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說朱元璋誤中華600年?

ID笑似花解語


我是花開時節思春秋,也來回答這個無限誇大歷史因果關係的問題。

今天是農曆己亥年(2019)元月初四,651年前(1368)的今天,出身布衣的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為帝,建立了國祚276年的大明王朝。

朱元璋恢復中華的豐功偉績不容質疑,必須充分肯定。誇張一點說,如果沒有朱元璋和他的豪華版文臣武將團隊,“中華”還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經歷多少磨難才能重獲新生。

“崖山之後無中華”是十分極端的說法,我們不能同意。但是,不得不說,蒙元確實在相當大程度上阻斷了中華文化乃至中華文明的傳承和發展。

正是因為實現了“驅除胡虜,恢復中華,立綱陳紀,救濟斯民”的目標,朱元璋才被認為得國最正,無愧為 “奉天承運皇帝”。

沒有朱元璋就沒有600多年前中華的重生,這是第一個觀點。

如果都沒有了中華的重生,還何來誤不誤中華?

朱元璋和他建立的大明王朝的功與過,需要客觀公正地進行評判。

朱元璋是偉人,但絕不是聖人。

他的偉大在於他領導人民驅除胡虜、統一中國,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原王朝,他與兒子朱棣的治理取得了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的成就。

一個王朝基本格局和特性,往往決定於王朝的初期。正是朱元璋和朱棣父子倆的持續努力和個性彰顯,一個不和親、不稱臣、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王朝以鮮明的特色記載在史冊上。

朱元璋以自身的出身和經歷為根本,同時借鑑歷史經驗教訓,謀求建立一個以民為本、儒家治國、家天下的封建君主專制“理想國”。他制定了與此相配套的法律體系、政治架構和社會制度。

由於加入了許多“私貨”(家天下的需要),且過於追求完美和理想化,大明王朝的制度趨於保守、封閉、僵化。比如,戶籍制度、衛所制度、禁海制度、財政制度、宗藩制度等。殊不知,所謂完美的制度從來經不起時間的考驗,而只有開放的、與時俱進的、能夠自我優化的制度才是真正可以傳世的制度。

朱元璋是明君,卻又是暴君。

他以法治國、以德治國,他是真正愛民的皇帝,他對貪官零容忍,他嚴禁太監後宮干政。為了保障家天下的延續和統治的需要,他殺功臣、貪官,除異已、異端,他開創的大明王朝雖然消除了漢之外戚、唐之藩鎮的威脅,卻是宦官之禍最為慘烈、黨爭之害最為激烈、貪腐最為嚴重、思想最為活躍的朝代之一。

朱元璋是雄主,但不可能是先知。

我們不能期望他直接超越歷史發展階段引領中國跨入大航海時代和近現代。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和責任,中華的復興我們可以寄希望於未來和後人,卻不能脫離歷史發展階段奢望於歷史和先輩,這是第二個觀點。

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華文明誤在何時?誤在何處?誤在何人?

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華文明誤在何時?

一是誤在明朝後期。此時,進步思潮不斷湧現、政治改革正在孕育、資本主義出現萌芽,卻由於明廷和精英階層無力解決內憂外患而亡國,清朝乘隙入主中原,開起了歷史的倒車。

二是誤在清朝中後期。此時,中國面臨著“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國際上於18世紀60年代開始發生第一次工業革命,19世紀60年代開始發生第二次工業革命,而清朝的大敵——日本,於19世紀60年代末開始了明治維新。在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崛起的列強,開始持續不斷地從文化、經濟、軍事上侵略中國,而滿清政權卻一誤再誤,使得中國逐步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

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華文明誤在何處?

誤在沒有跟上工業革命、科技革命的步伐,走上大國崛起的道路。

第一次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外國列強連續打了清王朝兩記大耳光。加上中間的太平天國運動的一記耳光,這三記大耳光都沒有打醒清王朝的統治者。清王朝仍然在沿著末路狂奔。

清朝後期雖然也有諸如“洋務運動”“百日維新”等方面的努力,但是成果有限,未能從真正意義上推進工業革命和政治改革,從而失去了走上強國道路的機會。

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華文明誤在何人?

第三個觀點:從國際比較的視野,康熙明知故犯失去的是中國領先世界的機會,乾隆妄自尊大失去的是中國追趕以至超越的機會,道光、咸豐、慈禧(同治、光緒)不知進取失去的是中國奮起直追的機會。這是滿清異族統治和獨崇儒術治國造成的必然結果。


作者:花開時節思春秋。堅持原創,獨立思考;反思歷史,啟示未來。喜歡的,請點贊、關注、轉發;有感想、有異議的,請寫下你的評論,參與討論和交流。


花開時節思春秋


這個問題,當然是沒有問題!

