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萧何败萧何:后唐第一谋臣再也等不到向李存勖解释的机会

上一章我们说道,郭崇韬的贪欲和专权再次引起随军宦官的不满,并成为宦官构陷他的一把利刃,面对魏王李继岌的疑心郭崇韬也意识到了这源于阉人们的撕咬,面对攻击郭大人会作何反应呢?这将是我们本章要说的内容。

一、口不择言怒骂阉人,窗纸捅破彻底决裂

前蜀宗室为了讨好郭崇韬便亲自登门觐见魏王,想要让他留守蜀地,而郭崇韬也有意为之。魏王当然不能擅自做主同时为了打消他的这个念头便对他说:“郭公您是陛下的左膀右臂肱股之臣,皇上还仰仗您回到朝廷统筹全局呢。所以肯定不会让您留在这个偏远的蛮荒之地。此事重大我也实在做不了主呐!”

成也萧何败萧何:后唐第一谋臣再也等不到向李存勖解释的机会

(新史·魏王传:继岌谓崇韬曰:陛下依侍中如衡华,尊之庙堂之上,期以天下而制四方,必不弃元老于蛮夷之地,此事非予敢知也)

见魏王已经开始怀疑自己,为了自证清白郭崇韬心一横下令杀掉了蜀国亲王王宗弼等人。郭崇韬的突然翻脸让蜀人猝不及防很快坠入恐惧的深渊。

至于为什么会被魏王怀疑郭崇韬自然也心知肚明,但如今自己领兵在外就不似在宫中时那般被动,于是便对李继岌说了这么一番话,正是这番话令郭崇韬与宦官们的矛盾彻底激化:从今起,有你没我不共戴天!

成也萧何败萧何:后唐第一谋臣再也等不到向李存勖解释的机会

△郭崇韬△

郭崇韬对李继岌说道:“殿下您有攻灭蜀国的大功,班师回朝后肯定会被立为皇太子,等到陛下百年后您应该将这群阉人们一网打尽!不仅如此就连骟过的马也都不要再骑了。”

新史·郭传载:...尝谓继岌曰:王有破蜀功,旋师,必为太子。俟主上千秋万岁后,当尽去宦官,至于骟马亦不可骑。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话很快便传到了随军太监李从袭的耳朵里,咬牙切齿的李从袭从这一刻起便起了杀心。而看似势单力薄的他也将很快迎来一位郭崇韬“送来”的盟友。

二、图穷匕首见:示威宦官太随性,阉人借刀灭崇韬

对于双方来说都已经到了做出最终了断的时候了。不同的是,郭崇韬赌的是未来,因为他自信在蜀地这帮阉人动不了他一根毫毛;而宦官拼的是现在,因为无权无势,所以他们必须让郭崇韬尽快归西,如若不然他们定遭血洗。

忍无可忍的郭崇韬从此一反常态,对李存勖派来慰问的太监向延嗣冷漠相待,受到冷遇的向公公大为光火便与李从袭商议里应外合共同除掉郭崇韬,而魏王再次被拿来大做文章。

成也萧何败萧何:后唐第一谋臣再也等不到向李存勖解释的机会

△魏王李继岌

新史载:延嗣至成都,崇韬不出迎,及见,礼益慢。

回京后向延嗣直接向皇帝李存勖汇报说:“郭崇韬滞留蜀地不愿还朝是心怀鬼胎图谋不轨。不仅如此魏王殿下的安全也将受到威胁。”

新史载:从袭因告延嗣崇韬有异志,恐危魏王,延嗣还,具言之。

听完后一旁的刘皇后率先慌了神,一时间花容失色泪如雨下,哀求李存勖一定要想办法保证魏王的安全。事关重大庄宗皇帝即令另外一个宦官马彦珪前往成都一探虚实,监视郭崇韬的一举一动。

成也萧何败萧何:后唐第一谋臣再也等不到向李存勖解释的机会

△刘皇后

新史·魏王传载:庄宗遣宦官马彦珪往见崇韬去就。

马彦珪并没有即刻出发而是先去觐见了刘皇后一面。他说道:“奴才听向延嗣说的情况

.郭崇韬已有反迹。据蜀为乱在片刻之间,往来三千里这时间上耽搁不得啊!”

