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瘟疫與戰爭是孿生兄弟,有沒有歷史依據呢?

楠杉槲


瘟疫與戰爭本來是沒有必然聯繫的,但是一些列強資本主義國家,如果因為瘟疫造成國家經濟實力削弱,失業率居高不下,股市崩盤,銀行倒閉,工業生產總值大幅下降,即嚴重的經濟危機時,列強資本主義國家往往選擇戰爭來轉移國內矛盾。

歷史上,由國內基本矛盾激化而對外發動戰爭的例子比比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和日本等法西斯國家,為了轉移國內矛盾而發動大規模的侵略戰爭。美國發動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等等,無一不是為轉移國內矛盾而發動的。真所謂“槍炮一響,黃金萬兩”。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要牢記歷史教訓,做到防患於未然。





穿越時空的歲月


《道德經》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讓我們來看看從古至今瘟疫和戰爭的時間節點,是不是能佐證 老子的斷言。

古人又云:"大亂之後必有大疫, 重症大疫出良醫",分古代西方、中國古代、現代三部分來看看。

古代西方

在公元前414年到公元前396年, 布匿戰爭期間迦太基人對錫拉庫扎發動的圍城,一場傳染病的暴發。

425年,匈奴人正掃蕩歐洲期間, 一種未知的瘟疫摧毀了他們的部落 。

中世紀以後歷史對戰爭與瘟疫的記載的數據逐漸詳實。

十字軍東征的歷史,讀起來像是一系列傳染病的編年史。1098年,一支三十萬人的十字軍包圍了古敘利亞首都安提俄克。在極短的時間裡,大量的人因疾病和饑荒而殞命。以至於屍體都來不及被人掩埋。短短几個月之內,騎兵部隊的七千匹戰馬中有五千匹死亡。當耶路撒冷於1099年被攻佔的時候,十字軍最初的三十萬人只剩下六萬人;而到了1101年,只剩下兩萬人。

拿破崙時代記載更加詳細。迪特·德·基爾霍夫,他是法國軍隊中的一名軍醫記錄戰爭期間瘟疫的慘狀。

在從德意志北部延展至意大利的法軍軍營之中,駐紮著超過五十萬人的軍隊。在大軍集合之時,傳染病還沒有暴發的跡象。馬格德堡、埃爾福特、波茲南以及柏林的醫院中只有少量的病人。當軍隊進入波蘭以後,基爾霍夫對當時悲慘的情形進行了描述。相比於其他歐洲國家,當地人民的貧窮、悲慘和奴役現狀,令他感到震驚。由於各個村莊盡是受昆蟲感染的茅舍,所以軍隊不得不露營駐紮。士兵們沒有足夠的食物,白天炎熱而夜晚寒冷,於是,肺炎、咽炎甚至白喉等呼吸系統感染的患病人數迅速增加,新的醫院不得不在但澤、哥尼斯堡以及索恩等地建立。

1812年6月24日,大約在大軍橫渡尼曼河時,斑疹傷寒病例開始少量出現。在立陶宛,他們遇到了大片的森林和泥濘不堪的道路;俄國人燒燬了城鎮和村莊;士兵們找不到遮風擋雨的棲身之所,也沒有足夠的食物補給;飲用水水質惡劣,天氣炎熱,疾病——主要是痢疾、腸熱病和斑疹傷寒等開始肆虐。在奧斯托俄戰爭之後,也就是7月末,患病的人數已經超過了八萬。

9月初,當他們到達莫斯科河時,基爾霍夫所在的原有四萬兩千人的部隊,只剩下不到一半的士兵了。在莫斯科河邊展開的戰鬥致使負傷的人數超過了三萬人,這對軍醫來說簡直是不可戰勝的挑戰。9月12日,軍隊中的斑疹傷寒和痢疾疫情更加嚴重。9月14日,這支軍隊進入莫斯科。莫斯科原有市民三十萬人,但在法國軍隊進入之前,大多數市民早已逃離這座城市。9月15日,在羅斯托普斯基總督的命令下,被釋放的囚犯用硫黃火炬縱火,火勢從布爾斯開始,一直蔓延至整個城市。

莫斯科擁有許多設備齊全的醫院,但這些醫院很快擠滿了患者和傷員。由於城市的大部分已經在炮火和火焰中變成了灰燼,所以這支被疾病所困的軍隊只得駐紮在城外,擠在破舊不堪的茅舍下。俄國人或帶走或焚燬了幾乎所有的糧食。

從這時開始,斑疹傷寒和痢疾成了拿破崙的主要敵人。10月19日,當法軍從莫斯科開始大撤退時,能夠執行任務的士兵只有不到八萬人。返鄉的行軍變成了潰敗,這支遭受疾病和疲憊雙重摺磨的法國軍隊,還不斷遭到敵軍的騷擾。天氣驟然變冷,法軍中的大量士兵由於生病和疲勞而變得精疲力竭,最終被凍死了。

