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文 | 阿 布

最近,“舌尖”背上了一口鍋——在《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最先出鏡的那口“章丘鐵鍋”,紅極一時又迅速衰落。原本是千錘萬打才能出一口鍋,節目播出之後因為供不應求,一口鍋炒到上千元,導致濟南章丘的村子裡家家戶戶都在打鐵鍋,不懂工藝的人來瞎打也就算了,還有拿機器打的鐵鍋冒充的,成本才幾十塊錢。就這樣,網紅鐵鍋迅速變黑……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說起來,《舌尖》當年之所以聲勢席捲全國,正因為它不是一檔簡單的美食節目——它不像一些人氣美食節目,到處跑飯館收錢唱高調,而是四處尋覓貌不驚人的“在地美食”,上山採松茸,下河挖藕。帶著鄉土氣息的食物背後,是無數普通人的謀生、覓食、做好吃的。打動觀眾的,也不只是米其林黑珍珠的精巧,而是普通人雙手造就的饞人食物。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所以平心而論,《舌尖》本不該成為眾多餐廳的光環。但奈何實在饞人,當年紀錄片第一季播出以後,電商平臺先爆炸了——柳州酸螺螄粉、諾鄧血腸、黃山火腿、雲南乳扇、紹興梅乾菜、臺灣烏魚子、廣東糖蔥、無錫醬排骨、新會陳皮、鎮江餚肉、興化芋頭、郭祥興蝦醬……全都上了熱搜,誰還管能寄不能寄,包郵不包郵,能吃到舌尖同款就是最大的痛快!

而那些上了節目的手藝人、廚師,也被觀眾一一挖出大本營,商家自然也不會放過這樣巨大的傳播效應,很快,許多飯店門口就掛起了醒目的標誌——“舌尖上的中國”推薦。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走在各大城市的美食街上,這樣的招牌更是三五步就能見到一個,儼然形成了一條“舌尖產業鏈”。有些店家的廣告甚至比招牌還大還醒目,不信你看——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從第一季開播到現在,7年多過去了,這些“舌尖紅”店,活得還好嗎?舌尖的光環,還在嗎?事實是,有些依然紅得發紫,有些卻早已褪了殘紅。

01

衰落派

竹園竹升面

這家大概是不但沒有戴上“舌尖”光環,反而受累於它的典型代表了。當年節目播出之後,許多觀眾都對不加一滴水、完全用人工坐在竹竿上一下一下壓出來的鴨蛋竹升面深感興趣,沒想到客流才剛增加,房租已經先行漲到店家接受不了的程度。竹園只能關閉老店,改道荔枝灣重新開店——老客人惦記這碗竹升面,免不了要費些腳力了。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廣業食府

舌尖裡並沒有出現這家廣業食府,但提起它的主人歐陽廣業,你肯定會想起一個熱氣騰騰的場面:一頭50公斤重的整豬,被歐陽廣業用鋼針在豬皮上打出密密麻麻的孔隙,架上巨大的蒸鍋,出爐之後再快刀斬成小件裝盤,火速端上村裡的流水席,大傢伙吃得美滋滋……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廣業食府就是歐陽廣業在當地開的餐廳,主打菜正是上過鏡的“古法均安蒸豬”。不過,一隻豬需要醃製6個小時以上才能上蒸籠,步驟十分麻煩而價格又比較平民,再加上總是吃蒸豬恐怕也是要吃膩的……所以廣業食府沒開幾年也就關門了。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渝味曉宇火鍋

自從上了舌尖之後,這家火鍋店的生意就一路火爆,還在各地開出了不少連鎖店,以“重慶火鍋十強”自詡。然而火鍋店不僅上了紀錄片,還上了新聞——2016年時就被爆出疑似使用了地溝油,日常檢查中還經常被市場監管部門發現使用過期醬料和員工健康證過期等問題。看來爆紅之後的急速擴張之路已經讓商家走入歧路,不但砸自己招牌,還壞了舌尖的美譽。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菊英麵館

不瞞大家說,當年小編看過菊英麵館的“片兒川”之後,也動過專程去杭州吃碗麵的念頭。一碗簡單幹淨的片兒川,毫無華麗的噱頭,但就是簡簡單單的筍片、鹹菜,每天新鮮現做澆頭,已經讓人心生嚮往,羨慕每天能來碗片兒川開啟一天的杭州市民。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當年菊英麵館也曾揚言說自家是夫妻老婆店,並不會因為舌尖而開分店,結果呢,還是很快開了分店——但是說到底每天來吃早飯的還是隻有附近居民,新鮮感過去之後,分店生意就開始變得比較清淡了,多花的房租不知道能不能賺回來。

