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吼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微风伴细雨


经常吼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庭的父母教育,学校的老师教育,当然最多的还是父母的教育。

父母几乎见证着自己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对于自己孩子的秉性都了如指掌,而且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将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正因为都有这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态作祟,家长们在孩子的教育上都会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期望孩子们都能够在正常的轨道上前进。

孩子不是父母付出了努力就会朝着父母既定的目标前进的,每个家庭的家长素质不一样,教育方法也不一样,每个家庭出身的孩子性格不一样,所以同一种教育方法用在不同的孩子身上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所谓的因人施教,要根据孩子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教育方法。

孩子在漫长成长过程中,犯错是难免的,有大错,有小错,有这个错,那个错,有新鲜的错,有重复的错,大部分家长们对于孩子犯的错显得很毛燥,经常大动肝火,动不动就把孩子一顿臭骂,或者暴打。

养不教父之过,这句话固然没错,但是怎么教育孩子却大有文章,这种动不动就施展的打骂棍棒教育,很多时候不但起不到教育作用,反而起到的是反作用,让孩子越来越逆反,和父母的隔阂越来越大,孩子也越来越缺乏自信。所以孩子犯错不能一味地责备和怒吼,这是无能的家长愚蠢的行为。

孩子们在成长期间最为依赖的就是父母,作为家长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应该更多的是说服教育,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适当时候采取一定的惩罚。

睿智的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是鼓励和爱,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声中成长起来,会充满阳光的自信,在爱的包围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会积极的去爱周围的人,这样的孩子处处都很受欢迎。

总而言之,孩子的优秀与否,犯错与否都是父母身体力行潜移默化的结果。



疼痛诊疗刘医生


这个问题我有过亲身经历,感受深刻,答案就在我的故事里

我是一个六岁男孩的妈妈,一个曾经脾气暴躁经常对孩子大喊大叫的妈妈,我是一个在职妈妈,而且工作很忙,在孩子三岁要上幼儿园的时候才真正的开始自己带孩子,才真正的开始体验妈妈的角色,我不知道也没有思考过要怎样做好一个妈妈,我以为有了孩子我就是一个妈妈了,自然而然,于是我就觉得我说的话孩子要听,我烦躁的时候他应该保持安静,我不开心的时候他应该理解,他应该懂事有礼貌,爱学习


可当我们俩真正在一起的时候,我才发现不是这样的,我说的很多话他不听,我的压力我的烦恼我的情绪他并不理解,他也并不是我所希望的好孩子的样子,于是我愤怒,我对他吼叫,我甚至觉得这个孩子根本不爱我,我对他越来越没有耐心,而孩子也开始变成了我的样子,每次和爸爸交流的时候都好好的,可是一到我这里就情绪失控,经常是掉着眼泪跟我对抗跟我大喊大叫,那个时候他才三岁,而我大吼大叫的背后是崩溃,糟糕的亲子关系让我伤心,让我失落,让我不知如何是好,甚至经常莫名其妙的对老公发脾气



一个挫败的妈妈,一个伤心的孩子,糟糕的亲子关系让我们的三口之家怎么也开心不起来

后来我开始深深的反思,忙碌的工作之余,熬了很多夜看育儿书,听育儿课,我终于明白问题的根源在于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遇见更好的孩子,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前提,而教育正是影响

于是我开始改变,我开始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我开始放下自以为是的家长权威,我改变了日常沟通方式,他不用听我的话,我鼓励他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尊重他提出的异议,我欢迎他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特别是与他相关的事情,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我会分享一些我工作中生活中甚至小时候的故事,他也会很开心的分享幼儿园的故事甚至还会编故事逗我开心,我们一起亲子阅读,一起建立规则,比如看电视,比如生气了有情绪了要怎么办,很有意思


就这样,有一天我忽然发现原来我儿子是一个爱阅读,好沟通,又特别逗特别爱我的小暖男,而我这个妈妈也体验到了很多快乐,三个人的幸福生活回来了


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经常吼孩子,亲子关系会越来越糟糕,你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无从谈起了,而且孩子有可能也会越来越急躁,逆反,对抗。现在这个年头,教育孩子一般都是家里的头等大事,一个暴躁的妈会让整个家鸡飞狗跳,变得不幸福


上班又带娃的80后宝妈,带的好团队带的了娃。头条青云计划获奖者,与万千妈妈分享育儿经验,都来自于自己的实践。欢迎关注,获取更多的育儿知识,成为更好的妈妈。

小晗晗爱阅读


经常吼孩子会有什么后果?

