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久石讓、宗次郎,《雲宮迅音》的作曲者電音鼻祖許鏡清

如果有人問日本有久石讓、宗次郎、橫山菁兒這樣的作曲和編曲大師,那麼中國有嗎?維達告訴你,中國的久石讓、宗次郎,就是電音之王許鏡清老先生。

中國的久石讓、宗次郎,《雲宮迅音》的作曲者電音鼻祖許鏡清

中國電音鼻祖-許鏡清老先生

許鏡清老先生,1942年出生于山東省龍口市,現年77歲高齡,中國當代作曲家。1983-1987年擔任央視86版《西遊記》總作曲,為《西遊記》劇組創作15首插曲,上百段配樂。其中《雲宮迅音》、《敢問路在何方》,《女兒情》、《取經歸來》、《天竺少女》、《豬八戒背媳婦》、《天府樂》等流傳廣泛,影響巨大。他這些作品可以說橫空出世,成為時代的先鋒,傳唱不息,即使放在今天,也具有相當高的流行性。

最近維達都在單曲循環那首徐老先生的《雲宮迅音》無法自拔,從那驚世駭俗的open開始,一路循序漸進,百轉千回,氣勢恢宏,收放有力,讓人血脈噴張!不僅想跟著旋律去發現,去戰鬥!同時層次豐富又不失溫婉柔美,編曲考究,每個音符都能對應出超強烈的畫面感,大氣磅礴的結尾又讓整個情緒達到了頂峰,繞樑三日,不絕於耳。

中國的久石讓、宗次郎,《雲宮迅音》的作曲者電音鼻祖許鏡清

2016年許老眾籌西遊音樂會

其實1983年許鏡清老先生來到西遊記劇組擔任總作曲前,有七八位作曲名家應徵,不是全盤民樂,就是歌頌高大全,把人物臉譜化,終被楊潔導演淘汰,直到楊潔導演聽了許鏡清創作了一小段關於花果山的背景音樂後,才最終確定請徐老負責西遊記全部的歌曲音樂創作。

中國的久石讓、宗次郎,《雲宮迅音》的作曲者電音鼻祖許鏡清

緬懷楊潔導演,她留住了經典

其實許鏡清老先生創作《雲宮迅音》時的八十年代,電聲樂器剛進入中國不久,而且常常被當做站在民族音樂對立面的西方資產階級音樂的象徵。所以西遊記片頭曲和片尾曲出來之後,甚至被當時的某日報連發三篇批評文章,還扣上了一頂特別大的帽子,在楊潔導演的力爭之下說藝術上的事她負責,才保住了現在這個經典版本。可以說徐老的西遊作品在那個年代可以說是橫空出世,大膽採用的純器樂曲的形式,令人耳目一新,還開創了電聲音樂與管絃樂隊、民樂結合的先河,而且徐老的作曲與《西遊記》的劇情高度契合,融合了神異、打鬥、浪漫、宗教等諸多元素,混搭而又自然,可以說許鏡清的作品在表現中國文化某些特有的概念,如“仙氣”“仙境”等方面,定下了基調,開創了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風”,成為中國電音時代的先鋒之作。

中國的久石讓、宗次郎,《雲宮迅音》的作曲者電音鼻祖許鏡清

2016年12月許鏡清老先生西遊記音樂會現場

可這位電音鼻祖,儘管他創作的作品後來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在各類影視劇、視頻作品、晚會中無數次出現,但許鏡清老先生卻一直過著淡泊名利的清貧生活。多少次《西遊記》插曲獲獎,總是詞作者閆肅去領獎,沒有人通知作曲人許鏡清。而且早些年國內知識版權意識及相關法規也不夠完善,導致許老夢想了三十多年的《西遊記》音樂會還是在2016年通過2.9萬名網友眾籌的方式實現的,相比現在動輒千萬的某些所謂流量明星的片酬不僅令人唏噓。據說前些年有些音樂付費平臺播放許老的《天宮迅音》等著作,支付給許老的版權費不足八千,其中有一家只付了兩塊七。2014年韓寒為了拍《後會無期》要使用《女兒情》,專門找到許鏡清和《西遊記》的總導演楊潔,拿出十萬的版權費給二人,據許鏡清老先生說這是他二十八年來,所獲得最高的版權費。在這裡維達要為韓寒的做法點個贊。

中國的久石讓、宗次郎,《雲宮迅音》的作曲者電音鼻祖許鏡清

祝願許老身體康健

最後維達衷心祝願許鏡清老先生身體康健,保護好自己的著作版權,能夠舉辦更多的音樂會,實現自己平生夙願,讓好的音樂流傳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