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教育評價改革這件事?

甘善傑


歷年來,教育改革的趨勢:

一,省錢收錢的改得快,花錢的改得慢。

高校教育擴招,行動迅速;十二年義務教育,連下樓聲都聽不見。

撤校合併,行動迅速。農村的中小學撤的幾乎沒有了。學校校車,基本沒有,連慢都看不到。

公有名校的私有化收費改制,行動迅速。教育資源均衡,完全沒行動。

基礎教育要講公平,高等教育要講效率。這是一個民族的命脈所在。

可現在,基礎教育,好學校,基本集中在大城市。教育部門人為地製造“馬太效應”“等級效應”。

高等教育的招收:城市比農村多。北京比地方多。

二,形式改革多,實質改革少。

就不談3+x等等形式的改革,不論課程調多與調少,就是選拔與淘汰。

這些都是形式。

教育的實質核心,從未觸及:獨立人格、自由精神,批判思維與邏輯思維、創新意識,具備科學/藝術/倫理素養,具備工程/技術/數學/傳統文化素養。

三,教多育少不改變,一進學校一刀切不改變。

老師滿堂灌,學生被動學。考試客觀題、標準題多,導致考記憶、靠題海。

各種各異的兒童進校,千篇一律的學生出來。只要進了一年級,按九年讀完就完事了。

教育怎麼改?其實,問題之處,就是改革之處,關鍵是來不來真格的。


urna風之度0


教育不堅持公平正義,政府人為把學校分成三六九等,身份歧視嚴重,教育部培養了千萬億個受歧視的學生,建了幾千所受歧視的學校,培養了幾百萬受歧視的老師,學校的身份影響他們一輩子,不是985的學生倍受歧視,招聘,找工作,分房子,購房子,其他學校的都受歧視,再努力,也改變不了學校身份歧視,這是嚴重的問題,它對社會的離心力是任何敵對勢力想做而做不到的事,但我們的教育部做到了。國家對教育很重視,投資很多,但學校分三六九等,歧視嚴重,挫傷了感情和積極性,怎能發揮積極性?若你不是985倍受歧視,你有積極性嗎?應該改革。只要教育終端不有效改革,即大學教育招生的改革,中小學改革很難進行。中國約有三千個大學,整天人為突出北大清華,985,211,其他學校很難辦好。人為突出幾所中學,其它中小學很難辦好。學校不同於企業,學生一代代的,青少年時代只有十幾年,很寶貴,時不再來。教育部應辦好每所學校,有個標準,從最差的抓起,而不是從頂尖的抓起。


用戶名xaguOyS



教育部長陳寶生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到:要把教育評價改革作為“最硬的一仗”來推進。“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這“五唯”是當前教育評價指揮棒方面存在的根本問題,是當前教育改革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看教育部這份高大上的新年宏偉藍圖,實現的可行性有多大真不好說。話說國民教育本身,包括家庭(社區)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個方面,教育部妄圖以一己之力,僅僅通過對教育評價機制改革實現人民滿意的教育,有點兒太抬舉自己了,教育機構也沒那麼大能力越俎代庖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之責任吧。

單表教育評價機制改革。從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這“五唯”“硬骨頭”來看,教育評價改革是針對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不同領域,大、中、小學不同學段,各級各類教師、不同職業要求,顯性、隱性評價不同方式而進行的改革。

先說中小學基礎教育領域,升學指標、分數指標“怎麼改?只要中考和高考存在,分數和升學就必然成為衡量指標,無論考試題目題型如何變化,總有評判標準,中小學老師就會圍繞評判標準教育培訓學生,以獲取高分達到升學目的,否則廣大家長也不滿意。如果取消中高考制度,社會眾多普通家庭的孩子,獲取高等教育資源的途經是否要被切斷,優質教育資源被特殊階層壟斷,社會階層固化,社會進一步分化的後果不堪設想。這樣的結果更違背實現人民滿意的教育目標。所以,只要有評價考核指標,就有淘汰,承認人與人之間有差別,就要尊重優勝略汰自然規律。教育部只要保證建立一個相對公平的、保障多數人公平競爭的中高考制度,就是滿足全國人民對教育的需求了。

至於對教師的評價機制,文憑、論文、教研水平等評價指標本身沒有問題,教育部需要嚴格控制的是假文憑、假論文,權力尋租,以權謀私等弄虛作假等教育評價亂相行為,把教育權力真正關進制度的籠子裡,構建不唯人情、不唯關係的教育評價機制,確保監督機制暢通,就是對全國教師最滿意的交代。

教育評價機制改革的“五唯”提法太絕對,依據分數,依據升學,依據文憑等指標並非這些指標是唯一指標。現實中破格錄取,破格提拔,破格評職稱,破格戴帽子等各種明目繁多的“破格”才是教育評價機制要克服“頑瘴痼疾”,才是當前應當破除教育評價體制的最大機制障礙!

