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們那過年期間有哪些習俗?

流星雨larry


#過年那些事# 俗語有云"過了臘八就是年",在我老家那邊雖然過年沒有這麼早,但基本上小年以後就進入到了過年狀態。 要說風俗當然還是有的,畢竟這是中國最大的傳統節日。


記得小時候基本上家家都養豬,到了快過年的時候殺年豬當然必不可少。那時候並沒有什麼先進的機械用來殺豬,都是一大家子一起,用最原始的工具進行這個操作。但我能記住這些事並不是因為殺豬這個行為,而是殺完之後燉豬肉,親戚朋友們圍坐一起熱熱鬧鬧吃飯的行為。那時候小,就喜歡圍著桌子滿世界亂跑。


豬殺完了就要開始買福字,買貼紙了。過年嘛,當然得有過年的氣氛,屋裡院外的都貼的滿滿堂堂的。那時候過年對放炮竹是沒有任何限制的,每到這時候家裡肯定會買很多炮,等到除夕,初一和初五的時候放。孩子好玩的天性怎麼也不能泯滅,只要家裡買了炮,不讓我放我也會偷著拿點來玩。想想那時候,自己膽子是真不小,口袋裡裝著很多大人都不敢放的炮,滿世界跑,看見啥炸啥,想想也是很歡樂的。

轉眼到大年三十了,這時候老家附近雷打不動的會有一個大集,基本來趕集的人都是在家裡沒事過來閒逛的。小的時候都會早上過去,然後去早餐點買塊肉餅,再去麵攤點要上一碗朝鮮面,然後就是樂的屁顛屁顛的開吃。吃完就逛大集,賣東西的多,買東西的也不少,那真是一種讓人羨慕的熱鬧。

大年三十晚上肯定是吃餃子的,雷打不動。小時候是有祭祀活動的,一般都是用豬頭,當然,豬頭是殺年豬時候留下的。一祭來年風調雨順,二祭家人體態安康,其實也就是對於大人來說這種活動有點意義,像我們這種小孩子,哪懂得這麼多。吃完餃子,年也就過的差不多了,這時候就該期待來年了。



現在長大了,工作了,過年的時候也沒以前的感覺了。工作到二十九晚上才能回家,也體會不到年前準備的氛圍,就會偶爾發聲感慨,好傢伙,又過年了?


現在過年唯一的期待就是能和家人朋友們聚聚,吃吃飯喝喝酒。過年前好幾個星期我就開始攛掇飯局,酒都買好了就等著過年回家喝呢。看來喝酒這個愛好一時半會兒是戒不了了。

我是小王與酒的故事,您那過年還有什麼風俗?


知酉說


我老家濟南商河邊界處,算是魯西北農村吧,村村都有鼓子秧歌,過年相對還是比較熱鬧的。細想下,還是有些很有意思的習俗。

年三十“著聽”、點把柴火

年三十傍晚“著聽”,也就是放鞭炮、煙花,家家戶戶都在大街“著聽”。這時候,通常還會點把柴火,通常是一捆玉米秸稈,放到道路中間。誰家柴火旺,誰家明年過得好。

三十晚上吃“火燒”翻身

在我老家,年三十中午的飯要比晚上豐盛,無論什麼飯菜,都少不了一碗“肉湯”。晚上相對簡單些,因為吃了好“著聽”,然後去家家戶戶串門兒。

講究的人一般年三十做“火燒”吃,火燒做起來通常會翻過來,翻過去用油煎,取其“翻身”之意,如果今年過的不好,這一天更要吃火燒翻身。

鼓子秧歌跑起來

鼓子秧歌一般是為元宵節準備的,但是通常會準備一段時間。所以基本上初一下午,村裡的大鼓就開始敲動了。於是各村“咚不隆咚鏘,咚不隆咚鏘…”一直到過了十五。一般是下午到晚上敲,因為上午都會走親戚拜年。


要說最熱鬧的,當初鼓子秧歌了,據說在商河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村村都有秧歌隊,而且鼓點花樣都不同。

歡迎關注“漫行草木間”,喜歡記得轉發。草木心,鄉間味,細細品,漫漫行

漫行草木間


我家在粵北,客家人過年習俗很多,比如,昨天,媽媽就去老宅打掃衛生,這也是習俗之一。

破舊的老宅,堆滿了廢舊雜物,結滿了蜘蛛網,長久無人住,但這裡有我們美好的回憶,我們的童年、少年時代在這裡度過,雖然擁擠,卻很溫馨。所以每逢過年,媽媽都要去打掃一番。過兩天,大概年二十七八的時候,還要拎上自制的米酒,水果餅乾和香紙燭寶去老宅祭拜祖先,祈求祖先賜福保佑,再給老宅貼上對聯、利是。至此,老宅的年算是安置妥當。


年二十八,開始做年糕等過年特產,蒸甜粄、炸煎堆、炸腐衣和獅子頭,有時還炸魚、炸腐竹。足足要忙活一天!


年二十九,貼春聯、掛燈籠,所有大門小門,全部都要貼上,紅紅的,貼上特喜慶!貼完春聯,要放一串鞭炮,這是習俗,家家戶戶都這樣。

這一天,媽媽拿上鐮刀,砍一些長命草、香樹枝、柏樹枝、杉樹枝回來,這是大年三十那天用來洗澡的,意為洗去所有病痛,來年健康平安。



說到貼春聯,以前一般是大年三十那天才貼的,上午貼春聯,下午吃年夜飯,但隨著社會發展,人們思想觀念的進步,已不侷限於大年三十貼春聯,二十九就貼上了,權當多過一天新年了。

大年三十,這天主要忙活年夜飯的吃食,早飯和午飯雖然也很豐富,但都不是重點,年夜飯才是最隆重的,殺雞鴨鵝,還有魚蝦等,滿滿一桌!


按照這邊的習俗,小孩子們下午四五點就要用各種香樹枝燒的水洗澡,洗完澡穿上漂漂亮亮的新衣服。

年夜飯比平常的晚飯吃得要早,一般下午四五點,或者五六點就吃飯,準備開吃之前,還要放一串鞭炮。爸爸一般在飯桌上給他的孫兒們發紅包,一百二百,我們做子女的也給爸媽發紅包,幾百不等。無論多少,圖個高興!

大年三十這天晚上十二點,新舊年交接的時刻,全村人都會起來放鞭炮、煙花,足足有二十分鐘,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一直不停歇,家有小孩子的恐怕小孩子都會嚇哭了。

至此,舊的一年結束,新的一年開始!大年初一,按習俗,是不興去別人家串門拜年的。媽媽會帶我們去老太君祠燒香祈福。

年初二,是年輕媳婦們回孃家的日子。

初一初二一般是不能掃地的,即使滿地的鞭炮紙。說是怕把財神掃走了。而紅紅的鞭炮紙,意味著來年紅紅火火,所以,年初三這天,才能打掃衛生,把所有鞭炮紙,掃到路邊,堆在一起,用火點起來,意為“送窮鬼”。

年初四,年初五,一般是媽媽這輩的人回孃家的日子。這天過後,年輕人開始陸陸續續回城上班,年味漸漸淡下來,生活又迴歸以前的平靜。

這是粵北客家人的年!我是遠嫁女,有幸還能回孃家過年,也許以後去了北方,還可以跟大家分享下北方的年,看看北方過年有什麼風俗,希望得到你們的關注和支持,謝謝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