大家都知道教育孩子要悉心教导,不能简单粗暴。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舅妈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只要她一回到家里,整村人都能够听到她的嗓大嗓门。她对待孩子更是简单粗暴,动不动就是大声谩骂,要是不解气还拿打棍子打。



舅妈有两个儿子,两个儿子都是在她这种教育下长大的,以至于两个孩子的性格都不好。大儿子在17岁的时候,竟然上街抢劫。也是动用了很多关系,花了很多钱,才把他保释出来。小儿子才几岁,也是动不动就被打骂,以至于现在孩子非常的胆小怕事。

经常吼孩子会有这样的后果

年龄大的会叛逆

年龄大一些的孩子,他是会有自己的主见的。如果他长期被大人吼,被大人打。慢慢的他自己就懂得了反抗,因为他不接受你的吼,不接受的你打,不接受你这样的教育方式,不接受你这样的对待。所以孩子会越来越憎恨这个家,会越来越讨厌这个家,会越来越不喜欢你这个妈妈,会变得越来越叛逆,以至于到后来怎么管教都不听。


年龄小的会胆小怕事

年龄小的孩子,如果长期被大人打骂,被大人吼,他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怕事,做事不会主动。因为只要他主动去做事,就会害怕再次被妈妈吼妈妈打。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悉心教导,不能简单粗暴,更不能对孩子无理由的大吼大叫。如果这样做对孩子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过个几天,等你意识到教育不好孩子的时候,你会后悔当初的所作所为。

你的孩子得又是怎样教育的呢?不如跟我们一起分享吧!


幼师妈妈说育儿


对孩子大吼大叫,这样的情形,大家一点都不陌生,很多父母都有过吼孩子的经历,甚至在有些家庭这样的方式成为亲子沟通的常态。其实很多时候不完全是孩子的错,很多时候是父母自己的情绪问题。父母经常吼的孩子长大以后会怎么样呢?

1.孩子说话的时候也会大吼大叫,我记得有一次去看学生晚自习,听到一个学生在楼道里大喊大叫,我很紧张,以为是出了什么事儿,过去问清楚以后才知道他是在跟妈妈打电话。我问他这样的语气和妈妈说话,难道妈妈不会生气吗?孩子觉得很奇怪,为什么会生气呢?后来他们宿舍好几个同学反应对他都有意见,嫌他平时说话态度太差。甚至还为此和同学动过手。他很委屈,认为同学找茬挑事。有一次他妈妈来看他,我看到了一面镜子的里和外。原来,这就是他们的沟通方式,宿舍同学误会他了。后来几年,我花了很大精力才教会他好好说话。



2.孩子叛逆或胆小敏感。父母是否注意过对孩子大吼大叫之后,孩子的反应是什么?如果孩子会大哭大闹,这还是以较好的反应,有些孩子看到妈妈大吼大叫,会突然愣神儿面无表情的呆立在那。这时妈妈会更生气,觉得他没有立刻按照妈妈的意思去做,是不听话的表现,吼音顿时提高八度,其实这种反应有两个可能。也许是孩子在无声的反抗,也许是孩子吓坏了。后者反应的孩子内心更痛苦。前者长大后很可能极度叛逆,不服管教,后者特别胆小,自卑,敏感。


慧妈妈家庭教育


经常吼孩子有什么后果,那就来看看我朋友的真实的案例吧!

吼孩子让孩子厌食

朋友的女儿从小体弱多病,家里的人都挺惯着的,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养成挑食的一些毛病。我朋友想作为父亲不能再这样惯着孩子了。

朋友就经常不听话的时候吼孩子,没想到吼的效果还不错,孩子一看父亲的脸色不好就会立刻知错就改,跟朋友说:“对不起,我错了。”



有时候朋友嗓门大的时候妻子还骂他说:“孩子这么小,你就不能小声点吗?等下吓坏孩子怎么办?” 不过朋友还是照旧吼孩子,毕竟吼的效果很明显。

有一次,孩子又挑食,朋友的妻子煮的饭就是不吃,这个时候朋友又对他女儿吼,那天刚好吼的时候孩子的外婆来看孩子,外婆看到后就立刻对我朋友说:“哪有你这样教孩子的,你这样吼他,孩子一害怕,消化液分泌就会减少甚至停止分泌,这样孩子会感到唾液减少,食物更难下咽,就算咽下去了也很难消化。到时候时间一久就会营养不良。”



