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三国演义》中来个蠢人排行榜,大家认为排名前10位的都是谁呢?

一言午马


仿照托尔斯泰的名言:聪明人都是一样的,傻人却各有各的傻。三国傻人,没有最傻,只有更傻,且看一乐。

第一蠢,韩馥。韩馥本是冀州牧,袁绍是他手下渤海郡太守。在袁绍的连哄(忽悠韩馥是袁家门生故吏)带吓(说公孙瓒要带兵来打)之下,韩馥居然把冀州牧让给了袁绍。更搞笑的是,韩馥投靠张邈后,一次张邈和袁绍的使者见面,韩馥以为他们密谋要杀自己,就在厕所里自杀了。

第二蠢,曹爽。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手中兵马并不多,皇帝也在曹爽的手里,曹爽居然相信司马懿会保全他为富家翁的谎言,主动放弃抵抗,最后被司马懿秋后算账,命丧黄泉。

第三蠢,刘璋。莫名其妙引狼入室,让刘备入川帮忙打张鲁,又给兵马,又给钱粮,最后没想到被刘备反咬一口,丢国丧家。

第四蠢,王允。王允用美人计,让吕布杀了董卓,本是大汉中兴的大好时机。王允却逼杀所谓董卓余党蔡邕,宣布不同意给予西凉军大赦,把原本准备鸟兽散的西凉军反而激得团结起来,一举攻下长安,王允兵败身死。

第五蠢,袁术。自己作死称帝,使得众叛亲离,群起攻之。最后临死,连一口蜜糖水都喝不上。

第六蠢,曹丕的皇后郭女王。曹丕因为移爱郭女王,甄宓失宠,最后被赐死。甄宓的儿子曹睿被交由郭皇后抚养,她居然傻到曹睿是真的对自己好,支持曹睿继承了曹丕皇位。没想到曹睿登基后,很快就设法逼死了“杀母仇人”郭太后。

第七蠢,何进。简单问题复杂化,杀几个宦官,居然要让董卓引西凉兵进京,开启乱世之源。

第八蠢,刘虞。刘虞会搞经济,爱名如子,把落后偏远的幽州建成了模范区。可是刘虞迂腐,不会打仗,对公孙瓒动手时,说只杀公孙瓒一个,不要多伤其余人。最后,刘虞明明兵力占优,还被公孙瓒打败了。公孙瓒假传朝廷使者的名义,索性把刘虞杀了。

第九蠢 ,许攸。许攸本是帮助曹操取得官渡之战胜利的大功臣,可是他天天把功劳挂在自己嘴边讲,好像没有他,曹操就混不下去了。最后,许攸放着好日子不过,自讨苦吃,被忍无可忍的曹操杀了。

第十蠢,夏侯渊。大将军不好好坐镇中军账,指挥千军万马,跑到第一线去修鹿角,被黄忠一个冲锋直接干死。明明是为国捐躯,还被人讥讽为“白地将军”(白痴将军)。






三国摸金探秘记


三国演义蠢人排行榜,这个问题有意思。

三国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是一个谋士如云猛将如雨的时代,无数聪明人在这个历史舞台留下了自己的名字,留下了自己的故事,可是,同时也有一些蠢人,冥顽不灵,最终害了身家性命!

今天,跟着历史知事一起,盘点一下《三国演义》中最蠢的十个人:

第一蠢:蒋干

聪明人从来不说自己最聪明,因为真正的聪明人看起来都挺傻。反倒是看起来八面玲珑的人,其实是自作聪明的蠢蛋。比如蒋干就是。

蒋干有多蠢?自以为自己和周瑜是旧交,就能说动周瑜投降曹操,却不知周瑜早已知道他的来意,给他安排好了假情报——蔡瑁张允早已投降孙吴,随时准备刺杀曹操!

