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爾袞死後兩個月就被毀墓掘屍,孝莊太后為何如此痛恨多爾袞?

俸添夢話



多爾袞死後有如此下場,並非是孝莊恨多爾袞,而是親政成功的順治帝恨多爾袞。

先說說多爾袞到底對順治帝幹了啥,雖然多爾袞功勞很大,甚至可以說順治帝能成為皇帝,都有多爾袞的功勞,但那都是多爾袞為了自己。

多爾袞自順治帝登基以後,到了順治七年冬猝死,獨攬大權長達七年之久。

也就是說這七年,順治帝被架空了七年,是一個傀儡皇帝。讓一個九五之尊的皇帝被架空,成為傀儡,這可是很屈辱的。

而且多爾袞為了方便掌權,甚至都不讓順治帝識字。

多爾袞從攝政王到皇叔父攝政王再到皇父攝政王。

直接做了順治帝的父親,這是何等的飛揚跋扈呢。

而且甚至都傳出孝莊太后下嫁於多爾袞之事,即使不是真的,只是謠傳,但也足以使順治帝氣爆了,如果是真的,那麼更可怕了。

多爾袞這樣做,順治帝能不恨他嗎?

肯定是恨之入骨的,所以多爾袞的下場自然是淒涼無比了。


宋安之


許多人記住了多爾袞的過,而忘記了多爾袞的功。所以當孝莊和順治在多爾袞死後毀墓掘屍時拍手稱快,大聲叫好。其實多爾袞對皇太極、孝莊、順治都有恩,而他們在多爾袞死後算賬的行為是讓人不齒的。那麼多爾袞對他們有何恩?孝莊、順治為什麼要恩將仇報,如此對待多爾袞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先說多爾袞對皇太極的恩。努爾哈赤死後,大汗之位空缺,那麼誰最有可能被推舉為下一任大汗呢?多爾袞或者他的兄弟多鐸。為什麼這樣說?

努爾哈赤原先設立了太子之位,當時的太子為大貝勒代善。本來代善是很有可能繼承大汗之位的,但是最終卻永遠失去了。為什麼呢?

代善被封為太子後變得驕傲蠻橫,他聽信後妻讒言,虐待自己的次子碩託。而且代善還和努爾哈赤的大福晉富察氏私通,這讓努爾哈赤惱怒不已,於是努爾哈赤下令廢除了代善的太子之位,將太子權利一分為八,讓自己的六個兒子和兩個侄子共同議政。至此,代善被排除出權利核心之外。

那麼。努爾哈赤死後誰最有可能繼承大汗呢?一靠實力,二靠資歷。當時代善因為和富察氏私通被廢,而後來頂替富察氏獲得努爾哈赤寵愛的就是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正是因為努爾哈赤偏愛阿巴亥,所以阿巴亥的三個兒子都有可能繼承汗位,尤其是聰明的多爾袞和實力雄厚的多鐸,但是最終卻是皇太極當上了大汗。為什麼呢?

當時代善雖然被廢,卻仍然具有很強的實力。他手握正紅旗,鑲紅旗兩旗的兵力,靠的是實力。而多爾袞及其兄弟多鐸則更多依靠的是母親阿巴亥的資歷。代善嫉恨阿巴亥俘獲努爾哈赤的歡心,順帶的也嫉恨多爾袞和多鐸。最終鶴蚌相爭,漁翁得利,代善選擇推舉皇太極為大汗,選誰都不選多爾袞兄弟。因此,多爾袞對皇太極是有恩的,沒有多爾袞兄弟的退出,哪裡有皇太極的大汗之位呢?

再說多爾袞對孝莊和順治的恩。皇太極死後並沒有立儲君,於是下一任皇帝的人選仍然靠的是實力,那麼順治有實力嗎?沒有。

順治的母親孝莊在嫁給皇太極時,主要目的是為了給姑姑哲哲做代孕替補。因為哲哲在嫁給皇太極後一直沒有子嗣,所以就請孝莊來幫忙。而皇太極最愛的妃子其實是孝莊的姐姐,而非孝莊。所以,論母親關係及自身實力,皇太極死後,順治無論如何是當不了皇帝的。但是最終卻當上了,為什麼呢?

