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尽脑汁都写不出来作文的小学生,到底如何进行改善?

依黛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中小学生练习如何修改作文呢?

要想写出一篇好作文,积累素材、审清题意、确定中心、选择材料、编写提纲、遣词造句这些步骤每个同学都知道,但仅仅这样做还不是一篇完整的好作文,其中还缺少一道很重要的工序―检查修改。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培养出来的。

每次作文之前,老师要明确要求学生注意检查修改。因为检查修改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一篇作文即使是经过了认真地构思,也不可能一下笔就十全十美,往往会存在着丢字落字,重复罗嗦,语序混乱,详略不详等毛病,经过修改,文中不妥的地方减少了,明显的错误纠正了,学生的作文质量也就提高了。在修改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后就可以少犯这样的错误,而亲手纠正自己的存在的问题以后,又可以从中吸取教训,进而掌握写作规律。可见写作文一定要养成多修改的好习惯。

那么如何修改呢?

一、朗读修改法。

写完作文以后,先把作文出声音朗读几遍,而且要逐句逐句地读,速度要慢些。看看能不能听懂,语句有没有毛病,哪里句子不通,哪里多字少字,多读就能发现,自己的耳朵就能当“老师”。要是遇到绕口、读起来别扭的地方,就回过头来仔细查找问题进行修改。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写到“一进公园,我首先第一个就见到了那巍然屹立的假山”。当他朗读此句的时候总是觉得别扭,后来经过思考,才发现“首先”与“第一个”意思相近,应当去掉一个。修改好的句子再来读一读就流畅多了。朗读法针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字、语句不通顺是非常快捷有效的。

二、同学互评法。

这是一个很容易引起争议的办法,很多同学自己并不能很好的写好作文,如何去给其他的同学评判呢?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理想说的话,而别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麽,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的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不见得同学们要比自己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三、老师讲评法。

在我们正规学习中是没有大量时间进行作文点评的,那么学生自己修改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呢?老师不仅需要对作文进行讲评,而且要精,要有代表性。单个句子、开头段、结尾、选材、结构等每个部分,写的好的,写的不好,写的不好要怎么修改,尤其是在怎么修改上,可以让同学们开动脑筋,活跃思维,经过同学们讨论的修改出来的作文,同学们会记忆深刻,而且不会犯类似的错误。

总之,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是在长期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如果每次作文你都能认真地进行修改,并持之以恒,那么必见成效。


十指点中考


我认为应该从只要做到以下三点,写作文不是难事:

一、家长的支持与鼓励,助孩子建立信心。

作家韩寒曾经说过,人只要会说话,就会写文章。我觉得那是事实,把想说的话写出来就是一篇文章了,至于写得好不好那是后面的事了。所以鼓励孩子写,让孩子有兴趣写那是比怎样写好更为重要的事。很多孩子其实并非写不出,而是怕写不好。这时家长的态度尤为重要,孩子写出来了,要作具体的表扬,比如这个句子写得很好,那个词用得很恰当,这个标语符号用得妙之类。有了家长的支持与鼓励,孩子的自信心就会得到提升,就不会怕提笔了。只要孩子肯写,写得好是迟早的事。

二、掌握方法。

孩子们在写作中可能经常会遇到“绞尽脑汁”不能写几行字,或者经常写到“漏洞百出”,“问题混乱”之类。 那其实是孩子未掌握到写作的方法。

小学是儿童发展基础写作能力的重要阶段,所以这个阶段写作基础打得是否牢固对以后的写作是很有影响的。小学阶段的孩子是求知欲和好奇心是非常强的,他们对奇怪和有趣的事情特别感兴趣。鼓励孩子把他觉得奇怪而有趣的事情写下来,让作文变得有趣起来,那写作因难的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了。

附上写上的几个方法:

1、写景

由远及近写,先写先景,再写近景。然后再写自己认为最美的一处景色。写时可抓住景物的形状、大小、色彩、数量、声响这些方面进行描写外,还可以抓住景物的神韵、动态变化来写。