蒋干一回到曹营,就撺掇曹操杀了蔡瑁张允,荆州降将顿时离心离德,在赤壁之战中一败涂地就不意外了。

第二蠢:关羽

关羽和蒋干相比,更是自作聪明到极点了。孙权前来接亲,要让关羽女儿嫁给孙权儿子。关羽女儿嫁给孙权家,这明显是高攀了!将来有可能成为王子妃、王妃之类的高位,甚至当上皇后。关羽不仅拒绝了,还”虎女岂能配犬子“。直接给自己宣判了死刑。

荆州本来就是四战之地,关羽居然不顾蜀国国力和荆州战略纵深,在已经失去荆州三郡的情况下继续北征,没想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被吕蒙白衣渡江抄了后路,身死国灭!

第三蠢:杨修

关羽自视甚高害了自己,杨修也是如此。杨修是弘农杨氏最有名的家族,在曹氏政权这样打压豪强为基本国策的情况下,居然出风头要扶持曹植。还多次自作聪明曲解了曹操的军令,让一贯以帝王心术洋洋得意的曹操成了透明人!不杀你还等什么

不过,杨修的其他同族兄弟就比他强太多了,司马家简历晋朝,杨家一口气出了两个皇后三个宰相。杨修告诉我们——论站队的重要性!

第四蠢:曹丕

曹丕蠢,就蠢在放弃了曹操制定下的基本国策——打压豪强。在曹丕这里,地方豪强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关键是,曹丕居然还用九品中正制确立下来,更是把曹操”唯才是举“的选人用人原则丢在脑后。

曹丕不仅扶持了司马家、崔家等地方豪强,还拼命打压曹氏家族和夏侯家族。这种强干弱枝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司马家联合所有的氏族灭掉了曹家这个太监族人。

杨修站队站错了,曹丕则干脆不知道自己是哪一派的!真是蠢得可以!

第五蠢:马谡

马谡蠢,和杨修、关羽是一样的,都是自作聪明。马谡从诸葛亮那里得到的军令是防守街亭,阻挡魏军。可是马谡居然在路边的山上构建防御基地,不仅不能阻挡魏国大军,反而是给对方送人头了。

解放战争中,张灵甫明知自己重型机械化部队不适合山地作战,还非要上孟良崮,别人劝他小心重蹈马谡的覆辙。张灵甫则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强烈怀疑张灵甫就是马谡投胎转世的。

第六蠢:陈宫

陈宫的蠢,在于他本来能成为曹操手下首席大臣,居然忽然之间投靠了不成器的吕布,背叛了曹操。陈宫的背叛,也许是代表氏族豪强对曹操这样的太监党的敌意,因为曹操杀死边让等三名士,就让他动了反心。

如果陈宫能够始终站在曹操阵营,后来的荀彧、郭嘉、许攸等人地位都不会超过他。

第七蠢:袁绍

袁绍在《三国演义》中的表演,兼职蠢到不可理喻。最让人受不了的一点事,小儿子生病,就不出征了,白白浪费和刘备一起夹击曹操的好机会。

袁绍和历史上的宋襄公特别像,曹操在河南一点点壮大,袁绍非要等着曹操统一和河南、山东、关中等地再与曹操决战。在决战中,又总是扣扣索索舍不得重兵压上去,尤其是乌巢之战后,袁绍大兵压上去,曹操绝对顶不住,即便不灭了曹操,拼个两败俱伤没问题。

袁绍的蠢,一直延续到了临死前,袁绍临死前留下了四州之地,居然分别分给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婿,给了曹操各个击破的机会。

篇幅所限,就不讲另外几个蠢人了,每个人在读三国时,都会有看不惯的傻人,你认为三国中最傻的那个人是谁?


