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白雲山風景區”概況

白雲山風景區,是新“羊城八景”之首、國家5A級景區和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位於廣州市北部,距市區約17公里,是九連山脈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稱。白雲山全山面積28平方公里,其最高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是廣州市最高峰,每當雨後天晴或暮春時節,山間白雲繚繞,蔚為奇觀,白雲山之名由此得來。

2018年8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發佈《2018上半年全國5A級旅遊景區綜合影響力排行榜TOP50》,白雲山風景區以55.0的綜合影響力排第30名。

白雲山風景區位於廣州市北部,距市區約17公里,是九連山脈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稱。白雲山全山面積28平方公里,其最高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是廣州市最高峰。據說每到秋季,常有白雲冉冉升起,使山上變成白漫漫的一片,猶如面紗籠罩,因而得名。自古以來,白雲山一直是廣州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菊湖雲影”、“白雲晚望”、“蒲間濂泉”、“景泰僧歸”都在白雲山裡。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分為七個遊覽區,即:明珠樓遊覽區、摩星嶺遊覽區、鳴春谷遊覽區、三臺嶺遊覽區、麓湖遊覽區、飛鵝嶺遊覽區、荷依嶺遊覽區。區內,峰戀重疊、溪澗縱橫、林木蔥鬱、鳥語花香,景觀多樣,四季如春。特色各異的景點星羅棋佈,有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峰、鳴春谷、九龍泉、碑林、摩星嶺、山灣、雙溪、山莊、白雲松濤、松濤別院、明珠樓與新開闢增設的雲臺花園、白雲滑道、白雲索道等。

麓湖遊覽區是白雲山風景區南端的第一個遊覽區。麓湖公園建於1958年,位於白雲山南麓,麓邊有湖、曲橋、亭廊、寺廟古剎,故名麓湖公園。佔地面積3.7平方公里,依山傍水,景色秀麗,花香陣陣,鳥聲啾啾,一派自然風光。是廣州市內最大的開放式、多功能公園,又是集文化教育、休閒娛樂、健身、美食於一體的著名旅遊區。

博物院和廣場

“廣州藝術博物院”與麓湖綠化廣場

中國“白雲山風景區”概況

白雲山(2)

“廣州藝術博物院”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築設計師莫伯治大師設計的,這座現代化的大型綜合美術博物院是廣州市文化藝術跨世紀的標誌性工程。與藝術博物院相連的麓湖綠化廣場是採取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如意等文物形狀為構思而設計的。與藝術博物院相連的是麓湖綠化廣場和兒童樂園,其中麓湖綠化廣場設計造型是採取西漢南越王墓出土的如意等文物形狀為構思而設計的,形成一個下沉式表演場,集文化、娛樂、休閒為一體的大型廣場,廣場的建成,已成為老人晨練、健身的好場所,兒童遊玩的好樂園。麓湖綠化廣場的建成使麓湖公園入口更開闊、更美麗、更顯活力。

麓湖

麓湖,也稱金液池。湖水面積25公頃,建於1958年,由廣州市民義務勞動挖建的人工湖,是白雲山風景區三大水庫之一,是廣州四大人工湖之一(東湖、流花湖、荔灣湖)。

聚芳園

中國“白雲山風景區”概況

白雲山(4)

聚芳園,位於麓湖北畔,是依山磅水的廕生植物園。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於1984年開放。園內分佈植誼亭、鴻鵠樓、簪香館、廕生植物觀賞區、荷香池等景點。以觀賞廕生植物為主題的公園。

植誼亭

植誼亭原名半山亭,又稱翠雲亭。是兩層中國式涼亭建築。佔地面積約11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達130平方米,頂高約12米,亭的造型新穎。1987年廣東省與日本兵庫共建友好省,在亭前草地種植友誼樹,故今稱植誼亭。

鴻鵠樓

鴻鵠樓是一座五層框架結構的中國式樓閣,建築佔地面積為158平方米,建築部面積548平方米,總高度達24.5米。是廣東省內一座較大的古典式樓宇。建於1987年,就其建築高度而言,是廣州解放以來園林建築之冠,故有“珠江雲山第一樓”之稱。樓間刻有“立雨立晴麓湖鴻鵠成雙壁,揚風揚月珠水雲山第一樓”是取“北有黃鶴,南有鴻鵠”之意。

星海園

中國“白雲山風景區”概況

白雲山(3)

星海園是為紀念人民作曲家冼星海而建造的。星海園佔地面積為5000平方米,園內主要有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像和兒童樂園。1985年12月1日冼星海同志的骨灰從北京運回廣州,安葬於園內。

園的正面是石英岩紀念碑,它的高度為1.5米,正面刻著毛澤東同志的題詞“向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同志致哀”,背面是呂驥撰寫的碑文。

