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在大海里遇到大风大浪时会不会沉下去?

越来越幸运330



这是2008年“小鹰号”航母遭遇十级台风时的情景,天色灰暗,已经分不清大海和天际线了!但是,舰艏甲板上仍然有一架“海鹰”直升机,目的是搜救不慎落水的舰员。


巨浪已经冲上舰艏,似乎要将“海鹰”吞没,十级台风掀起的🌊可能要超过9米。
已经将“海鹰”
吞没,舰岛前的“大黄蜂”也被巨浪覆盖,不过“海鹰”和“大黄蜂”都被牢牢的固定了,不用担心被浪卷进大海。

这三张图片表明,大型航空母舰在大风大浪里是经得住考验的不会沉没,可以安全通过台风区进入到相对平静的海域。

当然,历史上有过多次航母编队进入到台风区被吹的人仰马翻、损失巨大!同样是美国海军,1944年12月7日美国海军上将哈尔西指挥第38特混编队在吕宋岛(菲律宾)以东480公里海域遭受“眼镜蛇台风”(17级)袭击,第38特混编队100余艘各型战舰在高达每秒61米的风速下,就像一片片小树叶那样在大海里飘来飘去…台风过后有3艘驱逐舰不幸沉没、8艘战列舰,13艘航母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损失飞机146架…酿成了珍珠港事件之后美海军最大的损失!


图片上航母的前飞行甲板已经被巨浪砸弯,成折角状,失去了起飞舰载机的能力。

无独有偶,1945年6月4日哈尔西上将再次率领38特混编队在日本九州岛附近打算轰炸九州的日本空军基地,鬼使神差的是第二天又遇到了强台风的袭击,32艘战舰受损、142架飞机被摧毁…。


从图片里可以看到航母被侧浪推的已经倾斜到40°左右了,有倾覆的危险!它后面的“衣阿华”战列舰6万吨的庞然大物在台风里就像一片叶子,显得极其渺小!

现代的新闻报道通过广播电视台、网络快捷的播发,即便是没有经历过台风的人们对于台风的破坏力已经有了深刻的了解,其破坏力仅次于强地震!鉴于台风的强大不可抗拒力,有现代气象学和探测手段之后,预防与减少台风所带来的破坏,是有海岸线国家在台风频发季节要做的首要工作之一。


现代大型战舰包括航母在从设计开始就要求有抗12级台风的能力和9米以下巨浪的能力,并且采用了“减摇鳍”设计,就是让舰船在海浪🌊当中减小横向倾斜和重心稳定,对于10万吨级别的航母来说,在必须要穿过12级台风海域时做好必要的防台风措施后不会出现危险。

但,航母、两栖攻击舰和大型补给舰这样的几万吨战舰可以做到在台风里“安然无恙”,编队内其他舰船未必能做得到,提康德罗加巡洋舰级、伯克级驱逐舰不过万吨,要是在12级台风内航行危险就会大增,通常情况下10级台风就会有9米高的浪,显然超过了一般战舰的舰舷高度,山一样的浪直接砸在舰桥或者其他建筑上可能要造成钢板变形,桅杆上的天线也有可能被刮断吹掉到大海里…更麻烦的是台风通常伴随着暴雨会常造成视觉迷茫,在台风里雷达不能开机,舰船只能靠罗盘辨别方向 ,战舰不清楚外界状况是危险的!

所以,航母编队在台风来袭之前通过气象部门的准确预报都要规避,就近有港口就要进入港内躲避台风,如果没有港口就要绕行台风运动线路,硬闯台风区不是明智的选择,现代武器装备都非常昂贵,损坏损毁都是巨大的经济损失!总之,不去触台风这个霉头是编队指挥员和上级部门的正确选择。


皇家橡树1972


假如你是设计师,你会让航母在目前最大的,风浪下沉没吗?显然你也不会吧!那么航母在设计之初,就已经提出了这样的基本要求,也就是抗沉性能。

作为一款现代的大型水面舰艇,航空母舰拥有着其他舰艇,无法具备的庞大体量,少则几万吨,多则十几万吨。到美国的尼米兹级航母都在10万吨左右,美国最新研制的福特级航母排水量达到了11.2万吨。我们就说美国的尼米自己大型核动力航母,其长度为332.8米,宽度为76.8米,飞行甲板总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可以说是除了福特级航母以外,尼米兹级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那么这样的航空母舰,你会让他轻易的沉没吗?



