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扇不离手,羽扇上究竟有哪些秘密?

诸葛亮是三国中一位神奇的人物,尤其是在《三国演义》当中,更是将其演绎的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又精通兵法,简直是神一样的人物。当然,在《三国演义》当中,肯定有夸张的成分。但是不管怎样,诸葛亮这个人确实是一位谋略奇才,他的智慧也是许多人无法超越的。正史中对于诸葛亮在蜀汉时期的功绩也是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今天,我们就不谈诸葛亮的伟大神奇之处了,我们在这里说点别的,就是诸葛亮手中的羽扇。记得有句诗这么写的“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里面就点到了诸葛亮手中的羽扇。看电视剧《三国演义》,我们除下对诸葛亮这个人的智谋佩服的五体投地外,对其印象深刻的另外一点就是他手中的那把羽扇了,那把不论冬天还是夏天,不论是君臣谈笑还是面对敌军千军万马,都会拿在手中的羽扇,那么这个羽扇背后有哪些故事,又有什么代表意义呢?这里笔者从几方面娓娓道来。

诸葛亮扇不离手,羽扇上究竟有哪些秘密?

我们先从这把羽扇的来源说起。诸葛亮和黄月英成亲以后,两个人互相倾慕才华,举案齐眉。黄月英知道,自己的丈夫非池中之物,他日一定会去谋平定天下的大事,她是位贤惠的妻子,不管诸葛亮做什么决定她都愿意支持他。不久,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决定出山辅佐刘备的时候,黄月英亲自为诸葛亮做的一把羽扇。关于做这把羽扇的原因,流传着几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是,当时黄月英和诸葛亮在一起的时候,两人经常一起论古谈今,当谈到一些快乐的事情,诸葛亮就会哈哈大笑,当谈到历史上的一些奸佞小人时,诸葛亮就会义愤填膺。并且,黄月英也注意到,诸葛亮和宾客谈论时,也是喜怒都十分的明显。这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再正常不过了,因为喜怒本就是一个人的感情流露。但是在妻子黄月英看来,为大事者当喜怒不形于色,平常你在家里,在我面前可以表现喜怒,这都无所谓,毕竟是夫妻嘛,但将来要谋大事,在大局面前又怎可随意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呢?于是,当诸葛亮准备出茅庐做大事时,黄月英就给他做了一把羽扇,表面上是让他在有喜怒的表情时用羽扇遮挡一下,不要让所有人都能看穿他的心事,实际上是提醒诸葛亮任何时候都要保持镇定平和的心态,不能让外界引起过大的心理波动。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的这位妻子实在不是一般人,如果不是在重男轻女的时代,或许是一位比诸葛亮还了不起的人物。

诸葛亮扇不离手,羽扇上究竟有哪些秘密?

第二种说法是,黄月英送诸葛亮这把羽扇,纯属寄情。自己的丈夫要去辅佐刘备,在当时的乱世,诸葛亮出山,自己不能相随,唯有做一把羽扇来寄托相思之情。这把羽扇是如何做的呢?传说是黄月英用自己的青丝将羽毛穿到了一起,然后又用胶水竹签固定做成的,可谓是用心良苦。在黄月英看来,做了这把羽扇,夏日可以送凉爽,冬日又可以送温暖,如此,岂不相当于自己在他身边?诸葛亮体会到了妻子的良苦用心,所以,自从黄月英把扇子交到他手中,无论在什么境况下,他都扇不离手,其实也是对妻子这种感情的不离不弃。

第三种说法是,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隐居世外的高手。他和当时的司马徽,也就是水镜先生的才华不相上下。然而,他们都是看破红尘不愿入世的人。黄月英是有这么厉害的父亲,自然才能也不一般。当时,诸葛亮除下跟水镜先生学习兵法谋略外,还跟自己的岳父学习了行军打仗中的各种奇阵,其中,难度最大最厉害的就是八卦阵了。刘备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的八卦阵虽然已经学习完毕,但是尚且不是很熟练。而妻子黄月英从小聪慧过人,跟着父亲黄承彦学习兵法,学习机械,这个八卦阵她早已滚瓜烂熟。当诸葛亮要出山时,她担心在战场上,诸葛亮着急会忘了这个八卦阵,所以就在做羽扇的时候,用金丝线将八卦阵的阵图和要点绣在了羽扇上,以备不时之需。妻子如此贤惠,也让诸葛亮十分感动。娶妻若是,夫复何求。因此,诸葛亮时刻都带着这把扇子,也是感念妻子的爱护之情。

诸葛亮扇不离手,羽扇上究竟有哪些秘密?

综合这几种说法,都有一点儿是共同的,就是诸葛亮这把羽扇出自贤妻黄月英之手。这扇子中,寄托的是黄月英对诸葛亮的关怀和思念之情。由此也可见,诸葛亮和黄月英不是利益婚姻,而是伉俪情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