皇太極死後,清朝的八旗實力分配如下:正黃旗和鑲黃旗(皇太極統領)的大臣們支持太子豪格,正藍旗當然會支持自己的首領豪格,正紅旗,襄紅旗的代善保持了傳統,從支持皇太極一直到支持皇太極之子豪格,本色不變。鑲藍旗的吉爾哈朗因為一直追隨皇太極,所以也選擇支持太子豪格。多爾袞只有自己統領的正白旗,鑲白旗兩旗支持。

雖然表面上看,多爾袞在八旗大臣中支持者甚少,其實不然,當時多爾袞是最有實力的。在皇太極時期,多爾袞極其兄弟多鐸是皇太極最為倚重的臂膀。多爾袞被皇太極任命為吏部主管,掌握了大部分官員的升遷。在軍國大事上,每逢關鍵時刻,皇太極總是找多爾袞諮詢。而多爾袞總是能夠審時度勢,做出最正確的決策。

例如,皇太極稱帝后面臨一個問題,朝鮮、蒙古殘餘,明朝,究竟先打哪個。多爾袞看到明朝農民起義肆起,戰亂頻繁,於是建議皇太極以明朝為最大的敵人。採取每年麥收季節入關搶劫,逐漸消耗大明國力的辦法,最終拖垮了大明。而且當年也是多爾袞率部招降蒙古察哈爾部,獲得傳國玉璽,皇太極有了傳國玉璽,才有資格稱帝。因此,皇太極稱帝后,對多爾袞十分信任。而多爾袞不負重託,文能理政,武能殺敵,可謂是全才。至皇太極猝死之時,朝中大臣都信服多爾袞。

但是,八王議政的形勢不利於多爾袞,為了謀取最高權力,維持平衡,多爾袞採取了妥協。多爾袞和太子多鐸退出競爭,選不受待見的順治帝登基。就這樣,一直不被人重視的孝莊和順治開始走向臺前,而這一切都得益於多爾袞的退讓。

順治登基後,滿清還窩在關外生存。當李自成攻破京城時,多爾袞審時度勢,答應了吳三桂的請求,率兵援助。後在吳三桂和李自成兩敗俱傷時出兵,佔據了明朝京城。至此,滿清完成了從關外到關內的轉變,從此入主中原。

後來,多爾袞又制定先消滅李自成、張獻忠割據勢力,最終消滅南明勢力的大戰略,最終率領八旗子弟統一了江山。因此,論締造滿清江山之功,多爾袞是有資格當皇帝的。而多爾袞確實也努力了,但是最終失敗,為什麼呢?孝莊起了很大作用。

多爾袞權盛時期,將皇帝的印璽拿到大將軍府,執掌最高權力。所有大臣給順治朝賀後還要到多爾袞府中去朝賀。多爾袞出師,所有大臣都要跪迎跪送,後來發展到多爾袞見到順治可以不拜的地步。

而多爾袞的封號也越來越大,一開始多爾袞和濟爾哈朗共同輔政,僅僅為輔政大臣,兩人地位相等。後來,多爾袞借濟爾哈朗建府違背禮制而免掉了濟爾哈朗的輔政之職,至此多爾袞成為唯一的攝政王。

孝莊見到多爾袞有覬覦最高權力之心,為了穩住他,犧牲了自己。順治五年,多爾袞被封為皇父攝政王,而這個名號就是因為孝莊嫁給多爾袞而設置的。在女真習俗中,有兄死弟妻其嫂的傳統。例如當年和代善私通的富察氏,她就是因為丈夫戚準(努爾哈赤的表哥)病逝,然後轉嫁給努爾哈赤的。

孝莊一個人肯定穩不住多爾袞,為了讓多爾袞能夠安於現狀,只知道享樂,孝莊時刻告誡兒子順治:一定要忍。於是孝莊打破舊制,沒有給順治選妃,而是廣選八旗美女,送給多爾袞享受。八旗不夠,又讓朝鮮進獻公主。後來,多爾袞嫌棄朝鮮進獻的公主不漂亮,讓他們重新進獻。多爾袞之享樂就到了如此地步,而孝莊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多爾袞因為常年沉迷女色,導致身材細瘦,常常頭昏目眩。最關鍵的是,多爾袞縱情聲色這麼多年,也沒有留下一個後代。這可能也是孝莊不惜下血本下嫁多爾袞的原因,而她最終成功了。

順治七年,多爾袞騎馬在古北口狩獵,墜馬跌傷,回去後就死了,時年僅39歲。一個意氣風發、正值壯年的大將軍,就這樣猝死。幸福來得太突然,孝莊和順治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當他們確認多爾袞已死時,隨即發動了報復。兩個月後,多爾袞被掘墳鞭屍。孝莊和順治終於有機會發洩積攢在自己心中多年的怨氣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順治是因為多爾袞和豪格的爭鬥才登上的帝位,而多爾袞在順治登基後完成了清軍入關,統一江山等大事,居功至偉。順治和孝莊為了穩住多爾袞,不惜採取各種卑鄙手段透支了多爾袞的精力,最終是意外也是預謀,多爾袞猝死在狩獵途中。而孝莊和順治為了洩私憤,採取了掘墳鞭屍的行為。這報復來的太突然,吃相也太難看,你覺得呢?


