民組織如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蓬勃發展,勃勃生長,不斷壯大。一九二七年九月二十六日,中共陝西省委決定在渭南赤水和華洲高塘舉行暴動起義,革命志士群情振奮,鬥志昂揚,一場巨大的風暴正在醞釀。一九二八年二月,起義軍以華洲高塘、渭南塔山為根據地,東到少華山,西至臨潼,南至秦嶺北麓,掀起了風起雲湧的革命浪潮,瞬間席捲整個渭華地區,參與軍民達十萬之眾。頃刻間,鬥土豪,殺劣紳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開展開來。敵人聞風喪膽,土崩瓦解,倉皇出逃。渭華起義如一顆耀眼的明星定格在北中國的天空,點亮了人們的思想,指明瞭抗爭的方向,打開了人們的心窗。在敵人瘋狂地鎮壓下,起義軍將士和廣大人民進行了艱苦卓絕地鬥爭,英勇無畏的大革命精神鼓舞著萬千勇士奮勇向前,捨生忘死的衝鋒著,書寫了“頭可斷,血可流,革命志士不可辱”的英雄氣概。

三百志士誓泣血,留得英明載史冊。拋灑熱血築新路,星耀華夏唱凱歌。精神堪比日月輝,天地共存映松柏。回顧歷史展新路,復興華夏告英模。渭華起義雖然失敗了,但是革命的火種播下了,點燃了關中大地,點燃了廣漠深邃的陝北,燃起了熊熊革命之火,更大的革命浪潮接踵而來,映紅了整個神州大地。

走出陳列大廳,少卻了凝重的情緒,頓覺渾身充滿力量。無數革命志士義無反顧地追求,捨生忘死地執著,艱苦卓絕地戰鬥,在這裡書寫了一條真理——偉大的中華民族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偉大的中國是這個世界上最優秀的國度,豐厚的中華文化是這個世界上最厚重的文化。英靈瞑目,安詳長眠。英才正在路上,昂揚團結,努力拼搏,必將圓夢中華,必將民族復興。

探尋英雄的足跡|徐永紅

接著我們來到渭華起義革命舊址。這裡鳥兒啁啾,古樹參天。置身其中,心情忽然就靜了下來。“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幾個鮮紅的大字定格了舊址的基調,傳統不但不能忘,還要發揚光大,什麼最光榮,艱苦奮鬥最光榮。登階而上,來到西北工農革命軍司令部舊址,兩幅楹聯映入眼簾“天地存肝膽,日月昭忠魂”,這正是渭華英烈的真實寫照。廳內等身塑像的革命英烈鮮活如真,置身其間,忽覺自己就是萬千革命志士之中的一員了,衝鋒號起,迎著紅旗就衝了上去,何等英雄,何等豪情,何等威武!有當時歌謠可證“一顆紅心奪不去,革命到底不變心......”,這份執著,這份堅定,這份自信,這份壯志,這份豪情可撼日月,光耀萬世,留名史冊。

參觀革命志烈士辦公和生活的地方時,一種樸素之感自心底升起。共產黨人就是秉持著艱苦奮鬥,艱苦創業的優良傳統起家的,發展的,壯大的。我們今天走得是無數革命志士鮮血鋪就的道路,我們沒有理由不繼承他們的優良傳統,沒有理由不繼續發揚他們的優良作風!

探尋英雄的足跡|徐永紅

在參觀舊址的時候,可見由青磚和鵝卵石鋪就的一行巨幅標語“同志們趕快踏著先烈的鮮血前進啊!!!”語氣之緊迫,信念之堅定,浩氣之魂魄,如在耳邊,使人心血彭拜!這不只是紀念李大釗等革命同志的宣言,更是渭華英烈衝鋒的號角,更是捨生忘我的誓言。

移步舊址門前,我深深地鞠躬,是對英雄地崇敬,是對英雄地敬仰,是對信仰地堅定,是對偉大祖國虔誠地熱愛。

爬上廣場南端的高坡,我們來到了紀念塔前,紀念塔通身潔白如玉,如劍般直指蒼穹,巋然不動,雄偉壯觀。塔身有鄧小平同志撰寫的“渭華起義英烈永垂不朽”的燙金大字,這是對英烈的最高評價。“永垂不朽”的是壯舉,是氣概,是精神!歷史留名的是人民心中的英雄,當接受人民地敬仰!

在這裡我找到了英雄的足跡,沐浴了英雄的精神,淨化了自己的靈魂。我更堅定了自己的認知——緊跟英雄的英魂,愛崗敬業,艱苦奮鬥,為這個美好的社會,偉大的民族,強大的祖國而努力工作,奉獻畢生。

走出廣場,回首相望,我又一次情不自禁地鞠躬,行注目禮,再一次回望,再一次定下心願——再來接受洗禮,再來接受感召,再來對英雄進行禮讚。

驅車歸途,一路陽光燦爛,大道坦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