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高考落榜的男孩,被美国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录取,哈佛大学看中学生哪些方面?

娱乐小傻喵


国内高考落榜,被哈佛大学本科录取的说法完全不靠谱。高考状元被哈佛大学拒绝,应该是普遍存在。因为哈佛大学根本就不看中国的高考成绩。

即使哈佛大学看中国的高考成绩,状元被拒,也是大概率事件,因为哈佛大学每年录取的中国籍学生只有几个人,其中还有是在美国读高中的。也就是说,一般在中国国内读高中的也就5人左右可能踏入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录取的学生都是国内顶尖高中的特别优秀的学生。如果自己的孩子不是在中国的顶尖高中,他的校友都没有被哈佛大学录取过,还是不要做“哈佛梦”。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省份,被哈佛大学本科录取都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现代与经典


英国教育哲学家怀特海曾说:“教育是训练对于生活的探险,教育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所以,但愿所有的改革推进,都能承载起孩子和家长们的乐观期待,让教育真正回归启迪智慧、启发人生本身。不难想见,如果每个经受现代教育浸润与滋养的人,都能张扬个性、激发潜能、勇于创新、拥抱梦想,成为合格康健的现代公民—这是个人成长、成才的幸运,更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幸运。

一个在国内高考落榜的男孩,却被美国排名第一的哈佛大学录取;北京一个高考理科状元,申请了美国11所名校,竟被全部拒录。



“中国人民破解了美国的教育体系”,有人在网上发了这样一个帖子,并转发了2011年5月29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文中提到一个马姓的美籍华人。

国内高考落榜的男孩却被哈佛大学录取

今年34岁的马某,在台湾出生,小学即到美国留学,大学读的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后在华尔街干过,还当过高中老师,后来自己创业。

“跟大陆学生谈话,我最头痛的是,他们没有自己的想法。”马某说。“差不多”、“马马虎虎”、“还行吧”,这些孩子回答问题时,大多三言两语,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交谈起来特别费劲。“我看不到他们的灵魂,听不到他们内心的声音。”面试100个学生,有80多个不清楚自己真正要什么、想干什么。

一天,一个从银川来的男孩,让马某眼前一亮。这个男孩姓杨,当时已经高中毕业快一年了,没有上大学。



跟绝大多数高中生不同,小杨花了很多精力,忙乎一件喜欢的事:做NGO(非政府组织)。他曾与同伴募集到5万本图书、15台电脑,分别送给18所农村小学。他还跑到大学征召短期支教的老师,去偏僻地区的小学教英语、电脑、音乐等。他甚至召集到100来个志愿者。

小杨告诉马某,他想注册一家NGO,这可不是件容易事,开始特别不顺,跑了很多地方,找了许多人,都没办成。最后,是当地一家媒体出面,帮他挂靠在一个县级单位下边,才算注册上。

小杨的另一段经历,也让马某很感兴趣。高中毕业后,小杨一个人去了西藏,在牧区与藏民生活了半年。“人生就好像旅行,重要的不是你都去了哪里,而是在旅行的过程中,你都遇见了什么人,他们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快乐。”小杨这么认为。

~ 1 / 2 ~

马某问小杨,去美国上大学,最想读什么专业?他回答说:“中国经济改革30年了,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受益最大。而西部,几亿人像是被忽略了。他的故乡,现在依旧落后、贫穷。”

“我常常有种无力和受困的感觉。如果能去美国上学,最想读的是经济学。我希望能学到好的知识和理论,将来回到家乡,改变那里。”这番问答让马某很满意。

“你们问,美国一流大学,有什么录取标准?这还真没有一个定律。如果硬要套的话,可以这样说:他们要的是将来可以影响世界的人,是具有这种潜力的人。”他飞快地说。

小杨的考试成绩不理想,SAT(相当于国内的高考)分数满分是2400分,他只考了2000多点儿。哈佛对小杨的面试地就在北京。谈话结束时,面试官笑着对他说:“假如你被录取的话,你将是哈佛有史以来,录取分数最低的华人学生。”