每日趣評


其他解釋都不完美,事實是多爾袞先是被高規格厚葬,然後才被翻舊賬毀墓掘屍的。蔡東藩老先生的《清史演義》裡的說法最為合情合理。

事件背景是:多爾袞害死豪格以後,把豪格老婆據為己有(娶侄媳婦),天天跟侄媳婦鬼混,氣死了自己的原配福晉(大老婆)。孝莊一聽多爾袞正室老婆死了,就找多爾袞商議他們倆在一起的事(之前就有勾搭,只不過名不正言不順,現在多爾袞正室死了,機會來了)。

在有心人(多爾袞心腹大臣)的攛掇下,皇母孝莊和皇父多爾袞舉行盛大婚禮,就是史料記載的二人“合宮同居”。倆人終成眷屬後,多爾袞還惦記侄媳婦,就請求孝莊同意納侄媳婦為側福晉(小老婆)。孝莊肯定不樂意,但是勉強同意了。

可是多爾袞這傢伙吃著碗裡,看在鍋裡,還惦記隔壁老王家的。沒多久多爾袞以打獵為名,去山海關外偷偷接回來朝鮮的一對公主姐妹花。從此多爾袞外出打獵次數越來越頻繁,當然要帶上姐妹花。而多爾袞就是死在最後一次外出打獵中。(有說法是死於跟姐妹花縱慾過度)

多爾袞死的突然,孝莊和順治按著正常的高規格厚葬了多爾袞。但是順治心有不甘、對多爾袞懷恨在心。這樣有心大臣就開始蒐羅多爾袞的罪狀和黑歷史。順治要翻老賬定多爾袞的罪名,必須要徵求孝莊的意見。好歹多爾袞跟孝莊一日夫妻百日恩,孝莊不同意給多爾袞定罪。

當順治指使人,把多爾袞跟兩個朝鮮公主姐妹花的事跟孝莊一說,而且指出多爾袞可能死在姐妹花肚皮上。有皇太后嫂子和侄媳婦做老婆,他多爾袞還外出偷腥,孝莊醋瓶子一倒,這下孝莊爆發了,罵到:“他死也死得遲了。”這等於告訴順治,老孃很生氣,多爾袞那老不死的隨便你處理。

以順治對多爾袞的強大敵意,這就有了後來的多爾袞被毀墓掘屍的事情。


爾朱少帥


多爾袞在明清交替之際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他執政審時度勢,處事靈活變通,眼光卓越,為滿洲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平心而論,多爾袞的哥哥皇太極的能力絕不在多爾袞之下,兩人做事皆以務實為本,這與清末的頑固迂腐形成了鮮明地對比。

皇太極在上臺之後,一改努爾哈赤對漢人的屠殺和奴役政策,在保障滿洲特權的前提下,改善了漢人的生存境遇,並且積極招降明軍將領,賜予明朝降將爵位,甚至加封耿仲明、孔有德等人為王爵,這在努爾哈赤時代是不可想象的。

在經歷松錦大戰後,皇太極將明清戰線推進到山海關城下,距離入關僅一步之遙。但是天不假年,皇太極在清兵入關的前一年突然暴斃,並且生前也沒有指定繼任者,導致皇族之間爆發了奪位大戰。

皇太極死後,最後希望繼位的人選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豪格在當時已經34歲了,做事有勇有謀,且為帝之長子,因此獲得了正黃旗、鑲黃旗和鑲藍旗的支持,而豪格自己則是正藍旗旗主,四旗在手的他佔據一定的軍事優勢。

不過皇太極的弟弟,努爾哈赤第十四子多爾袞也有心爭奪皇位。多爾袞手中有正白旗和鑲白旗,而且鑲藍旗的濟爾哈朗也不是全心全意的支持豪格,他本人仍舊在多爾袞和豪格之間徘徊觀望。而兩紅旗也沒有明確自己的態度,這使得豪格和多爾袞的皇位之爭更加地不可預測。

論絕對實力,豪格是有優勢的,但豪格為人優柔寡斷,他推舉的會議上見鑲藍旗遲遲不肯站出來支持自己,便擅自起身離去。而多爾袞則抓住這一實際,堅決反對立豪格為帝,讓豪格陷入被動。

