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為什麼要工作?——磨鍊靈魂,提升心志

稻盛和夫:為什麼要工作?——磨鍊靈魂,提升心志

理解工作的意義,全身心投入工作,你就能擁有幸福的人生。

日復一日勤奮地工作,可以起到鍛鍊我們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的作用。

對今天做過的事,老老實實地進行反省,發誓從明天起認真改進。

——《幹法》稻盛和夫

一心一意投身於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磨鍊人格的修行,這樣做就能磨鍊我們的心志,促進我們成長。而通過這種心志的提升,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也能隨之提升。

01

我們為什麼而工作

為什麼而工作?工作是為了獲得生活的食糧。很多人是這麼想的。他們認為,為了吃飯獲取報酬,就是勞動的價值,就是工作首要的意義。

誠然,為了獲得生活的食糧,是工作的重要理由之一,這沒有錯。然而,我們拼命工作,難道僅僅為了吃飯這一個目的嗎?

人工作的目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心志——這是我的觀點。提升心志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有的僧人經歷長期嚴格的修行,也未必能夠做到。但是,在工作中卻隱藏著可以達到這個目的的巨大力量。

工作的意義正在於此。日復一日勤奮地工作,可以起到鍛鍊我們的心志、提升人性的了不起的作用。

只有通過長時間不懈的工作,磨礪了心志,才會具備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穩而不搖擺。每次與這樣的人接觸,就能引起我的重新思索,思索工作這一行為的神聖性。

同時我衷心希望,生活在現代的年輕人,你們承擔著對未來的責任,在工作中切不可好逸惡勞,不要逃避困難。希望你們秉持一顆純樸的心,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有時你們或許會感到疑惑:“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每當此時,希望你們記住下面這句話:工作能夠鍛鍊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貴、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

02

工作造就人格

想好好活,就得好好幹,這一點很重要。工作就是提升心志、磨鍊人格的“修行”。這樣說並不過分。

大約在十年前,我和一位德國領事對談時,聽到這樣的話:

勞動的意義不僅在於追求業績,更在於完善人的內心。工作最重要的目的在於通過工作來磨鍊自己的心志、提升自己的人格。就是說,全身心投入當前自己該做的事情中去,聚精會神,精益求精。這樣做就是在耕耘自己的心田,可以造就自己深沉厚重的人格

“工作造就人格”,就是要通過每一天認真踏實的工作,逐步鑄成自己獨立的、優秀的人格。這樣的事例,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不勝枚舉。只要翻開偉人們的傳記,隨處可見。

凡是功成名遂的人毫無例外地,都是不懈努力,歷盡艱辛,埋頭於自己的事業,才取得了巨大成功。通過艱苦卓絕的努力,在成就偉大功績的同時,他們也造就了自己完美的人格。

在給人類帶來近代文明的西方社會里,從基督教思想起源,“勞動乃是苦役”這個觀點相當普及。這一點在《聖經》一開頭的亞當和夏娃的故事中就表達得十分清楚。

他們是人類的祖先,因為偷吃了上帝禁食的果實,被趕出伊甸樂園。原來在樂園裡他們不需要勞動,但遭放逐後,為了得到食物,他們不得不懷著痛苦的心情開始勞作。

在這個眾所周知的故事裡,人們是為了抵贖自己的“原罪”,才不得不接受“勞動”這種懲罰。於是勞動在人們的意識裡成了一種負面的、否定的形象。

也就是說,對於歐美人而言,勞動本是一種充滿痛苦、讓人厭惡的行為,因而產生了近代的勞動觀:工作時間應該儘量縮短,工作報酬應該儘量增加。

然而在日本原本不存在這樣的勞動觀。不僅如此,過去的日本人,不管從事何種職業,總是從早到晚辛勤地勞動。他們認為勞動雖然艱辛,但卻能帶來喜悅感、自豪感,並能讓人明白生活的意義,勞動是高貴的行為。

有許多優秀的工匠,只要專心磨鍊技能,製造出賞心悅目的產品,他們就會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自豪和充實;因為他們認為

勞動是既能磨鍊技能,又能磨鍊心志的修行,他們把勞動看作自我實現、完善人格的“精進”的道場

03

“極度”認真地工作能扭轉人生

話雖這麼說,但我原本也不是一個熱愛勞動的人,而且我曾經認為,在勞動中要遭受苦難的考驗簡直是不能接受的事。

孩童時代,父母常用鹿兒島方言教導我:“年輕時的苦難,出錢也該買。”我總是反駁說:“苦難?能賣了最好。”那時的我還是一個出言不遜的孩子。

通過艱苦的勞動可以磨鍊自己的人格,可以修身養性,這樣的道德說教,同現在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我也曾不屑一顧。