11月初,當法軍再次進駐斯摩稜斯克時,騎兵部隊只剩下兩千人了,而僅是住在這座城市醫院中的病人,就有約兩萬人之多。11月13日,當法軍撤出斯摩稜斯克時,很多患有斑疹傷寒的病人被留在了那裡。橫渡別列津納河,又是一次災難般的經歷。若不是士兵們對軍醫拉爾雷愛戴不已,將他舉過頭頂跨過了橋,拉爾雷恐怕難以倖免於難。

關於這次死亡的人數,我們雖然沒有查到準確的記載,但估計有四萬人左右。雖然斑疹傷寒仍是當時主導性的疾病,但痢疾和肺炎病例的增長也毫不遜色。據說,在前往維爾納的路上,一萬五千名士兵被凍死了。12月8日,當法軍到達這座城市的時候,那支昔日規模龐大的軍隊,最終只剩下兩萬名病病懨懨、心灰意冷的士兵了。在奈伊元帥統帥的第三集團軍中,最後只剩下二十名士兵。

維爾納的醫院變得擁擠不堪,傷病員們躺在腐爛的稻草上忍飢挨餓,無人護理。迫不得已,他們只能以皮革製品甚至是人肉為食。於是,以斑疹傷寒為首的各種疾病,逐漸傳播到周邊國家所有的城市和村莊。12月,各地的患者都被轉移到了維爾納,使這個地方的患者人數上升至兩萬五千人。到了1813年6月末,這些人中只有三千人倖存了下來。從俄國撤回來的剩餘士兵,也幾乎無一例外地染上了斑疹傷寒。


探索0解密


瘟疫是一種烈性傳染病,大家熟悉的比如鼠疫、黑死病、天花等,瘟疫在中國古代是對各種流行性、急性傳染病的總稱。古代戰爭頻繁,戰事一爆發就有大量人員死亡,一旦來不及掩埋腐爛後很容易引發瘟疫。當戰爭遇上瘟疫,因為缺乏防護瘟疫的爆發會延緩或阻止戰爭的發展、改變戰爭的結局甚至是成為戰爭的武器。利用瘟疫作為戰爭武器,在歷史上早已有之。

1346年西征的蒙古軍隊圍攻黑海港口城市卡發因士兵染上鼠疫,為了遏制敵方戰鬥力,遂將患病者的屍體通過投石機發射到卡法城內。在無意間蒙古軍隊開啟了人類細菌戰的先河,病毒通過蒙古軍人的屍體又傳到了卡法城內。卡法是黑海重要港口,聚集著各地商人。商人們在交易過程中極易受到感染,所以從卡法出逃的商船就變成了病毒傳播的工具。他們逃離卡法,穿越黑海,先是航行到熱那亞,後來又來到西西里。鼠疫病毒隨著水手、貨物的流動從地中海沿線一路向北傳播,直至傳遍整個歐洲。

公元前600年,雅典人曾把有毒黑蘆薈投入敵人河流中,結果引起敵方軍隊爆發劇烈腹瀉,並因此獲勝。此後這種以腐敗動植物和人的屍體等有毒物汙染對方水源和食物以達到毒害對方而獲勝的記載與日俱增。

我國漢代武帝后期的漢匈之戰,匈奴人曾多次利用染有瘟疫病毒的牲畜作為戰爭的武器。有一次,匈奴人將戰馬捆縛前腳運放到長城之下,假意送給漢軍作為戰馬。而所捆縛的這些戰馬,是被胡巫施過法術的馬匹。所謂法術,當時稱為“詛”或“蠱”,實際就是染上草原所特有、漢地所沒有的病毒的帶疫馬匹。

瘟疫對戰爭的影響不僅侷限在正面戰場,而且瘟疫通過對社會的發展造成巨大的破壞來影響戰爭。

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65年的年中,有62年有瘟疫的記載,其中大疫27次,與戰爭有關的疫病流行16次。

魏晉南北朝時期,有65年發生瘟疫流行,其中大疫25年,與軍事行動有關的10次。

隋唐五代時期,記錄有58次瘟疫流行,,其中大疫13次,與征戰有關11次。

兩宋時期記有疫病流行100次,其中大疫18次,與戰爭有關的11次。

元朝有38年疫,其中大疫12年,與戰爭有關部門的5次。

明朝有疫年156年,其中大疫90次,與戰爭有關的4次。

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大瘟疫,鼠疫最先在中國的西南地區爆發,光是雲南遇難人數就超過百萬人,全國更是不計其數。