畢竟朱元璋可以誤我中華600年!趙匡胤就可以誤我中華1000年!李世民誤我中華1400年!漢武帝劉徹誤我中華2000年!

真的是好可怕!好像沒有朱元璋,我國就將成為超級大國,吊打美國如把玩一隻螞蟻!

這樣的朱元璋,簡直是十惡不赦,罄竹難書的罪人!

但是聽起來解氣的,就一定是真理嗎?非也,作為明朝奠基者,朱元璋到底有沒有誤我中華600年,靜夜史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1、“中華”是什麼?

沒有人規定我中華就一定會在朱元璋時代前後快速邁上資本主義的康莊大道,然後趕在美國之前登上世界之巔,讓所有的國家和民族都拜倒在中華民族的腳下!

而事實上,我國古代的發展也不可能達到這種成就。

為什麼?因為我國古代的皇權專制制度作為古今中外眾多制度的一種,無法逃脫興衰的歷史發展規律。也就是說,這個制度有秦漢的崛起,有隋唐的鼎盛,就一定會有明清的衰落。

而明朝,剛好就處於我國專制皇權制度走向衰落的歷史時期,這個歷史大趨勢是無法改變的。

因我國長期以小農經濟為基礎,導致生產力水平提升速度非常緩慢,這注定了專制皇權制度崛起需要幾百年,鼎盛可以維持幾百年,當然,衰落也就可以持續幾百年。

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非常緩慢的過程,緩慢到難以感覺得到。

等到朱元璋建立明朝,專制皇權制度已經無可避免地走上了下坡路,作為皇帝,朱元璋就是再努力,也不可能將歷史的大勢逆轉。縱然朱元璋很強,但是也逃不過我國曆史上“時勢造英雄”的歷史規律。

再者,專制皇權之所以落後,並不是因為社會出現了停滯或者倒退,甚至還有發展。造成我國落後的最重要原因是此時的西方逐步走出了中世紀的黑暗,開始踏上資本主義發展的道路,兩相對比,是西方世界發展太快,所謂我們代表的農業文明被比了下去。

所以,將誤我中華600年的帽子扣到朱元璋頭上,實在不是一件穩妥的事!

2、朱元璋做了什麼?

不過,雖說幾百年落後的鍋不應該扣到朱元璋的頭上,但是朱元璋的所作所為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的歷史發展進程,並間接導致了我國被西方逐步超越。比如:

  • 加強中央集權

這是我國曆朝歷代統治者都喜歡乾的事,畢竟誰都想大權獨攬。但是朱元璋的做法似乎更直接,因為他把丞相職位撤了,並親自將丞相的職權奪了過來。這種做法雖然保證了皇權不受掣肘,卻打破了千百年來我國政治中心的相互制衡。

而逐漸缺少監督的皇帝個人素質自然下降較快,而在素質一落千丈的同時,因為掌握著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皇帝的性格直接決定了帝國的衰落。

這一點,作為破壞制衡的始作俑者,朱元璋難辭其咎。

  • 強化人身控制

為適應專制皇權衰落的現實,朱元璋設置了臭名昭著的特務機關,使得明朝人人自危。雖說皇帝們掌握了臣民的最新動態,卻讓臣民噤若寒蟬,失去了言論自由。

到清朝時期,統治者更是直接將道統也奪了過去,臣民徹底成為奴才。

而在人身控制方面,朱元璋繼承並強化了元朝的諸色戶制度,民眾被牢牢固定在自身的生活區域,社會發展徹底失去了活力。

  • 內向型的經濟改革

朱元璋最大的改革就是推行重農抑商,將小農經濟重新作為帝國的經濟基礎。應該說朱元璋的做法的確可以保證社會的安定,但是卻極大地壓制了信息的溝通和創新力的發展。

因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明朝逐漸轉為保守內向,最典型的特點就是明朝北修長城,南行海禁。

我們不能說面向世界一定就好,比如今天仍然有很多國家覬覦我們的財富,但是對外交流一定比閉門造車進步得更快!