2、写人

看题目定位人物。从身边的人物(老师、朋友、同学)进行选择,先定合适的人物。从观察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等,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来写,如走路时怎样走的,说话怎样说的。最后重点写一件或两件印象较深刻的事情,突出人物的特点或品质。

3、写作要素

写作的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件写作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把这些都写清楚了,作文也就写好了。

三、多参考同步作文,平时多看书,多观察,为写作积累素材。


rong


绞尽脑汁都写不出来,说明脑中没有东西可写,找不到可以写的素材,这是最常见的问题。不仅是孩子,就连经常写作的成年人也会遇到这种情况。就像我,之前觉得一天写一篇一两千字的文章不是难事,甚至一天写两三篇也可以。可是在过去的一个星期,除了写出《致早恋的孩子:你读中学和读大学时所遇到的人,是不一样的》这篇爆文之外,连续四五天都没写到什么文章,不是我不想写,而是坐下来到电脑前,确实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好,头脑里空白一片。

后来我想了想,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仔细思考之后我发现,原来是我最近看书太少了,近两个星期来都没怎么看过书,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所以难怪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一个字来。明白以后我立马看书,才看了几页,内心很受触动,很快便觉得有内容可写了。

所以当孩子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作文,我给你的第一个建议是:让孩子多看书。

第二个建议是:多写日记。平时不练笔,到真正要写作文时是很难写出来的。应让孩子养成勤写日记的习惯,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我手写我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孩子的写作能力必然提高很多。

我是因为从初中开始养成写日记的习惯,所以作文写得不错。而我是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培养儿子写日记,所以他也从来不觉得写作文难,一篇四百字的作文,他用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写出来了,不管是否优秀,起码有真情实。

关于如何在小学阶段引导孩子写作文,我在那篇题为《二年级这样辅导孩子写作文,孩子乐在期中》有祥细的讲解,有兴趣的可以找来看看。

总之,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就写出好作文,一切都是多写多练,长期积累的结果。



哲妈说教育



绞尽脑汁都写不出作文来,这在小学生中确实普遍存在。但是,这个问题还是可以解决的,毕竟还是娃娃嘛!我们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哦!

第一,建立孩子的信心!我们告诉孩子,作文本身就是语文中最难的,也是必须要这的。班上很多孩子都跟自己一样,非常不能写作文,不愿意写作文。所以不要着急,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是,很难大家都在学习,所以我们也一样需要学习,相信自己通过学习,作文一定可以写出来的,写好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孩子从心里不抵触写作文,为引导他们练习写作文做好思想准备。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引导孩子随时随地作文练习。这跟日记比不多,但是又有很大的区别。

随时随地作文就是教会孩子观察生活,用语言表达出来,融入自己的想法。

比如此时此刻,孩子半天都写不出一个字来是种什么感觉,你让他跟你说说。是压根儿就不想写,还是写不出来?心里有什么感受,自己觉得该怎么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等孩子跟你交流完了,你再提醒他,“写不出作文”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谁的身上,跟父母交流之后有什么感想等。然后让他把前后的话再连起来说说,说完后再把它写下来。

这就是一篇小练笔。有时间、地点、人物、发生了什么事、自己的想法等。对于绞尽脑汁都写不出文字来的小学生,这是不是写出来了呢?是不是很轻松就搞定了!

这个方法我也把它叫住即兴作文。我们在练习过程中可以推而广之哦。


第三,阅读!语文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少了阅读。阅读不仅仅积累词汇,还锻炼孩子的语感,更加开启孩子的形象逻辑思维。

在很多经典作品中有很多有画面感的描写,很能跟孩子产生共鸣。这些不仅对孩子语文的整体提高有帮助,而且对作文就是一通百通的潜移默化。

总之,对初学作文的孩子,我们建立他们写作文的信心很重要,我们要在一边阅读的基础上有方法,有目标的练笔。

祝你学习愉快!作文高分!


关注【靓丽女先生话语堂】享受免费点评作文,解答语文问题!