墓道的右邊是星海紀念館,館內主要介紹冼星海的生平,以照片手稿。作品展示冼星海同志的創作生涯。

左邊是冼星海亭,終端及方形高臺,上放置冼星海半身石像,高約1.5米。1993年星海園被廣州市人民政府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人們常用"白雲珠海"來特指廣州,這"白雲"指的就是白雲山。白雲山風景區在廣州市北部,距市區約17公里,是九連山脈的南延部分,素有"南越第一山"之稱。據說每到秋季,常有白雲冉冉升起,使山上一個側面變成白雲漫漫的一片,猶如面紗籠罩,因而得名。白雲山由30多座山峰簇集而成,全山面積28平方公里,最高峰摩星嶺海拔382米,是廣州市最高峰,又稱“天南第一峰”。

自古以來,白雲山一直是廣州有名的風景勝地,歷史上羊城八景中的"菊湖雲影"、"白雲晚望"、"蒲間濂泉"、"景泰僧歸"都在白雲山裡。金液池位於白雲山麓,是一座風光如畫的湖泊,湖光瀲灩,波平似鏡。湖光山色交映生輝,如詩似畫,別有情趣,是白雲山中的佳境。

白雲山很早就知名於世。戰國時已有名士出入,晉朝時已風景宜人,唐朝便以勝地著稱。宋代以來的"羊城八景",白雲山就佔多處。羊城人們一向喜歡到此登高遊覽,尤其在九九重陽,更以登白雲山為樂事,每逢此時,扶老攜幼,人流熙熙攘攘的熱鬧場景便構成羊城一幅獨特的風情畫。

中國“白雲山風景區”概況

白雲山風景區(5)

白雲山氣勢磅礴,山巒起伏,溝谷縱橫,最高峰為摩星嶺,山上道路四通八達。風景優美,名勝古蹟甚多。自山北向南分為山北、山頂、麓湖三個風景區。麓湖區內,綠樹成蔭,湖面平靜如鏡由麓湖可乘纜車至山項。山頂區包括山頂公園、鳴春谷、山莊旅舍、雙溪別墅 、能仁寺、九龍泉等。山北風景區則另是一番景象:群山起伏,蒼松遍野,一望無際,猶如滔滔大海;山風吹過,其聲如濤,此即被譽為羊城八景之一的"白雲松濤"。散落在湖光山色和峰巒疊翠間的蒲谷、能仁寺、天南第一峰、鳴春谷、九龍泉、碑林、摩天嶺、山灣、雙溪、山莊、白雲松濤、松濤別院、明珠樓、白雲仙館、聚芳園、麓湖高爾夫球鄉村俱樂部、廣州溜冰俱樂部、鹿鳴酒家等與新建成的雲臺花園、雕塑公園、白雲滑道等景點。

舉世聞名的華南植物園位於龍眼洞,種植有熱帶、亞熱帶植物4500餘種,有專供人們觀賞的展覽區,分別種植棕櫚植物、孑遺植物、熱帶植物、廕生植物、防汙綠化植物、經濟植物、竹和藥用植物、園林樹木、裸子植物等。園內還建有人工湖、水榭、接待廳、休息亭、實驗樓、蔭棚、溫室等設施,既是研究開發利用植物資源和普及植物學知識的基地,又是一個豐富多彩、風景如畫、綠海芬菲的植物大觀園,吸引著眾多的遊人。

白雲山被廣東省政府批准為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一些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如周恩來、朱德、董必武、鄧小平、陳毅、陶鑄、郭沫若等都曾來此觀光、小憩和接待外國來賓。白雲山有專線遊覽車,順著盤山公路而上迂迴曲折,可直達山頂公園和天南第一峰,還設有上山索道。山上有各式風味餐廳和各種服務設施,還有簡易爐灶可供人們野餐和烤燒,已成為全國有名的遊覽勝地。

雲臺東廣場

中國“白雲山風景區”概況

1999年,為了加強城市建設,廣東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城市環境面貌“一年一小變,三年一中變、2010年一大變”的口號,大家看到前面就是被列入廣州市“一年一小變”重點工程之一的雲臺東綠化廣場。雲臺東綠化廣場佔地面積23000M2,前身是近效農民的修車鋪和各類商鋪,我們將此地改造成具有亞熱帶風光特色的綠化廣場,廣場內種有大王椰子、名貴棕櫚等植物80多個品種。雲臺東綠化廣場的建設,給雲臺花園外圍及白雲山南入口的整個環境帶來很大的改善,並得到了廣大市民和外地遊客的好評。雲臺花園。

雲臺花園

雲臺花園是一個高格調,以欣賞四季珍貴花木造景為主的全國最大的園林式花園。它坐落白雲山三臺嶺內,佔地12萬平方米,是以世界著名花園——加拿大的布查特花園為藍本,由廣州園林建築設計院設計,廣州市政府投資五千多萬,於1993年籌建,1995年9月28日建成開放,開放至今接待了李鵬總理及夫人、李鐵映、吳儀、李瑞環、尉健行、曾慶紅、黃菊、李長春、姜春雲、胡啟立等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及廣州市各大外國友好城市市長。花園內有新穎雅緻的景點14處。