  • 八股文的科舉改革

科舉制度作為古代統治者選拔人才的制度,在明朝同樣做了較大的改動,朱元璋設置八股文,並給予知識分子崇高禮遇,使得知識分子前赴後繼,成為明朝地主和士紳階層的組成部分。通過這樣的改革,減少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維護了帝國的穩定。

如果說以上改革只是朱元璋在面對專制皇權制度衰落而做出的修補,那麼恢復3000年前的人殉制度和恢復2000多年前的分封制度等,就是真正意義上的歷史倒退。

因此,作為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人物,朱元璋並不能被扣上“誤我中華600年”的帽子的,但是朱元璋卻做了很多客觀上導致落後的事,這是不可迴避的!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朱元璋誤國600年,這大概是清粉們最憤慨的反彈了!

相對而言,清朝誤國三百年這種說法流傳更廣也更有受到認同。

抗日戰爭後期,1944年,大文豪郭沫若先生寫下了《甲申三百年祭》,用極其高昂的語調抨擊清朝對中國人的奴役,惋惜李自成造反活動的覆滅,激勵全體中國人為抗日戰爭繼續努力奮鬥。

全文洋洋灑灑16000字,主要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說明明朝末年,政治腐敗,災荒嚴重,崇禎昏聵,結果引起民變,弄出亡國之禍。第二部分敘述李自成起義隊伍由小到大,終至推翻明朝統治,佔領北京。其中特別詳細考證了知識分子李巖的經歷及其重要作用。第三部分說明李自成佔領北京之後,不聽李巖的主張,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忽略敵人,不講政策,有些首領生活腐化,發生宗派鬥爭,最後終於失敗。

惋惜李自成和崇禎的失敗,其實就是抨擊清朝300年的殘暴統治,回顧神州陸沉300年的慘劇。

當時會有神州陸沉300年的說法,其實很重要的一個背景是,溥儀和部分滿洲貴族在東北為虎作倀當漢奸,給日本帝國主義當走狗。

平心而論,清朝對中國的確有貢獻,清朝對多民族國家統一和鞏固的功績,是任何一個朝代都無法取代的。但同時,清朝長期穩定持續的文化閹割政策,讓中國徹底錯失了近代的變革和開放。

清朝的確有罪,因為中國就是在清廷領導下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淵的,而清廷在最後10年成了徹頭徹尾的漢奸王朝。

清粉清吹沒有辦法否定馬嘎爾尼使團訪華,無法否定鴉片戰爭的城下之盟,無法否定洋務運動治標不治本,無法否定庚子國變的慘劇,更無法否定清廢帝溥儀當漢奸,於是用一句“清承明制”把鍋甩給了朱元璋。

按照這個邏輯,明朝應該把鍋甩給元朝,元朝後期的內訌和明朝內亂沒什麼兩樣。

同理,清朝的帝國制度,其實最早發源於秦朝,清粉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秦始皇誤國2000年”。


既然朱元璋不能給近代以來的衰落背鍋,那麼這個黑鍋到底給誰更合適呢?

歷史知事認為,有資格為近代衰落背鍋的人,應該是這五個人,至於誰罪過最大,歡迎參與討論。

1,康熙。

康熙是清朝第一個執政時間超過50年的帝王,作為蒸蒸日上的清帝國的領導者,康熙完全沒有世界眼光。和俄羅斯彼得大帝交手兩次,看到了中俄兩國的巨大差距,卻不願意為清朝的轉型發展二次創業做一點點開拓,反而大開歷史倒車,讓中國從此落後世界。

康熙在位期間,歐洲在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中醞釀著大變革,大航海讓歐洲集中了全世界的財富。而康熙,從歐洲傳教士哪裡知道了這一切,不但沒有向西方學習,還把向西方學習當做大罪。火器專家戴正被流放,清朝騎射立國思想讓清朝在堅船利炮的西方世界面前成了小丑。

2,乾隆。

相比康熙間接瞭解西方,乾隆是親眼見到西方使團的,馬嘎爾尼訪華時,帶來了英國工業革命的最新成果,但傲慢無知的乾隆拒絕了這一切,讓中國錯失了最好的轉型發展機會。

乾隆的傲慢無知態度,同時也是1840年英國國會同意對華宣戰的重要理由。

3,慈禧。

慈禧是清朝歷史上執政時間第三個超過50年的統治者,不管是一開始的懿貴妃,還是後來的太厚老佛爺,慈禧始終以保守的滿洲族長面目出現。1860年,中日兩國幾乎同時開始變革,中國的變革因為慈禧族長的存在,成了治標不治本的老黃瓜刷綠漆,而日本則是大刀闊斧的脫亞入歐。