历史知事


第一当属吕布,亏德亏孝,被人利用,自取其辱。

第二应属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不知厉害,和诸葛亮斗智,偏又心量狭小,居然被活活气死。

第三该数杨修,自作聪明,自以为是,枉送了卿卿性命。

第四要说孟获,输了就输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却是死犟不服,居然被连擒七次,成就了诸葛亮的英名。

第五且说蒋干,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兵败,应是拜此人所赐。

第六要说孙尚香,可怜皇妹被做了一场棋子。

第七纸上谈兵失街亭马谡。

第八曹爽。

第九蔡瑁张允。

第十扶不起的阿斗刘禅。


四为堂主人


第一个:蒋干,蒋干认为自己是三寸不烂之舌,凭借自己的口才,还有与周瑜的交情,必能劝说周瑜投降,而孙刘联军没有周瑜,那就群龙无首必败无疑,可是却中了周瑜的离间计,任务没达成,反而把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给杀了。

周瑜想到了火烧,可是如果曹操的船要是不连在一起,那效果也不大,这时候,机智的蒋干又来了,把庞统介绍给了曹操,庞统就趁机向曹操献上了连环记,最终曹操赤壁大败,可以这样说,没有蒋干,周瑜可能还打不嬴这场赤壁之战。

第二个:许攸,许攸在官渡之战实在是太重要了,本来袁绍凭借着兵多将广,粮食充裕,而曹操粮食短缺,过不了几天,曹军不战自败,可是转机却出现了,那就是许攸的叛变,最终把袁军的粮草存放地和军力部署通通告诉了曹操,曹操抓住了这个机会,大败袁军。

许攸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地位可以堪比荀彧、荀攸等人,可是许攸嘚瑟的毛病又犯了,他与曹操是故交,以前常喊曹操的小名“曹阿瞒”,可是人家曹操现在是一方诸侯了,许攸还这样做,他还在邺城门口说:要是没有我,你们连这个门都进不去!许褚是没忍住,直接就把许攸给杀了。

第三个,周瑜,周瑜因为嫉妒诸葛亮,就想让诸葛亮去造十万支箭,可是诸葛亮却在鲁肃、曹操的帮助下完成了任务,周瑜与曹仁拼死拼活,还受了重伤,却被诸葛亮拿下了荆南四郡还有南郡、襄阳城。

周瑜想用孙尚香骗来刘备,可是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最后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后,吐血而死。

第四个,袁绍,袁绍的实力真是强,谋臣武将也多,可是意见也多,正确的意见,袁绍总是能华丽的不采纳,一手的好牌直接打烂了。

第五个,刘璋,刘璋的想法是很好的,请来刘备,让刘备帮助自己对付张鲁、曹操,可是刘备有这么善良,这么好心吗?最后,益州只能拱手让人。

第六个,杨修,杨修是个聪明人,可是他越聪明,曹操就会恨他,因为他的聪明让曹操很没有面子,最后也死于他的小聪明。

第七个,何进,何进想杀宦官,那就果断点,为什么还要招董卓等人入洛阳呢?而且宦官都知道何进想杀宦官,还敢独自入宫,被杀也是很正常了。

第八个,吕布,见利忘义,只要有利益,他就敢出卖自己的父亲,而正因为这样,才让天下人所不耻,不被刘备、曹操所容,勇而无谋,形容吕布最合适。

第九个,张飞,其实刘备很早就指出来了,性格差也没事,但是不能把人给打了,还放在身边呀,这不是给人家报仇的机会嘛,所以张飞死的时候,刘备一点都不吃惊。

第十个,关羽,其实关羽本来是有防东吴的,可是吕蒙装病,陆逊一上来对关羽一顿吹捧,关羽都飘到天上去了,最终败走麦城,大意失荆州。


历史简单说


周瑜第一,自诩聪明绝顶,却让孔明玩的赔了夫人又折兵,最后玩断气了。

第二是周瑜的同学将干,小心眼不少,做了一回小偷差点害的曹操被烧死在赤壁!