逍遙湯府

和菊英麵館有相似遭遇的,還有杭州這家專門為河南籍出租車司機提供思鄉滋味“胡辣湯”的小店,舌尖之後不乏觀眾慕名而來,但很快也恢復了平靜,主要服務對象群體仍然比較穩定,並沒有大幅增加。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02

興盛派

西貝莜麵村

說到舌尖在地美食最成功的輸出案例,小編覺得非“黃饃饃”莫屬。當年,陝北漢子黃國盛,每年從農曆十一月初開始製作糜子面饅頭——這是陝北人冬天最愛吃的一種主食。老黃一做就是700個,然後拉著小車上街市去叫賣,一個一塊錢,渾厚的“黃饃饃”聲傳遍黃土高原,老客戶一買就是100個。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許多在地美食其實是很難批量走出當地的,一來需要當地食材才能做出地道滋味,變成連鎖之後就失去了本味,二來也需要經營者的全盤佈局,只有手藝人是不夠的。縱觀舌尖三季,黃饃饃屬於極少數能夠成功“出圈”的在地美食——老黃把配方傳授給西貝莜麵村之後,當年就賣出去了1000萬個!小編大概也至少貢獻了10個吧。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後來這家店又把上過舌尖的“張爺爺空心掛麵”加入了新菜單,同樣供不應求,常常在午市就售罄了。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船歌魚水餃

船歌上舌尖不算早,第三季才嶄露頭角——山東面點大王王福昌第二代傳人王桂雲在節目裡用紅心火龍果、南瓜、紅曲米等食材製作出的五彩魚餃子,又掀起一輪淘寶狂潮。和前幾季相比,如今的商家也早就準備好了——船歌早就開了天貓旗艦店,節目播出以後銷量上漲1800%!據說江浙滬用戶貢獻了50%的銷量,奇怪,我們什麼時候也愛吃餃子了?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小編也買過他家的“四大當家”,墨魚、黃花魚、鮁魚、蝦四種餡兒。沒過多久船歌還在上海開了不少實體店,這下南北的餃子之爭算是徹底平息了。

三林本幫館

一門六將五代廚神,這家開在上海三林的本幫菜館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本來吃飯就要預約,上了舌尖之後更是要提前一週預約!下鍋5-7秒就出鍋的油爆蝦,切成2000多根細絲的扣三絲,一樣樣都是上海老味道,好的就是這一口。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天鵝申閣

同樣牽起上海人味蕾的,還有海派西餐的代表天鵝申閣,舌尖裡,老闆周永樂出鏡,親自炮製了上海小囡最熟悉的炸豬排、羅宋湯,讓多少人看得垂涎三尺。至今生意仍然很好,最主要是沒有分店,只有進賢路一家,出品因此保持穩定。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馬子祿牛肉麵

蘭州因拉麵而聞名全國,小編當年從外地返滬,特地要選擇蘭州做箇中轉站,不為別的,就為了來一碗蘭州拉麵——湯清、蘿蔔雪白、辣椒油紅、香菜綠,是為一清二白三紅四綠。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馬子祿如今分店都開到東京去了,小編內心只有一句話:什麼時候來上海?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東京馬子祿排起長隊

福 照 樓

到了雲南,不能不吃汽鍋雞,福照樓作為上過舌尖的老牌子,去晚一點就要等位。小編曾在雲南吃過一次,還記得要配一包小小的三七粉,像毒藥一樣撒到汽鍋裡。三七活血,這雞湯喝下去,有微醺之感,腦子也活絡一點。後來在上海再吃雲南菜餐廳的汽鍋雞,任憑宣傳單寫得如何誘人,如何不加一滴水,總還是差了幾分,可能,就差在那包“毒藥”?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九十九頂氈房

上節目的是奶,更吸引人的卻是肉!內蒙古的羊肉,加上獨特的場景還原——搭起好多蒙古包,大家在蒙古包裡大塊吃肉大口喝酒,吸引了不少食客,在北京已經開了好多家分店。小編還是那句話:什麼時候來上海搭蒙古包?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徽州味道

去黃山的時候,小編特意繞道,也要去這家“徽州味道”。其實離景點宏村不遠,也很容易找。去的時候老闆葉偉新剛好也在,據店員說,老闆是經常在店內坐鎮的。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點菜是半開放式的,看著食材點單,想怎麼做直接告訴服務員就行。飯點一到,這些空位就紛紛地滿了。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舌尖馳名的臭鱖魚果然不同凡響,一塊塊都是蒜瓣肉。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實物長這樣,和舌尖賣家秀基本上是一樣的。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相比之下毛豆腐略油了些,不如當地小攤販的手作。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刀板香也非常美味,而且人少還可以點半份,半份都有6大塊——人均消費甚至比宏村那些味道不咋樣的景點飯店還便宜一些,難怪客似雲來了。


這口“網紅”的黑鍋,“舌尖”不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