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會不會把我們的飯碗都搶了?

點擊上方“財經宋建文”關注,隨時接收最新策略。觀點有用請點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給更多朋友參考。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會不會把我們的飯碗都搶了?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會不會把我們的飯碗都搶了?

	互聯網時代,創造出了很多新職業,給很多人送上了飯碗,而人工智能時代,可能會奪走很多人的飯碗。機器人送快遞,機器人搬貨,機器人做手術,很多職工似乎都可以被機器人代替。很多人也產生了巨大的焦慮感,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我們的飯碗是不是都會被機器人搶了?

時代的巨輪,永遠在推著我們發展和進步。

不可否認的,在未來,由於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提升,當機器人學會了深度學習之後,具有比當前人類更為完善的運作流程,但畢竟機器人還是由人設計、製造出來的,暫時很難達到失控的階段,更多意義上來說,機器人應該是作為人類的輔助或者朋友,幫助人類提升社會生產的效率,為人類創造更好的生活體驗。

我個人覺得從幾個方面辨證的來看待機器人代替人類工作的結果: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會不會把我們的飯碗都搶了?

讓更多的人類解放出來,從事更適合人類的工作。

人之所以主宰地球,在於人類幾億年以來出現的一丁點細微的基因突變,使得人類的大腦出現了數百億或數千億的神經元,學會了思考,具有一很多主觀的人類情感,這與寵物狗、貓顯然不是同一個層次的感知。

而如果大量的人類從事的都是最低調的機械式的重複的工作,其實是在浪費人類的高級動物技術,把部份人類再次放到了低等動物的行列中去,利用他們的手或者腳,來簡單的一復一日的重複著沒有任何思考性的體力勞動,將會使得大量的人在大量的時間內喪失掉思考的權利和天賦。

當機器人可以代替掉大量低端的工作之後,人類就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更多的技能,發掘出現多適合人類的工作來,對整個人類的進化來說是一種推動。當然這裡可能會有很多人會說,你說得輕巧,如果大量從事簡單體力勞動的工作被替代,這些人沒有工作了,就沒有錢,再去談學習更是屁話。這裡面存在一個悖論,就如同工業時代蒸氣機的發明,收割機的發明會使大量從事農業和手工業的人失業一樣,但歷史證明了,社會系統會與自己的方式運轉來協調到任何一次技術革新帶來的矛盾和衝突。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會不會把我們的飯碗都搶了?

人工智能會創造更多的需求,從而產生產工作

人工智能也並非簡單的機器人替代,而是一整套智能化的科技進步,由大數據,通過深度學習和算法來實現更快速的結果,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很可能會造就出更多的人類需求,可以是物質的,也可以是精神的。而這一系列新的需求,自然會為社會創造出更多的新崗位,從而讓因機器替代而失去工作的人再就業。

比如某個食品連鎖店,通過大數據,精準的分析顧客的偏好和需求,個性化的為客戶提供讓其滿意的食物,將會使得客戶對該連鎖店的食品需求提升,擴大其市場份額。而食品店為了滿足需求的增加,就需要擴大經營,從而聘用更多廚師人外賣配送人員,創造出新的工作崗位。(當然這裡會有人質疑,如果以後外賣也用機器人呢?那是新一個級別的替代,時代必然會走一步看一步)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會不會把我們的飯碗都搶了?

機器替代人類工作,能有效的提升社會生產效率

如果我們大多數人,幾百上千人,都擠在一個工廠裡每天做著組裝的機械式工作,其實是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但是企業為了維持運轉,還是需要僱傭幾百上千人擠在這裡做拼裝。

這裡有一個問題,人類是高級動物,有主觀體驗。無數人擁在一起,會很壓抑,會很痛苦,類似的比如富士康一類的工作,按件計價,神經緊繃,工作壓力大,更甚者還有員工自殺的事情發生。但是機器代替人類,機器是沒有感情的,他們不知道什麼叫壓力,只要你為其設定好程序,提供持續的電源,它就會一直為你工作,也不必揹負有血汗工廠、壓榨底層人類的道德罪名。

人類要休息,要吃飯,要上廁所,這些都需要時間,甚至人類員工會因為家庭、伴侶的感情不合從而影響工作狀態,造成工作失誤,還有員工流失問題,老員工走了,新員工進來又需要學習、熟練的過程。而機器都不存在這些問題,而機器人則只是初期可能較高的投入成本,後期對比以上所說的時間、狀態、流動等因素後,成本是遠遠低於人類員工的。

這一方面可以提升社會生產的總效率,同時也能盡最大可能的提高企業的利率,所以不管我們情不情願,未來都必然是這樣的趨勢,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會不會把我們的飯碗都搶了?

雖然機器替代人類,但反而會提高員工收入

在前一條我所說的機器必然代替員工,那麼其實運營成本是低於全員工成本的,假設原來車站擠滿員工,每個員工3000元的月工資,那麼使用機器替代後,有可能攤銷掉折舊後,每個機器人的月工資不到1000元,可以節約下2000元的工資支出。

但是完全機器人是很難實現的,正如本文開篇我所說的,機器人更多的是幫助人類,很多時候還是需要人類來間接參與的,這樣的話企業就可以把原來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員工訓練來操縱機器人協同工作,並且可以把原來3000元的工資提升到6000元,雖然工資翻倍了,但因為需要的人員減少,對企業來說,成本依然是大幅減少的。

這樣的話,社會效率提升,企業利潤提高,而員工的收入同樣也會提高。這裡由科技驅動帶來的是一個多方面共贏的結果。(這裡又會產生一個新疑問,有人會認為我所說的員工收入翻倍了,那是因為員工減少了,那失去工作的呢?這就回到了我在前面第1 點和第2點所說到的,社會系統會以其他方式為其提供更合適的工作崗位,最終整體人類員工收入都會得到提高)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會不會把我們的飯碗都搶了?

結論:機器人代替人類,是一個循序漸進及自我協調的過程,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恐怖。

而且,就目前來看,在未來數年甚至數十年的階段內,工業自動化、人工智能將會促進社會效率整體的提升,再最後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巴爾的摩的馬林鋼鐵廠是自動化驅動創新的典型案例。在中國製造商的競爭下,馬林鋼鐵廠的核心產品價格下跌,迫使該公司轉向。馬林鋼鐵廠購買了機器人線材成型機,並開始專注於為波音和通用汽車等公司生產高質量的精密產品。此外,它還僱傭了更多的人,提高了工人工資,並吸引了更多不同背景的工人。

	馬林鋼鐵廠首席執行官、所有者德魯·格林布拉特(DrewGreenblatt)表示,自動化不僅為公司發展提供了生命線,同時也為其員工帶來好處。他說:“突然間,工人們的生產力大幅提高,這是因為我們給了他們工具,即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感謝這些機器人,如果沒有它們,這些人就會失業。”
人工智能時代,機器人會不會把我們的飯碗都搶了?

想要不被淘汰只有一條路:一輩子不斷學習,不斷打造全新的自己。只不過,許多人,甚至是大多數人,大概都做不到這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