教育評價機制無論如何改革總得有個依據,有依據就有量化指標,有量化指標就有權重主次之分,無論權重量化指標如何界定,教育部只要能保障制度的合法實施,遏制潛規則橫行,就是教育部交給全國人民和教育工作者的滿意答卷。


果殼中的宇宙118


希望教育改革不要全面開花,教育是一個大盤子,特別是基礎教育改來改去改的老師疲於應付,每次改革老師都在忙著學習新的理論,新的知識,結果呢,換湯不換藥。毫不客氣的說,70年代的教學方法我們現在仍在使用。



但為什麼我們現在感覺不到了,因為他換名字了,因為改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或者就變成了一個新的理論。

建國以後的德智體美勞三好學生,五好學生,現在不仍然在提倡嗎?只是換了一個更為。好聽的名字,什麼素質教育。沉默明日之星,藝術之星等等。

講文明講禮貌,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這些一系列的名詞都是我們厲次教育改革中出現的,但其實對於孩子們來講始終就是那幾個概念,何必今天換明天換,後天還換呢?

理論上是好理論,每次都注入了一個問題,然後進行改革,結果呢?沒有基礎的改革,這不是騙人嗎?



比如說取消唯分數論,這一點怎麼取消學校評價老師就使用的是分數,學校之間的評比也使用的分數,教育機構教育組織對於學校的評價,甚至以後會推廣到第三方對於學校的督導,使用的都是分數,最關鍵的分數還是學生的成績,怎麼改?

你說不要給老師們畫一個大餅啊,相信的老師最終會倒黴,不相信的老師相反會賺便宜,這就是每一次改革中,善良人的下場。

真的沒有法子嗎?許多都是上面拍腦袋想象出來的,能實地做一做研究,做一做全國老師的一個書面調查。

從開始就看到了結局。


宜城老師


那些噴應試噴分數,搞自主搞綜合搞任選的,概念華麗,實際都是文科誤國的表現啊。。。

教育的宗旨:塑造品格,培養能力。而這兩點也正是素質教育的內涵。

品格包括:自立自強,團隊協作,誠實守信,反思與批判,堅韌,愛國。

能力包括:學習能力,溝通能力,邏輯思維,科學素養,專業知識(方向可選而非課程任選),還有美感與規劃創新能力。

可見,品格是可以持續訓練的,但卻很難客觀評價。而能力即可以持續訓練,也可以客觀評價。

所以,素質教育之品格,訓練在平時,做足過程即可。而素質教育之能力,關注結果,需要考試。

如何落實?

素質教育其實是教材教法的問題。

首先需要改進教材教法,把自立自強,團隊協作,誠實守信,反思與批判,堅韌,愛國等品格訓練內容融入到教材中去,通過課堂與課外、室內與室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髮現並堅定信念,把品格固化到內心深處。

然後,能力的部分,一樣是改進教材教法,同時調整考試導向,切實把語文、數學、物理作為素質教育核心課程進行安排。實際教學中,需從實踐入手,引出思考,然後總結為知識,最後再應用於實踐。另外,不光要學習知識,還需要學習如何來更高效地學習知識。

這樣就比較清楚了,下面這些問題自然就有答案了:

1.搞素質教育就不關注考試分數了?

錯!素質教育的能力訓練部分,要靠考試來評估的。分數或等級其實是一種科學的量化評估方法。“唯分數論”的另一個名稱是“客觀評價”。

2.自主招生才能選到需要的人才?

錯!由大學各專業確定對科目分數或等級的要求,這是在立法。而招生則是在執法。立法和執法要分開這是基本原則啊。但搞自主招生,就是既定規則又去操作,必然帶來堵不住的漏洞。選出來的不是人才,是人脈啊。任何自主招生都不能以犧牲高考公平為代價!

3.綜合評價才能選到需要的人才?

錯!前面有說過,素質包括品格和能力。能力可以客觀評價,看分數或等級即可。而品格根本無法客觀評價。品格重要,但訓練在平時,做足過程即可。就像體育,每天早晚跑考試不用考。更重要的,品格根本無法客觀評價,更無法保證公平公正。誰比誰更高尚?誰比誰更合群?誰又比誰更健康?素質評價能像高考那樣動用全國資源來保障公平公正不被操縱嗎?不可能的。

4.憑興趣選課就是素質教育?