最终,哈佛的经济系录取了他,并给了全额奖学金


精灵说


我说个我知道的故事,一个中国的男同学(非问题中的男生)经过严格的遴选被哈佛录取,当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提到,我之所以被哈佛录取的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我在一家政策性银行工作期间曾为成千上万个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圆了他们的大学梦。这里并不是给这家政策性银行打广告,只是觉得教育的本意是让人变得文明,而文明的标志应该是利他,服务他人,服务群体,服务社会。

人的进化史就是从利己走向利他,利己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狭义的利己会变成互害,互害只能走向文明的反面。人类社会每次改革都是在这个认知上的升级从而做出制度上的革新和安排,让欺诈,虚伪,犯罪等行为付出不可挽回的代价,让诚实,利他,坚守的美德获得褒奖和鼓励,因为好的制度,这个社会的每个人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去做利于他人利于社会的事情,从而让社会更加美好。

哈佛大学重视价值观,重视人的持续成长,有目标,且持续的为之付出努力。中国孩子太过于在父母的影响和呵护下成长,千篇一律。而那些优秀的人并不一定是学术成绩最最出色的,但肯定有与众不同的特质。


周丛依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故事:

其实美国的大学录取,大致看三大块:一是学习成绩;二是学生自己写的申请信;三是课外活动。成绩不仅有SAT,还要看高中阶段的平均成绩等。学习成绩必须达到基本要求,但是,当成绩过了录取门槛后,分数只能起30%的作用。你要想进入美国一流大学,光是成绩好不行,分数达标的学生太多了。这些大学,到底在找什么样的人?答案很简单:让人印象深刻、多才多艺和拥有特殊课外活动的学生。你的梦是什么?你的故事是什么?这些非常重要。

年轻人最大的课题,就是找到自己,找到自己喜欢什么、要做什么。做自己喜欢的事,加之不懈努力和坚持,成功离你就不远了。


完美理财



哈佛这样的顶尖名校录取更多的看的是学生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关于硬实力和软实力这个说法是在这些年在美国申请开始热了之后的一个说法。其实有一句话我觉得总结得比较好,在美国大学申请方面,硬实力决定你属于哪一群人,软实力决定你属于哪一个人。

这句话我们先好好的品读理解一下,硬实力就是得看看什么是硬件,什么是软件。咱们常说的比较好理解的就是一些标准化考试,那些可见的分数,比如说在本科申请里面的托福、SAT、雅思、GPA,甚至你的资金情况等。研究生方面的托福、雅思、GPA、GRE、GMAT、法学院的LSAT、医学院的MCAT,牙医的DAT等,这些硬件的、直接可见的就是所谓的硬实力。

软实力可以概括的理解为综合实力,比如说领导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上进心,价值观等等,在未来可能会影响到事业发展层面的一些能力和素质。

大家可能都明白这个IQ、EQ的关系,大家也越来越能理解EQ的说法,不过我们不考虑那个问题,还是回到我们关注的申请层面。我之前一再给学生强调,美国大学在筛选学生的时候,他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和很多英联邦国家不同,美国的这些大学是希望能够招收到来自全球的比较优秀的人才,经过学校的培养,把这些“潜力股”变成 “很挣钱的股票”。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前20的大学都是私立学校,这些私立大学的财政来源更多是来自校友捐赠,而非政府拨款,所以学生是他们最大的财富。因此在挑选学生的时候,他们最关心就是你的未来,你经过他们培养之后能不能够成功。这就是学校考察的唯一的一个核心因素。

比如,今天迟到的学生挺多,其实守时也是软实力里面非常重要的一个素质。很多时候,在同等情况下,学校更愿意录取早申请的学生,因为他们认为对自己学校更重视的学生,一定准备的比较充分。这些学校经过很多年的沉淀,对于社会,对于人的观察和思考是很深刻的,虽然很多事物都在变,但美国大学都能保持很好的领先,其实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人。