但是由於兩黃旗大臣堅決不肯同意多爾袞繼位,於是在繼位無望的情況下,多爾袞提出了一個折中方案,由皇太極的第九子,年僅六歲的福臨即帝位。這個方案最後獲得諸位旗主的一致同意,而多爾袞也為自己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當上了輔政大臣。

皇太極一共有11個兒子,除了3個早觴之外,還有8個兒子。而福臨的年紀在裡面是比較小的,多爾袞最後選擇了福臨,這其中肯定跟福臨的母親孝莊有極大的關係,兩人之間100%有私情,坊間甚至盛傳孝莊曾下嫁過多爾袞。只不過我們並不知道,孝莊對多爾袞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

正是因為與孝莊的“這段感情”,多爾袞最後擁立福臨為帝。在入關之後,多爾袞立即被加封為“皇叔父攝政王”,地位高於其他諸王。到順治五年,多爾袞更是直接升格為“皇父攝政王”,所用禮器已與皇帝無異。

(《美人無淚》中的多爾袞,韓棟飾)

順治七年十一月,多爾袞在古北口外行獵時不慎墜馬跌傷。一個多月後,多爾袞古北口外喀喇城逝世,時年三十九歲。

多爾袞逝世的消息傳到北京後,順治帝震驚,他率領王公大臣縞服東直門外五里,親自迎多爾袞遺體回京。之後順治下詔追尊多爾袞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廟號成宗,喪禮依帝禮舉行。

順治八年正月初,順治又尊多爾袞正宮元妃博爾濟吉特氏為義皇后,祔享太廟。並將豫親王多鐸第五子多爾博過繼給多爾袞,世襲睿親王爵位,食三倍親王俸祿。到此時為止,多爾袞的待遇是極高的,甚至被追封為皇帝,這是他生前可想而不可得的地位。

但就在多爾袞死後僅僅兩個月,事態發展突然發生了重大改變。多爾袞的政敵接連揭發多爾袞生前有謀反之舉,而順治對多爾袞的評價也出現了180°大轉彎。多爾袞很快被廢除一切頭銜,隨後被抄家,掘墓鞭屍。

(《美人無淚》中的順治,吳俊餘飾)

從順治的態度來看,他其實是非常痛恨多爾袞的。之所以在多爾袞去世的頭幾個月中對他大加褒獎,完全是為了穩固政局。畢竟當時南方還沒有被清廷佔領,漢人的反抗也很強烈,順治需要平穩的從多爾袞手中接過大權,防止多爾袞一黨出現暴亂。

但在徹底掌握大權之後,順治就迫不及待的準備收拾多爾袞,不過要動多爾袞就必須得到孝莊的首肯。從最後的結果來看,孝莊顯然是同意了順治的想法。

(《美人無淚》中的孝莊,袁珊珊飾)

孝莊對多爾袞的態度證明了孝莊並不是真心喜歡多爾袞,她只是為了幫助兒子當上皇帝,被迫委身於多爾袞。並且孝莊在晚年曾叮囑過康熙皇帝,在她死後不用和皇太極合葬,埋在一旁就行。

雖然孝莊嘴上說是不願意驚擾皇太極,但孝莊此舉明顯是自認有愧於皇太極,對不住皇太極,所以死後不願意去見自己的丈夫。這更加說明了孝莊當初和多爾袞在一起是並非情願的。因此在多爾袞暴斃後,孝莊滿懷著對多爾袞的恨意,同意了順治對多爾袞的報復。


千佛山車神


歷史上,通常權勢威信凌駕於皇帝之上的權臣,大多都沒有善終的好下場。但如多爾袞這樣,死後都要被毀墓鞭屍的,也算是少見。

多爾袞對於孝莊、順治母子,應當說是有恩的。而擴大到整個滿清政權的高度來看,多爾袞又是有不世之功的。

想當初皇太極猝死,最高權力瞬間陷入真空,八旗之內最有實力的睿親王多爾袞,與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之間,圍繞著皇位的歸屬,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內戰一觸即發之際,是代善出面調停,各方達成協議,決定從皇太極除豪格外的其他兒子中挑選繼位人。

順治非嫡非長,其生母孝莊在皇太極生前也不是特別受寵幸,然而最終卻能幸運登上皇帝寶座,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得到了多爾袞對她們母子的支持。而作為政治交易的條件,在順治成年親政前,由多爾袞擔任攝政王,處理朝廷大小一切事務。

恰巧此時,關內局勢遭逢劇變,李自成的大順軍攻入明朝首都北京城,崇禎皇帝自縊身亡。在複雜的政治局勢面前,是多爾袞積極得拉攏搖擺不定的吳三桂,一舉將李自成從北京城趕出。

接著,多爾袞又力排眾議,堅持把孝莊和順治,連同整個朝廷,從關外遷移至北京,從而將侷促東北一隅的滿清政權,推向了統一全國之路。

由此看來,站在順治的角度,多爾袞不僅給了他皇位,而且更是為他打下了大一統的錦繡江山,順治理應對多爾袞更加尊崇才是。

然而現實情形是,順治竟然下令對多爾袞進行毀墓鞭屍。如此強烈的復仇情緒,是多爾袞怎樣刺痛了順治的自尊和權威呢?