我朋友听了之后好后悔,因为他还是很相信自己的岳母的毕竟他是一个医生,朋友想原来孩子挑食是自己吼他的原因。

吼孩子让孩子与家长产生隔阂

这还不算严重,有一次,孩子在学校被人欺负了,但是孩子居然不敢告诉朋友。还是朋友在洗衣服的时候发现衣服上有血迹,在家长的逼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孩子在学校被人打了。 朋友问孩子为什么不告诉爸爸妈妈。 孩子说:“我害怕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又会吼我,我害怕。”



朋友听了之后整个人都蒙了,原来自己吼孩子还让孩子失去了对自己的信任。

心理学中的“超限效应”

从心理学实验发现:当我们大声训斥孩子的时候孩子是一直处在紧张的状态而且是高度紧张的状态。

这个时候孩子的注意力是不会集中在家长这边的,所以这时候的家长说什么孩子都是听不进去的。



当威胁和恐惧来临的时候,大脑就会启动紧急逃生机制,这就算是大人的脑袋都是如此,更何况小孩子了。

此时孩子的脑袋里会想怎么还没结束,别骂我了,快停下吧!所以这个时候家长说什么孩子都是听不进去的。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一个叫做“超限效应”,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接受的刺激过多、过强、时间过久的话内心就会生产不耐烦和逆反的情绪。第一次吼孩子可能孩子会怕,但是经常吼孩子就麻木了。


雅兰说育儿


首先非常开心能够回答题主的问题。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四岁半,最近睡觉前都要看一个小时动画片才能睡,答应看一个小时,看完又要看,昨天看了两个小时大吵大叫的还要再看,不给看就不睡觉,一直在闹,朋友最后实在控制不住情绪,朝着孩子一顿大吼,把孩子吓的一顿哭,缩在角落瑟瑟发抖,可怜的不得了。朋友后来给我打电话一把鼻涕一把眼泪,自己气的不行但又心疼孩子。


很多家长说自己也知道不应该吼孩子,可是有时候被孩子气的,是真的控制不住啊!恨不得打一顿骂一顿才解气,但发泄完愤怒后内心又满是自责和心疼。


不过有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当忍不住吼孩子的时候,是由于自己工作压力大?还是孩子调皮捣蛋做出惹大人生气的事?长期这么吼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呢?



经常吼孩子最后可能会发生两种较极端的后果。


首先性格自卑,孩子不自信,在将来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往往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否定自己的能力而错过很多机会;性格孤僻,不爱和人交流,不善处理人际关系;怯弱,缺乏主见,没有个性,做事情常看别人的颜色,不敢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表达自己观点。其次可能会产生逆反心理,你说东他偏往西,总被吼的孩子性格容易扭曲,暴躁易怒,听不进去别人建议,而且长期的吼叫,孩子一旦习以为常就会失去作用,视不见听不闻,任凭你暴跳如雷,我如磐石纹丝不动。


心理学家默娜•舒尔在2005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就指出:如果父母的管教方式是呵斥和命令,那么,孩子就很容易在心理上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这些孩子也将很难学习到积极的社交方式,难以融入集体、与人友好相处。


当你忍不住想要吼孩子的时候,不妨可以试试下面几个方法:


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比方说你要求孩子在十点钟睡觉,然而你自己还在沙发上玩手机,这样是不行的。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成为那样的人。扪心自问下,当你要求孩子应该做到的事,自己同样也做到了吗?当自己都不能保证时时达到对自己的要求标准,为什么要求孩子也要完美做到呢?约束孩子之前,首先你要以身作则。

改变说话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尊重


"1分钟穿好衣服!"

"回来赶紧写作业!"