回到我们原来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学生能获得成功呢?其实第一课中我们提到,一个人的成功各有各的不同,有些人创造力很强,有些人很勤奋,有些人坚持,又有些人很务实,这些都可能是他们成功的因素。就拿留学行业来说,中国最早的两家上市机构,为什么新东方比环球雅思强那么多呢?在国内来说都算是成功的,但其实创始人的两种风格是很不一样的,俞敏洪会把他喜欢的这个事情做成一个事业,而张永琪是在一个正确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情,他对这件事情虽然有一定的感情,但他其实更在乎的不是产品本身,所以他会选择把自己一手创建的公司卖掉套现。

基于对于这样的一个理念的一个很深刻的认识,学校他们就会很清醒的意识到,你的学习能力,比如说你的托福、GRE或者GPA,这些能在很大程度上反应你的智商,比如我们现在申请理工科前50的话,基本上可发现一个average的水平,托福分数在95-105这样的一个区间,GRE在315-325的区间比较多,GPA基本上在3.3-3.6之间的一个状态。对于这样的一些学校来说,你能达到我的要求的话,你的学习能力是OK的。

但是你这样的成绩到底能够申请到什么样的学校,其实学校还会很注重你的软实力,因为软实力才是长远决定一个学生未来能发展到什么样的层次的一个内在的东西。比如国内现在鼓励全民创业,但你认真观察一下,会发现这些获得成功的人是有一些共性的,比如做事情很勤奋,很好的领导力,很强的沟通能力,很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情绪管理等等这些素质。

学校很清楚的知道,他们怎么通过申请材料发现这些东西呢?他们会通过一些内在的逻辑去分析这些东西,大家知道文书是体现这些软实力比较重要的方式。但是文书并不仅仅是这几百个字,文书这些字并不难写,难写的是文书背后的东西,举个例子,学校在观察一个学生的GPA的时候,并不仅仅看GPA的数值,他们还要看你在哪个学校毕业的,这个学校他在这个领域它的优势怎么样,教学声誉怎么样,比如理工科,北航的GPA分压的相对比较低一些,GPA含金量就高一些;比如而清华北大3.3的GPA可能比一个不太有名的211学校的3.5,3.8的GPA更有优势,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人是经过严格筛选,在那样的层面,他们会获得更多的资源,有更高的眼界,有更多的提炼,本身他们的知识水平也很高,学校会很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关于这个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这个关系,这个部分是大家可能在申请过程中也会比较纠结的,因为大家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可以很好的从这个各大论坛各大网站看到往年申请的学生他们的毕业学校,什么档次,GPA多少,托福多少,GRE多少,或者还能看到他们说拿了多少篇论文,有什么项目经历,或者说实习。

这些东西其实可以在百分之六七十的程度上决定一个学生的水准,属于哪一群人,在这群人里,你到底是前30,前20,还是10,这个时候硬实力已经不是学校care的重点了。上次课的时候学生就问道是不是分越高越好?关于这个问题的话其实就很有代表性,我在这边把它分成两部分来讲。一个分数到底是不是越高越好,其实是要分两种人,第一种人的能力是更擅长做应试的,他更擅长去考试,对于习题的理解也是一种很强的能力,所以你们经常会看到硬件能力特别突出,但软件方面并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没有丰富的经历或者出色的表现,就是靠着好的三围就能拿到一个非常不错的录取结果。

但有一些人呢,可能并不擅长这方面的东西,在大考方面是不擅长的。大家可能也经常听到一些言论是说,混的特别好的这些人其实往往都是学渣,而不是学霸。对这种人来说,拼命也考不到多高的分,但是却可以在科研,领导力层面有突出的表现。那这时候,即使分不漂亮,学校也会考虑。



水哥谈留学


美国大学是宽进严出,不管什么原因进去,得了哈佛的青睐,想顺利毕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进去不代表就是学业有成。