已经被吓坏了的刘后马上将此话转达给了庄宗皇帝,让他下定决心将郭崇韬就地正法。但是这件事关乎的结果太大太严重,于情于理都不能只听信一家之言。犹豫片刻后便对刘后说道:“这只是未经证实的传言而已,不能就这么草率的下此决定。”

简单几句话就等于是回绝了刘后的提议。心有不甘且阴狠毒辣的刘后当即授意马彦珪并修书一封,让他转告魏王杀掉郭崇韬。

新史·魏王传载:皇后以为不得请,乃自为教于继岌,使杀崇韬。

至此手无缚鸡之力的宦官们终于从刘皇后那里借来了足以斩杀郭崇韬的宝刀。这期间郭崇韬则正在率军招降平定蜀地的盗贼叛乱,对于即将到来的危险他还全然不知。

三、崇韬回京有日,行前惨遭毒手

招降平叛,正是郭崇韬迟迟不回京的真正原因。

新史·魏王传:是时,两川新定,孟知祥未至,所在盗贼亡聚山林,崇韬方遣任圆等分出招集,恐后生变,故师未即还。

到了同光四年,即公元926年正月,潜在的祸乱之源都被扑灭后郭崇韬便将回京提上了日程,但这一切都太晚了。这段时间,带有刘后“旨意”的宦官马彦珪已经跋山涉水千里迢迢的赶到了成都,他要在军队踏上归程前将郭崇韬给彻底解决掉。

看到马太监带来的自己母后亲笔书写的信件魏王也陷入到了犹豫中。因为他实在不忍心对一个劳苦功高的大臣下此毒手。于是便说道:“如今郭公就要率军返京并没有可疑的举动,我怎么能做此没有良心的事呢!”

成也萧何败萧何:后唐第一谋臣再也等不到向李存勖解释的机会

△汴梁城

新史:今大军将发,未有异端,岂可做此负心事!

阉人闻言立刻痛哭流涕道:“如今有皇后的秘密旨意,殿下您要不趁早下手等郭崇韬知道我们大家都得玩儿完!”

魏王接着说:“皇上并没有诛杀郭公的诏书,你们只有皇后送来的一封书信,我怎能凭此擅杀一名朝廷大员呢!”

已无退路的李从袭等人哀求不已,李继岌没有办法最后只得点头同意。

继岌不得已而从之

事不宜迟,第二天清晨诛杀郭崇韬的行动正式开始:李从袭先是以魏王的名义召见郭崇韬,李继岌心中有愧,不忍心看到这个忠心耿耿的老臣被杀便提前登楼回避。

成也萧何败萧何:后唐第一谋臣再也等不到向李存勖解释的机会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面对“魏王”的召见,一世英明的郭崇韬没有丝毫怀疑欣然前往,在登上楼梯台阶时,魏王侍卫李环趁其不备,用武器打碎了郭崇韬的头颅,一同被杀的还有他的儿子。之后郭崇韬的另外几个儿子也相继被杀,忠心为国的郭崇韬就这样殒命于蜀并惨遭灭门。

写在最后

郭崇韬的死某种意义上对庄宗李存勖来说是灾难性的。他死后先是康延孝反叛,接着李嗣源也反叛在平叛的路上并举兵南下进攻唐庄宗,没多久庄宗皇帝便被他所宠信的伶人所弑杀,李嗣源入城即位,是为后唐明宗,魏王李继岌归路尽断遂绝望自杀。

好了,到这里郭崇韬系列就正是完结,感谢大家的观看。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和关注,我是烽烟,中简堂历史文化交流群的大拇指“凭天行”,涉猎广泛、擅长五代十国、小说创作,立志讲好中国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