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隱藏在甲狀腺毒症背後的原因

揭秘隐藏在甲状腺毒症背后的原因 | 临床实战

精彩導讀

甲狀腺毒症是指血液循環中甲狀腺激素過多,組織暴露過量條件下發生的一組以神經、循環、消化等系統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典型臨床表現有體重下降、不耐熱、心悸、雙手細震顫、焦慮、以及疲乏無力等。臨床中形形色色的甲狀腺毒症為臨床醫生帶來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那麼引起甲狀腺毒症的原因有哪些?甲狀腺毒症和甲亢有何關係?各種甲狀腺毒症該如何鑑別?下面筆者就參考文獻做一總結,以饗讀者。

相關定義

(1)甲狀腺毒症:甲狀腺毒症是指血液循環中甲狀腺激素過多引起的以神經、循環、消化等系統興奮性增高和代謝亢進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徵。

(2)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本身產生過多甲狀腺激素所致的甲狀腺毒症。

(3)破壞性甲狀腺毒症:由於甲狀腺濾泡被炎症(亞急性甲狀腺炎、安靜型甲狀腺炎、產後甲狀腺炎等)破壞,濾泡內儲存的甲狀腺激素過量進入循環引起的甲狀腺毒症,並非甲狀腺本身功能亢進。

甲狀腺毒症和甲亢的關係

從上述定義我們看出,臨床上甲狀腺毒症和甲亢屬於從屬關係,甲亢包括在甲狀腺毒症中,甲狀腺毒症不一定都有甲亢,但甲亢一定會出現甲狀腺毒症。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型甲狀腺毒症的常見原因

治病必求其因,臨床上各種甲狀腺毒症的的原因探討、鑑別診斷對於指導臨床治療意義重大。各種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超聲、核素等)及對甲狀腺毒症的診斷和鑑別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1)瀰漫性甲狀腺腫(Graves病),臨床最常見的甲狀腺疾病,臨床特徵是瀰漫性甲狀腺腫和高代謝症候群,浸潤性內分泌性突眼及其他甲狀腺外的表現。

(2)多結節毒性甲狀腺腫甲亢,是一種發生在多結節毒性甲狀腺腫基礎上的甲亢,通常認為甲狀腺結節有結構和功能上的自主性,常因攝入碘的增加,引起結節自主分泌甲狀腺激素而導致甲亢表現。多見於老年人或年齡較大者,症狀比Graves病較輕,但常出現某一器官或系統紊亂,尤其是心血管系統,如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消瘦和乏力較明顯,伴有厭食,甲狀腺可不明顯腫大,但可捫及結節。實驗室檢查結果顯示:血清FT3明顯升高,FT4輕度升高,TSH受到抑制,本病老年人居多,故不宜做甲狀腺素抑制試驗,如果患者基礎血清TSH運用超敏法測定低下或測不出,對TRH興奮試驗無反應,可提示為多結節毒性甲狀腺腫,碘131掃描結果顯示甲狀腺內存在多個功能性結節,25%的病人血漿甲狀腺細胞微粒體自身抗體陽性。

(3)甲狀腺自主高功能腺瘤:若T3、T4分泌過多,會引起甲亢,腺瘤多見於年齡大於40歲的女性,出現甲亢前常有多年的甲狀腺結節病史。與毒性多結節性甲狀腺腫的不同在於此病僅有一個結節。實驗室檢查FT3明顯升高,FT4常輕度升高或者在正常上限,TSH受抑制,核素顯像為單個熱結節,結節周圍甲狀腺組織放射性分佈稀疏或無,顯示功能部分或完全被抑制。

(4)碘致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碘甲亢):又稱Jod-Basedow病,在缺碘地區和非缺碘地區均可發生。碘甲亢與一般的甲亢表現基本相同,但發病年齡較大,症狀較輕,往往以神經、心臟症狀為首發表現,尤其在結節性甲狀腺腫的老年人,常可觸及結節,質地較硬,無疼痛,無血管雜音,突眼少見。實驗室檢查TT4、FT4升高、T3可升高也可正常。甲狀腺攝碘131率降低,顯像差,同時尿碘排洩率大大增加,提示體內碘過量。由於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原料,缺乏可導致甲狀腺腫,過量又引起碘甲亢,碘甲亢常見於缺碘地區大劑量補碘後,因此防治地方性甲狀腺腫時,碘的用量不能過大,尤其在有結節者更應該注意,另外由於醫療的需要應用含碘藥物治療或檢查,如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及碘造影檢查時,均應注意碘甲亢的可能。