錯!語文數學物理對應溝通能力、邏輯思維和科學素養,是必修必選課程。三缺一必然缺乏某一方面的素質。而專業知識部分是可以憑興趣選方向進修的,比如計算機、生化、政史哲地、翻譯、藝體五個方向,但選方向絕不是隨意組合任選科目。

5.減負就能提升學生素質?

錯!無論品格還是能力都是需要訓練的,訓練不可能是個輕鬆的過程。從專業知識上減負,省下的時間卻沒有做品格或能力的訓練,素質也是上不去的。

6.學習英語對素質提升有用嗎?

英語側重翻譯能力,是屬於專業知識的可選部分。同地理。本科翻譯類專業必須要與數理計、生化、政史哲地等技術背景相結合,成立互聯網翻譯社,才能承擔起科技類文獻翻譯的本職工作。而不是學了英語只能去做導遊或英語教師。

7.文科生不需要考物理?

錯!語文數學物理對應溝通能力、邏輯思維和科學素養,是素質教育核心課程,也是必修必選必考課程。不考物理就無法評估其科學素養,而沒有足夠的科學素養,一方面影響其個人發展,另一方面如果做了領導,還會影響到國家和企業的發展。

8.背誦政治歷史對素質提升有用嗎?

首先背誦本身就與素質無關。學習政治歷史的意義,在於訓練愛國品格,另外也可以作為一門可選的專業知識。

9.高中只學高考相關興趣課程?

錯!高中的目標是培養合格的社會人。各科目有的作用於品格,有的作用於能力,全科學習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成為某一方面的白痴不是素質教育的目標。所以提早走班選課與素質教育是相背的,與高中培養目標也是相背的。

10.唱歌跳舞對素質提升有用嗎?

唱歌跳舞是屬於專業知識的可選部分,另外對團隊融入有一些間接影響。同地理。也就是說小學初中學習下未嘗不可,但高中高考就可有可無了。

11.學習國學對素質提升有用嗎?

國學中包含一些品格相關的典故,對溝通能力也有一些間接影響,所以瞭解一下未嘗不可,但是跟普通的思想品德課差不多,也不能期望能起多大作用。

末了,瞭解下各國的STEM教育計劃!對比下現在的新高考。科教興國啊。。。



火狐520


教育評 價改革十分必要,評價的方法措施得當,評價的結果將促進教育發展和教育質量的提升。

教育評價應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方面是對教師的評價,另一方面是對學生的評價。

對教師的評價,主要內容是師德表現和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以及教學效果。

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是思想道德品質表現,課程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操作實驗熟練程度,體育煅練與身體健康情況。

教育評價應堅持觀客公正,實事求是,簡便易行。


洪爺33344611


將軍和士兵乾的工作不一樣,工資不一樣。而教師為什麼幹同樣的工作,工資卻分三六九等?而且低級教師比高級教師乾的還多。買賣證書職稱成就了貪官,消滅了科學家。評職稱純粹就是看誰會弄虛作假,看誰的關係網多,看誰的權力大,根本看不出誰教書育人的本事有多強!評上高級的要麼是領導,要麼是在網上東拼西湊搞些假大空的所謂論文,並且一旦評上高級就想辦法扯理由改做別的事情,就開始打混,事做得少,工資卻比別多,這種職評能起正能量的作用嗎?中國的教師職評就是扼殺那些在一線埋頭苦幹的、老老實實的老師的積極性的一把無恥的兇殘的尖刀! 職評完全毫無公平正義可言,只有陰暗骯髒無恥!因為職評設置了各種限制條件,表面上是為了擇優,但實際上是為了當權大開方便之門,他們都可以利用權力操作首先讓自己及與自已有關係的人評上,更重要的是可以收取好處費!好拉關係,找後門,好行賄受賄,這才是問題的核心所在。舉目一望教育界許許多多書教得象狗屎一樣的卻是高級,這就是職評的效果!職評對提高教育教學沒一絲一毫的效果!反而搞得教育界一片黑暗!!!


今天空氣流通暢


每一任教育部長上任以後都想搞一次‘改革’,樹一點‘政績’,可是,每次改革都成了一次‘’折騰‘’。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搞改革,每次都是虎頭蛇尾,不了了之,對學校來說,就是一次次的折騰


九明15


在教育部門越改越亂,成了社會新病,學習質量上不去,家長負擔重,打穩鑼還鬼叫,補課費,資料費,向老師發紅包,等現象十分嚴重。


戌亥鵑子


胡折騰:把原先很好的學校折騰散了,老師折騰累了,家長折騰忙了,家長折騰得出錢多了,學生折騰得成績大面積下降了,校長折騰得腰包鼓了,教育領導折騰得有酒喝了,把教育經費折騰到基建裡了,把優秀教師折騰得不會上課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