慈禧駁回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很多改革措施,讓中國失去了最後的變革機會。1900年,慈禧昏聵的發動庚子國變,讓中國人民蒙受最深重的苦難。

同時,慈禧為了保住個人權位,讓中國成了徹底的殖民地社會。

4,袁世凱。

袁世凱在清末新政中,是銳意革新的代表,同時也是貪汙腐敗結黨營私的典型。袁世凱在逼迫清帝退位後,並沒有推送中國走上民主化道路,反而不斷追求集權,效法100年前的拿破崙,這是脫離時代的錯誤決策。

袁世凱逆時代潮流而動,自己被歷史車輪碾得粉碎,留下了一地雞毛的北洋中國。

5,蔣介石。

近代以來是統治者中,蔣介石的統治時間僅次於慈禧,比袁世凱還要長,這中間有抗日的貢獻,但歷史的負面影響也很多。

蔣介石為了建立起獨裁統治,拋棄了孫中山的革命理想和民主思想,讓中國失去了整合力量的最佳機會。當他一意孤行走上袁世凱的集權道路時,就是末日到來之時了。1948年蔣介石正式就任總統,第二年就逃到臺灣去了。

袁世凱為了稱帝,簽訂賣國條約獲取日本支持,蔣介石也是為了建立獨裁統治,向美國搖尾乞憐簽訂大量賣國條約,甚至對戰敗國日本巴結討好。

這五個人,之所以成為近代以來的罪人,就在於他們從不相信人民的力量,從不相信人民是歷史進步的推動者!


歷史知事


明朝比清朝民主一萬倍。明朝的時候,大臣們可以與皇帝在朝堂上據理力爭,明武宗朱厚照幾次想巡視江南都被大臣們否決,除了生氣他沒有任何辦法。宦官為什麼在明朝那麼猖獗?因為士大夫階層很容易就對皇權形成挾制的格局,皇帝只有利用太監打破這種挾制,用太監來做壞人,幹掉一些他不喜歡的大臣,皇帝最後出手收拾掉做惡的太監,最後皇權與士大夫握手言歡,皇權與士大夫又形成平衡的格局,永遠鬥而不破,但又必須循環這樣鬥下去才能保持權力的平衡。而滿清,士大夫完全淪落成奴才,皇權專治空前強大,整個社會死氣沉沉,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落後與明朝幾百年。歐洲人都感覺奇怪,他們眼中的明朝人和清朝人簡直就是兩個物種。葡萄牙人曾說:明朝人衣冠得體,舉止文明,看起來聰明有智慧。清朝人服飾醜陋,舉止猥瑣,看起來目光呆滯愚笨不堪。


菠菜先生2018


有人譁眾取寵提出這個問題,那我就好好給講講!

那些戴在朱元璋頭上的帽子!

第一,文字獄。

說朱元璋最討厭別人說他當和尚的事情,有人動了他的忌諱就被殺,這不是瞎扯淡嗎?皇覺寺以前不叫皇覺寺,是朱元璋當皇帝后改的,他的神聖功德碑也寫了他出家經歷,他會為這個殺人,那個神聖功德碑還杵在在南京孝陵呢!

第二,搞特務統治,設立東廠。

設立東廠的目的,是監察百官,用現在的事實證明,官員失去了監督就會為所欲為,貪贓枉法,現在都這樣,古代更沒法想象!

不要把古代官員都當成謙謙君子或者青天海瑞。

朝殺暮犯,現在不也一樣嗎?

第三:分封諸王

從秦朝開始,歷代開國皇帝都在試圖找到一個長治久安的方法,總結前朝覆沒的原因,從而避免。

周朝因分封制而孱弱,於是秦朝廢除分封,設立郡縣,不分諸王。

秦朝覆沒,項羽分封諸王,卻又遭到反叛,讓統一天下的劉邦覺得外人靠不住,開始剪除異性諸侯王,非劉不王,重用外戚同時保留郡縣制,最終形成皇族,外戚,皇帝三足鼎立的格局!文景武三代帝王過後,諸王無權,勳貴沒落,外戚世家勢力開始坐大。

西漢末年,外戚王氏篡奪江山!

東漢劉秀建立王朝後,皇帝力圖改變世家大族對皇權的影響,開始打壓世家,起用外戚與宦官,終此一朝外戚與宦官輪流坐莊,直至董卓入京。

兩晉南北朝乃至隋唐,世家豪門勢力達到頂峰,曹代劉,司馬代曹,馬王共天下等,皇帝淪為階下囚板上肉的數不勝數,直到五代十國,藩鎮割據,天下廝殺不斷,世家大族才漸漸消失殆盡,餘者也是苟延殘喘!

