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雲想衣裳花想容”,衣服與妝飾,是我們近距離接觸古人生活的兩扇門。古代女子如何裝飾自己的面龐呢?以下是古代女子的幾種化妝技法,讓我們一起進入古人的審美世界吧。

敷粉

中國古人最早使用米粉敷面,隨後又發展出鉛粉、紫粉、珍珠粉、乾粉、水銀粉、檀粉、香粉等豐富的妝粉。東方女子追求肌膚白皙,妝容時先在臉上敷粉。這類粉末最主要成分是鉛,所以又稱鉛華。詩云:最愛鉛華薄薄妝,更兼衣著又鵝黃。除鉛華,各朝也調配自己獨特的妝粉。唐人喜歡在粉中摻入西域香料,稱迎蝶粉;宋人將益母草、蚌粉等調製玉女桃花粉;明人則以玉簪花為主料,制玉簪粉。

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施朱

伴隨著敷粉,女子往往還要施朱,即在臉頰上施一定程度的紅色妝品,使面色紅潤。這種妝品便是為人所熟知的胭脂。《中華古今注》曰:“燕脂蓋起自紂,以紅藍花汁凝做燕脂。以燕國所生,故曰燕脂。”據史書記載,“美人妝,面既施粉,復以燕支暈掌中,施之兩頰,濃者為酒暈妝,淺者為桃花妝,薄薄施朱,以粉罩之,為飛霞妝”。可見胭脂對婦女面部化妝的重要。

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眉妝

中國傳統妝容不重眼妝,但極重眉妝。早在周代《楚辭·大招》中便有“粉白黛黑,施芳澤只”的描述,說明用黛畫眉之俗,由來已久。《詩經》有“螓首蛾眉”,漢魏時期出現了“城中好廣眉,四方畫半額”,唐代眉妝更是長、闊、濃的集錦之作,宋明時期的眉妝又重新興起纖細秀麗的長蛾眉。

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點唇

中國古代女子點唇的歷史由來已久,先秦文人宋玉筆下《神女賦》中就有“眉聯娟以蛾揚兮,朱唇的其若丹”的詞句。劉熙《釋名·釋首飾》一書中便記載了點唇所用的唇脂:“唇脂,以丹作之,像唇赤也。”點唇的式樣千變萬化,不拘一格,總的來說以嬌小濃豔為美,俗稱“櫻桃小口”。

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面飾是女子飾容的常見手法,主要分為四種“額黃”“花鈿”“面靨”和“斜紅”。“額黃”是以黃色顏料染畫於額間而得名,也稱“鵝黃”“貼黃”“鴉黃”等。唐代虞世南《應詔嘲司花女》載:“學畫鴉黃半未成,垂肩嚲袖太憨生。”五代牛嶠《女冠子》詞:“鵝黃侵膩發,臂釧透紅紗。”北朝花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載譽歸來後,也不忘“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這些詩詞中提到的便是額黃妝。

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斜紅

形如月牙,色澤鮮紅,分列於面頰兩側,鬢眉之間,其形象古怪,立意稀奇,有的還故意描成殘破狀,猶如兩道刀痕傷疤,亦有作捲曲花紋者。南朝梁簡文帝《豔歌篇》中曾雲:“分妝間淺靨,繞臉傅斜紅。”

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花鈿

專指一種飾於額頭眉間的額飾,也稱“額花”“花子”等。花鈿圖案繁複多變,有的形似牛角,有的狀如扇面,有的又和桃子相仿。其中以梅花形最為多見,這便是承繼於南朝壽陽公主的梅花妝。五代牛嶠《紅薔薇》詩:“若綴壽陽公主額,六宮爭肯學梅妝。”《酒泉子》詞:“眉字春山樣,鳳釵低嫋翠寰上,落梅妝。”均詠的是此種梅花形花鈿。

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面靨

又稱妝靨。靨指面頰上的酒窩,因此面靨一般指婦女施於兩側酒窩處的一種妝飾。古代的面靨名稱叫“的”(也稱“勺”)。指女子點染於面部的紅色圓點。漢代劉熙《釋名·釋首飾》載:“以丹注面曰勺。勺,灼也。”面靨的形狀也並不只侷限於圓點,而是各種花樣、質地均有。有的形如錢幣,稱為錢點;有的狀如杏桃,稱為“杏靨”;還有各種花卉的形狀,稱為“花靨”。

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髮髻

古人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山以草木為本,人以頭髮為本”,把頭髮看成是生命的象徵。歷史上成湯剪髮以祈雨,曹操割發以代首,楊貴妃剪髮為示已離開人間等歷史故事,都表達了這一共同的信仰。而擁有一頭濃密的秀髮,做出各種精美的髮髻,插戴各種華麗的首飾,成為女子傳統妝容中不斷的追求,也因此誕生了成百上千種髮式。

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想要進入劇組化妝不只是學習近代妝容哦還要學習古代妝容哦

這才是“古裝影視劇”應該畫的妝

有想要學習化妝的小夥伴可以私信我諮詢哦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