第三是吕布,干爹认了三,想认第四个吧,让刘备一句揭老底的话,脑袋丢了。

第四是刘安,为攀高枝,认本家,把媳妇儿炖了。结果刘备吃饱喝足颠了,从此以后就没理他这茬。

第五吕伯奢,念旧情款待盟侄,而遭灭门之祸。

第六田丰,满腹经纶,非跟主子杠,结局可想而知。

第七杨修,小聪明不少,可爱臭显摆,结果也把脑袋显摆没了。

第八那位都邮,稀里糊涂的让张飞揍了一顿。

第九曹孟德,为了和关公拉关系,又送钱又送官又送美女,搭上了几员大将性命,可关羽还是弃他而去了。

哈哈哈,我找了九个倒霉蛋,第十不知道轮谁头上了!


沧州老夫子


《三国演义》中能出场的政治人物基本上没一个笨的,因为每个人所处的环境、机遇、背景和面临的情况都不一样。如果硬要说这些出场人物笨,也是我们这些后世子孙马后炮搞出来的。只能说,在一堆聪明人中选一些相对比较蠢也比较知名的人吧?

一、袁谭、袁尚兄弟

有的人说袁绍蠢,散仙不敢苟同,袁绍年轻时绝对是明君,刺董失败后,单骑逃出京城,迅速在北方立足,并击败公孙瓒占领四州之地。虽然在官渡之战败给曹操,但核心实力还是保存了,曹操也拿他没办法。

只是他死后,两个儿子袁谭、袁尚是典型败家子,互相拆台攻伐,最后被曹操逐个击破。

拥有最强实力而死,当然够蠢。

二、刘禅

那些说刘禅是大智若愚的人,肯定是更刘禅一样摔坏脑子了。邓艾兵临城下时,兵不过数千,还是疲敝之师,后勤几乎没有。而蜀国精锐全部保留由姜维统帅对抗钟会,其他方面还有勤王之师,在这种情况下,刘禅都能被小人迷惑轻易投降,可见其骨头之软。

败了不可怕,投降才是懦夫。

三、刘琮、蔡夫人

典型的内斗内行,外斗外行。搞派系、整自己人很厉害,一遇到外敌啥也干不了,直接投降了。

浪费了刘表打下了荆州全国最富裕繁盛基地的基础。若刘表年轻20岁,赤壁之战或许是刘表独立抗曹获胜。

四、孙皓

沉溺酒色,专于杀戮,昏庸暴虐。以孙皓登基前的吴国实力,虽然难以争夺天下,但占据长江天险,长期割据应该没有大问题的。可惜为人愚蠢至极,残忍好杀,自断股肱,导致江山被侵吞。倒是成就了庸才王睿的威名。

五、袁术

四世三公,还是嫡子,袁家打下的基础绝大部分是由袁术继承的,但这蠢货以为天命在己,迫不及待称帝,结果轻易被曹操击败。

袁术与非嫡子的大哥袁绍实在差的太远,如果说袁绍乃一枭雄,袁术绝对是一蠢材。

六、何进

一屠户靠着妹妹当上皇太后而成为大将军,这本来就是个笑话啊。你能要求他有什么智谋,有什么执政经验?

结果被几个宦官给弄死了。

七、张松

小人+蠢人。作为刘璋的别驾从事,受优待而不忠其主,被派遣至曹操处想投靠曹操做间谍,结构曹操看不上他。回蜀后,他就劝刘璋与曹操断绝关系,并说璋连好刘备;其后,又说璋迎备以击张鲁,皆为璋所采纳。

所有建议都在为刘璋挖矿。那他得到什么好处了?