作為權臣的通病,主弱臣強的局面,本身就隱含著皇帝與臣屬之間矛盾積累與爆發的問題。

身居攝政王高位的多爾袞,如果是單獨的權傾朝野也就罷了,甚至讓順治給他上“皇叔父攝政王”的尊號也說得過去,以多爾袞的功勞,絕對是有這個資格的。

只不過後來要讓順治喊多爾袞“皇父攝政王”,這就有些過頭了。多爾袞是“皇父”,孝莊是順治的生母,流傳到民間這就是說,順治的生母和小叔子多爾袞亂倫搞到了一起,而順治的父親皇太極當了綠王八!

這樣尷尬的家庭關係,對於順治來說,無論如何都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恥辱。一旦哪天順治羽翼豐滿,權勢聲望蓋過多爾袞,則必然回過頭來掃除童年的陰影。

如此,便有了多爾袞被毀墓鞭屍的下場,而且連他在世的同母哥哥阿濟格,也受到牽連被抄家、幽禁,最後落得個被賜死的結局。


劇透歷史


愛新覺羅.福臨:大清帝國第三代最高統治者,第二位皇帝,入主中原後的第一位皇帝。

滿清政權的建立者是努爾哈赤,其征戰一生,所向披靡,劍鋒所指,無不俯首稱臣,晚年卻敗在了袁崇煥的手裡,還因此而命喪九泉,臨終之際本打算由多爾袞成為其衣缽傳人的,無奈此時的多爾袞年齡尚幼,又沒有實權派的支持,唯一的靠山就是其母親阿巴亥。

此時的大清急需快速發展和對外擴張,努爾哈赤之後的四大貝勒,阿敏,代善,皇太極,莽古爾泰四人經過商議之後,決定由皇太極繼承汗位,成為大金的最高統治者,而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則成了皇太極上位的絆腳石,所以四人合力逼迫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這一切多爾袞都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但又無可奈何,因為現在的他還太弱小。

皇太極上臺之後,首先是把大金的首都遷到了盛京(瀋陽),隨後改大金為大清,緊接著就是稱帝。其在位期間大勢的籠絡漢人,並且對他們都一一重用,因為大清的整體實力也得到了飛躍式的發展。皇太極對多爾袞這個弟弟還是非常重視的,給予其充分歷練和展示自身實力的機會,當然虎父無犬子,努爾哈赤的兒子,肯定都不是慫蛋,多爾袞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上都展示出了其超乎常人的天賦。

努爾哈赤走的時候沒有處理好繼承人的問題,導致其摯愛阿巴亥為其殉葬,可皇太極比他爹更離譜了,死的非常突然,臨終之際沒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語,好吧,那就還是用老辦法,誰有能力誰上臺。此時的多爾袞可不是昔日的多爾袞了,其手裡可是掌握著兩旗的精銳之師,曾經與皇帝之位擦肩而過,現在說什麼也不能錯過了,所以多爾袞是志在必得。

至高無上的皇權太誘人了,只要有機會誰都想得到,因為這是人性,也是貪婪的本性。

此時能與多爾袞一較高下的不是其他得兄弟,而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因為豪格不但是皇太極的兒子,而且還是長子,更主要的是其手中也有兩旗精銳,按照中國的傳統,當然是父死子繼,所以豪格的優勢是非常大的,雖然多爾袞的整體實力大過豪格,甚至可以用武力來強行上位,但是多爾袞知道如果強行上位的,必然導致滿清內訌,從此可能再也沒有角逐天下的實力了。

怎麼辦?多爾袞非常清楚,如果讓豪格上臺了,那他多爾袞絕對沒有好下場,這是必然的,可自己又無法上位,絕頂聰明的多爾袞想到了一個折中的辦法,立皇太極其他得兒子上位,然後由自己來做輔政大臣,這樣既可以避免內訌,又可以讓自己名正言順的掌握大清的最高權力,成為真正的無冕之王。

多爾袞的這個提議獲得了代善等絕大多數人的支持,唯一不贊成的也只有豪格一人,但沒辦法事已至此,只能同意立幼弟福臨上位,這樣也總好過讓多爾袞上臺。福臨的皇位,可以說就是多爾袞一手扶上去的,因為他多爾袞也可以選擇皇太極除了豪格之外的其他兒子,但是他為何單單看中了福臨呢?