但是,大學畢業的我,在京都一家瀕臨破產的企業——松風工業就職以後,年輕人的這種淺薄的想法就被現實徹底地粉碎了。入公司還不到一年,同期加入公司的大學生就相繼辭職了,最後,只剩我一個人留在了這家破敗的公司。

我那時候想,辭職轉行到新的崗位也未必一定成功。有的人辭職後或許人生變得更順暢了,但也有的人人生卻變得更加悲慘了。有的人留在公司,努力奮鬥,取得了成功,人生很美好;也有的人雖然留任了,而且也努力工作,但人生還是很不如意。所以情況因人而異吧。

究竟離開公司正確,還是留在公司正確呢?煩惱過後我下了一個決斷。正是這個決斷迎來了我“人生的轉機”。

只剩我一個人孤零零地留在這個衰敗的企業了,被逼到這一步,我反而清醒了。“要辭職離開公司,總得有一個義正詞嚴的理由吧,只是因為感覺不滿就辭職,那麼今後的人生也未必就會一帆風順吧。”

當時,我還找不到一個必須辭職的充分理由,所以我決定:先埋頭工作。

不再發牢騷,不再說怪話,我把心思都集中到自己當前的本職工作中來,聚精會神,全力以赴。這時候我才開始發自內心並用格鬥的氣魄,以積極的態度認真面對自己的工作。從此以後,我工作的認真程度,真的可以用“極度”二字來形容。

在這家公司裡,我的任務是研究最尖端的新型陶瓷材料。我把鍋碗瓢盆都搬進了實驗室,睡在那裡,晝夜不分,連一日三餐也顧不上吃,全身心地投入了研究工作。

在這樣拼命努力的過程中,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大學時我的專業是有機化學,我只在畢業前為了求職,突擊學了一點無機化學。可是當時,在我還是一個不到25歲的毛頭小夥子的時候,我居然一次又一次取得了出色的科研成果,成為無機化學領域嶄露頭角的新星。這全都得益於我專心投入工作這個重要的決定。

與此同時,進公司後要辭職的念頭以及“自己的人生將會怎樣”之類的迷惑和煩惱,都奇蹟般地消失了。不僅如此,我甚至產生了“工作太有意思了,太有趣了,簡直不知如何形容才好”這樣的感覺。

這時候,辛苦不再被當作辛苦,我更加努力地工作,周圍人們對我的評價也越來越高。在這之前,我的人生可以說是連續的苦難和挫折。而從此以後,不知不覺中,我的人生步入了良性循環。

不久,我人生的第一次“大成功”就降臨了。

04

那些智慧迸發的瞬間

加入該公司後過了大約一年,我接受了一項新任務,是研究開發一種叫作“鎂橄欖石”的新材料。“鎂橄欖石”是一種新型陶瓷,絕緣性能好,特別適合於高頻電流,據說用作電視機顯像管的絕緣材料最為理想。

但這種材料在合成成型方面卻沒有成功的先例。無論對我個人而言,還是對公司而言,“鎂橄欖石”的研究開發是迫在眉睫又極具挑戰性的。企業裡沒有什麼像樣的試驗設備,我日以繼夜,反覆試驗,結果總是不理想。我晝夜不分、苦思冥想、不停地試驗,幾乎把自己逼入了“痴狂”的狀態,最後總算合成成功了。

後來我才得知,成功合成“鎂橄欖石”的除我之外,只有美國的通用電氣(GE)一家。所以,我開發的“鎂橄欖石”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用高頻絕緣性能特別優良的“鎂橄欖石”作為材料,最早開發成產品的是“U字形絕緣體”。“U字形絕緣體”開發中最棘手的問題是原材料“鎂橄欖石”粉末如何成型。這種粉末非常鬆脆,無法成型。像做麵條一樣,需要有黏性的材料。過去都是添加黏土,但黏土總是含有雜質。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黏性”的問題,我每天思考、試驗,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有一天,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發生了。

那天,我一邊想著這個難解的“黏性”問題,一邊走進實驗室。突然,我被某個容器絆了一下,差點跌倒,下意識一看腳下,鞋上沾上了實驗用的松香樹脂。

“誰把松香擱在這個地方!”正當我叫喊道,而就在那一瞬間:“就是它!”一個念頭在我腦海裡閃過。

我立即架起一個簡單的鍋,將陶瓷原料和松香放入鍋中,一邊加熱一邊混合,然後放進模子裡成型。成型成功了,將它放進高溫爐裡燒結時,作為黏結劑的松香都被燒盡揮發,做出的成品“U字形絕緣體”中就不留任何雜質了。