航空母舰作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在设计之初就要考虑到经受体目前地球上最大的风浪,也就是能够抵御超过12级以上的台风。首先航母,就要考虑再承受台风袭击时,航母钢材的承受能力,其要求航母的钢材要能够经受起超过12级台风的蹂躏,所以航母的钢材一般都是特种的钢材,不解决这个问题,就解决不了航母的船体结构任性。没有特种钢材就根本无法制造航空母舰,像现在的印度一样。


其次,航空母舰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全体的抗沉性,在很多重要部位加强了,水密舱的格式与设置,其目的就是保证航母拥有最大的储备浮力。即使航母承受了导弹攻击,或者说鱼雷在水下的攻击,在一两枚鱼雷击中航母的前提下,不会出现沉没的危险。 那么对于台风来说,航空母舰的抗沉性,就更是相对容易一些了。

最后,在航空母舰上也同样设计了一些轻轻摇晃的装置,通常被称作减摇鳍。通常在航母的甲板底部水线以下,其突出的面板可以减少航空母舰的横向摇动,和纵向晃动。而这样的作用就大大减轻了,航母在台风当中所出现的倾覆现象。这样一个长达300多米的大家伙,在科技的设计之下,在抵御12级以上台风的同时,能够保证自身的安全,已经是人类船舶设计史上的精华所在。


舰船上的减摇鳍原理
055大驱上的减摇鳍

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人类拥有了对天气变化信息的及时掌握,这样让这个,有国家象征,花费巨大代价的航空母舰,会及时绕开台风所经过的区域,避免卷入台风的中心,从而减少损失。毕竟在台风中心的航空母舰,即使不会沉没,那么剧烈的摇晃也绝对会让航母上所搭载的舰载机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故,甚至会报废绝大多数的舰载机,这对于一艘航空母舰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那么能避开台风路径,自然就要避开台风可能带来的损失。

所以,这样的问题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被设计师所考虑,根本就不会让这样的国之重器,都承受不了台风的袭击。如果非要试试航母的抗风浪能力,非要往台风中心试试,那也只能说是脑袋真的进水了!最后给大家配一张航母的大图!本图片来源于网络谢谢大家留言评论!


淡然小司


首先,这个问题属于可能性的问题。航母有没有可能被大风大浪给吹翻倾覆沉没?可能。比如庞大的泰坦尼克号游轮,号称是不会沉没的,结果撞了冰山以后进水,它很快就沉了。只要是船,然后进水过多,那么它就会倾覆沉没,这是物理法则决定的。

但是,现实中航母被风浪弄沉掉有没有可能发生?大概比你这辈子买到一张一亿元的中奖彩票几率还要低得多吧!航母至少是数万吨级的军舰,到了这个级别的舰船,就算是人类历史上观测过的最超级强劲风暴,它也能正常挺过去。笔者倒想起当年日本海军的第四舰队事件。

龙骧号


1935年9月,日本海军在太平洋上进行舰队训练时,第四舰队遭遇强劲台风——虽然事先得到警告,但是舰队司令野蛮硬上,让舰队直闯台风眼。结果小型航空母舰龙骧号的桅杆被刮倒,同样是小型航母的凤翔号前甲板被巨浪击毁,各有死伤。有两艘驱逐舰舰体前端被浪头切断,濒临沉没,经过抢救到底是没有沉。

凤翔号


还有一次事件是美国海军的。1944年12月,进攻菲律宾吕宋岛的美海军舰队也在太平洋上被台风袭击,3艘驱逐舰沉没,中型航母黄蜂号受损,另有5艘轻型航母和2艘护卫航母需要大修。这次台风后来被称作“哈尔西台风”,其造成的损失比当时已经无力的日本海军要大得多了。

总之,包括航母在内的所有舰船在海上都要注意避免台风风暴的侵袭。现在气象预报的水平早已今非昔比,再加上航母几十节的航行速度,如果你相信航母会被风吹翻,不如去买彩票吧。


鹰眼战情室


我没当过兵也很少跟兵哥哥接触过,书上看到的,但大致的知道一点点吧

1.一般情况下,航母在海上均会尽量避免遇到大风暴,根据天气预报绕行。

2.如果必须经过大风暴区域,母舰会尽量将舰载机收入机库保护,机库装不下的,在甲板上固定。但甲板上的飞机有可能因为风暴过大遭到损毁。

3.航母一般尺寸较大,长宽比较小,稳定性比较好,特别是美帝国主义的航母全部在8万吨以上,一般的大风暴都能扛过去。


周家镇幺妹


应该不会发生此类情况。

我们先看看世界上的船舶类型,首先它大致分为两大类,海洋型船舶和内河型船舶。

内河型船舶首先要考虑吃水型深,因为内河航道一般水深都有限。所以内河船舶基本都爲平底船舶。

而海洋型船舶则更多考虑的是能抗風浪造成的船舶翻沉,船舶大都采用尖底型。船底三角舱内都放置有大量的压舱铁。这样,在船舶受到風浪袭击时,因为中线之下的重心平衡,能尽快恢复船舶左右摇晃的角度。但一般船舶必须要保证船舶垂直中线摇摆不能大于35度左右,否则则有倾复的危险。

大洋中,船舶如果遇上風浪区,最好的抗浪措施是改变航线,迎風机动航行。船舶在航行中,前后起伏要比左右摇晃安全得多。我们在电影里经常看到,在巨浪面前,船首一会儿高高昂起,一会儿深深埋入浪内。这就是船舶正在迎風航行,利用最佳的舵效,艰难地同狂風巨浪搏斗着。

但是如果風浪实在太大,还是有危险的。假如遇上超级台风或者海底地震引起的海啸。当浪的波长大于船舶长度的一半以上,浪谷深度大于船舰型深时,越是巨型船舶,龙骨被折断的可能性越大,那将是船舶的灭顶之灾,获救、自救的希望极其渺茫。《哪怕侥幸脱险,龙骨受损,船舰也就彻底报废了。》

无论是民用船舶还是军舰,出厂使用证书上都有详尽的抗浪能力指示与说明。哪个船长舰长会让船舰冒冒失失地以身犯险呢?