被兄长张肃发现其做间谍并告发,被杀。

八、李傕、郭汜

李傕原本是董卓的部将,性格勇猛诡谲,善于用兵,有辩才。当时的侍中刘艾认为李傕、郭汜用兵作战的能力在孙坚之上。

但两人懂战术而不懂战略,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最终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本钱。

九、吕伯奢

吕伯奢杀猪款待曹操,却被曹操害了一家人,典型的农夫与蛇。

十、蒋干

这个知道的人太多了,在此不表。


散仙读史


题主这个创意真的很棒,给我们以新的角度解读《三国演义》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如果从我的角度来理解,《三国演义》中的前十位蠢人排行榜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此人真蠢,明明智商不高、情商不高,却自以为是,做了蠢事,这是真的蠢。如“接盘侠”董卓,“蒋干盗书”的蒋干,“杀妻款待皇叔”的刘安,“三姓家奴”吕布;第二种是此人精明一世,甚至是英雄一世,却一时自以为是,做了蠢事,这是一时之蠢。如“赤壁之战”中的曹操,“败走麦城”的关羽,“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孙权,“为义弟兴兵伐吴”的刘备,“参与夺嫡争斗”的杨修;第三种是此人堪称世人典范,但从内心理想出发,做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让人看上去很蠢,实际却很无奈,也很感人,这不是蠢,而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一种牺牲,如诸葛亮。

  • 第一种是此人真蠢,明明智商不高、情商不高,却自以为是,做了蠢事,这是真的蠢。如“接盘侠”董卓,“蒋干盗书”的蒋干,“杀妻款待皇叔”的刘安,“三姓家奴”吕布。

“接盘侠”董卓。

董卓控制朝政后,荆州刺史丁原居然敢于向权势熏天的董卓叫板,原来他有个“器宇轩昂、威风凛凛”而且战斗力爆表的义子吕布。董卓好生羡慕,就使人挖了丁原的墙角,把吕布这个宝贝抢到了自己手中,一时如虎添翼、风光无二,好不得意!殊不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董卓没料到的是,他使阴招用利益挖来吕布这个宝贝,有一天也会因利益跟他反水,要了他的命!吕布贪财好色、寡廉鲜耻,做惯了忘恩负义之事。司徒王允用貂蝉这个绝色女子使出“一箭双雕”之计,成功离间了董卓、吕布这对“父子”。董卓能用财物、宝贝诱使吕布反水,司徒王允就能用貂蝉这个绝色美女诱使吕布反水,董卓终于命丧吕布之手,“接盘侠”董卓,以自己的性命为代价,接了吕布这个“盘”,不可谓不蠢!

“蒋干盗书”的蒋干。

曹操麾下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在赤壁之战中,首次水战就吃了大亏,曹操甚为恼怒,向众人问计,帐下幕宾蒋干自告奋勇,愿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周瑜降曹。蒋干之才距周瑜何止万里之遥!周瑜故意用话抢先堵了蒋干的嘴,你此行可不能做曹操说客!席间又故意命太史慈做监酒,不得提及军旅之事,再次断了蒋干做说客的念想。接着将计就计,故意捏造蔡瑁张允降书,自己装作酣睡,却让蒋干把降书看得一清二楚,周瑜又在细节上把戏做足,骗得蒋干回营后向曹操告密,曹操盛怒之下斩了二人,旋即省悟中计,叫苦不迭。周瑜何等人物,更何况与孙策、孙权何等情义,怎么可能降曹?周瑜又是何等精明,怎么可能让蒋干轻易刺探到如此机密的情报!足见蒋干表面上自作聪明,实则愚蠢至极!

“杀妻款待皇叔”的刘安。

刘备在小沛被吕布的部将高顺击溃,遂弃家小逃难,路遇孙乾,二人寻小路前往许都投奔曹操,逃难途中到一村户投宿,一后生出拜,问姓名,乃是猎户刘安。刘安听说是刘皇叔到来,本想遍寻家中野味以款待饥肠辘辘的刘皇叔,一时却没找到,便杀了妻子,把肉煮给刘备吃。第二天拂晓准备出发,刘备到后院牵马时忽见一妇女被杀死在厨房,手臂上的肉都已经被割去了,惊问刘安,才知昨晚所吃就是刘安妻子的肉,刘备感其忠心,向曹操提及此事,曹操便派人赏赐刘安百金,刘安以其灭绝人性的投资,收获了丰厚的回报。据说后来刘安被亡妻娘家人告发,遂被官府活埋,活埋之所,正是刘安杀妻之厨。刘安看似精明,实则愚蠢,做出灭绝人性之事,终究受到制裁,不得好死。