语文老师锦绣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增加有效的阅读,对写作文的帮助非常之大。阅读千万不可走马观花,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边阅读边画出文章中精采的词语、句子和段落,写上简单的注解评语。


多数孩子作文写的干巴巴,毫无生气,最大的原因是掌握的词语少,平时阅读不认真,学过的词语不会运用。解决办法是把词语分类,比如:景物类描写春夏秋冬山河湖海花草树木的,人物类外貌描写包括五官身材性格神态的等等。现在各类作文要素、好词、好句课外书非常多,家长根据孩子年龄选择合适的每天背一点,并练习用把的词语扩展一成一句话,每天写一篇日记,把当天发生的自己认为有趣的事记录下来,这些会成为作文的素材,重要的是它来源于孩子自己的生活。



有了好词、好句、好素材,怎么把这些运用到文章中去呢?

写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不用面面俱到,重点描写人物与众不同的外貌特点;选取两个这个人的具体事例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性格,可以从这个人物的动作,语言,心里活动等方面入手,突出中心,最后结尾时呼应开头,有始有终。

写景物,一定要有顺序,由远到近或从高到低或由整体到局部,不同地点呈现的是不同的景色,重要的是把自己观察景物的感受表达出来。之后抓住景物重点特征,可以适当加入主观色彩,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使景色富有生命力吸引读者,最后,抒发自己的感受,情景交融才能真切感人。

欢迎大家点评。


芳1532666


我是一名语文老师,对于写作,我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所带的班级里,写不出作文的基本没有,成绩再差的学生都能写出点有真情实感的句子。绞尽脑汁也写不出作文的孩子要么脑子里没有素材,要么写作能力有点欠缺,这个时候,逼迫和打骂只能让孩子更加丧失信心和兴趣,所以,家长要对症下药,耐心地引导和帮助,孩子才会逐步提高。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脑子里没有素材的

这种情况说明孩子读的书太少了,实践活动也太少了。阅读是提升孩子语言能力最好的方法,要长期坚持,孩子的表达能力会在阅读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如果是实践活动少了,家长就要多给孩子参与各种活动和外出的机会,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认识更多的人,经历更多的事,并且要引导孩子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只有这样,到写作的时候,他才能有话可说。

2.写作能力有欠缺。

这样的孩子需要家长和老师更多的帮助。首先,不能因为写作很糟糕就打击他,相反要多鼓励,多表扬,不能让孩子对写作产生恐惧和厌烦情绪。另外,每次习作,要给他基本方法的指导,必要时提供好词好句,帮助他确定素材等等。当然,大量的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读得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学会模仿了,写作兴趣也就来了。


龚老师说说


这类现象大多是一种假象。

这类现象大多是孩子被“作文”二字吓住了!

孩子天生都会写作文。孩子如果出去和同学玩了一次夹娃娃的游戏,孩子回来跟你滔滔不绝的讲,他们怎么夹娃娃,写在纸上这就是作文。孩子今天上学的时候和同桌吵架了,回来给你告状同桌怎样不好,他怎么不开心!放在纸上这就是作文。只不过这是比较低年级的孩子写的作文。但不可否认,它也是作文。


孩子都会讲一个美妙的故事,为什么他写作文的时候就写不出呢?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家长在孩子一开始写作文的时候,就把孩子吓倒了。


当孩子刚刚作文起步,还不太懂的,作文为何物时?家长们已经先入为主,认为作文就应该是某某作文选集里的那个样子。理所当然孩子的处女作就被冠上了劣等作文的帽子。而家长们却忽视了,这个时候孩子正是有口语向书面语言转化的一个艰难的过程。于是孩子的兴致勃勃的处女作,面对的就是批评、指责、否定……“作文这么难!我怎么努力也达不到这个水平!”这种消极的信息,一开始就在孩子心心中植下了根。孩子怎么可能写得出好作文?

怎么样写好作文各个年龄段方法应该是不同的。

说简单了,只要做好两点。

首先,得让孩子愿意讲故事。任何一篇作文,没有叙述性的语言,不可能称其为文。这是作文的骨架结构。没有骨架结构,再多的肉也是一滩烂肉。

其次,孩子在讲故事的时候,教孩子多用描述性语言。描述性的语言是作文的肉,它会让作文显得更丰满、更具体、也更生动!