那麼令人頭痛的難題居然一下子就解決了。

今天回頭來看,那一瞬間只能稱為“神的啟示”。當然,實際上想出這個解決方法的是我自己,然而,看到我那樣拼命地工作,那樣苦苦思索,神都看不過去了,神可憐我,賦予了我智慧。我想事情只能這樣來解釋

因為類似的經驗積累了許多次,所以後來遇到難題時,我就會對員工們說:“要讓神願意伸手援助,你就必須刻苦鑽研,全身心投入工作。這樣的話,不管面臨多麼困難的局面,神一定會幫你,事情一定能成功。”

可以說,這時的技術和業績也奠定了日後京瓷公司發展的基礎。而且這個“最初的成功體驗”讓我悟到一個重要的道理:即使在苦難當中,只要拼命工作,就能帶來不可思議的好運。

“那傢伙真可憐。”那時周圍的人都這麼說。我想人有一個時期處在這種不幸的境遇裡也未必是壞事。

冬天越寒冷,櫻花就開得越爛漫。人也是一樣,不體驗痛苦和煩惱,就很難有大的發展,就不會抓住真正的幸福。這麼想來,人生中的困難和挫折,正是我人生的起點,或許也正是我最大的“幸運”

苦難和挫折是神賜予我的最好禮物。在逆境中堅持認真工作,拼命努力,我現在所有的成功都是建築在這個基礎之上的。

不管是順境也好、逆境也好,不管自己處在何種境遇,都要抱著積極的心態朝前看,任何時候都要拼命工作,持續努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05

乍看的不幸,實際上是幸事

拼命工作會給人生帶來意想不到的、美好的未來,即使這個道理你理解了,懂得了,但因為人本性中就有好逸惡勞的傾向,所以“工作令人生厭”“能不工作最好”這種念頭時不時還會冒出來。

本來人這種動物,如果放任不管,就會流於安逸,只要可能就總想逃避苦難。這種基於人的本性、追求安樂的習性,我想不管是我們這些成長於戰爭年代的人,還是現代和平富裕時代的年輕人,基本上並沒有什麼區別。

過去和現在很大的不同是,在迫不得已的我們那個時代,即使你討厭工作,現實環境也逼得你不得不努力工作。似乎很不幸,但實際上這或許正是幸事也未可知。

因為,在迫不得已的、辛勤的工作過程中,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就能獲得人生的“萬病良藥”

就是說,即使你討厭工作,但又不得不努力工作,那麼在努力工作的過程中,你脆弱的心靈就能得到錘鍊,你的人格就能得到提升,你就能抓住幸福人生的契機。

06

努力工作的彼岸是美好人生

在現在這個和平富裕的年代,強迫勞動已經消失了。因此,在這樣的時代,不好好工作、懶懶散散過日子,會給人生帶來什麼呢?我們應該認真思考。

假設你中了彩票,得到了一大筆錢,足夠你玩樂一輩子。但你必定會感覺到,這樣的幸運並不能帶給你真正的幸福。

沒有目標,不做工作,每天吃喝玩樂,如果長期持續這種無聊的生活,你不但不會成長,而且會喪失自己人性中那些美好的東西。長此以往,你與家庭、朋友的關係就會惡化,你將找不到人生和工作的意義。

獲得心中快樂的前提是勞動。每天認真工作,努力獲得回報,才能讓你感受到人生的快樂和時間的可貴。拼命工作的背後隱藏著快樂和歡喜,正像漫漫長夜結束後,曙光就會到來一樣。歡樂和幸福總會從辛苦的彼岸露出它優美的身姿,這就是勞動人生的美好

在距今40年前,京瓷公司首次在股票市場上市。之前的辛苦努力獲得了社會的認可,同時自己赤手空拳創建的公司進入了一流企業的行列,我沉浸在無限的感慨之中。

於是就有人勸我從此好好玩樂,過輕鬆愉快的生活,他們說:“反正資產也有了,從現在開始不妨放鬆休假,通過興趣和餘暇尋找快樂,你看怎麼樣?”

的確,最近有些風險企業的經營者們,依靠自己的才能發展了事業,股票很快上市。他們將自己的原始股票在市場上出售,獲得了鉅額財富,儘管只有三四十歲,就已開始考慮退休了。

京瓷上市時,我所持有的原始股還一股未拋,而發行新股所獲的利潤全部歸公司所有。當時我還不到40歲,但我思考的是趁上市的機會“從今以後得更加努力地工作”。

上市後,我不僅要繼續為員工及其家屬謀福利,還要為普通投資者的幸福做更多事。不僅不能休閒放鬆,我負的責任還將更大、更重

我認為,上市並不是終點,只是新的起點,企業從此以後必須更好地發展。所以在上市時,“迴歸創業的初衷,哪怕汗流浹背,哪怕沾滿塵土,讓我們同心協力加油幹!”我一邊鼓勵員工,一邊也在自己心中重新下定了決心。當初的這些情景至今仍記憶猶新。