“三姓家奴”吕布。

“三姓家奴”是猛张飞给吕布封的“雅号”,还别说,的确精准,对吕布的评判可谓入木三分!吕布之勇武,世所罕见,按理,他即便成不了问鼎九五之尊的帝王之才,至少也应该能成为当世罕有的名将而青史留名,最后却成了饱受世人诟病、一生落魄的草莽武夫而已。荆州刺史丁原赏识吕布勇武,认为义子,二人同心,连董卓都不敢小觑丁原。董卓差人备上厚礼来挖墙脚,吕布果然见利忘义,居然一翻脸就杀了义父转而投靠董卓,这脸变得让人瞠目结舌!吕布的嘴脸让世人看清之后,司徒王允也利用了吕布这个致命的弱点,以色诱之,吕布果然二次上演弑杀义父之举,董卓命丧其手。后来吕布几经折腾,终于被曹操擒住,按理,曹操的确需要他这样当世罕有的猛将,奈何害怕他这样见利忘义的本性,只得一杀了事。吕布看上去精明,实则愚蠢,见利忘义,终究丧命。

  • 第二种是此人精明一世,甚至是英雄一世,却一时自以为是,做了蠢事,这是一时之蠢。如“赤壁之战”中的曹操,“败走麦城”的关羽,“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孙权,“为义弟兴兵伐吴”的刘备,“参与夺嫡争斗”的杨修;


“赤壁之战”中的曹操。

曹操在三国时期,可以说是能力和见识远超孙权、刘备的一世英雄,为人极其精明、强干,他几乎很少做出蠢事,但也有例外,赤壁之战中,曹操就接连做了四件蠢事:一是听信蒋干自夸之言让他去了东吴一趟,这般病急乱投医倒也罢了,更蠢的是居然听信蒋干之言杀了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二人,曹操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口;二是再次听信蒋干引进庞统,无异于引狼入室,偏偏曹操仰慕庞统,听信了他的连环计,把大小战船锁定,连环成片,船倒是不会颠簸了,但一旦被火攻,则望风披靡,埋下巨大隐患;三是曹操并非蠢笨之人,早已考虑到东吴有火攻的可能性,但曹操过于自信,料定了隆冬之际,只有西风北风,哪有东风南风,没想到关键时候还真的偏偏刮起了东南风;四是曹操轻信黄盖来降,仓促之间被火攻,无以应对,导致大败亏输,多亏了张辽等人拼死相救,保得一命。

“败走麦城”的关羽。

后世如此敬仰关羽,把他尊为武圣,除了忠义、勇武之外,更在于他颇具智慧。就连曹操对关羽也是赞赏不已,认为关羽勇冠三军、才智过人,实为大将中的上上之选。但关羽也有犯蠢的时候,而且这唯一一次犯蠢,毁了自己一世英名,还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关羽奉命坐镇荆州重地,忘却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之策,被东吴几次三番索取荆州,扰得恼羞成怒,不知使出“软刀子”之计,只是一味刚猛、粗暴,三两下把此前“吴蜀之盟”打得稀里哗啦,碎了一地。反被曹操联合孙权,双管齐下,一面内部人心离散,被东吴招降者人数众多;一面对战失利,败退之际,带着的人马只剩下十余人,行至决石,两下是山,山边皆芦苇败草,树木丛杂。时已五更将尽。正走之间,一声喊起,两下伏兵尽出,长钩套索,一齐并举,先把关公坐下马绊倒。关公翻身落马,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一世英雄,就此谢幕。关羽之蠢,蠢在忘却了“北拒曹操,东和孙权”之策。