(5)新生兒甲狀腺功能亢進:係指患甲亢的母親分娩的新生兒,出生後所發生的甲亢而言,發病率不足新生兒的2%。本症主要發生於妊娠期患瀰漫性毒性甲狀腺腫的婦女所生嬰兒,由於母親甲亢未得到妥善治療,母體的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所致。其特點是患兒出生時就有甲亢的表現,如膚色潮紅、煩躁、多汗、食量大但體重不增加、心率快、甲狀腺腫大等。由於致新生兒甲亢的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是來源於母體,非自身產生,隨著時間的延續,促甲狀腺素受體抗體也自行降解,其甲亢症狀也將逐漸緩解,所以不經治療,大多在出生後1~3個月自行緩解,無復發,也不留後遺症。偶有不能自行緩解者,可採取相應的方法及時治療。

(6)垂體TSH腺瘤:垂體促甲狀腺激素瘤,以血清甲狀腺素升高伴TSH正常或升高為基本特徵,比較少見,但均有瀰漫性甲狀腺功能性腫大。實驗室檢查可見血清TSHa亞單位明顯升高,T3、T4水平明顯升高,但TSH水平正常或升高,TRH興奮試驗多數患者表現為對TRH刺激無反應。CT檢查可發現垂體瘤,蝶鞍擴大。治療措施主要是手術治療,其次是放射性療法和應用生長抑制素類似物如奧曲肽等。

(7)部分橋本甲亢:即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所致甲亢,部分原因與本病可存在興奮性促甲狀腺激素受體抗體(TRAB)刺激尚未受到自身免疫破壞的甲狀腺組織,使激素分泌增多,導致甲亢症狀的出現。

非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型甲狀腺毒症的常見原因

本型主要是由於甲狀腺濾泡遭到破壞導致濾泡內甲狀腺素大量進入血液循環引起血清甲狀腺素水平升高,TSH受抑制,或外周甲狀腺樣組織異常分泌甲狀腺素或外周組織甲狀腺素抵抗。

(1)亞急性甲狀腺炎:50%-60%的亞急性甲狀腺炎患者起病後可出現甲亢症狀,由於炎症造成甲狀腺細胞遭到破壞,向血液中釋放過量甲狀腺激素,除甲亢症狀和體徵外,患者可見甲狀腺疼痛明顯,血中甲狀腺激素水平很高,但攝碘率明顯低於正常。

(2)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橋本甲狀腺炎):本病可出現橋本甲亢,主要原因也是與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是甲狀腺細胞遭到破壞,甲狀腺素釋放增多有關。

(3)無症狀性甲狀腺炎,產後甲狀腺炎均可見由於甲狀腺組織破壞,過量激素釋放入血引起甲狀腺毒症的表現。

(4)外源性甲狀腺激素:臨床上尚有部分患者由於不恰當地服用甲狀腺素藥物過量引起甲亢,這部分患者只要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即可恢復正常的甲狀腺功能。

(5)異位甲狀腺激素產生(卵巢甲狀腺腫樣瘤):女性卵巢甲狀腺腫樣瘤分泌甲狀腺素可導致甲功異常,出現甲亢症狀,少數卵巢畸胎瘤和皮樣囊腫含有較多甲狀腺組織,這些甲狀腺組織可分泌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從而引起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表現,其臨床症狀一般比較輕微,如體重減輕和心動過速,甲狀腺無腫大及突眼症。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

(6)絨毛膜癌及甲狀腺濾泡癌轉移:滋養層腫瘤如葡萄胎、絨毛膜癌等可伴有甲亢,與這些腫瘤合成分泌大量具有一定TSH活性樣物質有關,這些物質興奮甲狀腺功能,引起甲狀腺增生,使血液中的甲狀腺激素升高,造成甲亢。該類患者症狀較輕,一般無甲狀腺腫大及突眼症,血清T3及FT4輕度升高,而TSH受到抑制,甲狀腺攝碘率接近為零,伴有明顯的婦科疾病表現,盆腔檢查顯像可見放射性碘攝取,提示原發病灶,年輕甲亢的女性,應注意是否由於葡萄胎妊娠所致的可能性,治療上切除原發病灶,伴發的甲亢消失。

(7)甲狀腺濾泡癌轉移:濾泡性甲狀腺癌具有產生和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功能,所以甲狀腺濾泡癌轉移可引起甲亢。

小調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