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俄羅斯因經濟崩潰解體,中國有沒有可能收復外東北和庫頁島?

在近代中國有兩個國家對中國傷害最大,首先是俄國,也就是現在俄羅斯,再就是日本,數俄國割讓我國的領土最多。

清康熙年間,清政府和沙俄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明確訂明海參崴所在地區屬清朝。清朝中後期國勢日衰,第二次鴉片戰爭中,1858年清政府和沙俄簽訂不平等的《璦琿條約》,規定包括海參崴的烏蘇里江以東地區為中俄共管。

如果俄羅斯因經濟崩潰解體,中國有沒有可能收復外東北和庫頁島?

1860年俄國又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北京條約》,清政府割讓了烏蘇里江以東包括庫頁島在內的約4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其中包括海參崴。

如果俄羅斯因經濟崩潰解體,中國有沒有可能收復外東北和庫頁島?

我國東北地區多了個天然良港(海參威),並且常年不凍同航。前幾年,我國還在為在東北地區能有個出海口同俄羅斯、朝鮮進行談判,我國甚至不惜拿延邊的大片國土置換一小片河口(圖們江),但都毫無結果。

我國90年代曾提出租用北朝鮮的羅津港,但被拒絕,因此我國一度與朝鮮交惡。後 專門曾專列秘密來北京謝罪,(因為此時北朝鮮遭遇了糧食危機,需要我們的大利無私的支援),但出海口(羅津港)北朝鮮依然不租借給我們。

因此,海參威港的巨大經濟利益不言而喻!

其次,戰略利益。有了海參威和庫頁島,我國可建立日本海艦隊,或者說真正的北海艦隊。美日所精心建立的所謂第一島鏈的封鎖,在北方將被破解;在加上收回臺灣後,在南方也將突破第一島鏈。

更重要的是,我國可以在東海和日本海,對日本形成雙面夾擊的態勢,日本則首尾不顧,戰略形勢不言而喻。日本則生活在我雙面夾擊的心理陰影之下,攻下日本如探囊取物。

而俄羅斯在喪失了外東北,這俄羅斯遠東地區唯一可適宜人類生存的地區後,將切地的變成一個歐洲國家。北極熊對我國的威脅將不復存在。

如果俄羅斯因經濟崩潰解體,中國有沒有可能收復外東北和庫頁島?

因此,整個世界的形勢將發生重大的變革。俄羅斯漸漸的成為歐盟的一員,以俄、法、德為首的歐洲大陸增加的對美的底氣,美歐同盟將會削弱! 同時,日本在我國雙面夾擊的威懾之下將會向我國靠攏,東亞將會形成以中國為主導的版圖。

大家都知道太平洋西海岸對美國的戰略意義,那外東北將是我國的“西海岸”。

北宋在對遼戰中一直處於被動的戰略地位,就是因為失去了燕雲16州,失去的北方抵抗契丹人的戰略屏障。

而明朝之所以能在對蒙古(後來是瓦刺、韃靼)的戰爭中游刃有餘、並最終取勝,就是因為我們有云幽16州(北京是古幽州),蒙古失去了農耕文明的據點,因而對我大明的威脅不能持續性,只能在大明對抗的消耗中最終走向衰弱。

外東北就是我國現代版的燕雲16州,俄羅斯則是未來的蒙古。我國在六七十年代一直處於北極熊的威懾之下,就是因為我們失去了外東北,失去了我們的燕雲16州。

如果俄羅斯因經濟崩潰解體,中國有沒有可能收復外東北和庫頁島?

在海參崴俄羅斯人的觀念裡,清朝放棄了這片地方,海參崴屬於地理大發現所得,如果不是俄羅斯,海參崴以及東北地區將被日本佔領,俄羅斯官方教科書也是如此記載。

沙俄探險家普熱瓦爾斯基記錄到:“這群中國人主要是流放的犯人或亡命至此。他們以撈海帶、海參,採集人參,打獵和淘金為生”。俄學者認為烏蘇里江以東並不處於中國行政的有效管轄下。

1840年清朝全國人口已達4億,但此時東北每平方公里平均不達2人。1869年沙俄官方統計在烏蘇里江以東有1797名中國男性和210名中國女性(1860年清廷聽取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正式放墾)。1897年《俄羅斯消息報》的記者記載:“我在烏蘇里江以東待了3年,只見過3箇中國女人,他們是逃亡到這裡的蠻子偷偷帶過來的”。

曾經西方人眼中的遼闊的清帝國

如果俄羅斯因經濟崩潰解體,中國有沒有可能收復外東北和庫頁島?

清政府用封禁政策欲保住白山黑水不讓開發,然而卻造成東北人煙稀少,險些東北全失。面對來勢洶洶的日俄列強,清朝頗為被動,尤其甲午戰敗之後,大有日俄瓜分東北的趨勢,兩國在中國東北地區發生日俄戰爭,俄國戰敗,割讓南庫頁島,並失去了太平洋唯一的不凍港——旅順。

如果俄羅斯因經濟崩潰解體,中國有沒有可能收復外東北和庫頁島?

以上便是關於我國領土失去的歷史,外東北對我國的意義,生存發展空間。失去了外東北,我們中華民族復興的步履是如此的沉重滄桑;而擁有外東北,我們將戰無不勝。

在今天,如果俄羅斯因經濟崩潰而解體的話,中國則可以趁勢奪回外東北海參威和庫頁島等大片地區,對此,大家是如何看待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