先抓住这两点,作文不会写不出,写出的作文也不会是劣等文。


耗子89065671


关于这个问题,我来做一些分享一些个人浅见。

我个人觉得首先是“绞尽脑汁”就说明学生的脑子里的知识量不够或者说阅读量不足以支撑作文的写作。既然所阅读的书籍不够或者是相应的材料获取的不够充分,那么他/她就没有办法进行一个内容输出-写作。所以回到这个问题的本身就是帮他/她把他的“脑汁”所进行大量的补充。只有大脑里有足够的素材,那么作文的写作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

那么补充“脑汁”的办法有多种多样,大量进行阅读或者社会实践及其他各种方式来进行补充。比如可以用兴趣引导,小学生喜欢看一些故事书籍,那就引导学生阅读故事类的书籍或者文章。其他提高阅读的办法有很多种,可以自己找寻最适合这个学生的办法。

另外也要进行写作训练,系统的写作训练也可以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如果只是看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而不进行系统的写作训练,那么就没有办法进行真正的作文的写作创作。

写作文也是一个技术活,只有写的多了才能提笔就写。

总之,内容输入(阅读或者社会活动)+内容输出(写作)=改善写作。


一马一贵


只要家长重视起孩子写作能力的培养,孩子的写作水平会很快得到有效的提升。那么家长应该怎么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呢?

一、写作生活化。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写作的源泉来自于什么?就来自于生活。没有真实生活体验的写作,肯定是非常干枯,缺乏说服力,缺乏影响力的,要靠孩子去想出一篇作文,太困难了,即便是成人,要去这么做都会感觉困难重重。所以一定要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表达能力。比如过节了,跟孩子一起包饺子,孩子肯定会兴致勃勃地参与。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引导孩子写一篇包饺子的作文,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事件的前因后果等等。孩子可以很轻松的写出一篇有自己真实体验的文章来。只要抓住这种生活中真实的事件,引导孩子去写作,去思考,去想象,孩子就可以轻松的写出很多有真情实感,真实体验的文章来。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写作能力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升。

二、让写作有温度。做一件没有温度的事情,绝大多数人都是会厌倦的。作为孩子来说,他的写作需要得到家长的肯定和鼓励,更需要得到更多的认同。所以每次孩子完成了一次写作,我们应该积极的肯定和鼓励孩子。我曾看到一位家长把自己孩子小学一年级和二年级的作文做了一次集合,把孩子的作文认真的编排好,配上图片,并投稿到了中国儿童文学网。这其实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通过更多的外界的肯定来增强孩子写作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孩子看到自己几年的写作成果,心中也会感觉到很自豪。孩子会对写作越来越痴迷,越来越感兴趣。

所以,家长只要学会对孩子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帮助,孩子就可以很容易的提升他的写作能力和写作的兴趣。


学习力教育视点观察


小学生写作文无非就是写人、写事、写景、状物,基本就是这几样。作为一名教师,我是这样辅导学生的。

写人的作文首先抓住以下几点要素:什么人?外貌特点,他有那些值得你写下来的事情?然后你自己对他的看法或者自己心里的想法。其次你可以用你学过的词汇恰当的去描绘他,最简单的就是扩句练习。使文章比较丰满。

写事 的作文首先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然后和上面一样最简单的就是扩句,或者把自己学过的词汇选择合适的添写进去。一定要抓住写事这个重点 突出事情的原因、经过 、结果。最后要写出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和启发。

写景的同样也要写清楚哪里的景 有什么突出的特点,这个可以尝试让孩子学习使用拟人句,让景色更富有生命力和活力。

状物的也一样,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用形象的语言去描述他,但一定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写,万不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杂乱无章,看后摸不着头脑。

还有一些更简单的方法,让孩子学着改写别人的文章,从中吸取方法, 如果还有困难 ,教师尝试用简单的几段话将要写的内容写下来,然后引导全班一起完善,修饰, 补充,丰富,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集体作文,这样的效果非常好,而且同学们兴趣盎然 积极参与,使全体同学都参与进去 效果非常好。还要在生活中做个有心人 , 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积累。

最后一点最重要的就是要孩子多读书 ,读好书,好读书 。胸有笔墨 ,下笔千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