"动画片只能看1个小时"


你要对我言听计从,我说什么你就要做什么。孩子虽然小但也不代表可以任你摆布,按着你的想法来。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会反抗会对立,其实孩子更喜欢民主的方式,当你给了他选择,他们更愿意合作,愿意沟通。


比如周末准备带孩子出去,早上孩子不好好吃饭,边吃边玩。“还不赶紧吃!你是不是等着挨打啊!”这时孩子要么就是赌气不吃,要么就磨磨蹭蹭反抗你。这时可以改变下说话的方式:“如果你早点吃完饭,我们等会出去玩的时间就能多一点哦,你选择一下,是多玩一会还是少玩一会。”不去强迫孩子,多给他们一点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感受到尊重,往往比吼的效果会更好。



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后果


有时候你去威胁他不要做一件事不如让他明白这件事做了后会带来什么后果要有用的多


“如果你要这样做,看我不揍你!”面对这样的威胁,其实孩子内心是很反感的,你越不让我去做我就越想去做,甚至会想尽办法偷偷去做。


继续拿孩子吃饭磨蹭这件事来说,出去玩的时候,当他玩的正兴起的时候,我会拉他回家“今天就玩这么久,因为你早上吃饭太磨蹭,把时间浪费了”哭闹也好,赖在地上不走也罢,我会告诉他:“自己做的事自己承担后果,想要多玩一会,吃饭的时候你就别磨蹭。”

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沟通


孩子虽然小,但也同样需要尊重。最近热播综艺《妈妈是超人》中霍思燕一家备受网友喜爱,不光是因为一家人颜值高、嗯哼的逗比搞笑,最重要的是他们家的相处模式,霍思燕和杜江每次在对嗯哼说话或要求他做什么事情时,都是以对待朋友一样的方式去询问嗯哼跟他商量,并听取他的意见。


和孩子以平等的视角去沟通的时候,会让孩子感到尊重,同时也会更容易去接受家长的意见。



最后想说,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以及处理事情方式的不同,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童年,更多的是来自于父母。吼孩子,除了深深的伤害孩子,伤害亲子关系外,根本上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有温暖的话语,耐心的陪伴,智慧的引导,才能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更多精彩请关注微信公众号:爆炸试验室


爆炸实验室


经常吼孩子的妈妈一定是缺乏耐心的。常看到大街上有妈妈大声的吼自己的孩子,孩子默不作声。时间久了肯定会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影响。

长期吼孩子会造成孩子自卑心理

妈妈吼孩子不分场合,尤其是经常当着众人的面骂孩子,孩子会觉得羞愧难当,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甚至自尊心比大人都强。记得我小时候妈妈骂我,我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心里也是对妈妈产生了抵触心理。



被吼大的孩子性格上没有主见

为什么这么说呢,从小被吼到大,做事情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做的不好被家长吼,久而久之,造成了性格上的唯唯诺诺,有时候不知道对错,仅凭着妈妈有没有骂来衡量对错,孩子也迷失了方向感。如果在之后的工作中,也会丧失自己的主见,做了事情喜欢问别人的意见,很在意外人对自己的看法。一旦不被认可,会更加自卑。


妈妈吼孩子的一幅画面,实在是没有任何美感,只会让人看到一个中年怨妇的形象。好好说话尤为重要,尤其是对孩子,吼的久了,孩子当家常便饭一样。话不需要多,孩子能听进去才是重要的,做个赏罚分明的好妈妈。

女性长期生气也会对自己不好,让孩子看到一位和颜悦色的妈妈,而不是充满怨气怒吼的妈妈,做个爱笑的妈妈吧!


小阔少妈妈


吼孩子这事,先说说我的这个经历。儿子不到五岁那一年,我因为在单位参加篮球比赛摔骨折了小腿在家养伤,因为离老妈家很近,就留孩子在家玩没去幼儿园,老妈家还是城市里最后的家属区平房,左右邻居都很好,孩子们就在门口玩,我因为腿伤偶尔住双拐出来看孩子玩。有一天突然孩子好大一会不见了,于是家人们就开始四处寻找,四寻不见我快急疯了,三十多年前人们报警的意识还不是那么强烈,于是,全家人在焦急的寻找等待中终于等到了小祖宗自己回来了,可想而之,我当时是一种什么状态,不由分说上去就一顿乱打极吼,当时只顾的自己的情绪,根本没考虑年幼的孩子是一种什么状态。他那么小,甚至都未能分辨出了什么事,就被一顿狂轰滥炸,把个幼儿整懵整傻,现在想想,真的不应该,说不定孩子的心智都会收到刺激。所以,我以我的个人经历奉劝每一个做父母的,在孩子犯错以后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切不可因为不能把控情绪而刺激伤害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万万不可。