07

堅持“愚直地、認真地、誠實地”工作

人很容易驕傲自大,因為人是一種充滿煩惱的動物。人若想要提升心志,重要的是要抑制自己的邪惡之心。

人的煩惱據說有108種之多。

其中“慾望”“惱怒”“愚痴”這三者都是卑怯之心,是讓人陷於煩惱的最厲害的東西。它們糾纏於人的內心,要驅趕也驅趕不走。釋迦牟尼把這三者稱為“三毒”,它們是將人的行動導向錯誤道路的萬惡之源。

“想獲取比別人更多的金錢”“想得到比別人更高的評價”——無論誰的心裡都潛伏著這樣的慾望。當這種慾望得不到滿足時,人們就會“惱怒”。“為什麼這麼不如意?”人們接著就會發洩“愚痴”和不滿。

人是不幸的動物,生活中總是被這“三毒”支配。然而,人生在世又少不了這“三毒”,它們如果根本不存在,人就無法生存。因為人有血肉之軀,為了生存,這“三毒”又是必要之心,是自然賦予人的本能。比如,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存,人要滿足自己的食慾,對攻擊自己的敵人要表達憤怒,要在達不到自己希望的狀態時發洩不滿,這些都無法戒除。

但這“三毒”卻切不可過度。唯有拼命地“工作”。

“三毒”不能完全排除,但卻必須做出努力讓毒素稀釋。而要達到這個目的,可以說獨一無二的方法,就是拼命地“工作”。

“愚直地、認真地、專業地、誠實地”投身於自己的工作,長此以往,人就能很自然地抑制自身的慾望。此外,熱衷於工作,還能鎮住憤怒之心,也會無暇發牢騷,而且日復一日努力工作,還能一點一點提升自己的人格。

從這個意義上說,“努力工作”就類似於修行。而實際上,釋迦牟尼提倡的進入悟境的六項修行——“六波羅蜜”,其中之一的所謂

“精進”就是拼命地工作

一心一意投身於工作,聚精會神,孜孜不倦,精益求精,這本身就是磨鍊人格的修行,這樣做就能磨鍊我們的心志,促進我們成長。而通過這種心志的提升,我們每個人的人生價值也能隨之提升。

08

要每天反省

在人生中,提升心志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要實踐並不簡單。

說來可悲,不管人怎樣一心思善、行善,但不知不覺中仍會做出出格的舉動。一般人往往做不到把思善、行善貫徹始終,除非真正的聖人君子。

在這一點上,我雖這麼說了,但我同樣也做不到。

為了自我誡勉,為了不讓邪惡之心輕易地控制自己,不知何時起,我就採用了一種自誡的儀式。當驕傲自滿、自以為是這一類邪惡的念頭在心中冒頭時,我就立即給自己一個反省的機會

。我年輕時就開始做這種努力。

例如,稍稍表現出傲慢,或者吹了牛,或者自己沒有盡到責任時,夜裡回到家裡以後,或者第二天清晨起床後,就會對著洗臉的鏡子,嚴厲地斥責自己:

“混賬!”然後又反省說:“神啊,對不起!”

就這樣自我誡勉,內心宣誓從明天起繼續保持謙虛的態度,改正錯誤,重新開始。我從年輕時起就養成了這樣反省的習慣。這種習慣起到了修正軌道的作用,使我至今的人生,沒有脫軌,仍能勇往直前

重要的是,要努力去思善、行善,而同時一旦動了不好的念頭,做了不好的事情,就要虛心反省。通過反省我們就能一步一步向上提升。

對今天做過的事,老老實實地進行反省,發誓從明天起認真改進。這樣度過反省的每一天,我們不但能避免工作上的失敗,而且有利於在人生中提升心志。

稻盛和夫:為什麼要工作?——磨鍊靈魂,提升心志

作者 | 稻盛和夫 曹岫雲 譯

來源 | 摘自《幹法》第一章——磨鍊靈魂,提升心志:為什麼要工作

機械工業出版社-北京華章圖文信息有限公司 2015年5月出版

稻盛和夫:為什麼要工作?——磨鍊靈魂,提升心志

本號致力於好文推送,所發內容僅供學習、交流之目的。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留言聯繫刪除。

銷售額增長緩慢甚至快速下滑?利潤微薄甚至虧損、到底哪盈哪虧?一筆糊塗賬、各自為政,部門牆厚重......

組織裂變、激活團隊、賦能、全員經營!

業績倍增,老闆身心解放!

zhonglin39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