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路面的一条条缝隙,是质量问题还是用心良苦的设计。

不知大家平时有没有留意,当你走在混凝土路面上时,常常能看到一条条横向和纵向的缝隙,这些缝隙十分有规律像是人为切割一样,那么这些缝隙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混凝土路面的一条条缝隙,是质量问题还是用心良苦的设计。

路面横缝切割

想要了解这一问题首先要知道混凝土路面的特性。

混凝土是刚性材料,又是脆性材料。因此,混凝土路面板的构造措施(切割横缝和纵缝),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其刚性特点,使路面能承受车轮荷载,保证行车平顺;同时又为了克服其脆性的弱点,防止在车载和自然交替时热胀冷缩作用下发生开裂、破坏,最大限度提高其耐久性,延长服务周期。

混凝土路面的一条条缝隙,是质量问题还是用心良苦的设计。

温度过高引起的路面拱起

为了克服混凝土路面的一些薄弱特性,混凝土路面不得不在纵横两个方向切割出纵缝和横缝,这样就可以把路面分割成多个板块,板块与板块之间有足够的缝隙宽度来作为受力时的位移缓冲,避免因为混凝土刚度大和脆性弱点遭到破坏。

混凝土路面的一条条缝隙,是质量问题还是用心良苦的设计。

混凝土路面的构造措施:

1.纵缝

纵缝包括:缩缝、施工缝

1.1缩缝

当一次铺筑的宽度大于4.5m时,应增设纵向缩缝。纵向缩缝可采用假缝加拉杆型,设置拉杆,构造如下图二,可以防止板块横向位移使缝隙扩大,拉杆应设置在板厚的1/2处;在缩缝上部设置的槽口,一般应在混凝土浇筑后,并达到一定的抗压强度(碎石混凝土为 6.0~12.0MPa.砾石混凝土为9.0~12.0MPa)时,用切缝机进行切割,或在混凝土浇筑时振人木条。槽门深度要适中,过浅,则混凝土截面的强度削弱得不够,从而不能保证以后的开裂发生在接缝位置上;过深,则不规则断裂面面积过少,接缝传荷能力降低。根据经验,槽深—般为板厚的1/4—1/5,槽口宽度根据施工条件,宜尽可能窄些,通常为3~8mm。

混凝土路面的一条条缝隙,是质量问题还是用心良苦的设计。

纵向施工缝和纵向缩缝的构造

1.2施工缝

施工缝顾名思义是由于施工原因留下的缝隙,当路面宽度大于4.5米时,混凝土施工不能一次浇筑完成,需要两次进行,这两次施工混凝土交界处的缝隙就是施工缝。纵向施工缝根据构造不同,可以分为平缝和企口缝,我们平时常见的是平缝。

2.横缝

横缝包括:缩缝、胀缝、施工缝

2.1胀缝

在胀缝处混凝土面板完全断开,因而也称之为真缝。胀缝的设置目的是为混凝土板的膨胀提供伸长的余地,从而避免产生过大的热压应力。胀缝必须贯穿到底,缝壁垂直:缝宽为2.0~2.5cm,在板厚的中央设置传力杆。传力杆的一半以上应涂沥青或加塑料套,并加长10cm的小套子,套底和传力杆头之间留3cm的空隙(用纱头填)。其下部设接缝板(木板涂以沥青),上部3~4m范围内灌填缝料进行封层。同结构物相接处或与其他公路交叉处的胀缝,无法设置传力杆时,可采用边缘钢筋型或厚边型。

混凝土路面的一条条缝隙,是质量问题还是用心良苦的设计。

横向胀缝构造

缩缝和施工缝同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