“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孙权。

“没有永恒的同盟,只有永恒的利益”,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得曹操损失惨重,望风而逃。强敌退后,这对盟友利益之争便浮出水面。孙权恼怒于刘备借得了荆州,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借无还,就采纳了周瑜之计:假意把妹妹许配给刘备,大肆修建宫室,以丧其心志;多送美色玩好,以娱其耳目;使刘备纵情于声色,远离关羽、张飞、诸葛亮等人,疏远他们的关系,离间他们的人心,再伺机率军攻打蜀国,就可以灭了蜀国。这条计策不可谓不厉害,可惜的是刘备终究是胸怀大志之人,并未玩物丧志、沉湎于酒色,更何况还有诸葛亮等人迭出奇谋相助。结果刘备不但抱得美人归,还连连挫败东吴的军事进攻。把孙权、周瑜等人的如意算盘打得粉碎,更令军士在岸上齐声大喊:“周郎妙计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孙权一世英雄,却太过于小瞧刘备与诸葛亮等人,做出了希望以温柔乡困住刘备的蠢事来,贻笑大方。


“为义弟兴兵伐吴”的刘备。

刘备被曹操视为英雄,“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直言“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刘备也的确不负英雄之名,起于草根,最终成为三足鼎立之一。但刘备也有愚蠢之举,那就是经受不住荆州失守、义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一事的刺激,方寸大乱,把复兴汉室的宏伟目标抛诸脑后,就连向来视同鱼水关系的诸葛亮说话也听不进半句,只是一个念头要发兵征讨东吴为二弟关羽报仇,这架势十足的绿林好汉火并的派头,眼里只有兄弟情与复仇观念,哪有半点政治家的格局与胸怀?接下来一出出悲剧开始上演,蜀国由此开始急剧走下坡路,刘备身为蜀国之君尚且如此惶惶不可终日,急切东征孙权要拼个鱼死网破,带走蜀军精锐,却无良将,也无得力参谋跟随左右,一夕惨败,精锐尽失,自己也命丧黄泉,把诸葛亮费尽心血形成的“三足鼎立”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刘备之蠢,在于缺乏理性、过于冲动,一失足成千古恨,亲手毁了大好形势。

“参与夺嫡争斗”的杨修。

曹操帐下的杨修才智绝伦,本来以他的才智,在曹操麾下大有用武之地。但遗憾的是,杨修恃才放旷,先后六次犯了曹操的大忌:一是根据曹操写的“阔”字,做主扩大园门;二是根据曹操写的“一合酥”,做主给众人分吃了这一盒酥;三是曹操诈称梦中杀了侍卫,却被杨修点破;四是怀疑杨修诬陷曹丕;五是曹操考较曹植才学,杨修指点作答,让曹操恼怒;六是曹操认为杨修帮助曹植一起欺骗自己。其实,曹操雄才大略、胸襟恢弘、器量宏阔,而且极端重视、爱惜人才,即便像陈琳那样曾为袁绍著文辱骂他祖宗的人,他都愿意接纳并且重用,更何况是杨修。曹操并不是因为前三条而忌恨杨修,这三条只是小说家言,不值一提。真正的要害是后三条,后三条归总其实就是一条,那就是杨修作为曹植的亲信,严重威胁曹丕的统治,所以,曹操必须亲自剪除,为巩固曹丕的统治清除障碍,这才是杨修之死的根本原因。杨修之蠢,就在于参与了“夺嫡争斗”,犯了曹操的大忌,以致身死。

  • 第三种是此人堪称世人典范,但从内心理想出发,做了“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情,让人看上去很蠢,实际却很无奈,也很感人,这不是蠢,而是“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一种牺牲,如诸葛亮。