作一个比喻,假如是一条具有五个巨大油舱的五十万吨级超级油轮,它在每次装卸载时,都是严格按照操作程序,五舱较爲平衡地装卸载原油,《现在这些工作程序都由电脑控制油泵,极其精准小心。》如果仅仅将船首尾俩个舱位卸空或者装满。或者是仅仅将中间三个舱卸空或者装满,都会因为船底龙骨承载負荷不平衡而折断!

大型船舶在遇上超级狂風巨浪时,就会出现同等状况。这可不是开玩笑。

好在现在的海上航行,因为有了气象卫星保驾护航。航线正前方真有了非常恶劣的天气,航空母舰?别看它威风凛凛,也有需要在老天爷面前低头,避让锋芒之时啊。








手机用户崔永方


地球上现在的大气环流和洋流基本不会造成大的风浪使航母倾覆。一般3000吨级的护卫舰一般也可以在风浪中自保。当年,大航海时期的船只尚不足千余吨,尤可穿越被誉为“死亡角”的好望角等大风浪区。

如果出现科幻电影上,世界末日或地外星系上那样动辄几十米的巨浪,慢说最大吨位十几吨的航母,就是几十吨的巨舰在都会被摧毁。

其实所谓的巨舰对于海洋就像漂流的树叶,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微小而不足道的。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进步,人类反而越来越不能正视自己,不能正视自己和自然的关系,总是过于自大!

只有顺应自然及其发展规律,才能取得长久进步和不断发展。人类改变了一些东西,其实什么也没有改变。高科技武器毁灭不了地球,只能毁灭我们自己!


w高山流水x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航母虽然有水密舱设计,但是如果遇到自身所不能承受的大风大浪后进水太多也还是会沉没的,诸如1935年日本联合舰队演习遭遇大台风导致“初雪”号和“夕雾”号驱逐舰和多艘航母甲板出现裂缝,54人死亡。1944年美军第三舰队遭遇眼镜蛇台风,导致三艘驱逐舰沉没,“卡萨布兰卡”和“黄蜂号”航母遭受重创,100多架舰载机被毁,八百多人遇难,损失堪比日本偷袭珍珠港。



(航母遇到台风后的死样)

以上这几个例子都证明了在极端的风浪下,航母是hold不住的,但是作为数万吨的庞然大物,具备比较强的抗风浪能力属于基础技能,以美国人的尼米兹级航母来看,它的设计抗风能力为12级,差不多是一个普通台风的级别,那么它靠的是什么出众的本事来抗击台风呢?

第一、自身吨位

尼米兹本身就有九万多吨的排水量,吃水深度也达到了12米,而物体的重量越大,其惯性也就越大,想要改变它的运动状态和姿势所需要的力也就越大,这就跟你推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的道理是一样的,所以依靠本身吨位,航母就已经具备了不俗的抗风浪能力。



第二、重心下移

尼米兹级从龙骨到桅顶的高度达到了76米,按理说,这么高的船舶稳定性应该很差才对,其实不然,航母一般将占据重量较大的舱室设置在甲板偏下位置,比如机库、燃料舱、弹药舱、人员舱,还有就是专门设计的压水重舱等等,这就好比是不倒翁,重心完全在下面,那么你怎么推它也就都不会倒了,所以航母下方虽然看起来尖尖的,但是仍旧不会倒。
第三、减摇鳍

减摇鳍又被称为侧舵,展开后就好像船的两对翅膀,当船身遇到风浪向左倾斜时就打开左边的减摇鳍,反之亦然,减摇鳍在水中受力后就能够减少船的摇摆程度,在对抗波浪和横风时效果特别好,像航母这样的高速军舰一般都配备了收放式减摇鳍,因此抗风性能也就出奇的好。


但是话又说回来,虽然航母的抗风浪性能非常好,但是一般也不会选择和大自然正面刚,因为虽然航母不会有事,但像是雷达天线还有舰载机这样金贵的设备,遇到大风浪却很容易受损,而且摇来摇去的,航母根本无法完成舰载机起降,所以一般六级以上海况,航母就要选择退出战场了,现代航母上完整的天气预报系统能及时给出警告,所以航母现在已经很难再和极端天气硬碰硬了,也就不存在被风浪击沉一说。


(舰载机要是被海水泡一下,那就报废了)


军史吐槽君


要想浮在海面上,那么,航空母舰的平均密度要小于海水的密度,由于,航空母舰都有十几个密封舱,那么就会减小航空母舰的密度,使密度小于海水密度,那么航空母舰只要其中绝大部分密封舱不进水,在排水量符合的范围内,即使再大的风浪也不会沉下水。


万事通38927336


一个人遇到满桌子酒饭菜?会不会胀死???


助人为乐46163078


航母是有抗风等级的,就看你说的是什么风了,像电影《2012》里的,别说航母了,大陆板块都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