大玉兒,也就是後來的孝莊太后,坊間傳聞多爾袞與大玉兒自幼就是青梅竹馬,無奈皇太極看中了大玉兒,多爾袞怎麼可能爭的過皇太極,只好打碎了牙齒含著血往肚裡吞,待到皇太極駕崩之後,多爾袞與大玉兒之間就來往非常頻繁了,大玉兒何許人也?可以說是五百年一出的女中豪傑,她巧妙的利用多爾袞與豪格之間的爭鬥,讓自己的兒子福臨繼承了皇位。

福臨雖然當了皇帝,但只是皇帝而已,並沒有皇帝所擁有的皇權,皇帝的權利都掌握在了多爾袞的手裡,多爾袞也根本不把福臨這個小娃娃放在眼裡,更是直接把玉璽拿回家。本來與大玉兒就已經說不清道不明瞭,可多爾袞不滿足於現在的偷偷摸摸,直接逼著大玉兒下嫁給他,這對於福臨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哪有臣子敢逼著皇帝的老孃嫁給他的,而且還讓皇帝稱其為皇父攝政王,這眼裡哪還有半點君臣關係。

孝莊知道以她和皇帝福臨現在的力量是扳不倒多爾袞的,怎麼辦,唯一能做的就是妥協,忍讓,然後等待時機。當然機會不會憑空而降,是需要創造的,對於多爾袞這樣的蓋世英豪,對付他的最好辦法就是美色,因為美色隨能讓男人得到極大的滿足,但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掏空其身體,孝莊不但本人盡最大的努力滿足多爾袞,還不斷的為其蒐羅絕色佳人,讓其夜夜狂歡,也正是孝莊這殺人不見血的招數,使得年僅三十多歲,正值春秋鼎盛的多爾袞就經常頭暈目眩,整日無精打采,這也是造成他後來在狩獵中墜馬身亡的直接因素。

多爾袞活著的時候,是一隻猛虎,誰也不敢惹他,可他現在已經死了,一隻死了的老虎,誰還會怕他呢,更何況是皇帝,被壓抑了多年的福臨,總算熬出頭了,他在穩定了朝局之後,立馬下詔剝奪了多爾袞的一切榮耀,這還不夠,竟下令對其刨棺戮屍,一洩心頭之恨,對於福臨的這一些列動作,作為太后的孝莊始終沉默不語,其實這對於多爾袞來說,真的有點不公平,畢竟福臨的江山是多爾袞拱手相送的,這也恰好證明了一點自古最是無情帝王家。


文史坊


多爾袞死後三個月,順治下旨廢除他皇室宗親的身份,財產全部充公;開棺砍頭、鞭屍,禁止親屬去掃墓。把多爾袞養子歸宗,讓他斷子絕孫。幾年後順治還廢掉了自己的皇后,只因為她是多爾袞選定的。

做到這個程度,這份恨意,估計深入骨髓了吧。

孝莊母子一直生活在多爾袞的陰影裡

皇太極死的時候,沒有定皇位的繼承人。八旗的旗主們各個手握重兵,準備在皇位繼承上投機一把。他們分別選中多爾袞和豪格,兩人中多爾袞的戰功最大,但是豪格是皇長子,兩個都有一部分追隨者,針鋒相對。

正當內戰一觸即發的時候,突然傳來消息,北京城被攻破了。熟悉漢文化的多爾袞知道這意味著什麼,馬上擁立順治為皇帝,自己擔任為攝政王,帶兵直撲山海關。

我想這時候,多爾袞沒有放棄皇位,順治只是一枚棋子,廢掉不過是時間問題。孝莊自然也知道,她是清朝很有能力的一位女性,清朝早期有兩個人出生時伴隨異象,一個是順治,一個是康熙,都是孝莊看見的。而且洪承疇降清,也是被孝莊說服的。

所以就有了下面一幕,根據史料記載,順治去北京時,計劃是直達北京城,結果孝莊、多爾袞聊了下天,馬上就改了行程,在通州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出發前往北京。

為了保住順治的皇位,孝莊還把多為滾從叔父攝政王加封為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整個清朝政權都交給他,連給朝鮮的國書都是以皇父攝政王名義寫的。