诸葛亮号称“卧龙”,自比管仲、乐毅之才,论才干与品行的确可以辅佐明君夺得天下。但当时的形势是东汉已经式微,如日薄西山,走到了穷途末路。而曹操崛起已经形成气候,不但手下战将上千、谋士如云,更重要的是曹操本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又有席卷天下之志,可以说曹操占尽天时地利人和。相比之下,刘备出身于草根,只是凭着遥远的皇族血脉作为噱头来凝聚人心,兵微将寡,连个根据地都没有,而且刘备自身除了懂得一些驭人之术之外,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才干,与曹操的文治武功相比,差距实在是如萤火比之于皓月。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要想与曹操抗衡,恢复汉室江山,其胜算可想而知。因而司马徽会感叹:“卧龙虽得其主,不得其时,惜哉!”他预见到了就是诸葛亮这样的大才,也不可能逆转当时的形势,只能是徒劳一场,所以司马徽也责备徐庶:“元直欲去,自去便了,何又惹他出来呕心血也?”诸葛亮一生为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在此,其实是不能说诸葛亮蠢的,他这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一种牺牲精神,为自己的理想心甘情愿耗尽一生,可感可佩,遂使诸葛亮成为万世人臣之楷模!


乔鞅


看到评论少一人,蔡邕。当董卓被诛,暴尸于市,百姓过者,莫不手掷其头,足践其尸。而侍中蔡邕,抚尸大哭,被入狱缢死。

有位哲人说过,有两种人不犯错误,死人、庙里泥胎。(而这两种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横看成岭侧成峰,山有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跳出《三国演义》二战罪魁祸首,日尔曼、大和民族都是大傻子。没有他们,美丽坚不能坐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妖大成仙


第一愚蠢的人,当属袁术,诸侯割据时不图富民强兵,而妄自称帝,引来杀身之祸。

第二愚蠢的人,当属袁绍,官渡之战亲疏不明,听信谗言,而痛失粮道,最终兵败山倒。

第三愚蠢的人,当属刘备,夷陵之战百里联营,引火上身,而损兵七十万,直接断送蜀汉争霸道路。

至于周瑜陪了夫人又折兵、吕布董卓凤仪亭,后汉书、三国志等都没有记载,子虚乌有,难以定论。

至于蒋干盗书,蒋干去东吴以叙旧为名拜会周公瑾,此事发生在赤壁之战后,目的也不是盗书而是招纳周瑜,并且蒋干此人极具智慧,看到周瑜治军严明、忠心侍吴,并未言明。

另外所说的三气周瑜、草船借箭、借东风、华容道义释曹孟德等等细节更是编纂出来的,三国志描写赤壁之战寥寥不过数十字,根本没有那么多细节。诸葛亮一生最重要的贡献就是赤壁时期成功促成孙刘联盟,成为后期蜀汉的实际领导人。刘备实际上也不是绝对一直遵从诸葛亮的言行。刘备入川随军是庞统、入蜀后进汉中随军是法证。


妶玥


第一蠢人,非屠夫何进不可,十常侍不过是一帮无用的阉人,何进居然调诸侯进京讨伐,更可笑的事诸侯还没啥来他居然被十常侍用奸计杀死,简直愚蠢到无可救药的地步,这一番神操作,直接粗暴的断送了大汉的最后一丝气数,实乃大汉第一罪人。蠢人掌权着实可怕。

第二蠢人,王朗是也,一介腐儒,凭借名声在曹操手下混个虚闲,可能是真的读书读傻了,傻到把自己都催眠了,居然天真的夸口在阵前说服诸葛,呃呃,结局是悲惨的,被反骂死,可见此人不是在作秀,他是真的蠢不可及。

第三蠢人,刘禅,老爹刘备带一帮老兄弟拼了一辈子,多少次险死生还,留下多少传说故事,留下蜀国万里江山,就被他这么毫无意外的败没了,早知道当初赵云真不该拼死救他回来,被阉人摆布,亡国昏君着实可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