蓝色妖姬的护手霜


声音太大听不见

好爸妈计划,共同打造消除代沟的教育理念,我们每一句话都是来自你们孩子的内心独白。

作为一个正准备脱离青春期的大孩子,我对这个问题非常有看法,我的父亲是一个性格特别急躁的人他非常易怒,总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绪,为一丁点事来吼我。虽然我小时候确实很皮,但他的反应往往还是很过激的。不过好在他有一个脸皮及厚又比较冷静的儿子,没错,就是我啦!可就算如此我依然老是被他带节奏,实在是气不过啊。当他生气的时候总是会怒吼,脸又涨得通红,而这时你要是想要解释也就只能同样地提高声音的分贝。

为什么呢? 因为自己的声音很大的时候如果别人的声音不大是听不见的,而一旦我也开始怒吼时,到最后结果当然不言而喻啦 ,毕竟我是做儿子的嘛,还手的心思那是万万不会有的,离家出走了也不过是自己受苦挨饿睡街头啊 。长此以往呢,我也就学乖了,怎么吼都不还口。看到这里,很多经常吼孩子的家长是否会觉得 从我的例子来看好像吼了孩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吧? 这可就大错特错了!

首先,不是所有孩子都跟我一个性格,所以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更多数情况会是这样的 :

①孩子变得唯唯诺诺,逐渐走向懦弱和阴暗。

②孩子变得同样的暴躁易怒,家庭关系破裂,亲子关系僵硬。就拿我自己来说,我也曾在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不会对父母交流自己的思想。慢慢的,我越来越大了,父亲也越来越认识到自己的急躁有着大问题,父子的交流才多了起来。但是,幼年时期的心结或许终生难解。我哪怕到现在为止都无法做到与父亲全无隔阂的交流。

家长们,看了这个故事,你还会经常吼孩子吗?

欢迎在评论区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


好爸妈计划


经常吼孩子,会让孩子变成一个不会处理情绪遇到事情也只会咆哮的孩子。


自从当了妈妈以后,原本说话轻声细语的我,渐渐地也让熊孩子磨得越来越粗犷。有时候,好说歹说不听非得挨顿胖揍才消停,所以每次忙的焦头烂额一抬头又看见孩子把自己和屋子折腾的一团糟的时候,心里一团熊熊怒火顷刻就从嘴里喷发,估计那时候才知道狮吼功并不只是传说。虽然,当下孩子会马上收手。但是久而久之,孩子听到我在怒吼她,她就会把手里的东西摔在地上,也学着我大声的嘶吼抗议。慢慢的,遇到问题她也是变得没有耐心,不会好好说话,扔东西乱吼乱叫。我就知道,情况不妙,一定要及时改正。

有一天中午,我带着她出门去,因为出门的时候没估计路程和时间,没骑车走路出去的。回来的时候已经过了饭点,我怕家人等急了,就连拉带扯的一路把她拖回家,经过小路的时候,她突然莫名其妙的哭闹起来,死活不肯和我走了,而且还奋力的拍打我。我也是,气恼。一把抱起来准备把腿就走,还作势要打她。突然,看她满眼泪花,特别委屈。我告诉自己,一定不要在冲动,要慢慢的问清缘故。我把她,放在马路旁边,蹲下来问她,我说,涵涵,怎么了?告诉妈妈为什么不走了?她,哭着看着我,指了指口袋,又指了指不远处的马路,奶声奶气的说糖糖掉了,糖糖掉了。我马上就明白,原来她藏在口袋里的糖果掉了。她是因为想要捡回来所以闹情绪。但是又不懂得怎么和我沟通。因为每次,我都没有机会好好听她说,只是一味地独裁用自己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她。那时候,我的心里,觉得特别难受,拉起她的小手,到不远处把糖果捡起来,并告诉她,涵涵的糖果找到了,涵涵要把她藏好,不能在弄丢了哦。女儿,高兴的抬起头说,谢谢,妈妈!虽然,还是奶声奶气,但是我完全听得懂。



从那以后,我就告诉自己,不管遇到在急在淘气的时候,我都应该好好的和她沟通和她讲道理,疏通她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以暴制暴。我们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一言一行都存在着感染的力量。所以,一定要以身作则,做一个好榜样的父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