多爾袞死後,為了穩住他的部下,還把他追封為皇帝。發股份如此的兇,中國歷史上,只有劉邦能跟她比了。

也因為她是成熟的政治家,我覺得她對多爾袞談不上恨,只是權力的爭鬥。

但是順治不一樣,他當時只有13歲,還是個孩子。這麼多年,看孝莊為了保護自己,費盡心思,忍辱負重。他對孝莊感激加一層,對多爾袞的恨就深一層,做出那樣的事就不奇怪了。

並且,因為孝莊對康熙的愛護。連康熙也對多爾袞恨之入骨,削掉了他的宗籍。


桂西散人


坦白說,恨多爾袞的並不是孝莊,而是順治皇帝。

再坦白說,這江山本來應該是多爾袞的,是孝莊以感情拿住了多爾袞,江山才是順治的。舉個簡單例子:清兵入關後,多爾袞若反,誰能治住他?

可是以這種方式得到的江山,順治心裡能夠舒服嗎?拋開孝莊到底有沒有下嫁多爾袞不說,孝莊與多爾袞的關係肯定是不清不白的。再看看多爾袞的封號吧: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

還說啥呢,娘被人佔了,還要喊人爹。但凡有點血性的爺們,誰受得了?

所以說,順治清算多爾袞,有很大的洩憤的因素。

但是,又不僅僅是洩憤,而是為了清理多爾袞的勢力,為自己徹底掌權掃清障礙。

官場上的人精多得像灰塵,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誰不懂?多爾袞掌權,自然有自己的一班人馬。如今多爾袞死了,順治要不要換一套自己的人馬?那還等啥,兄弟們往上衝啊。

於是乎,彈劾多爾袞的摺子就多了起來。

順治皇帝在孝莊老狐狸的支持下,就坡下驢,徹底清算多爾袞,拿掉多爾袞提拔的心腹大臣。一舉兩得,既洩了私憤,又完成了改朝換代。

蘿蔔拔了,閒出坑。而那些上摺子的人,自然成為順治的寵臣,他們代替多爾袞的寵臣們獲得了顯要官位。

可惜了多爾袞。於愛新覺羅,這是個功高蓋世之人。沒他,清朝的那些大辮子們包括順治孃兒倆繼續在東北的冰天雪地裡挨凍吧。


趣談秘史


這事不是孝莊乾的,是順治乾的。

要說這多爾袞遭此待遇,該不該呢?

該!

第一個該:佔便宜要當順治的爹

多爾袞攝政的時候,順治年齡很小,一開始稱他是叔父攝政王,沒多久,就變成了皇叔父攝政王,這個吧,還能理解,多爾袞可不就是順治的正宗叔父嘛。

但是吧,很快就變成了皇父攝政王,你說這是嘛回事?這多爾袞是豬油蒙了心了吧,你想當皇帝不要錢的爹?人家順治的親爹好好的在地下躺著呢,你想佔這麼大一個便宜?

好吧,順治年齡小,幹不過你,可是等到親政了,多爾袞死了,那還不把你拖出來啊?什麼?你死了?死了也得從地底下拖出來鞭屍!

所以,多爾袞真的是有自己作死的味道,你要麼就自己做皇帝,要麼就好好的做攝政王,非要佔那嘴上的便宜幹啥呢?人家曹操一代梟雄,也就是做做漢獻帝的岳父,你比曹操還能呀!

當然,多爾袞這樣做,可能也有深意,為了他以後奪權稱帝做鋪墊,也有可能,不過他一死,這大不敬的罪名可就坐實了。

順治帝福臨命令毀掉阿瑪王(多爾袞)華麗的陵墓,他們把屍體挖出來,用棍子打,又用鞭子抽,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他的雄偉壯麗的陵墓化為塵土。(意大利傳教士衛匡國《韃靼戰紀》)

第二個該:有想做皇帝的野心

多爾袞沒做皇帝,扶植順治做皇帝,可不是他不想做皇帝,而是當時的情勢逼得他不得不如此選擇。

當初,順治的老爹皇太極死的時候,八旗合計有210個牛錄,皇太極的兒子豪格有61個牛錄,多爾袞兄弟有65個牛錄,的確有和豪格爭奪帝位的資格,但是另外三旗的旗主代善(51個牛錄)和濟爾哈朗(33個牛錄)屬於偏向於支持豪格的勢力,多爾袞不敢冒險,才立年齡幼小還沒有理政能力的順治繼位,自己以便攝政。

多爾袞攝政之後,不斷地擴大自己的地位,不斷地向順治討要權力,順治五年十一月,多爾袞加自己為皇父攝政王,以皇帝的語氣批文降旨;順治七年,他逼皇帝追封自己的生母納喇氏為太皇太后,這簡直就是以皇帝自居了。