告別了世家大族統治,大宋迎來了新格局,皇帝與士大夫集團共天下!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大封諸王,九王拱衛邊疆,為了避免外戚宦官勢力干涉朝政,太監不得讀書識字,中宮須出民間,不得與高官勳貴聯姻!

第四,誅殺功臣

歷來功臣都是被誅殺的對象,從古至今都沒斷過,功高蓋主,尾大不掉,拉山頭,有人說他們冤枉,有人說他們戀棧權位,其中的緣由咱們不談,有404大神出沒!

第五,殉葬制度

首先,這個風俗夏商周春秋戰國都有,秦朝後這個制度消亡,中原地帶消失了,遊牧民族又開始興起了,蒙元入主中原百年,臣服者跪拜上位者由此而來,殉葬也開始興起,朱元璋兒子秦王與晉王死的時候,有妃子殉葬,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明英宗時代!


秋雨論歷史


誠邀,如題。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創者,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大功臣,說他是中華的罪人有點過了。不過無風不起浪,網絡上的這種說法可能與其飽受爭議的做法有關。



朱元璋為政,對百姓寬對官吏嚴,所以代表官員利益的史學家自然對其極為不滿,那麼朱元璋到底有什麼值得詬病的呢?

首先,朱元璋殺戮無常

朱元璋起身於微末,南北征戰數十年才奪得天下成為九五至尊。打天下老朱靠的是淮西勳貴,但是大明建立後,淮西子弟逐漸變成了老朱治理天下的麻煩,於是老朱卸磨殺驢,對藍玉,胡惟庸等人痛下殺手,明初的功臣很少能有善終的。這也是老朱最為人詬病得地方。


其次,老朱為政過於苛刻

老朱苦孩子出身,所以對於底下官員的要求相當嚴格。如果有貪汙60兩銀子以上的官員就判以死刑,還專門成立了錦衣衛,就是負責監督官員的。這是不是有種不給下面的人活路的感覺?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明朝以前,中國是開放,進取的,包容天下,海納百川,中華帝國一直站在世界文明的巔峰。

就算蒙古人摧毀了大宋王朝,崖山後無中華,大元帝國仍然是世界超級帝國,各個文明在大元境內交流。

朱元璋,要飯的,極度自卑,防範心強,天天擔心別人搶他的江山。大明立國後,太祖遺訓:片帆不得下海,生生切斷中華文明的脈絡。還好朱棣雄風大張,鄭和下西洋,威風八面,也不過是迴光返照而已。以後的皇帝因循守舊,不敢越雷池半步。二百年後,明穆宗才敢開海禁,張居正改革,大明王朝中興,可惜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大明已經是末路了。

清承明制,各個方面完全照搬明朝,再加上滿族是遊牧民族,天生怕海,更加閉關鎖國,當埋進沙子裡的駝鳥🐤,不問世事。從此蕭郎是路人,中華民族徹底落後於西方文明,成了山頂洞人。

落後就要捱打,近代中國,淚流滿面,苦啊!


俺犀利哥


無知不可怕,可怕的是無知還要到處拿出來顯擺。

不管你是故意這麼問,標新立異、弄醜作怪來吸引大家注意還是居心叵測、非我族類!這麼說就是給人一種找抽的感覺!

朱元璋哪裡誤中華了?不該救有些連祖宗都不記得漢人?不該趕走奴役漢人的韃虜?還是不改殺貪官?還是不該重視民生?

朱元璋誤誰的中華了?蒙古的?滿清的?還是有些甘心為奴,搖頭擺尾的走狗的?

有些玩笑開一開無傷大雅,但是把一個民族英雄、百世明君說成歷史罪人,有意思嗎?

把滿清的腐敗與衰退算到朱元璋頭上合適嗎?怎麼不算到秦始皇頭上呢?沒有朱元璋,在蒙古的統治下,估計比清朝還不如!中國文明能不能延續下去還兩說呢?

現在流行翻案,但是再翻案也不要顛倒黑白吧!哪裡涼快哪裡呆去吧


老易說事


相比於“朱元璋誤中華600年”,我其實更想知道這個“有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他坑殺功臣、廢除丞相加強統治,或許這就是他的過失,但遠遠談不上他“誤了中華600年”。


元末統治無道,吏治腐敗,橫徵暴斂,苛捐雜稅繁多,再加上大批蒙古貴族強佔土地,而中原地區連年災荒,使得百姓破產流亡,無計為生。

在這種情況下,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而朱元璋是各支起義軍中最後的勝利者,他推翻了元末的暴政,當了皇帝后,減輕稅負,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解放奴婢,還派人到全國各地去丈量土地,難道這些對當時百姓不好?