中国大学是严进宽出,进好学校比较不容易。但是在学校规规矩矩完成课程,拿到学分,做好毕业设计还是很好毕业的。

进了哈佛等名校不代表就成就了事业,学校只是一个平台。哪怕是个世界名校,也只是一个平台。

被哈佛还有其他美国学校拒绝只能说明这位学子不符合美国学校的招生标准。在中国长大,习惯中国学习方式的不被美国学校认可本身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这并不代表这位学子就不出色,相反,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本身就是学霸一名。而想当一个学霸,还是得要几分本事的,起码记性要好,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要比一般人好。我相信这位学子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好好学习研究,迟早会脱颖而出。


依楼看雁归


中国人非常好学没个国家的人比得上(我指的人群比例),外国人贪玩会玩的人比例比较多。由于中国学子多,以成绩划界录取以示公平。因为中国人太会比、太好比了,又特别敏感计较,只要被参与者发现有一点不公之处,就会闹得你鸡犬不宁!教训呀!没法呀!。 中国人知道这种录取办法,肯定埋没了有培养前途的:学子,只能是这样。这是在中国,就得安中国的实际情况,再说题主的问题是个例或少数例证不能说明大多数的问题:也说明不了哈佛大学有多了不起,中国大学比哈佛有差距⋯⋯天生我才必有用,好的学子只要干他喜欢专业定能成才成就事业,行行出状元,


得亮1


提这种问题,如果能标明被录取者的名字和被拒绝者的名字以便查证则更好。题目贴图没提供对问题的任何进一步说明,不贴也罢。

至于回答和评论中,说高考公平也好,说高考不能唯才试举也罢,说白了,其实这是社会结构分层后的一个表现。

以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孩子来说(家里没矿的),统一的高考选拔体制,给孩子们以一个晋升的通道,这涉及了千千万万的孩子,故此起码七成以上的网友是赞同高考制度。

但看到另一面,高考制度束缚了孩子的特长和个性,造成了千篇一律的人才产出。故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家长尤其是较富裕家庭,在某种程度上不自觉的在给自己孩子试错,为孩子提供跟多高考之外的途径。而这些途径要求更多的于现行高考考核项目之外的学习内容或者练习内容,或者实践内容。

一定程度上放弃刷题等与孩子发展目标无关的学习方式。

2种诉求都无可厚非。中国社会进步到世界第二的现在,正常的社会反馈。

一方面,基础薄弱发展到现在仍旧有一半以上的家庭需要高考这个改变孩子层级的通道。另一方面,富裕家庭需要孩子能冲破高考科目的限制,能更好地掌握未来自己未来的命运,能飞扬自己的个性和特点。即便只有10%家庭需求。对于中国来说,也可能牵涉到3/4千万个家庭孩子的命运。

现行高考体制,显然需要进一步进化,来同时满足这两种诉求。否则,顾此失彼,只会造成高端人才流失海外,而普通人群仍然感到不公。

升斗小民胡言乱语,勿喷勿喷。



跟着闺女学英语的大叔


中国的考试选拔制度有很多缺点当然也有很多优点就是无论出身如何,只要努力学习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学习是枯燥乏味的只要努力还是有可能的。在西方所谓的常青藤学校首先是私立的要生存就要高学费和捐款否则是活不下去的。名校也不是所有人都成才,所以他们的招生制度看的是你拥有的资源而不全是成绩,参考中国的三本就知道了。私立学校怎么能立足教学成果也是很重要的,否则怎么吸引人呢,所以拥有名校名头就拥有了可用的资源,而一个人的成功和你可利用的资源有很大关系这就是美国学校越办越好原因,而中国也同理但是仅凭好的成绩你拥有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所以成功的几率也就是黑天鹅了。


龙腾


核心还是因材施教,不能说高考落榜的学生就不是好学生,只是他们的特长没有被发展起来。到了国外教育观念的不同,个人特长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取得很好的成绩也不足奇怪。通过应试教育选吧的学生,当然也是好学生,只是他们的优秀被平均化了,即使有突出才能天分可能也被牺牲去平衡其他学科了,如此而来显得平庸也正常。但统观大局面,应试教育显著提高了居民素质和知识水平。等再过个三十年,优秀的人才和有天赋的人才将爆发式增长。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只有不为温饱发愁的时候,个人理想,奇特才能才能得到更好的培养和发展,这是必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