雲飛風飄揚


喜歡軍事的朋友分析戰爭勝敗的時候,往往認為統帥神鬼莫測的計謀,軍隊數量和素質,先進的武器來決定一場戰爭的勝負。實際上戰爭的勝負影響因素特別多而複雜,在戰爭結束的那一刻才知道誰的最後的勝利者。

毛主席講過人是決定戰爭勝敗的關鍵因素,士兵的戰鬥力發揮除了和統帥的指揮能力有關,和身體健康程度有很大關聯。

傳染病就如同從無所不在的黑暗之處迸發出來更高權力意志的暴怒之音,冰冷無情,陰森可怖,揮舞著死神的鐮刀瘋狂收割鮮活的生命。傳染病的爆發短時間內讓軍隊大量減員,可以減緩或者加速戰爭的進程,甚至決定一場戰爭的勝敗,進而影響一個國家的命運。

《舊約.撒母耳記》 曾記載非利士人與猶太人的一場戰爭,因為希伯來士兵臨陣脫逃導致整體的潰敗,被殺死了三萬人。贏得勝利的非利士人收集戰利品,把猶太人丟下的上帝的藥櫃用來供奉本族的神靈大袞。希伯來的上帝大怒,向大袞發起了進攻,砍掉他的雙手後扔下了神壇。耶和華開始攻擊非利士人居住的城市,不論大人小孩都染上了黑死病。非利士人非常恐懼,不得不把藥櫃又還了回來。這應該是最早有關瘟疫對戰爭影響的記載。當時的人們對什麼是瘟疫,為何爆發知之甚少,解讀為神的憤怒。

實際上從人類誕生之日開始,疾病或者傳染病就如影隨形得跟來。只是那個時候人類還沒有文字,沒法記錄下來。

愛琴文明中的希臘人備受各種傳染病折磨。軍隊這種聚集人數眾多,移動速度也很快,其中肯定爆發過某種疫情,但是那個時代的歷史學家都記錄很少。

有關希臘軍隊爆發流行病的最早記載是公元430年。

那一年希臘在阿提卡駐紮著大規模的軍隊。一場似乎起源於埃塞俄比亞的的流行病,越過地中海,來到了希臘東南港口城市比雷埃夫斯。雅典軍隊放棄執行伯利克里驅逐斯巴達人的命令,斯巴達的救援軍隊也匆匆離開戰場,並不是懼怕雅典人,因為雅典人當時已經龜縮在城裡不敢出來。龐大的雅典艦隊以為觸犯哪位大神,立馬放棄了攻擊斯巴達沿海城市,蒼茫逃走。

幾十年後地中海崛起兩個霸主迦太基和羅馬。公元前396年,漢尼拔指揮迦太基的軍隊圍攻意大利西西里島的東部港口時,遭到了傳染病的襲擊。剛開始士兵只是發炎、發熱,接著全身起水泡,精神開始恍惚,5、6天后陸續死去。圍城的軍隊不得不解散。迦太基雖然擁有絕對的實力,因為這場疾病始終無法拿下主戰場西西里島的勝利,羅馬人贏得了喘息之機。否則迦太基文明可能取代羅馬文明,後續的歷程進程將大大改變。


阡陌有序


瘟疫與戰爭是孿生兄弟,這句話是有道理的。可以舉一個例子

西班牙大流感與一戰的歷史

西班牙大流感發源於美國。一群美國士兵在回鄉時感染了這種疾病,後來就帶到了歐洲戰場。美英法德等國當時正在打一戰,都封鎖了消息,而西班牙沒參戰,媒體對此進行了大量報道,於是大家都管它叫西班牙大流感了。當時一戰正處於膠著狀態,德軍贏面其實並不比對手低。但德國將軍們打著打著卻發現,太多士兵因流感失去了戰鬥力,雖然巴黎已經近在咫尺,他們卻已經徹底失去了勝利的可能。西班牙大流感間接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提前結束,比預想的更快也更草率。戰爭結束時,戰敗一方的軍力甚至和戰勝一方差不多。他們簽訂了一個“二十年和平”的協議,也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來埋下了伏筆。

所以說瘟疫與戰爭是孿生兄弟有道理


隔壁同學


說瘟疫與戰爭是一對孿生兄弟,這說法基本是對的。

首先,瘟疫容易導致戰爭。民以食為天,瘟疫的發生,尤其是在古代,對民生的影響很大。百姓雖說能忍,但真被逼到無路可走的時候,就會揭竿而起,戰爭也就開始了。

歷史上這種例子不少,晉朝八王之亂後,人民本已災難深重,又出現了旱、澇、蟲等自然災害,大瘟疫也隨之而來。天災人禍相疊加,底層百姓沒了活路,各地流民被迫反抗,紛紛起義。

同時,瘟疫也能影響戰爭的勝負走向,《三國志.武帝記》中曾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曹操赤壁大戰後最終能退兵,有瘟疫的原因,軍隊人員密集,一旦發生傳染病,直接影響戰鬥力和軍心。