自古皇權只能歸屬一人,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所以多爾袞和順治之間是隻能留一個的戰爭,他活著的時候順治不敢動他,但是想必順治心裡恨到了極點,是以多爾袞死了也要把他挖出來挫骨揚灰。

第三個該:殺順治的哥哥,霸佔順治的嫂子

多爾袞好色是出了名的,當初因為豪格有資格繼承皇太極的帝位,被多爾袞設計打下臺,後來又找機會誣陷豪格入獄,不久豪格就死了。

五年二月,師還,上御太和殿宴勞。睿親王多爾袞與豪格有夙隙,坐豪格徇隱部將冒功及擢用罪人揚善弟吉賽,系豪格於獄。三月,薨。(《清史稿·卷二百十九·列傳六》)

豪格原有嫡福晉,早在崇德元年,就被多爾袞殺死,其後的繼福晉,又在死後被多爾袞強納為妻。

這些不是野史,而是實實在在的歷史,可見多爾袞實在也太不地道,把自己親侄子害死了,又把人家福晉都搶過來了,這算這麼回事?當時順治已經十歲了,相必心裡恨死了多爾袞。

第四個該:和順治的老媽孝莊有私情

這第四條,本是現代人認為多爾袞被順治鞭屍的最大原因,但是從歷史上看, 這一條反而是最沒有歷史依據的,只是因為這種桃色政治緋聞最容易傳播,最容易被津津樂道,是以流傳最廣。

孝莊有沒有下嫁多爾袞?迄今為止並沒有讓人信服的史料,支持派和反對派各執一詞,誰也說服不了誰。

但是,孝莊和多爾袞有私情可能是真的,最大的原因可能也是為了保住兒子的皇位,這樣一來,順治痛恨多爾袞又增添了一條。


師明禮閒聊中國歷史


話說順治七年十二月,大清攝政王多爾袞死於喀喇城,死因不明,據說是毒瘡發作,也就是滿人最害怕的天花。

死因先不去管他,倒是順治皇帝如何對待這位“老皇父”、老功臣的變化很有些意思。

最初,多爾袞死訊傳來後,順治悲痛萬分,並親率群臣到東直門外迎接多爾袞的靈柩,執禮甚恭。

在將多爾袞隆重下葬後,順治又追封其為“懋德修道廣業定功安民立政誠敬義皇帝”,定廟號“成宗”。

請注意,在明文記載上,多爾袞只是攝政王,從未稱過帝,雖然他對於八旗入關並鞏固清朝入關後的統治居功至偉。



換言之,如果沒有多爾袞,清朝入定中原就是一句空話。

但是,就算多爾袞功勞大,權勢熏天,他也不曾做過皇帝啊。

而更加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僅僅過了一個月後,順治卻像換了個人似的,隨即將多爾袞的所有功勳爵位一概廢除,廢為庶人。

不僅如此,恨意未消的順治還下令將多爾袞的墳墓扒開,將尚未腐爛的多爾袞屍首加以鞭屍,以消其心頭之恨。

瞧瞧,這簡直就是翻臉不認人的節奏了。

自古以來,世界人民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那麼,如此戲劇性的場面,究竟是為什麼呢?

這事說來話長了。



眾所周知,皇太極暴病身亡後,多爾袞與皇太極的長子豪格爭奪皇位,因為勢均力敵,最後多爾袞以退為進,將6歲的順治推上了皇帝寶座。

於是乎,多爾袞便以皇叔父的名義攝政,一時權傾天下。這時的多爾袞,說他等同於皇帝,也沒有問題。

由此,問題也來了,順治及其母親當時完全被掌控在多爾袞的手上,而據當時的民間傳說,孝莊太后為保順治的皇位而不得不下嫁多爾袞。

而這,就是順治尊奉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的原因。

民間傳說是民間傳說,即便沒有這事,恐怕也說不清楚。

而在當時,順治年齡尚小,還不知道這爛事,等他稍微懂事,那種難以啟齒的莫名屈辱,那就要隨時會噴薄而出了。



當然,在多爾袞死前,順治也好、孝莊也罷,他們心裡十分清楚,任何的不滿都會導致母子被廢的悲劇發生。

即便是多爾袞剛死,懾於其餘威和殘餘勢力,順治也不敢立即發難,而是親自出迎,“跪奠三爵,為之大慟”。

等到親政後,順治可就要對這位“繼皇父”加罪洩憤,瘋狂報復了。

那麼,當時的孝莊太后是什麼意見呢?想必也是同意的吧!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多爾袞瘋狂報復、挫骨揚灰雖然是順治做的,但也未必不是孝莊太后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