壯觀的飛瀑流彩,是一組疊水式燈光噴泉,是園內的主軸線景點,流水順著梯級從上而下傾流,所以稱飛瀑流彩。旁邊的花槽根據不同的季節種上不同的鮮花,將主軸線的輪廓生動地勾畫出來,分外美麗。

玻璃溫室,佔地1200平方米,最高點距地面24米,共投資了400多萬建成,是一個袖珍的熱帶植物園。它分為高、中、低分為3個區,分別是仙人掌及多漿植物區、棕櫚科區和蘭花區。

岩石園,岩石嶙峋造型千奇百怪,猶如是抽象的藝術品,令人作無限遐想。這些是代表著遠古文化具有強烈民族氣息的少數民族圖騰。各個民族都有它的民族崇拜和象徵。原始人類認為,各個地區的民族都與某一種動物有親戚關係,而這種動物就成為該民族的圖騰——崇拜與象徵,如我們中國的龍,我們都稱自己是龍的傳人。這個反映的是新西蘭土著部落毛利民族的圖騰柱,大家看到的毛利人瞪大眼睛,吐長舌頭,有點可怕,其實這是它們在古時打仗時用來嚇唬敵人或野獸的表情。

玫瑰園,種植著國內外各色各種絢麗玫瑰。玫瑰花本性喜冷怕熱,夏天是它的休眠期,而冬天倒開得燦爛,因此在南方比較難種。雖然這樣,玫瑰園四季花開滿園,炎炎夏日也不例外。這全是花園的園丁辛勤勞動及用科學方法管理的成果。

灩湖,呈蝴蝶形狀,與中軸線緊接,面積達8000平方米,湖的北端有直徑為30米的螢光湖,灩湖岸邊是羅馬柱廊,西歐古典建築,再配於湖上大型噴泉,這裡成了廣州婚紗攝影最佳景點。噴泉在陽光的西曬下會有一道美麗的彩虹橫跨其中,豔麗無比,因此取名為“灩湖”。整個湖呈蝴蝶形狀,而且湖水清澈明亮,這是由於白雲山地下的水溶洞地質給湖水不斷提供地下水的緣故。

灩湖中的水沿飛瀑流彩飛流而下,因此水貫穿於花園的始尾,是花園的靈魂。這正符合了中國園林的建造特色——有山有水。山在哪裡呢?就是這旁邊的山林小憩。山林小憩是花園新開闢的景區。上面樹林蓊鬱,是遊客登高遠眺、休息暢談的好去處。

湖的旁邊是大型花鐘,花鐘的時間與大家手錶的時間是否吻合呢?花鐘下面是用各色花卉拼出的中國地圖造型。設計構思都很奇特。

誼園裡那個紅色的球形石雕有10米高,上面刻有和平鴿、橄欖枝及各種圖案,象徵著整個世界的和平。石雕的後面有一座具有異國風格的溫馨小木屋,它的一木一釘都是從瑞典運到廣州組裝的。在紅色石雕周圍分佈著與廣州結好的八個外國城市中送來的九件禮物,是一些帶標誌性的藝術品。名叫“永恆的動力”的石雕噴泉是2003年新西蘭的奧克蘭市贈送的禮物。早在1989年,廣州與奧克蘭結好。1996年,奧市向廣州贈送了一尊毛利戰士木雕(現放於醉華苑內),毛利人是新西蘭的土著民族,而木雕藝術是當地文化的最精華的部分。據瞭解,當年歐洲移民來到新西蘭時,毛利人並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要將想法傳給後人,就是以木雕的形式進行,每一座木雕都講述了一個故事。“市禮”毛利戰士,是古代毛利族的一名武士,被當地人視為鎮族之寶。

白雲索道

白雲索道,於1984年4月16破土動工興建,1986年2月5日正式建成通車營運,是我國第一條自行設計、自行建造的單線循環、雙鉗口開合式抱索器的觀光索道。索道下起白雲山南麓雲臺花園東側,上至白雲山山頂公園,是擁有當今世界最先進技術及設備的索道之一,全套設備由奧地利Doppelmayr公司引進。索道運行全部實現了計算機控制,液晶觸摸式顯示索道運行的各種參數,實現人機對話。除具有單線循環脫掛式索道通用檢測監控外,還增加了線路支架繩位檢測系統。抱索器採用經過500萬次疲勞試驗的扭力杆彈簧式,吊廂為CWA公司製造的乘坐舒適、視野開闊、無障礙通行水平進入式豪華客廂(坐輪椅的乘客可直入)。驅動系統除電機主驅動外,還備有完善的油機液壓馬達緊急驅動系統,保證索道的安全正常營運。乘坐纜車既可以俯瞰景區內各景點,還可以遠眺羊城,無限風光盡收眼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