反之,戰爭也易引發瘟疫,東漢末年,戰亂頻仍,瘟疫次數也多,桓帝時期曾發生3次,靈帝時期5次,漢獻帝時更多,張仲景心繫百姓疾苦,撰寫《傷寒雜病論》一書。

總之,說瘟疫與戰爭是孿生兄弟有道理。



昨天即歷史


公元前5世紀,席捲雅典的一場瘟疫直接導致近四分之一的士兵死亡,是雅典輸掉伯羅奔尼撒戰爭的重要原因,古希臘文明由盛轉衰。

一戰末期爆發的世界性大流感,最終導致全球10億人感染,超過5000萬人死亡,遠超戰場的傷亡人數,這也是人類歷史上發生的最大疫情。

疫病加快王莽失敗,王莽派馮茂、廉丹等征討益州附近蠻夷,因環境潮溼、補給不足,導致疫情爆發,數萬士兵死於疫病,因為這幾次戰爭,大大縮短了王莽的統治時間。

公元225年春,諸葛亮親率大軍舉行南征。大軍分三路,分別向南挺進。這年五月,諸葛亮親自率領的西路主力渡過金沙江(瀘水),進入今雲南地區。潮溼的山區,軍隊中感染瘧疾而死亡的人難計其數。


多維元素z


其實瘟疫和戰爭是孿生兄弟的觀點吧,我是這樣理解的。

戰爭必然導致瘟疫

從古到今,無論什麼戰爭過後,必定會有大瘟疫!

那麼就有人要問了,為什麼戰爭過後有瘟疫?這不科學啊。

不不不,這很科學。

您想想啊,打仗他的人員集中程度和流動性多強啊!無論是進攻部隊還是補給部隊,都有大量的人員流動。人員一流動,這傳染病就爆發的特別快。北邊的傳染病能跟著大軍跑到南邊來。西邊的傳染病又能跟部隊竄到東部去。這多可怕呀!

這裡就有人要問了,不對啊,那要是全國各地都沒有傳染病,不就不會有瘟疫嗎?

好好好,我們就假設全國各地都沒有傳染病。那您想想,打仗得死人吧,而且得死不少人吧。死的人一多,那屍體堆在那邊,就會產生大量的細菌,病毒。您想想,就水果放那邊幾天不吃他就爛了,屍體不也一樣嘛!這病毒細菌一滋生,這活人就倒黴了!瘟疫就隨之而來了!

舉幾個例子吧,西漢時期打匈奴,發生瘟疫了。

查士丁尼中興東羅馬帝國,出現了第一波鼠疫的爆發。

十字軍東征,出現瘟疫,三十萬人最終只剩兩萬人。

瘟疫是戰爭的抑制劑

既然瘟疫產生了,那這個仗啊,還怎麼打啊,命都沒有了還打什麼仗啊。趕快抓緊時間要麼治療要麼躲避瘟疫啊。所以啊,往往很多瘟疫都間接的促進了戰爭的結束!

舉幾個例子吧:

就我們中國,崇禎皇帝因為瘟疫的一部分原因敗了。

太平天國,也因為瘟疫加速了戰爭。

一站,因為西班牙大流感加速了德國的投降。太多太多了。

因此啊,才有人說,瘟疫和戰爭是孿生兄弟。

若您要是覺得對您要幫助,不妨點波關注呀。


雨水敲打的旋律


主要可以參考的是是馬爾薩斯的《人口論》。因為戰爭和瘟疫從宇宙視角來看,都是以消滅人口為目的的包括饑荒等。地球資源有限,遏制人口幾何指數增長,大自然環境本能的干預。

托馬斯·羅伯特·馬爾薩斯牧師(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年2月13日-1834年12月23日)。英國教士、人口學家、經濟學家。以其人口理論聞名於世。

在《人口論》(1798)中指出:人口按幾何級數增長而生活資源只能按算術級數增長,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導致饑饉、戰爭和疾病;呼籲採取果斷措施,遏制人口出生率。

歐洲的人特別是上層階級是非常認可馬爾薩斯的理論。得出“馬爾薩斯陷井”,“馬爾薩斯災難”。

在生產力有限的情況下,人口的增長和社會的發展必然會有一個臨界值,一旦超過這個臨界值,就會發生以消滅人口為目的的社會災難。可能是戰爭,可能是饑荒,也可能是瘟疫等。

後來歐洲人通過血腥殖民掠奪,得到原始資本的積累,才引爆工業革命,機器代替手工,生產力大大提高,從而跨過馬爾薩斯陷阱。


歷史影像庫


瘟疫必然導致交通和貿易中斷,交通貿易中斷必然會影響一些人最基本的生計!人沒有吃的,文明不過3天,3天后必然六親不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