文化上興科舉,緊抓教育,建立國子監培養人才;對外上加強海外交流,恢復中華的宗主國地位;此外,朱元璋統治下,還收回了後晉時期被割去的“幽雲十六州”,之後又平定西北、西南和東北等地區,明朝的版圖之大,沒有幾個朝代可以勝過它,難道這些對中華文明沒有益處?

說“朱元璋誤了中華600年”簡直是無稽之談,要麼是為了挑起話題,要麼是對歷史的無知。


朱元璋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洪武之治自然也不會是虛名。

我是金兔歷史,期待您的關注!


金兔歷史


為什麼有人說朱元璋誤中華六百年。

這句話說的不準確,確切的說是耽誤了中國在科技甚至文化方面的發展差不多有幾百年。當然這個鍋也不能全讓老朱背,有他一部分原因。

為什麼會有人說這種話呢,且聽我慢慢道來。

關於朱元璋呢,他是恢復漢家河山,驅除韃虜的了不起的皇帝,這當然不用多說了,在位期間呢,也有很多政績,作為一個皇帝來說,他是非常成功的。

讓後世文人對朱元璋口誅筆伐的最大汙點是,他殺功臣太多,當然狡兔死走狗烹自古以來對一些上位者來說這都不算事兒。

殺功臣其實也是有原因的,太子朱標死的太早,老朱決定將皇位傳給皇長孫朱允炆,有人會說他那麼多兒子,也不全是廢柴,頗有幾個能力很高,為啥傳位給朱允炆?因為自古以來廢長立幼是禍亂之道,朱元璋就是怕其他兒子惦記皇位,於是全部分封出去,長子沒了,長孫繼承,這是名正言順的,兒子們無話可說。

那些老戰友功勞太高,功高蓋主啊,老朱要是駕鶴西歸,朱允炆性格這麼軟弱,駕馭不了這麼多功臣,怎麼辦,老朱為了孫子,提前清場。


這些事兒都說的過去,可以理解,朱元璋真正影響後世的一件事是,在科舉方面,明朝跟宋朝一樣,有一項不成文法,非進士出身,不能擔任宰相(大學士)或部長級高級官員。所以考科舉是當官的唯一途徑。

朱元璋規定考試範圍以《五經》、《四書》為限。《五經》、《四書》,又以理學道學領袖人物朱熹的註解為標準課本。到了朱棣當政期間,進一步加以約束,規定使用八股文。

八股文是一種文章的體裁,指文章的八個部分,文體有固定格式:由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部分組成。這種形式是嚴格的,不能改變,改變便不是八股了。

依照規定,題目一律出自四書五經中的原文。而作八股文,不能發揮自己的意見,也不是自己在說話(八股文中沒有“我”字),而是要用孔子、孟子等聖人的口氣說話,即儒家聖人系統在說話,子曰如何如何,看起來四平八穩,面面俱到,實際上全是廢話。

只要能把子曰的某些話完美的拼湊起來,獲得主考官的欣賞,就可以由秀才、而舉人、而進士,而成為國家的領導人。

知識分子所從事的唯一研究工作,是從《五經》、《四書》中選出全部可作為考試的題目,請精於此道的八股專家,撰寫數百篇八股文,日夜背誦。考試時,把適當的一篇,照抄一遍。就像賭博時押賭注一樣,押中時就成為進士,被任命為官員;押不中時,則落第而歸,下次考試再來。

知識分子不再用接觸其他任何書籍,甚至連《五經》《四書》都不用接觸。如果有人對科技工程,文學藝術等方面產生興趣,那簡直就是不學好,跟現在的孩子玩網遊一樣的罪過。

這種考試方式到了清朝也沿用下來,就這樣幾百年過去了,整個中國的科技文化完全被拖入八股文的爛泥裡邊,爬都爬不出來,西方國家洋槍洋炮,汽車輪船都搞出來了,中國依舊沉浸在華夏大國的美夢裡等著萬國來朝。

為什麼要用這種方法來考試呢?為了鞏固皇權,控制天下讀書人的思想,就像李世民說的,天下英雄盡入我吾彀中矣。不過這是另一個問題了,就不多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